女高管坠楼,一声叹息

女高管坠楼,一声叹息

6月6日上午,万达商管公司南京万达茂分公司总经理徐毓的遗体,在仙林湖某工地楼下被警方发现。

此前月初,南京万达茂开业,一时好评如潮,这也被公认是徐毓的高光时刻。不过,开业时间不长,就出现了一次意外,万达给受伤者进行了经济赔偿。而在6月5日上午的会议上,据说徐毓受到了区域总的训斥。徐毓中断了参会,离开了会场。事后,有人事部门找她谈话。

以这次死者为例。在加入万达前,徐毓担任过某百货股份公司和某购物中心的副总经理,也担任过金鹰商贸(中国)有限公司的招商总监,出生于1973年的她,可谓是工作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年富力强,也有着很硬的履历。

至于,徐毓到万达之前,是如何工作的,没有看到更多信息,不好评述,可是在万达的工作期间,徐毓的确是非常的拼命。

工作没日没夜,每天加班到1、2点很正常,甚至为了工作方便,在距工作地点近的地方租房居住。当我看到媒体这样的文字时,我只有一个判断,这担任分公司经理的徐毓压力太大。

不管咋说,这职业经理人也是人。为了公众,咋就如此拼命呢?是因为考核指标太苛刻,工作任务太重,使得她必须牺牲所有正常的生活,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到此,我好奇的是,这职业经理人咋就不受劳动法规的保护呢?

也许,有人会说,公司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就是为了通过他们的工作来挣钱,否则的话,谁干不是干呢?要知道,这能够或者说愿意聘请职业经理人的公司,一般都是市场化的企业,主要是民营或者外资企业。在这些企业里,不会有国有企业那样的“东郭先生”之类的滥竽充数者。

如徐毓女士被万达聘请,担任南京分公司的总经理。尽管这也是所谓的“地方诸侯”,然后,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也只有完成任务的份。分公司总经理的徐毓为了工作吃住在公司中,甚至年除夕才在家陪伴家人仅仅一个小时,如此“拼命三郎”式的工作风格,才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精神。

即就是如此努力,也无法确保能够完成任务。毕竟,考核成绩为王的公司里,一旦不能完成指标,就意味着只能被辞职了。显然,这种竞争激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成长起来的人,才有资格得到高薪。以徐毓为例,能够在职业经理人市场上,奋斗多年,转战不同公司,这本身就是她能力的证明。按道理说,也是她抗压力水平的体现。然而,不知道为啥,刚刚经历完“高光时刻”的她,竟然会“坠楼”?

看到房地产行业中,有人公开说,生不进万科,死不进万达,不生不死不进碧桂园。看来,这房地长行业搭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翅膀,而能够成长并发展成为行业的翘楚企业,都是将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但是,这也说明,房地产行业人力资源是完全市场化的。在这样的行业中,才有高薪,才有久经考验的职业经理人。尽管,在业绩指标的考核下,给职业经理人的压力非常大,以至于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

只是,能够生存下来,能够胜任岗位,那就是赢家。不过,从徐毓的遭遇可以看出,这些行业中,对职业经理人是缺乏足够的保护,尤其是劳动法规的保护。国际化的企业,职业经理人能够得到生活与工作,合理的安排与保证时,这就对比出国内有关职业经理人的市场还是不健全的。

正如刚才段子所说的,如徐毓一样拼命的职业经理人还有很多。问题是,啥时候他们能如国外企业一样,让职业经理人也能够有尊严的工作与生活,不至于成为资本的奴隶,成为没有生活的工作狂人?

当然了,国有企业的高管不是职业经理人,不存在这些问题。就如最近被停职的《读者》董事长一样,尽管读者集团公司已经上市,也是所谓的股份制企业,然而,这高管们都只是官员的岗位调整而已。或者官员,或者公司高管,当这两样岗位可以随时互换时,中兴通讯公司的类似悲剧就不可避免,至于读者杂志的没落也就只能让人扼腕叹息了。

能够称作是职业经理人的,如徐毓等一样,都是市场化企业才有的。而这些国内的市场化企业,其无视法律法规,其不懂得尊重劳动者,其资本肆虐的狂妄,简直真实的体现了特色的全部含义。

女高管坠楼,充分说明了当下国内市场上职业经理人的艰难与无奈,也体现了劳动力市场的我国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