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為什麼要定都平城大同?

大同身邊事

北魏選擇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大同作為首都,是一個非常明智的舉措。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他們的崛起和稱雄北方。因為大同本身的戰略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一個由東北亞山林進入草原的新興勢力,建立北魏的鮮卑人的主要力量就集中在蒙古高原的東南部,並且在三國後逐步進入了南方的一些郡縣。在永嘉之亂後的混戰洗牌中,他們牢牢控制這個地方是非常要緊的。從這裡可以獲得陰山-鄂爾多斯草原來的貿易和技術渠道,並依靠草原南部的農牧混合經濟來強化自己的實力。


平城本身處於什麼位置呢?當地就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農牧業經濟混合帶,從先秦到清初都是如此。因而控制這裡,不僅可以順利的獲得北方的戰馬、騎兵,也可以獲得西面來的貿易機會與武器技術。而且不用擔心過度深入中原後,失去對北方六鎮兵馬的控制,或是過早的成為四方打擊的眾矢之的。

可以說,正是這樣的戰略決策,促成了北魏王朝的成功。相比後來遷都洛陽後引發的一系列內部問題來說,建都平城時的北魏可謂是欣欣向榮。這樣的環境有利於培養和誕生雄才偉略的君主,也有助於讓本族的軍功貴族保持自己的武力與地位。多樣性的經濟結構,也適於國家發展更好的軍隊。

平城就是這個一個向南位於貿易路線的要道。北魏從這裡發兵反擊草原上的柔然勢力,或者是南下攻略中原都非常方便。

他們在當時也清楚自己是北方征服者的角色,不希望將有限的人口淹沒在中原的被征服者海洋裡。平城由於其地理位置與經濟結構,塑造了與內地民風截然不同的社會環境。鮮卑人在這樣開放式的環境下,是比較舒服的。

後來的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際上更多是為了加強自己的集權。因為平城距離鮮卑過去的基地太近,又有六鎮的貴族制約自己。一旦去了洛陽,大臣官宦們都成為了與地方脫鉤的職業官吏。只有依靠皇帝個人權威幫助,才能繼續以前的高位。結果自然是國內貴族的兩極分化,釀成六鎮兵變的慘劇。

北魏的由盛轉衰,也就從離開平城開始。


米南德王問道

首先這是當時的政治格局和戰爭形勢決定的。
北魏的核心力量,是以拓跋部為首聯合諸多部族而形成的政治集團,他們雖然團結勇悍,戰鬥力強,但畢竟人數稀少,而中原地區人口眾多,當地的漢人等各族豪強對北魏政府也心存疑慮,如果定都於此,勢必會讓拓跋集團的人口劣勢暴露無遺。415年,代北連年霜旱,很多居民餓死,有些官員建議遷都鄴城,大臣崔浩、周澹認為這樣會讓中原人看出鮮卑人的虛實,影響北魏國本,從而阻止了遷都。
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北魏統治集團的發展階段。


道武帝拓跋珪幼年被前秦遷徙到內地,漢文化水平比較高,但就整個拓跋部來說,其社會和文化發展水平尚處於不甚發達的階段,部落聯盟的色彩濃重,一直到道武帝去世的時候,還存在著兄終弟及的繼承法,皇權仍有待強化。在經濟形態上,畜牧和狩獵是其主要生產方式。北魏初年,國家財政、貴族財產往往會用牲畜來計算,比如道武帝時,王建因戰功受賜“奴婢數十口,雜畜數千”,就能說明問題。太武帝本人更是以牧民自居,曾當眾說:“國人本著羊皮袴,何用綿帛?”


大同身邊事

桑乾河的源頭北接大同古城,在桑乾河的滋養下,便有了曾為北魏京師——平城(大同)這裡有雲岡石窟、北嶽恆山;南連忻州,有五臺山、蘆芽山等風景區;附近有廣武城、廣武漢墓群、應縣木塔、殺虎口等遺蹟與景點。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敗北。曾經強盛一時,統治大半個中國的前秦帝國轟然倒塌。公元386年春,鮮卑拓跋部領袖拓跋珪重建代國,並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到了公元398年正月,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已經擁有了華北大部分地區,同年7月,拓跋珪力排眾議宣佈“遷都平城”,並且營建宮殿,設立宗廟和社稷壇等禮制機構,自此大同開啟了作為北魏國都長達96年的歷史,歷經六帝七世。昔日的平城,今日的大同,曾一度是我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當時,在北魏的統治範圍內不乏名都大邑,最著名的莫過於河北名城鄴城,那裡不僅曾是三國時期曹操經營數年的“根據地”,也曾是南北朝後趙、前燕等諸多政權的都城。鄴城所在的漳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早在戰國時期,魏國的地方官西門豹就開鑿渠道,建造了發達的灌溉系統,令鄴城成為了當時著名的糧食產區。而且,鄴城在華北平原中部,是太行山東麓大路的樞紐,也是曹操建立起來的漕運體系的中心。此外,經過曹操、石虎、慕容儁等人的經營,鄴城的城池和宮殿都非常完整,很多人都覺得鄴城時北魏定都的不二之選。在公元398年正月,拓跋珪曾在鄴城巡遊宮殿,頗有幾分定都之意。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僅幾天之後,他就突然離開鄴城回到代北,並在數月之後確定平城(今大同)為國都。

拓跋珪為何選擇了三面環山,桑乾河的支流御河縱貫南北的平城?這與當時的現實狀況密不可分。北魏當時的核心力量是以拓跋部為首,聯合諸多部族而形成的政治集團,他們雖然團結勇悍,戰鬥力強,但相對於中原人口眾多的地區來說,就顯得人數稀少、勢單力薄。當地的漢人等各族豪強對北魏政府也心存疑慮,如果定都於鄴城,無疑會讓北魏人口少的劣勢無限放大。同時,作為拓跋鮮卑統治的政權,部落聯盟的色彩濃重,社會、經濟和文化水平比中原要差很多。尤其是在經濟形態上,畜牧和狩獵是拓跋鮮卑的主要生產方式。北魏初年,國家的財政還在用牲畜的數量來計算。

拓跋鮮卑原本就是一個狩獵民族,《魏書·序紀》追溯其祖先事蹟時記載:“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狩獵是遊牧經濟的一種重要補充。而且,狩獵活動兼具軍事演習的色彩,也有很大的娛樂功能,所以北魏定都平城以後,狩獵經濟與活動依然活躍。桑乾河以北地域開闊,水草豐茂,北魏還建設了大量的苑囿和牧場,以滿足畜牧與狩獵人口的需要,形成了畜牧與狩獵經濟區。居住在這一區域的人大多為拓拔部人,他們聚居在平城周圍,對確保國人的戰鬥力,保衛皇室安全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桑乾河以南的土地上,還有一定程度的農耕基礎,來自中原地區的農耕人口在此安居樂業,為都城提供了可靠的糧食來源。

不難看出,當初拓跋珪審時度勢,將北魏的國都最終定在背靠大漠,地處遊牧與農業過渡地帶,俯瞰中原的桑乾河流域的平城,是其對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與傳統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的結果,的確屬於當時的最佳選擇。至於到了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離開平城,遷都洛陽,則是漢化之後新時代的新選擇了。


人在旅途悠悠

北魏為什麼要定都平城(今大同)?原因其實很簡單,寒鯤認為有如下兩點:

平城位於北魏建國前與建國後相當時期長期經營版圖的正中心

拓跋詰汾、拓跋力微父子遷徙駐牧敕勒川(今土默特川,也叫前套平原呼包兩市所在地)起(公元3世紀前期,三國鼎立之時),鮮卑拓跋部便開始以漢代的匈奴故地作為根據地,進行發展了,從拓跋詰汾去世的公元220年算起,一直到拓跋珪稱帝建魏的公元398年,鮮卑拓跋部已然在敕勒川經營了178年,近兩個世紀。即便從劉琨割讓雁北地區給拓跋猗盧的公元310年算起,拓跋部在敕勒川+雁北地區的統治時長,也有88年之久。所以,拓跋鮮卑在其代公代王時期會把都城選在敕勒川的中心——盛樂城,而在北魏建國初期,選在

敕勒川+雁北地區(北魏核心領土)的中心——平城,純屬方便統治的需要所致(見下圖)。

質言之,在北魏前期的征戰過程中,平城長期處於北魏塞內外土地的正中心,直到北魏孝文帝想要完成漢化改革征服南方,才把都城遷離了平城。


平城有利於北魏在兼顧舊俗的基礎上征討中原

平城處於農牧文明的交界地帶,在平城周圍乃至陰山南麓的生產生活方式是農牧混雜的混合型,拓跋鮮卑在近兩個世紀的駐牧陰山後,自然難免脫離原本的遊牧漁獵生產生活方式,向農牧混雜的生產生活方式轉型。所以,平城是一處極佳的過渡地帶,有助於鮮卑拓跋部由農牧混雜的舊俗向中原式的農業文明轉型

定都平城,可以背靠經營了兩個世紀的穩固大本營南向與其他族群勢力爭奪中原,而且還有太行山、呂梁山、燕山等高大山系作為屏障,來抵禦中原勢力的侵擾,除非中原能夠組織起前秦那樣的北伐,否則一切中原局部勢力的遠征(後燕北伐)都無法抵消翻山遠征帶來的後勤風險與行軍風險(參合陂之戰)。

質言之,第一點“平城是北魏版圖中心”是第二點“平城的南北兼顧性”的決定性原因,第一點是決定第二點的,兩者是一體兩面的。所以,寒鯤對於“北魏為何定都平城”這個問題,給一個最簡潔的回答便是:因為平城位於北魏的戰略中心


寒鯤

北魏政權,是一個北方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主要是以拓跋部為核心的聯合了其他的小部落組合而成的一個政治結構,這樣的結構就有一個致命硬傷,相對於中原地區的漢人來說,就是人太少了。如果一開始便定都中原風險太大,不足以形成長久的穩定統治。

為什麼定都大同(古稱平城),自然要從此地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和分析是最為恰當的,咱從上面兩張大同大衛星地理圖上,可以一目瞭然的看到大同此地北面是陰山,南面是太行山,還有恆山據險可守,可謂是一塊天賜的風水寶地,戰略意義十分突出,所以進可以攻,問鼎中原,退可以守拒匈奴於陰山之北,實在是沒有媲美此地更好的選擇了,不要忘了在這裡發生過歷史上發生過著名的白登之戰(漢武帝時期),就是由於大同此地的地形地貌,大漢朝在這裡同匈奴大戰於此,並且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從而迎來了大漢百年的盛世輝煌,而反觀大宋,就是沒有保住大同這個戰略要地,丟失了此地,這才讓契丹以此為基,慢慢蠶食了大宋朝,最後的高潮事件大家都知道-大宋的兩個皇帝竟然被契丹俘虜成了階下囚,這在幾千的封建史上可謂是聞所未聞。

第二,桑乾河。大同(平城)的母親河,正是由於這個十分重要的水源補給,才造成了能成為北魏首都的第二因素,在北魏時期的桑乾河的水量遠遠比現在大的多,在北方這個比較旱地區,那個時代的降水量和光照甚至超過富庶的河南地區。桑乾河的地理環境可以發展農業用以保障北魏的吃喝用度。而良好的地理環境也使得桑乾河北面的地域廣大,水草豐茂,所以可以建設苑囿和牧場,以滿足畜牧與狩獵人口的需要,從而可以形成畜牧基地和狩獵特區。

所以從這幾點看來,北魏的統治者們選擇了大同這個戰略要地,桑乾河的富庶之地作為自己的基地,可以給北魏的經濟,農業,畜牧,軍事,宗教(雲岡石窟)多方面的發展,的確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最好最優的選擇了。


老豬的碎碎念

北魏王朝當時剛起家不久,落腳平城後覺得平城地形地茂不錯,戰略地位由為顯要,進可南驅中原,退可北上盤踞草原,攻守退皆宜。

關鍵是平城氣候風和日麗,冬天不寒,夏天不燜,朗朗乾坤,農田糧倉,四季平和,更無霧霾,此乃寶地也!

北魏王朝在此一住就是100多年,留下濃厚一筆歷史財富,有道是“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物流聚焦


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有點難度。這兩天我還真擠時間在地圖上研究了一下大同。平時沒怎麼注意,仔細一看,大同還真是中原地區出入草原的咽喉要道。北依長城直出陰山南麓的大草原,以恆山、五臺為屏障,躍馬即可以圖中原。


拓跋珪滅掉後燕,雖然得到了幷州、上黨、鄴城、勃海等大片土地,都還根基未穩,國力還算不上強盛。北有柔然,東有北燕、契丹,西有夏國、北涼,南有後秦、東晉和後燕亡後慕容德建立的南燕,可謂群狼環伺,稍有不慎,就會招致滅國之恨。如果國都過於靠前就得舉傾國兵力與後秦和夏國相抗,一旦柔然南下,北燕東侵,平城有失,剛剛建立的政權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何況,此時的慕容德一真圖謀復國。


定都平城,北有千里草原可以牧馬強兵,南有沃土良田可以發展農業,休養生息富國強兵;可以拒柔然、圖北燕、略夏、秦……事實也證明,公元398年拓跋珪建都平城到公元409年身被殺身亡,10年間只有和後秦發生過比較大的戰爭。


建都平城,只能說拓跋珪這個北魏的創建者,和其他遊牧、狩獵民族的雄主一樣,都是天生的軍事奇才,獨具戰略眼光,勢弱時審時度勢採取守勢,鞏固政權,徐圖發展。


燕北林叢

離得近唄!!!噢,還有就是地理位置好,基本坐鎮於北魏國土中心,易於掌控。



撩動你心34

我認為沒有什麼太複雜的理由。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族分支較多。北魏拓跋氏起源於雲中,也就是包頭呼和浩特一代。在取得平城之後建國。其他地區被別的政權佔領,想去別處建國恐怕人家也不讓!相比原來在內蒙的發源地,平城相對接近中原。


金龍騰飛18

大同的位置決定了進可以問鼎中原,退可以固守大漠,這就是為什麼大同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為什麼漢武帝傾其國力拒匈奴於陰山之北,換來大漢帝國的繁華盛世,而南宋割讓大同於契丹落得國破家亡皇帝被虜的悲慘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