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導火索一個接一個,美國內戰說打就打?

【編譯/觀察者網 王愷雯】“美國正邁向內戰嗎?”,田納西大學法學教授雷諾茲(Glenn Harlan Reynolds)25日在“今日美國”撰文,認為美國社會的種種跡象以及近期白宮官員在餐館的經歷表明,新一場內戰已經打響。

這不是雷諾茲一個人的觀點,21日,政治學家托馬斯·夏勒(Thomas Schaller)對彭博社表示,“我認為我們正處於‘軟內戰’的開端,我不知道美國能否走出困境”;22日,作家湯姆·裡克斯(Tom Ricks)說,“我們還沒走到19世紀50年代堪薩斯的那一步,但似乎正朝這個方向邁進。”

今日美國報道截圖

內戰已經開始

好萊塢頒獎典禮已經淪為政治秀場、美國人用紅藍劃分自己的社區、在華盛頓,特朗普的員工們發現,更多人因政治原因不願再與他們約會……

雷諾茲認為,內戰已經開始了,而且“進展順利”。

這兩天,特朗普政府的“零容忍”政策把美國社會的“撕裂”推向了高潮。

22日晚,白宮女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在弗吉尼亞州的“紅母雞”餐廳被人趕出來,理由是她替特朗普效力。在雷諾茲看來,這樣的事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美媒:导火索一个接一个,美国内战说打就打?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 圖自美聯社

就在桑德斯被趕之前幾天,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尼爾森(Kirstjen Nielsen)在華盛頓一家墨西哥餐廳與抗議人士對峙,後者高喊“可恥!可恥!”最後,這名曾為特朗普政府強硬移民政策辯護的官員不得不離開餐廳。此後,一名抗議者甚至出現在尼爾森家門口。

上述兩件事之外,“零容忍”政策還引發了一系列過激的言行。

23日,民主黨眾議員沃特斯(Maxine Waters)呼籲更多人當眾騷擾特朗普的幕僚,稱如果在餐館、百貨商場或是加油站看到他們,就去聚集一批人把他們趕出去,以此表明他們到哪裡都不受歡迎。

美媒:导火索一个接一个,美国内战说打就打?

民主黨眾議員沃特斯 圖自路透社

上週,好萊塢演員彼得·方達(Peter Fonda)放話稱,應該把特朗普幼子巴倫·特朗普從他母親的懷抱中拽出來,“關進戀童癖者的籠子裡”;民眾應該包圍政府官員子女的學校,以回應“骨肉分離”政策。

在彭博社21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威爾金森(Francis Wilkinson)指出,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加上那些為他辯解的言論,進一步加劇了美國政治對立情緒,也加劇了共和黨和民主黨人之間的分歧。

政治學家托馬斯·夏勒對彭博社表示,“我認為我們正處於‘軟內戰’的開端,我不知道美國能否走出困境。”

早現端倪

近兩年,美國國內在很多事件上都顯露出了嚴重分歧。2017年8月,美國發生了轟動性的騷亂,圍繞內戰中南方將領羅伯特·李雕像的拆掉與否,形成了激烈對立的兩方。

主張拆掉的認為,不應該讓擁護奴隸制的雕像出現在市政府、議政廳這樣的公共空間;反對拆掉的則認為,這是在消解白人的主體認同。反對者中,也不乏“白人至上主義”、新納粹、3K黨等種族主義者。

當時,《洛杉磯時報》曾感慨美國會陷入“第二次內戰”。

源於2016年的一系列“奏國歌下跪”事件,同樣凸顯了美國種族分歧的嚴峻。

美媒:导火索一个接一个,美国内战说打就打?

黑人橄欖球運動員在奏國歌時下跪 圖自外媒

今年5月,聯合國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擁有4000萬貧困人口,其中1850萬屬於“極度貧困”。“今日俄羅斯”指出,近年來,美國社會的經濟分層比以往更明顯,富人更富、窮人更窮,讓美國人的憤怒情緒上升。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媒體的煽風點火進一步推動了不同政見者的割裂。

雷諾茲也在文章中指出,媒體在追求收視率和網站流量的過程中,激起不同政見者的憤怒和矛盾,讓問題變得更糟糕了。

怎麼解決?

雷諾茲認為,產生“暴徒”的原因在於,以前美國人懂得如何尊重彼此的不同意見,而不是蔑視,但現在似乎已經忘記了這一點。

文章指出,人們正越來越多在政治中尋找身份,但如果人們感受到超越政治的社會關係,那將是一件好事。

過去,美國人的生活常涉及教堂、兄弟會、社區等機構——這些都是跨越政治的。但對於很多人來說,現在政治似乎已經成為宗教或兄弟會的代替品。如果一個人在政治中找了自己的身份,他就不會認同那些不同政見者。

美媒:导火索一个接一个,美国内战说打就打?

美國內戰 圖自外媒

雷諾茲最後寫道,美國曾經歷了一場災難性的內戰,但那些經歷了內戰的人之後意識到,因為政治分歧而讓兄弟彼此對抗是多麼可怕,他希望,美國不要再以類似的方式學習這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