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屈原自语

作者丨张磊 摄影丨李金峰 五月五,过端午

站在烟波浩渺,水面如镜的洞庭湖边,看那芳草萋萋,我忆起年少时在橘树下的意气风发,一幕幕情景又在眼前浮现。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橘树,天地间的精灵之树,我在《橘颂》中描写了它的灿烂外表和坚定不移的高尚品德。它生下来就能适应当地的水土,它坚贞地生长在江南的国度,我当如橘树坚定无私,生在楚地,亦当奋我之力壮我楚国。

忘不了从乐平里乘舟西陵峡,到郢都看那江水流淌,我发出的豪情:“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看江水澎湃,意气风发的我内心激扬,希望能早日到楚君身边,发挥自己的学识为振兴楚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前行吧!我壮志踌躇,胸怀抱负地奔向楚国的圣地郢都。

端午——屈原自语

看白云飘过,记起同怀王在兰台的议政做赋,忆着在楚宫讲学论礼。意气风发的我成了三闾大夫,我用儒家的思想传输着我的政见,用动听的音律陶冶着贵族子弟的情操,用完善的礼仪展示楚国的风貌。

可这都不是我的志向,我的志向是改变楚国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让楚国立足于七国之首。

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我成了楚国的左徒,我的政令得到了百姓和楚王的认同,我明政事,安社稷,以国为重,一心为公,希望楚国能强大起来。

可实政令,力图变革的道路却这么艰难。一些贵族们不愿放弃自己的利益,他们阻政而行,占权不令,导致贤能们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学,不能实施利民的良策。我愤慨,我仰天而笑,为国为民我怎能屈服?恍惚中我把空中的雷电化成手中的宝剑,挥向这黑暗的世界。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我会怕触犯你们而招致灾祸上身吗?不!我不怕!在我心中我只有楚国的富裕和安稳,只有百姓的安居。钻营逐利,一心为己,这岂是我所追寻的?我像古贤学习立德,立身,立世,不是你们世俗之人所能做到的。

挥手而泣,我还是失败了。雷电可以劈开混沌的世界,却辟不开人性的贪婪,雷电可以惊醒大地,却不能激起世人的畏惧。我看着闪电远去,我看着青云退去,我呆立着,我凝视着。这一切仿佛是一个梦,一个破灭的梦,在暴力和权力面前,怎么会有真理呢?我的政令实施不下去,我产生了怀疑,我对我自己产生了怀疑,我多想如闪电远去。可我,可我怎能不顾苍生?“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我的心情。

在灰色的苍穹下,我含泪离开郢都,泽畔行吟,触摸芳华,霏霏细雨何尝对我不是一种安慰?我早摘木兰,晚荡沙舟。

途中,我将香芷披在身上,把蕙草做成腰束,用秋兰做成香囊,我用超越世俗的穿戴,沐浴着先贤的光芒,用《九歌》的逍遥洒脱向往着内心的理想。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但我光明纯洁的品质是没有亏损腐朽的。

人们看到我寄情山水的逍遥,可有谁知道我内心的痛,我忧国忧民,我痛恨君的停滞,痛恨臣的短浅,你们是否明白你们害的不是我屈原,而是贻害了整个楚国,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不,我没有错,光明和磊落,忠诚和峻洁,时刻在我身边,我触犯的是你们的利益,可你们触犯的是整个楚国的社稷。

端午——屈原自语

记得在凤凰山远眺,前有虎狼之秦国,后有燕、魏国趁虚而入,我哀民生之艰,哀我世人命之草菅,岂不知富民才能强国。

乱曰:“已矣哉! 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算了吧! 国内既然无人了解我,我又何必怀念故国旧居。 既然不能实现理想,我将追随彭咸安排自已。”

罢!罢!“为余驾飞龙兮”。

我还是以飞龙为马去云游四海吧,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太阳冉冉东升一片光明,恍惚间瞥见下面的故乡家园。思绪又涌上心头,仆夫悲伤马儿也伤心啊,缩身回头恋恋不肯前行。

含泪逆流而上,江水波澜,水花翻滚,江面如镜,镜中的我在橘树下吟唱,镜中的百姓安居乐业,人们种着田地,有欢声,有笑语,街上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风吹过,江水起皱,镜中的我成了满头白发,镜中的百姓流离失所。看着妇孺的哭泣,家园的废墟,我怎能遮目?我执剑跳下,我要还世间清平,我要用剑化成雷电的力量,劈开这混沌的世界。

端午——屈原自语

张磊,笔名:清风轻轻,爱好读书,散文诗歌类散见:中华文字缘,短文学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