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6月23日,直播前的下午,在《创造101》的录制地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的文体中心,已经汇聚了前来应援的粉丝们的各种心意:巨大的海报招牌、全是鲜花拼成的字母板、灯牌、手幅、各类周边,场内在为决赛紧张准备,场外则是另一种“谁的粉丝更给力”的比试。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节目的最后,当11个名字被缓慢地念出,现场粉丝们几乎都是哭成一片,但不同的是哭的原因:有人是因为顺利成团喜极而泣,有人为支持的女孩落选抱憾痛哭。成团席位终于在这场最后的争夺中确定人选,由她们组成的11人女团“火箭少女101”也正式成团,一场长达三个月的选拔长跑终于落下帷幕。

这场粉丝all in参与的选拔节目,在这个时刻各自等来了不同的结果。但喜忧的情绪已不重要,《创造101》成了近几年来最火爆的网络综艺:总弹幕数超83万、节目播放量突破48亿、微博累计阅读量超120亿、相关子话题阅读量超210亿,这样的数据也侧面印证了大众对于这支新时代女团的关注和期待。

无论最后结局如何,你们pick的女孩有没有顺利成团,腾讯视频开启的“中国新偶像时代”才是最大赢家。《创造101》的口号是“逆风翻盘,向阳而生”,这句话多少有点改变现状、迎难而上的意思,节目中印证了这句话的成员不在少数,而其实节目本身就是在试图打破中国团体偶像现状的僵局。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11个女孩子,经过三个月的争夺较量,最后成为团员之一,她们展现了中国新时代女团的新标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努力与天赋的充分发挥、多元丰富、专业求精、独属中国。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从101到11

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从4月21晚腾讯视频《创造101》第一期播出,这101个女孩就被放在了聚光灯下。如果说前期的录制她们只是在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而节目上马意味着她们要面临检验:来自粉丝、经纪公司、同行以及挑剔的观众们。

当初,制作团队从13778名女孩、457家公司及院校将101人选拔出来,让她们站上这个舞台,她们经历了从牛刀小试到最后的大考。成绩出来,有人登上高位最终成团,有人止步11强与成团无缘。但无论如何,女孩们都经历了实实在在的三个月的奋斗时光。

即便最后大多数人都没能在这里顺利成团,女孩子们还是在不断努力。被所有人认为艺能够强的孟美岐,也一直在不断练习力求更好;节目中获得勤奋C位的强东玥曾表示“比自己在A班还要高兴”;每次公演都被质疑的杨超越实际上私底下也是不断请教能力强的成员、增加自己的练习时长;而被很多人心疼最后没能成团的豆子李子璇,则是一个为了舞台和梦想努力坚持到现在的人。在这次比赛中,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努力肯定没结果。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节目播出到现在,从春天到夏至,天气在越来越热,而这娱乐圈的生存法则也没有更加轻松,这群起初不认识的女生们相熟相知,一起训练、吃睡、组队,同时还要面临伙伴的离开。竞争当然存在,但让人动容的是,那些真实存在于她们之间的友情。

离开的倪秋云在微博上写大长文为自己团队“DS98”的成员李子璇打call,也让大家注意到了这个舞蹈实力很强但初期没被注意到的努力女孩;最近流出的花絮视频里,“前1931组合”的范薇冲着宿舍门口的镜头说“希望自己这些话能被各大经纪公司看到,1931组合有很多很美的女孩子,她们有的想当歌手,有的想做演员,请给她们一个机会,希望每一个成员都能找到一个好工作”。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创造101》是一档女团青春成长节目,有限的时长和镜头只能展现出每个女孩子身上的一个部分,而在节目之外,她们延续的互帮互助以及坚强,是比竞争更值得赞扬的和关注的品质,这些东西真实存在,也都闪闪发光。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内容、赛制本土化

新时代女团独属中国不跟随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偶像输送几乎断层了。

在这十多年间,各类的偶像类节目层出不穷,但真正有效输送出来的高品质偶像,寥寥可数。而团体类更是少之又少,女团更是几乎没有。乐华娱乐CEO杜华在前几日接受《新京报》的采访中说:“女团确实太不容易了。”这种不容易,也让当初宇宙少女成团发布会上的她哽咽落泪:“有些孩子练了十年,才有一个机会,而她们最大的也才21岁。”

随着新媒体的全面发展和渠道的增加,追星的手段和门路已经不似过去那样单一、艰难。见明星从一个当年是梦想的事情变成了如今一个个唾手可得的机会,甚至,她们还要仰仗粉丝来获得一丝丝机会和可能。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反转是行业和粉丝共同推动的结果,也让整个偶像产业的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偶像不再是高高在上。完全由粉丝自己决定偶像的未来,以最直接最垂直的方式,让“新偶像时代”下诞生的新时代女团可以独属于中国粉丝。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既然粉丝离偶像越来越近,那么新时代女团的标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创造101》诞生的新时代女团给出了怎样的标准呢?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努力、专业,那就是她们的接地气、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对本土价值观的展现。

首先,成员们来自四面八方,很多人从素人被挖掘到台上变得闪亮,但是她们身上那些原生的生活气息依然存在,每个人都有着让观众觉得亲近的烟火气。段奥娟的爷爷通过视频为她加油,重要的话还说四遍;徐梦洁的家人在徐梦洁原本帮工的烧烤店里表达对她的祝福,而她也在之前发出有意思的呼喊:“我不想再回去串鸡爪!”最后她们顺利成团,除了完成自己的梦想,还有对她们过去生活的交待和改变。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值得强调的是,《创造101》更注重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宣扬。“电子国风女团”SING组合国韵十足的汉服、Yamy队励志的《木兰说》,强东玥队婉转的《爷爷泡的茶》,这些加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的服装和表演都让观众感受到了本土化的魅力,都是用新时代的审美眼光去重新解读、演绎。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创造101》最打动人的,正是节目中所展现的这些真实的生活群像,以及其背后引人共鸣的本土化价值观。长久以来,中国女团的生存状况一直艰难,前来参赛的不乏追寻多年但未实现梦想的女孩,前1931组合在海选时甚至泪洒101的舞台。

101女孩们背后的故事,或许平凡,但却真实。粉丝PICK杨超越,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这个社会普通女孩的缩影,她们或许缺乏天赋,生活也一路坎坷,但却拥有着朴实的梦想,并小心翼翼珍惜着自己被赐与的幸运;粉丝PICK王菊,是因为她敢于承认自己的普通,并勇于做自己,靠自己的实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粉丝喜欢Yamy,是因为她是特立独行的新时代女孩,足够酷到不去注意世俗的眼光。这些101女孩们所传达出的本土价值观,才是她们以及这个节目的灵气所在。

《创造101》的本土化赛制改造也是一大亮点。《创造101》中加入了更多的挑战,比如在海选的过程中,成功进入A班的成员也面临着通过Battle被抢位的“风险”,这不仅增强了节目的悬念感和紧张感,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视线,其实也更符合中国网络观众的观赏诉求。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本土化,才创造了《创造101》的不普通,和最终诞生的“火箭少女101”的不普通。就像《创造101》发起人黄子韬总喜欢强调的那一句 “要做属于真正中国人的东西”。

过去,观众对于欧美、日韩偶像的追捧近乎白热化,“哈韩”、“哈日”成为潮流。这样的境况,与中国市场上优质偶像的极度缺乏,女偶像、女团体偶像更是屈指可数的局势不无关系。由于整个产业链的不完善,中国并没有锻造和输送偶像的成熟模式。

《创造101》无疑打破了僵局,这是中国新时代下观众选出来的女团,她们独属于中国,不照搬不跟随。在全球偶像产出的现在,《创造101》做自己,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女团。因此,101女团是用青春、乐观、阳光、向上的态度,燃烧自己为粉丝释放能量。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多元、打破传统

为新偶像时代树立门槛

2018是偶像元年,男偶像、女偶像,偶像男团、偶像女团,都在这一年风起云涌,相继催生。

过去,女团是并不被看好的项目,甚至很多经纪公司不敢尝试,广州一家经纪公司的负责人告诉镜像娱乐:“女团前期投入太大,回本难,不敢做。”《创造101》重新定义了中国新时代女团,就此开启了“新偶像时代”,腾讯视频的“新偶像战略”也往前迈了一大步。

与此同时,此番也为偶像行业从业者打开了希望的大门。如此流量和关注度,都告诉着这些过去不敢迈步的行业人士一个明显的信号:市场尚待开发且潜力巨大。

“火箭女孩101”的成功成团,无疑是中国女团一个新的开端,并且重新定义了“新偶像时代”的新标准,她们树立起了了当下粉丝对于偶像要求的门槛。

首先,正如前文提到的,《创造101》女孩们在严格赛制下的坚持、刻苦,代表了“新偶像时代”下粉丝对于偶像专业敬业的最基本要求。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回想节目初期,导师Ella对成员们说:“我没有办法跟你说你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团,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你不加油,你不努力,你是永远都没有机会的。”

每一次的公演舞台,都是台下练习的交卷时刻,屏幕里光鲜亮丽的她们,在台下无疑背负着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压力。因为“新偶像时代下”,对于偶像努力和付出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越发严苛:舞台是真正检验努力程度的地方,也是看清强弱者的一面镜子。

《创造101》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多元价值观的共存。101个女孩子,放在这个舞台上,各式各样、形形色色,每一种类型都有,每一种性格和品质都各不相同。

成员Yamy在节目初期的采访中说过:“我要让大家知道,女团不只是甜美的,还有Yamy这种风格。”这句话充满挑战,不仅仅是Yamy本人将要面对传统审美的冲击,也是整个市场对于女团形象的全新认识。

最后成团的11个女孩子中,有标准女团审美的代表吴宣仪和孟美岐,也有因性格圈粉成团的小七赖美云,更有独特气质甚至是主流审美之外的杨芸晴和Yamy。这个属于新时代的女团并没有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出一个整齐划一、合乎规格的“标准产品”,而是保持各自独立特性的多元产物。你可以继续pick甜美风,但除此之外,酷的、霸气的、呆萌的、朴素的也都一应俱全。

《创造101》背后的“新偶像时代”

挑战、定义、冲破桎梏,《创造101》始终在做这件事:多元审美之下,每一个有梦想、够闪光、肯努力的个体都有机会成为新偶像时代受人瞩目的优质偶像。

《创造101》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手机在你手上,掌握着是否送她们成团的遥控器。偶像们此时不是供大家仰视的一个符号,而是符合主流审美,符合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代表。

大众全程参与她们的青春成长,而她们也打破了传统偶像圈层,在节目之外,引发的大众关于女性生存、精神解放的讨论都在印证着这个《创造101》背后“新偶像时代”的影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