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殺了“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非殺不可呢?

曾傳新

在漢匈之戰全面啟動前,一場堪稱“開幕戰”的大劇也正式上演:漢朝先使出無中生有計,準備瞞天過海,然後以逸待勞、關門捉賊,卻因為一個意外,從而打草驚蛇,致使匈奴大軍走為上……而這場大劇的首倡者漢將王恢因懼敵懼戰而被殺掉。

那麼,漢武帝殺“馬邑之圍”獻計者、將軍王恢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非殺他不可呢?

1、通過《史記》分析王恢必死原因

《史記》記載“馬邑之圍”過程如下:商人聶壹通過漢將王恢獻計,假稱出賣馬邑城,匈奴單于因此率10萬騎兵侵入。漢朝30餘萬大軍在馬邑城設伏,以逸待勞。匈奴離馬邑百餘里時,發現牛羊遍野卻無人放牧,就打下一座漢軍哨所。

恰好雁門郡尉史正巡察,在哨所被捉。尉史就報告了漢軍計劃,匈奴退兵,並封投降的尉史為“天王”。王恢原本率軍攻擊匈奴輜重,聽說匈奴大軍已退,人馬眾多,不敢出擊。漢武帝認為王恢是伏擊戰謀劃者,事到臨頭卻不敢進攻,因而殺了王恢。

計策是你王恢所獻,朝廷動用30萬大軍,最終一無所獲。唯一有機會出擊的王恢因畏懼匈奴人多,眼睜睜看著匈奴全身而退。作為決意開啟戰端,一雪前朝舊恥的漢武帝,無論如何是不能容忍的。

殺王恢,傳遞了至少兩個信號:第一個是,如果再如以前那樣畏懼匈奴戰力,認為匈奴是不可戰勝的,必殺!第二個是,堅定朝廷上下與匈奴開戰的決心,讓少部分抱有“和親換和平”的人,徹底死心。因此,王恢之死實質是為一場全面戰爭祭旗、壯行。

2、通過《資治通鑑》分析王恢必死原因

《資治通鑑》對“馬邑之圍”的記載更詳細:在漢武帝決定發兵前,韓安國和王恢曾在朝堂上有過爭論:

韓安國:漢高祖曾被匈奴圍困7天,最終用和親政策帶來五世和平,因此不能輕啟戰端。

王恢:漢高祖不打匈奴不是怕他們,也不是能力達不到,而是為了讓天下人得以休養。現在匈奴侵擾,士兵多戰死,因此漢匈之間早晚必有一戰。

韓安國:對匈奴用兵,孤軍深入難以成功,全面進攻後備不足,進軍太快缺乏糧草,進軍緩慢喪失戰機。因此,不能輕易與匈奴開戰。

王恢:現在打擊匈奴,不是要深入敵境,而要誘敵前來,我軍設伏,據險要地勢,阻擊前軍,斷絕退路,謀劃得當,必定大獲全勝。

漢武帝最終同意了王恢的計策。隨後過程與《史記》所述相同,漢軍白忙活了一場,王恢懼敵不敢出擊。下面的內容則是《史記》所沒有的:

——漢武帝遷怒於王恢。王恢辯解:“原計劃把匈奴誘入入馬邑城,漢軍主力出擊,我率軍襲擊後勤部隊。現在匈奴全軍而退,我3萬人打不過匈奴10萬大軍。我知道不出擊而放敵走是死罪,但我保全了漢朝3萬將士性命。”

——漢武帝把王恢交給廷尉審判。最終判決:“避敵觀望,不敢出擊,處斬。”王恢暗中向丞相田蚡行賄1000金,請求開脫罪名,田蚡給太后說:“王恢率先提出馬邑計劃,如今計策沒有成功而殺王恢,等於替匈奴殺了獻計者。”

——太后向漢武帝說了上述的話。漢武帝答:“王恢是馬邑主謀,我聽他的建議,調集幾十萬兵馬,配合他的計劃。雖然沒有成功,王恢如果襲擊匈奴後勤部隊,可安慰將士之心。不殺王恢,無法向天下人謝罪。”王恢得知漢武帝的原話後,就自殺謝罪了。

戰前信誓旦旦,似乎渾身是膽。事到臨頭,因對方人太多而不敢亮劍,王恢所謂保全3萬將士之說,根本無法掩飾內心對匈奴的驚恐和懼怕。漢武帝需要的是,明知後果甚至戰死,仍然要敢於以少擊眾。一句話:要的不是結果,要的是精神。

王恢讓漢武帝動用了30萬大軍,最終全變成打醬油的路人甲,這是在啪啪打臉啊,說嚴重點這就是個大忽悠啊,忽悠的餡餅足夠大,讓人垂涎欲滴,到頭來卻是一場空。確實不殺不足以向天下人謝罪。

3、關於王恢被殺歷史上有過爭議

其實,對於王恢被殺各朝各代均有過爭議,最典型的莫過於唐太宗的說法:“漢武帝殺掉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免孟明視。”這裡提到的典故是什麼呢?

秦穆公時有鄭人出賣鄭國,稱有鄭國城門鑰匙,秦軍可偷襲奪城。蹇叔、百里傒反對:“穿越數國,千里迢迢偷襲別人,不會佔便宜。”秦穆公不聽,派百里傒之子孟明視、蹇叔之子西乞術、白乙丙出兵。

百里傒、蹇叔哭送三人。秦穆公大怒:“我發兵你們哭哭啼啼是為何?”兩位老臣說:“孩子隨軍前往,我們已老邁,恐怕見不到他們了,所以才哭。”他們又對三人說:“你們的戰敗之處,必定在殽山險關。”

秦軍一路跋涉到滑地,鄭國商人弦高帶12頭牛到去周地賣,遇秦軍就獻牛說:“聽說你們征討鄭國,鄭君派我用12頭牛犒賞士兵。”秦國三將認為鄭國已覺察準備退兵,順路滅了滑地。滑地本是晉國屬地。

當時晉文公剛死,晉襄公大怒:“秦欺我舉喪時攻滑邑。”穿上喪服率兵在殽山設伏,把秦軍打得大敗。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均被俘虜。晉文公的夫人是秦女,她向晉襄公求情:“秦穆公因戰敗對三人恨之入骨,把他們放回去,讓秦君烹殺。”

於是晉國放三人而回。秦穆公穿喪服於郊外迎接三人,大哭:“我不聽老臣之言讓三位受委屈,你們本無罪。不過你們要想辦法報仇雪恥。”此後孟明視等三人更受優待,數年後率兵伐晉,戰敗晉人。

秦穆公渡河入晉,掩埋殽山中秦軍死難者屍骨,為他們發喪,哭了三天。史載,次年秦國趁勝討伐戎王,兼併12國,拓土千里,稱霸西戎。唐太宗評價漢武帝殺王恢,用秦穆公赦免孟明視的故事說明:應該保留王恢性命,讓他帶罪立功,知恥而後勇。

漢武殺王恢,唐宗不敢苟同。兩位雄主,相隔千年,一反一正,各有不同。表現了他們不同的性格,漢武更果敢、膽氣決絕,唐宗更智謀、眼光長遠。也許漢武帝在殺王恢後也曾後悔過吧……歷史沒有也許,後人的猜測只是猜測,包括唐宗的評價只是一家之言,你說呢?


指動濟南

中國人常說“人命關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成康之時更是刑措不用凡40餘年,所以中國古代以“親親”、“親賢”治國,就此形成了人情社會,都是炎黃一系,名號不同而已,即使是改朝換代也沒有對前朝貴族斬盡殺絕。

在統治集團內部,權力是話語權的保障,對權力的分化和爭奪,會使得事情遠沒有是非黑白這麼簡單明顯,一些人稀裡糊塗的被捲進政治鬥爭的漩渦,然後稀裡糊塗地死了。漢武帝時的大行令王恢就是如此,只是他要好一些,因為他的政治覺悟,使得在他臨死前悟到了他被判罪的真正原因,可算是死的明白了。

(沒錯,你就是王恢)

王恢究竟有沒有可能免於一死?是有可能的。然而王恢卻自己堵死了生路,可謂是不作不死。如果王恢在獄中兩耳不聞窗外事,沒有積極走動關係,興許還有生機。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因為對匈作戰背後,是漢王朝的權力的再分配,裡面涉及到複雜的權力鬥爭。王恢的大行令職務,只是一個“外交部長”,平時只負責處與四周蠻夷的交往事物,昧於漢武帝時期的西漢朝廷的政治態勢。

漢高祖劉邦開國,是誅除暴秦,底定天下,以不世之功被眾多諸侯王共同推舉為帝的。這種推舉意味著漢朝在高祖時代不具備實現封建專制帝制的可能,漢朝與其他諸侯國處於賓客之禮的關係。所以劉邦據關守河,守內虛外,把關中平原經營成自己的大本營,並在誅滅異姓諸侯王后,分封同姓諸侯王往各地鎮守。在朝廷裡,漢高祖劉邦設計了三權制衡的權力方案:外戚(皇權扶持起來)、功臣集團互相制衡,雙方誰都難以做大,都必須依靠皇權來扳倒對方;為避免鬥爭失衡,形成權臣架空皇權的局面,再設置外藩宗室使之投鼠忌器。功臣集團與外藩沒有利益關係,只能依託於皇權與外藩再形成權力制衡。

(漢代分封圖)

這一體系運轉了60多年,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然而,漢朝中央政府並沒有借平亂勝利改弦更張,走中央集權的道路,依然在權力制衡的道路上亦步亦趨。直到公元前141年,漢武帝登基,這樣的權力局面依然沒有改觀。

這種“三權制衡”的政治局面,使得漢朝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也使得皇權被限制,形成了類似後世“小政府、大社會”的治國思想路線,即是崇黃老之道,與民休息。這種治國策略使得漢朝初年經濟得到快速的恢復和發展,民間日漸富庶。然而,中央政府的乏力,使得社會資源的組織和調度的效率很低,不利於政府進行重大的決策,比如對外戰爭。

漢朝皇帝的權利被限制,使得漢武帝在登基後的7年時間裡,只能在上林苑打獵,做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虛君”。中央權力集中在竇太后為首的外戚集團手中,有過一段時間,漢武帝的太子位都不穩固,在梁王去世後才得到了竇氏的支持。竇太后去世後,原有的外戚集團一時群龍無首,漢武帝趁機讓自己的孃舅田蚡上位,壓制原竇氏勢力,初步收回了部分皇權。然而,讓漢武帝始料不及的是竇氏的權勢被遏制,王太后周圍又再次形成了新的外戚集團。

兩個集團都掌握著財富和勢力,都能對當時的漢武帝的皇權造成威脅。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中央最容易把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

答案是:以大義的名義發動戰爭。

(佔領道義制高點)

大義所在,是為權力基礎。皇帝是戰爭的總負責人,在大義面前,外戚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不然就會被設計為叛國罪、貽誤軍機等罪名削除職爵;戰爭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到財政、吏治、軍事、糧草等各個方面,只要皇帝不假手於人,這些物資和人員調度的權力就都會集中在皇帝手裡,皇帝也就達到了借發動戰爭以實權的目的。

(漢武帝即位時疆域)

所以,漢武帝一開始先大造輿論,拿出半個世紀前匈奴單于寫給呂太后的侮辱信入手,在民族大義上把阻撓戰爭的言論壓下去,佔住了道德制高點。然後令大行令王恢設伏於馬邑,調大兵30萬雲集前線。相應的,不管是丞相、太尉還是朝廷其他官員,都要直接向皇帝彙報。在戰爭結束後,這些因為戰爭而設置的機構和彙報關係不會立刻解除,國家政治體制就會在無聲無息中轉向到中央集權。

如果馬邑之謀一戰成功,漢武帝就將取得前線軍事、後方政治兩個戰場的勝利,作為一個想有所作為的君主,漢武帝不想做“虛君”,因此對此事十分重視。

雖然有漢朝前期60多年的隱忍蟄伏,還做了很多誘敵之計,但畢竟是30萬人馬,難免百密一疏,在最後關頭,匈奴單于察覺異樣,即刻退軍,倉皇撤退。在伏擊戰中王恢負責軍事部分是攻擊匈奴人的輜重,可是匈奴全軍未損,10多萬騎兵大隊整建制通過王恢防區,已有戒備。從伏擊戰的角度看,已經失去了突然襲擊的意義。

(馬邑之謀)

後世的李定國在磨盤山設伏,也遇到過同樣的情況,在最後關頭洩密,吳三桂大隊人馬即刻撤出埋伏圈,並掃蕩明軍埋伏地域。李定國左右沒有等到吳三桂清軍,見到前方火起,情知不妙,只好就地發起攻擊,把一場伏擊戰打成了攻堅戰,吳軍和明軍都傷亡慘重。

如果王恢此時率軍襲擊匈奴,也會面臨與李定國磨盤山之戰同樣的局面。王恢為穩妥起見,擔心一下子折損太多兵士,會影響皇帝對匈奴作戰的意志,因此在猶豫中錯過了戰機。前前後後籌備了經年之久,30萬大軍勞而無功。回師後,王恢被下獄。

此時,之前因皇帝發動戰爭被削除權力的外戚集團就此擁有了反對戰爭的理由,所謂“與匈奴打仗就是跟自己的影子作戰”之類,其真實目的,是將皇帝借戰爭收去的權力再奪回來,他們甚至因此形成了龐大的同盟軍,向皇帝施加壓力。

漢武帝十分清楚他們的意圖,他們反對戰爭是假,反對漢武帝集權是真。他們否定戰爭決策的正確性,是要在發動戰爭的權力上要挾漢武帝,使之不能再借戰爭之名行削權之實。漢武帝沒有跟著這些權臣們的思路走,他攬下戰爭決策的責任,併力保發動戰爭的道義不失,與權臣做針鋒相對的鬥爭。漢武帝自己為馬邑之謀代言,已經到了赤膊上陣的地步,群臣要是再敢反對,就等同於與漢武帝攤牌。也即是說,馬邑之謀失敗的那一刻,朝堂上政治鬥爭就開始了。

(漢武帝在政治戰場上縱橫捭闔)

在王恢被羈押期間,漢武帝連行改錢法、疏通河道法等三項決議都在廷議中被否決了,漢王朝在權力鬥爭中再次朝向黃老之道轉向了。黃老之道的意思是,漢武帝就要再回上林苑打獵,將國政悉數委託給這些朝臣。

如果此時王恢在獄中與漢武帝同聲連氣,堅定對匈作戰的正義性、必要性,寫奏摺申明自己的貽誤戰機的罪過,深刻檢討自己不敢放手一搏的心理(給那些反戰爭的群臣上課),幫著漢武帝把想說而不能說的話都給遞出去,如此會讓漢武帝赤膊上陣時,不至於這些孤單。如此,漢武帝出於保存政治盟友的考量,會將他樹立起一個漢朝人畏戰、怯戰,卻知恥而後勇的榜樣,容他戴罪立功。

可是,王恢卻行賄于田蚡等人,使得外戚集團有充足的口實來攻擊漢武帝的對匈戰爭的決策。如果王恢在此時被釋放,那麼今後漢武帝就再難有發動戰爭的合法理由。因為權臣會說:當年馬邑之謀,空費大兵30萬毫無所得,聖上不知兵,自取敗之道也。這等於是絕了今後漢武帝再借戰爭之名集權的路,怎麼能夠容忍?在政治角度上,王恢這種做法,等同於投敵叛變,性質相當惡劣。可以說,王恢先輸在了戰場沒有亮劍,又輸在政治上立場不夠堅定。所以,當他想明白這一層後,自語說:自己花錢買了個死。是夜,王恢自盡於獄中。

(廷議輿論紛紛)

王恢之死,確立了漢武帝對維護髮動戰爭權力的堅強意志,此後漢武帝行借力打力之法,最終得以集權。漢武帝后期的丞相的權力已經被限制到很小,朝政權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在藩國問題上,漢武帝再“推恩令”,打擊地方豪強,使得中央的能量遠遠大於地方。經濟上,重用桑弘羊實行國進民退的經濟措施,大行搜刮之法,充實國庫。執政理念實為法家,然而法家的稜角過於鮮明,外以儒家飾之。此後,漢朝貫徹的“外儒內法”的政治道路為歷代所模仿。


而知而行

馬邑之圍是西漢王朝自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後第一次主動針對匈奴的大規模作戰。公元前133年在大行令王恢的策劃下,漢武帝出動三十萬大軍在馬邑展開針對匈奴軍臣單于的誘敵殲滅戰,最後因為計謀敗露、漢軍畏戰,使得漢朝三十萬大軍無功而返,最終王恢被逼自殺謝罪。漢武帝非要殺王恢最重要的是因為王恢的作為動搖了漢武帝的主戰政策,漢武帝要殺人立威,告訴群臣自己消滅匈奴的決心。

自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圍後,西漢對於匈奴的政策就是以“和親”為主,輔以大批絲綢、糧食、酒等財物安撫、拉攏匈奴,換取北方邊疆和平,但是匈奴人貪得無厭一直侵擾西漢。西漢經過“文景之治”後國家富強,到漢武帝劉徹登基後一直力圖改變“和親”政策,用軍事手段消滅匈奴,而“馬邑之圍”就是漢武帝的第一次嘗試。

公元前134年,匈奴軍臣單于向西漢請求和親,曾長期在邊關任職、主持對外事務的大行令王恢堅決反對和親;公元前133年,馬邑大富豪聶壹通過王恢獻上計謀,由聶壹出面假裝殺死馬邑守將,將城池獻給匈奴,用城池財物引誘匈奴大軍進入包圍卷,最終由西漢大軍聚殲匈奴人,漢武帝接受了王恢的建議,決定向匈奴開戰。但是西漢當時的偽裝太過火了,馬邑周圍牛羊遍地卻無人放牧,使得匈奴人起了疑心,主動攻破了西漢邊防衛所俘虜當地尉史,得到了西漢全部謀劃,匈奴撤軍。王恢得知匈奴退兵後,害怕戰敗沒敢追擊,使得匈奴安然撤離,這種畏戰的表現激怒了漢武帝,即使王恢重金賄賂了漢武帝的舅舅田蚡和母親王太后也沒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漢武帝必殺王恢主要是這三個原因:

1、自公元前140年登基開始,漢武帝劉徹就想大展拳腳對匈奴作戰,但是因為客觀條件不允許以及掌控朝政的竇太后反對,漢武帝不得不偃旗息鼓。前135年竇太后去世,漢武帝劉徹執政再無掣肘,公元前133年的馬邑之圍可以說是劉徹親自主導的首次大規模作戰,但是三十萬大軍雄赳赳的去,灰溜溜的回來,這是對漢武帝的威望和主戰政策的極大打擊。本來制定“馬邑之圍”計劃的時候,朝中大多數大臣就是反對的,現在還勞師動眾毫無成果,漢武帝只能殺人立威。

2、別看策劃“馬邑之圍”的是王恢,但是漢武帝派去執掌全局、指揮作戰的確是御史大夫韓安國,王恢只是指揮一支偏師去抄匈奴大軍後路。韓安國曆來都是反對和匈奴作戰的主張“和親”的,而且韓安國沒有在邊關作戰的經驗,有這麼一位不想打仗還統兵經驗不足的統帥,“馬邑之圍”想不輸都難,這屬於漢武帝用人上的失誤。但是皇帝是永遠不會錯的,所以只能讓“馬邑之圍”的發起者擔責。

3、漢武帝派出五位將軍統帥三十萬大軍在馬邑設伏,但是面對撤退的匈奴大軍竟然沒有人敢率軍追擊,這太傷士氣了,要殺人以正軍法。五位將軍中御史大夫、護軍將軍韓安國是漢景帝留下的重臣不好殺;衛尉、驍騎將軍李廣掌管宮禁宿衛,太僕、輕車將軍公孫賀是衛青的姐夫,這兩人是漢武帝的親信不能殺;太中大夫、材官將軍李息分量不夠,做不到殺一儆百,最終只能犧牲大行令、將屯將軍王恢。

漢武帝逼死王恢後,整個西漢朝廷無人再敢言和,拉開了漢匈大規模戰爭的序幕。而且軍中將領各個奮勇爭先,不敢畏敵怯戰,後來李廣幾次倒黴地碰上匈奴大隊打到全軍覆沒也不敢逃跑,不能不說有這件事的影響。


當狗容易做人難

王恢冤哉枉也。

當年劉邦把韓王信趕到晉陽防備匈奴,韓王信治都馬邑。馬邑就成了匈奴和漢朝經貿中心之一。在這兒做生意必賺中間差額,成為鉅富。所以,馬邑富豪聶翁壹,這人具有愛國主義思想。他被匈奴搶劫了很多次。心中大為不滿,想報仇,一個商人有什麼力量?聽以,就想借漢朝痛恨匈奴的機會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就向漢延王恢建議,讓他自己去誆匈奴單于,把匈奴兵將引到馬邑來,然後殲滅匈奴人。王恢是個在邊境跑慣了行家,認為此議可行。就上奏漢武帝如此如此。漢武帝在國內幾乎全部掃清了阻礙他完成大業的所有障礙,連他親媽王太后那麼厲害的人,也因舅舅田蚡的去世而不敢幹涉兒子的所作所為。所以,對匈奴的和親和抗擊,讓他深為重視,惱怒。和親,他認為在他在位時是免談的,抗匈必須要面對。所以,王恢一上奏,漢武帝就讓群臣"廷議",有啥說啥,言者無罪。以韓安國(漢朝國器級人物),主張"和",理論是高皇帝那麼神武,尚有"白登山之圍″的慘痛教訓。王恢認為"和親"是權宜之計,匈奴豺狼本性,不驅逐殺滅則我大漢無寧日。漢武帝問群臣,結果一半對一半。漢武帝採納王恢之議。設伏馬邑附近山谷,只等那廝前來入圍,則大功告成。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匈奴單于引數萬精兵前往肥城馬邑而來。快到目的地,覺得很反常,見畜牲於野而不見人。就止步不前,逮到一個烽火臺守兵一問,才曉得漢朝有伏兵正等著自己去送死。就退兵了。結果幾十萬大漢大軍白忙了幾個月,連匈奴一根毛也沒撈著。王恢本來是要截獲匈奴輜重的,可他認為仗沒打起來,就沒動。所以,全軍寸功沒得,反而耗了許多銀子錢糧,這該怎樣向全國民眾交待?漢武帝一氣之下,把首倡擊匈的大行王恢給下到獄中。結果被判死刑。

漢武帝說,你王恢出擊一下完全有機會撈幾把匈奴人的刀,槍,箭,殺幾個匈奴兵,這樣,不管成功或失敗,也該有個理由向天下百姓官吏有個交代。眼睜睜地看著龜兒子從漢軍腳下逃跑而放棄追擊,這不是瀆職是什麼?所以,不斬王恢無法向天下交待。

結果,主戰派首領人物王恢被漢武帝斬了。

幾年後,漢帝國開始了長時間的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向匈奴進攻。湧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比如,李廣,衛青,霍去病等。

王恢是有些冤枉,但他的血沒白流。他的建議和主戰始終被貫徹下去。從這點上看,值了。





劉一千五

《資治通鑑》上曰:“首為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之。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

從漢武帝說的這段話中,不難看出王恢為什麼要死!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大行令王恢反對與匈奴和親,他主戰,並提出一大計謀,用計謀引誘匈奴兵深入馬邑城(今山西朔縣),設伏兵圍殲之。

漢武帝採納了王恢建議,派兵三十萬,分別由將屯將軍王恢;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材官將軍李息;護軍將軍韓安國。五將歸韓安國統帥,並暗暗進入馬邑城地區埋伏了起來,其中王恢、李息、李廣三部從代郡(今河北蔚縣東北)出兵,主要攻擊單于的輜重後勤部隊。



戰前,先由聶翁壹逃入匈奴當間諜,誆騙單于說:他能斬殺馬邑城的官吏,獻城投降。而聶翁壹回到馬邑城把幾個囚徒殺了,砍下頭來掛於城門之上,告訴單于守城的主要官員已被他斬殺,可速來馬邑接管馬邑城,單于中計,真的統率十萬騎兵浩浩蕩蕩地入侵武州塞(縣名,今山西左雲),可惜漢方偽裝失真,單于領兵一路搶劫到離馬邑城僅一百里,但見成群牛羊,沒見到放牧人,心中大疑,遂攻打雁門衛所,捉拿武州尉吏拷問之,問出了此戰役的實情:引敵深入,設伏圍殲的計謀。單于大驚,速令全軍火速退兵,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了。



可是,這時的王恢如果馬上追擊單于的後勤部隊,可以大獲勝利,起碼可以斬殺部分匈奴的輜重部隊,收到局部的勝利,但是王恢懼戰,為保存自己部隊三萬精兵不受損傷,不發一兵一卒,坐失戰爭良機。


漢武帝十分震怒,認為大失顏面,在國人面前不好交代,想要殺王恢以謝國人。一句話,把此次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王恢:

一,戰略計謀是你提的,我言聽計從。

二,集五將軍將三十萬兵力,無功而返。

三,你王恢如果趁單于退兵的混亂之際,擊打他的後勤部隊,肯定能獲得小小的勝利,為這次戰略失敗撈回一點面子。

四,這次戰爭,不但損失巨大財物,且漢朝面子裡子全盤輸盡。

漢武帝所以說出了:“…今不誅恢,何以謝天下”。王恢自知理虧,負有戰爭的主要責任,無顏再見“江東父老”,逐飲劍自殺以謝天下。


老蛇正宗

簡單來說因為王恢的畏戰導致漢武帝精心計劃的馬邑之圍無功而返,為了殺一儆百,王恢不得不被迫自殺。

具體來說就是漢朝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已經有了和匈奴相抗衡的條件,而漢武帝當時正是年輕氣盛,渴望一掃屈辱,建立不休功業的年紀,這時王恢建議漢武帝趁著匈奴派遣使者前來求和親的時機,給予匈奴打擊。最終漢武帝聽從了王恢的建議,在馬邑城伏兵30萬靜待匈奴的到來。結果消息走漏,匈奴沒有進入伏擊圈,便撤退了。

而王恢作為進攻匈奴輜重的主力部隊,在聽聞匈奴撤退後,考慮到自己的3萬兵力也不是匈奴的對手,於是也自作主張的撤退了回來,最終一場精心策劃的伏擊戰,以夭折告終。

漢武帝得知後氣的要命,認為是王恢的臨陣脫逃才導致這場伏擊戰的無疾而終,於是讓人審判王恢的罪行,審議結果王恢畏敵觀望,應判處死刑。王恢則辯稱是為了給漢朝保存3萬精兵,另外他還賄賂田蚡以求漢武帝的寬恕,可惜漢武帝依舊不肯饒恕他。

在漢武帝看來,自己方準備那麼多錙銖,那麼多兵力,本以為可以揚眉吐氣,結果到好一點成果都沒有取得,為了防止再出現這種臨陣脫逃的情況,漢武帝決定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王恢必須死。

王恢作為這場戰役的發起者,最後又因他之過,導致馬邑之圍伏擊戰失敗,因此不論怎麼說他都有罪過,認清事實的王恢為了不被漢武帝處死只能選擇自殺。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馬邑之戰失敗,必須有人承擔責任,王恢難逃其責!》

“馬邑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戰略的轉折點,對匈奴的防守戰略,改變為對匈奴進攻戰略。漢朝以邊塞重鎮“馬邑”為誘餌,聚集漢軍主力30萬,試圖殲滅匈奴單于10萬騎兵。但是由於大行令王恢和間諜鉅商聶壹的“百密一疏”,造成“馬邑之戰”行動洩密,導致包圍殲滅匈奴主力的戰役“功虧一簣”。

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了,漢武帝全面掌控軍政大權,開始著手改變對匈奴的“防守戰略”。一個經常出入匈奴的漢族大商人聶壹,找到了當時的大行令王恢,出了一個天大的主意。以囚犯的頭顱假冒“馬邑令”的頭顱,由聶壹向匈奴單于詐稱“馬邑反叛”,誘使單于率匈奴主力前往接受“馬邑”,漢朝埋伏重兵聚殲匈奴主力。

王恢和聶壹將計劃上報給漢武帝,漢武帝覺得計劃可行,著令王恢具體實施該計劃。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派出五位將軍連同車騎步共三十萬在馬邑設伏。這五位將軍是衛尉李廣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輕車將軍,大行令王恢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將軍,御史大夫韓安國護軍將軍。各位領軍都隸屬韓安國,約定在單于進入馬邑時縱兵出擊。

當匈奴單于率領10萬騎兵,殺氣騰騰的奔向馬邑時,在馬邑城的外圍“只見牛羊不見人”,單于遂命人攻佔一個哨所,經過審訊後得知30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準備聚殲匈奴主力。單于隨即命令大軍後退,逃出了漢軍的包圍圈,“馬邑戰役”功敗垂成,原因是保密工作出了問題,漢朝馬邑方面“上自將軍、下到士兵”,全都知道這件事。

馬邑之戰失敗後,漢朝軍民上下沸騰,必須有人為這次巨大軍事行動失敗承擔責任。那麼,承擔責任的人選有三個,漢武帝、王恢、韓安國。漢武帝是漢朝的最高統帥,是“馬邑戰役”的決定組織者;王恢是這次戰役的具體策劃實施者;韓安國將軍是這次戰役的指揮者。

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講,都不能讓最高統帥漢武帝承擔責任。做為戰役的軍事總指揮韓安國,沒有明確的失誤和責任。

作為策劃人和具體實施者王恢,沒有做好保密工作是有責任的,在組織馬邑設伏的時候,除個別高級將領外,不應該讓普通士兵和百姓知道,結果馬邑城的老百姓全跑了,導致馬邑假兵變出現反常現象,被匈奴人識破戰役意圖。王恢被漢武帝“正法”,聶壹下落不明。後來,三國名將張遼自稱是聶壹的後裔,為躲避“馬邑之戰”的罪責,不得不改姓為張。


冷清先生

漢武帝必殺王恢的原因在於——問責!

雖然我們都知道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但當時的西漢運行還是依靠法家的律令。30萬兵力調動,毫無動靜,百忙一場,不找出負責的人,西漢全國人民能夠答應嗎?30萬軍調動,一仗不打,難道是玩過家家?!

問責是必須的,王恢提出馬邑之謀的計劃,也負責執行,責任只能有王恢來背。

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漢武帝的話已經充分說明了目的。問責,否則以後將軍率軍出征到處逛也可以藉口打不過敵人就不打了。

王恢的罪責有2:

1、從劉邦被為白登後,漢朝和匈奴雖然也有衝突,但總體保持和親的友好關係,馬邑之謀意圖突襲匈奴單于,漢朝和匈奴進入了戰爭關係,這是王恢需要承擔的責任;

2、馬邑之謀,王恢率領韓安國、李廣、李息、公孫賀等大將,以30萬大軍意圖襲擊匈奴,在匈奴識破後又不追擊,勞師無功,這也是王恢需要承擔的責任。

在漢武帝將王恢下獄,交給廷尉法辦後,廷尉給出了王恢的罪名:逗橈,當斬。

因此,按理,王恢要殺,按法,王恢要殺。合理合法,漢武帝在殺王恢上並沒有錯誤。

在漢武帝看來,30萬大軍出征,絕對不能一仗不打就回來,不管是什麼理由(王恢的理由是我還帶著30萬大軍完整的回來,沒有造成漢朝的損失。):

“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



歡迎關注歷史哨聲——為您提供有價值的觀點,多元化解讀歷史!謝謝您的閱讀!

歷史哨聲

馬邑是個地名,具體位置在今天的山西朔州一帶,是西漢初期諸侯韓王信的國都,後來韓王信遭劉邦猜忌,被迫投降了匈奴,馬邑也被匈奴人給搶佔了。漢武帝繼位後,派兵把馬邑給收復了。可匈奴一直不甘心,總想把它再奪過去。匈奴騎兵經常襲擾漢北部邊境,燒殺搶掠,且行蹤飄忽,來去如風,漢武帝很是惱火也很頭痛。

見武帝焦慮,大行令(將軍)王恢為其排憂,獻上了一條“關門打狗”的計策,史稱“馬邑之謀”。

王恢對漢武帝說:“陛下,臣有個建議。臣認識馬邑當地一位叫聶翁壹的土豪,他和匈奴軍臣單于混的很熟。他經常和匈奴人貿易,因此大得軍臣單于的信任,單于常常向他打聽馬邑附近漢軍的情況,好抓住時機殺進來掠奪百姓和財富,再乘機重霸馬邑。咱們不如將計就計,引其上鉤”。有大臣認為此計太過冒險,還是繼續與匈奴和親為好。年輕氣盛的漢武帝反覆權衡後,還是決定冒險一試,說:“讓王恢去試試吧,能成功最好,不成的話能將其打痛或趕跑也是大功一件”。大將軍衛青等主戰派都非常贊同漢武帝的膽略。漢武帝大規模反擊匈奴的恢弘戰爭緩緩拉開帷幕。

王恢找來馬邑土豪聶壹,二人商議出一計,報武帝批准後開始實施:護軍將軍韓安國、輕車將軍公孫賀、材官將軍李息率30萬大軍,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坳裡,必須做到悄無聲息、十分隱蔽;聶壹假扮“漢奸”,赴漠北告知匈奴單于馬邑漢軍兵力薄弱,防守空虛,用利益誘惑單于率匈奴主力傾巢而來,以重奪馬邑;待匈奴大軍進入漢軍設在馬邑附近的伏擊圈後,漢軍關起門來,將匈奴軍隊一舉圍殲。為保險起見,武帝命屯將軍王恢、驍騎將軍李廣率3萬騎兵出代郡,為馬邑伏兵之側翼,任務是截斷匈奴大軍的退路並襲擊其輜重。

軍臣單于聽了聶壹的話,大喜過望,立即率領匈奴騎兵主力向馬邑方向疾馳。還沒到馬邑,匈奴人攻下了一座漢軍的烽燧,並活捉了一個亭尉(守衛烽火臺的下級軍官)。

那亭尉是個怕死鬼,單于抽刀稍一恫嚇,他就把漢軍已在馬邑佈下天羅地網的機密全給招了,漢武帝和王恢定下的計謀就被洩露了。此地距離馬邑已不足百里,單于連呼“萬幸” ,他很快命令全軍調轉馬頭撤退,飛一般的逃回漠北龍庭去了。

王恢、李廣率3萬騎卒已出代郡到了設伏地點,預備截擊匈奴輜重,不料卻見30萬匈奴大軍風馳電掣般向漠北方向狂奔,十分驚訝。見匈奴軍勢大,王恢思忖自己的3萬人馬哪是對手,實力懸殊,發動攻擊只有送死的份,遂按兵不動,眼睜睜目送匈奴軍消失在煙塵裡。韓安國、公孫賀等率大軍在馬邑附近埋伏了好幾天,卻不見匈奴人來自投羅網, 心中好不納悶,於是改變計劃,率軍主動迎擊,結果還是沒見到一個匈奴兵的影子。馬邑伏擊戰興師動眾,卻虎頭蛇尾,功虧一簣,漢武帝惱羞成怒,以王恢主動求戰卻不出擊匈奴人的輜重隊為由將他逮捕治罪,廷尉審訊後定了死罪。王恢託人求情無果,自知不可活,遂絕望地在獄中自殺而死。“馬邑之謀”失敗,也不能全怪王恢,漢武帝殺王恢或許為洩憤, 抑或為推卸責任。30萬大軍雖然無功而返,但漢武帝對匈奴的長期作戰,已經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西漢初年,劉邦率大軍30萬,徵韓王信,中途,被冒頓單于領導的40萬匈奴大軍包圍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附近的馬鋪山)。達七日之久。後用陳平計脫圍。此後,西漢對匃奴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每年還要送大批的糧,棉,酒給匈奴。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此時,經文,景之治,西漢國富民強,漢武帝決心廢除屈辱的"和親政策",對匈奴實施軍事打擊。公元133年,將軍王恢向漢武帝提出了對匈奴發動戰爭的建議。漢武帝採納了他的建議,準備設計在馬邑伏擊匈奴。

6月,漢武帝派精兵30萬,命韓安國,李廣,公孫賀三將率主力埋伏於馬邑附近山谷中。另派王恢,李息二將率3萬人出代郡(今河北蔚縣),準備從側翼斷敵後路。

派去匈奴誘敵的人,成功地完成了任務,匈奴軍都單于率十萬大軍殺向馬邑。這時發生了一件事,就是匈奴在錯踞離馬邑百里的地方,攻佔一座崗亭的時候,抓到了一名漢雁門尉史,這名尉史在被逼迫下說出了漢軍埋伏的秘密。匈奴立即撤軍。

匈奴撤軍經過王恢,李息埋伏的地方,王恢因為不清楚匈奴撤軍的原因,又考慮自己軍隊少,未阻截而退還。漢武帝因此將其下獄,獄判其死刑。王恢託人於王太后求情。漢武帝不允。王恢自殺以謝罪。

漢武帝殺王恢,是為了以後的漢匈大戰,而馬邑之戰正是拉開了漢匈大戰的序幕。

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