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手工做喜木,6天做一副卖万元


在河南洛阳孟津县,有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凭着从小就学会的木匠手艺在当地开了一家喜木店,专门制作纯手工的喜木。棺材在当地被叫做喜木,做棺材的店也就被称为喜木店。老人说,现在政策好,只要有手艺、能吃苦就能挣来钱,他靠开喜木店养活了一家人,给几个孩子盖了房、成了家,“过去是给孩子干,现在是给自已干”。

老人姓牛,店名就叫“老牛喜木店”。老牛介绍,他今年整整70岁,自己从十几岁就开始学木匠活,也干了一辈子木匠,手艺在当地很有名。“六、七十年代,方圆几十里的人家盖房子做家具、嫁闺女做嫁木都请我去做,那时候钱值钱,干一天能挣二块钱”。图为老牛在自家店外挑选板材。

改革开放后,老牛在1980年代开始开喜木店,主要做桐木和柏木棺材,因为手艺好,做出的棺材从不发愁卖不出去。图为老牛做好的棺木,暂时放在店里作为样品展示。

年轻时,老牛做棺材全部采用纯手工,随着年龄增长,他偶尔也用一下电刨子,但锯板、凿孔、精刨还是喜欢用传统的木匠工具,他说老物件用着顺手。图为老牛用手工刨子在刨木板。

老牛制作棺材时使用的凿子、墨斗、刨子等纯手工木工工具,这些老工具目前已经不多见。

老牛说,自己年龄大了,干这活已经显得有点吃力,所以孩子们都不让再干,但他觉得自己用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人,丢了可惜,再说自己在家闲着也没亊,干一干总还能活动一下身体。“另外,由于现在挣钱的门路多,农村也没人愿意干这个了,谁家有了白事找上门来,你能不帮忙吗?”图为老牛用手锯锯板材。

“我现在很少做柏木的棺材,因为柏木板子太重,我搬不动了,所以目前大部分都是做桐木的。我做喜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己买料自己做,卖整副棺材;二是顾客提供木板料,自己挣加工费”,老牛边用尺子量板材边说。


因为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情做,老牛喜木店完全以老牛为主,老伴没事时也打打下手。“过去都是为了孩子,现在孩子们一个个都娶了媳妇,成家立业,我目前就是给自已干,挣的钱够我们老俩口花就行了”。

图为和老牛同岁的老伴在给已经销售出去的棺材刷油漆。平时,老牛做好的棺材都是不刷漆存放,只有有人要时才进行刷漆这个最后的工序。

当摄影师问到收入如何时,老牛说,做一副棺材用时五、六天时间,虽然柏木做得少,但柏木材质硬价格高,一副要卖八千到一万多元,桐木就便宜,只能卖两三千元。但不管什么木头,卖一副棺材自己能挣上千块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