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今天应个景,趁着六一儿童节,冷眼君来说一个来自英国的少儿节目。

这档节目的名字叫《Dinner at 11》,如果直译的话,可以理解为“11岁的晚餐”。事实上,《Dinner at 11》只是一期特别节目,巧合的是,这期节目也是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节目的基本信息: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不难发现,这档节目也是在试图将孩子们进行成人化的包装与表达,但是冷眼君看完后发现,在《Dinner at 11》里的这种对孩子的成人化处理并不会令人反感。而且,尽管聊的话题与自身年龄严重不符,但也很容易让人看进去。

那接下来,冷眼君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档节目的亮点。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一顿精致的“11岁晚餐”

其实最先吸引冷眼君的地方,还是这期节目的整体视觉、画面构图和谈话的剪辑节奏,让观众仿佛在观看一集由孩子们主演的英剧,非常有质感。

首先,8名11岁的孩子都正装出席此次晚餐,在一个椭圆形的餐桌前,四对四落座。并且按照传统西餐的前菜、主菜和甜品的上菜顺序真实的进行,就连服务生也都是由同龄的孩子来担任。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因为是四对四的近距离对坐,在机位的布置和各种过肩的关系镜头上也就有了比较特殊的处理。因为距离太近,使得每一个孩子都很难单独出现在画面里,必须带上各种镜头关系,而这反而增强了这种晚餐场景应有的氛围。相比国内很多演播室的多人谈话节目,《Dinner at 11》真的会更讲究一些。

比如这种前虚后实、前实后虚的画面构图,在整期节目中非常常见。另外还有带轨道的移动镜头,以及手持拍摄的镜头,总之镜头的变化还是很丰富的。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除了机位和构图,灯光也非常好,整体非常柔和,与晚餐的氛围很贴合,人物的面光与轮廓光也都非常细致。比如随便找两个孩子的反打镜头,就像下面这般精致。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再就是整体的谈话节奏与剪辑节奏。虽然都是11岁的孩子,但是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非常成人化的表达状态,大量的表情、肢体语言,就是8个“小大人”的样子,几乎没有“炸锅”的时候。即使出现了好笑的段落,孩子们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餐桌礼仪,低头偷笑或者咬着手指微笑,均没有特别夸张的肢体动作。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所以针对每一个话题的探讨,8个孩子都非常注重表达的礼仪,加上后期剪辑对节奏的控制,作为一档深夜节目,《Dinner at 11》真的是很容易让观众看进去的一档节目。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一场没有成人参与的“成人式”谈话

刚才有提到一个细节,在这场8人晚餐中,连上菜的服务生都是同龄的孩子,也就是说,在这个节目里,是完全没有成人参与的但是,8名11岁的孩子探讨的又都是“成人式”的话题。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语场,而这种话语场是冷眼君认为的最大节目亮点。

我们以前看过大量的有孩子参与的综艺节目,基本都是有成人角色在的。最常见的就是主持人角色,一般都是成人角色,他们负责把控节目的流程,这非常好理解。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个状态,那就是节目一定会出现两个话语场,简单说就是孩子的话语规则与成人的话语规则交错在一起,而最终观众都会用成人的话语规则去考量孩子的话语规则,而且这种考量非常快。

比如在很多节目里,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状态的表达,但是因为节目中有成人角色,于是孩子们的每一次表达都会非常快速的在节目中受到成人的考量与评判。这就是典型的在用成人的话语规则去评判孩子。当然不是说这样不对,只是觉得太常见,

而反观《Dinner at 11》,节目里没有一个成人角色,8名孩子的话语场是单纯的,甚至可以说,这8个孩子创建了一个节目独有的语境,不受任何成人世界的干扰。成人不会因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而马上做出评判,孩子们只需要尽情表达自己就好,在这个节目里,没有成人的话语规则。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摸清了这个节目的独特语境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孩子们都会聊哪些“成人式”的话题。

冷眼君大概整理了一下,在这期节目中孩子们聊到了包括英国首相的政绩、女权主义、父母的教育以及对未来家庭的幻想等话题。虽然有些概念很多孩子都不是太清楚,但是他们都是在一本正经的状态之下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非常有趣的。

最关键的是,每一个孩子的表达,不会马上受到成人规则的评判与干扰,始终让孩子们在自己所营造的那个话语场里进行探讨,这非常难得,也会很好看。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节目也是在试图将孩子们进行成人化的包装,但是因为他们依然保有童真,孩子那面的特质没有丢。所以即便8个孩子把自己穿成大人模样,探讨着成人世界的话题,也不会让人觉得反感。在自己的规则里,说什么都是合理的。

看看这个孩子在表达时严肃的状态,你应该很想听听他对英国首相的一些看法吧。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英国曾在4年前制作过这样一期特别节目

所以冷眼君看完《Dinner at 11》这个节目之后,发现在画面的精致之外,节目本身构建的独特话语场,其实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一场完全没有成人参与的“成人式”谈话,还是很有趣的,希望能让大家有一些启发吧,

最后,踩着儿童节的尾巴,祝各位六一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