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上周六晚,北京卫视《跨界歌王》第三季迎来了首播。首发的六位跨界歌手分别是吴秀波、徐静蕾、刘恺威、陈学冬、韩东君和李菲儿,三位点评嘉宾薛之谦、谭维维、黄子佼,明星阵容也算强大。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从第一季开始,冷眼君就一直关注着这档节目。虽然其规则逻辑存在很大的硬伤,但制作水准、嘉宾单个表演的歌舞剧呈现还是不错的。

这一次回归,依然对赛制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创新力度值得肯定,也解决了之前的一些硬伤,只是节目的定位依然是模糊的。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试音间不复存在,赛制更加合理

第一季的试音间真的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明星单人在试音间演唱,评委决定其能否升上主舞台演唱。为了证明规则的存在,还有巴图等人成为了牺牲品。

第二季变为两两合唱对决,评委投票后胜出的三位跨界歌手直接上升主舞台表演个秀,观众投票选出歌王;随后其余三位表演,产生淘汰人选。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有了明确的结果导向,试音间就没有那么鸡肋了。但两次演唱虽然歌曲、规模不同,明星一开口还是会提前透支观众的新鲜感,让主舞台的表演有所折扣。两季过后,节目终于舍得去掉试音间了。

第一期首发的六位明星进行排位赛,由301位观众投票、选手互投、点评嘉宾投票共同决定结果,前三名获得对唱选择权,在第二期进行金曲对唱。经过8场晋级赛,1场突围赛,2场半决赛后进入总决赛。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这样一来,现场所有的流程都在同一水平空间内完成。原本局限在试音间的点评嘉宾的权利也被挪到了现场,和观众共同投票。

六位跨界歌手都坐在台下,而不是后台的等候区,通过主持人现场抽签的方式,直接由台下走到台上进行表演。虽然现场抽签只是走个流程,但这种现场感还是会给明星和观众带来紧张和压迫。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对应的舞台也发生变化,两层剧场式的环形舞美更加精致,红色幕布将舞台一分为二,幕布拉起后露出的主舞台确实让人震撼。显示投票数的环屏从观众的后方移至舞台的上方,每次抽签都要重新出场的升降台是最鸡肋的存在。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这样的赛制更加符合比赛的逻辑,特别是歌手互投、突围赛的设置不由得让人想起《歌手》。从赛制来看,节目是在往竞技的方向走,但最终的呈现效果却更偏综艺化。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点评嘉宾和后期特效让节目画风突变

作为北京卫视跨界系列的先驱,《跨界歌王》一直保持着特别正统的范儿,栗坤的服装和主持风格也都是严格按照晚会的基调。王祖蓝、陈赫等人参加的几期才让节目有了难得的综艺效果。

这一季选择薛之谦作为常驻嘉宾加盟,相信节目组就是为了弥补长久以来缺失的综艺感。第一期看下来,薛之谦确实是所有嘉宾当中最有梗的,穿上韩东君的围裙热舞,吐槽炸鸡难吃、顶部环屏为了治颈椎病,贡献了不少笑点。

点评嘉宾除了投票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专业性的解读,如果只是商业互吹就没有必要找专业的歌手当评委了。两季过后,说真话的这个担子还是落在了薛之谦身上,点评内容总算有了看点。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除了薛之谦让节目的画风有所转变,更让冷眼君意外的是节目的后期。过分活泼又密集的花字特效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北京台的节目,还以为是在看《拜托了冰箱》之类的网综。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后期是不少节目的发力点,《向往的生活》、《拜托了冰箱》都有自身的强烈的辨识度。然而贴合节目风格主旨,为整体内容服务的后期才是加分的。

《跨界歌王》的后期单看某个画面是挺有趣的,相信特效师也花了不少心思,但跟剧院的场景以及正统的主持风格搭配起来,真的很拧巴。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互动环节占据时长,舞台表演被后置

第一期节目的流程非常简单,每个明星的分量包括真人秀、舞台表演、现场互动三个部分。

真人秀部分主要是明星的准备排练环节,参加节目的动机交代、不同的选歌策略、彩排的失误都在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为后续的叙事服务。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比如吴秀波对于改编方式的不满是基于性格的表现,徐静蕾从事先就一直在铺垫的紧张情绪,到表演时第一次唱错词的失误,是观众能够接受的叙事。真人秀部分不可或缺,节目组的把控也较为准确。

表演环节的呈现则是节目的重点,两季以来歌舞剧的方式已经成为《跨界歌王》的标志。不同主题的制景,舞蹈演员的精彩演出,用视觉效果弥补了非专业歌手唱功的不足。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真人秀加表演,也是《歌手》在公布排名之外的流程。《跨界歌王》则在每个人演唱过后,加入了大量的现场互动。

张学友歌曲接龙、李亚鹏惊喜出场、吴秀波示范五禽戏等环节加上采访点评,占据了节目大部分时长。86分钟的第一期,结尾就硬生生地定格在了主持人让吴秀波回座位休息。

观众看到这里摸不着头脑,李菲儿到底上不上场?后期只用一句字幕交代李菲儿的表演将被放在第二期,明星互投、评委投票也没有呈现,这样的结尾也有点过于草率了。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因为赛制是特别清晰规整的,每一轮的比赛由当期时长来承担,才符合观众的收看习惯。拿《歌手》来打比方,相当于最后一位竞演歌手还没唱,节目就结束了,连着洪涛公布排名的部分一起放到了下一期。

如果从网综“孤儿剪辑”的角度看,李菲儿的表现如何也不是一个适合作为悬念的节点,最终排名的公布、明星的互选结果才能激起观众的好奇心,而目前的处理方式只会带来强烈的割裂感,把核心的演唱环节后移,是舍本逐末的操作。

去掉试音间的《跨界歌王3》,节目定位依然不够清晰

《跨界歌王》的定位一直是模糊的,非专业歌手的演唱比拼导致其不能严格按竞技节目来操作。而北京卫视这个平台和当家的正统主持人为节目设立了一道屏障,加上前两季的出演嘉宾整体综艺感不强,节目的氛围就很奇怪。

这一季进行的大幅创新,看得出来节目组是想竞技、综艺两手抓,赛制和真人秀部分都在加强比赛紧张激烈的氛围,点评嘉宾和后期却在往综艺上发力,两种操作方式的结合不是很融洽。

在赛制已经合理的前提下,冷眼君建议重点把控真人秀和舞台表演的部分,减少不必要的互动和特效,《跨界歌王3》的大逻辑应该会更加清晰顺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