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正式“收編”微信支付,支付市場即將迎來鉅變

銀聯正式“收編”微信支付,支付市場即將迎來鉅變

這是《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的通知》的實質性落地。該《通知》規定,2018年4月1日起,銀行業金融機構、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涉及跨行交易時,應當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

“斷直連”究竟指的是哪個時點?

銀聯正式“收編”微信支付,支付市場即將迎來鉅變

由於“斷直連”在銀行、支付機構的跨行清算中引入清算機構至少有兩個時點,一是4月1日,二是6月30日。

這就涉及不同的支付業務種類: 4月1日是支付創新業務規範(即281號文)和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即296號文)雙雙規定的時點,要求支付機構遷移的是條碼支付業務;6月30日是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的一則通知規定的時點,要求支付機構遷移的是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而且還規定了具體的清算承接平臺——網聯。

即,“斷直連”針對的支付業務類型是不一樣的,所以時點也不相同。

備付金規模猛增

在清算機構搶奪“斷直連”蛋糕的同時,支付機構交存至央行賬戶的備付金,正在猛增。

按照央行在去年末祭出的大招,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將由去年4月延續至今年1月的20%檔位,分三次逐月提高至50%檔位。

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末,備付金規模為1237.57億元,較去年末的994.9億元上漲了242.67億元;到了提額進程正式開啟的2月,這一數據飆到了2202.35億,較1月末上漲964.8億元。

銀聯正式“收編”微信支付,支付市場即將迎來鉅變

面對一個可“躺著賺錢”的大蛋糕,業內人士透露,不少支付機構的遷徙動力並不太強,所以遷移進程緩慢。

微金網負責人認為“躺著賺利差”催生了一個畸狀—支付機構為了提高備付金的收益、違規挪用備付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參與過橋貸款、投資高風險證券類項目等。導致央行加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