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德辨真《道德经》第3章-“不尚贤”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老子》第一章讲了《周易》筮卦、卦名的起源和现实意义;第二章讲了《周易》阴阳理念对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从第三章起,是老子对《周易》六十四卦精要思想的解说。流传于今的最早解释《道德经》的文字是韩非子《解老》篇,一直到现在,没有人知道老子是按照什么思路写的,这是学习《道德经》的关键。对于写作思路,老子在七十章说的很明白,“言有宗、事有君。”每章必有一个“宗”,就是起文的主体。每章必有一个“君”,就是主题思想。如果不知道宗和君,对文字的解释肯定走偏了,可惜,《老》学史上没有一个这方面的论述。没有这方面的论述,也就是没有人真正懂《道德经》。由此说,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国学大师,此并非虚言。

不尚贤,使民不争。

尹喜:“尚是崇尚。这句话指出了社会现象的深层次根源,耐人寻味。但说句老师可能不愿听的话,本章开篇没头没脑地说‘不尚贤’,总觉得这样说没缘由。”

老子听此反而很高兴:“这个问题提的好,如果你没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没看懂这句话。文字写的再好,前面没有因,也得不出果来。不该尚贤的时候不要尚贤,该尚贤的时候就得尚贤。也就是说,什么情况下尚贤,什么情况下不尚贤是有背景的,应该有个交待才对。其实我写的每个章节都有宗和君,‘不尚贤’是君,是本章的主题,但它是从宗引申出来的,这个宗就是主题的背景。我不告诉你哪是宗,你也不知道,这句话就显得突兀了。”

尹喜恍然大悟,转念一想,老师说的再精妙,把宗先说出来,充其量是个优秀的《周易》学者,如果不说出来,用语言的力量震撼读者,就是一个圣人了。

杨吉德辨真《道德经》第3章-“不尚贤”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老子看着尹喜,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着说:“我不会瞒你的,这一章的宗是乾卦。乾卦六爻全阳,全阳就全是贤人,就是说,这是一个民风纯朴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没有私心。在这种安详的社会环境下,你再提倡什么贤人思想,大讲先进事迹,人心就会大变,会向反面转变,就会为了争名利而把心中的恶魔释放出来,社会的纯朴风气则荡然无存。”

尹喜问:“老师这句话是不是有所指啊?”

“时下列国谁不请几个贤人坐镇朝殿啊,不然会被人们认为因循守旧。可除了个别成功的例子,其余那些精英做的什么呢?无非是摇唇鼓舌、卖弄学问、假公济私,还有的是敌国的卧底。民众被这些精英思想所鼓动,纷纷争相效仿,不安心于原有的体制,自此世风日下。所以真正的治国理念是让全民皆贤,而不是树立先进典型。”

杨吉德辨真《道德经》第3章-“不尚贤”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尹喜:“根据上面所说,这句话就好理解了,六爻全阳是一个大同社会,大同社会人们不把物质据为私有,再贵重的东西,离开他的主人也就失去了价值。所以人们不看重难得的东西,民众就失去了做盗贼的动机。看见宝贝不产生欲望,民心就不会乱了方寸。”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尹喜:“我觉得老师写的圣人就是三皇五帝了。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人们都在传颂三皇五帝的事迹呢?”

老子捋了捋长胡须:“现在世道大变,礼崩乐坏,战争此起彼伏,智能之士轮番上台,民众生活受战争所累,精神受各种新思想冲击,都乱了方寸,所以怀念过去的安定环境,三皇五帝才应时而盛。可真正的三皇五帝是什么样,只有天知道。”

尹喜问:“虚为空虚。为何要‘虚其心’?”

“社会的动荡引发了民众的好奇心,街谈巷议,褒贬时政,其实他们听闻的又有多少是实情呢?更多的是被舆论和媒体所导向。所以要少操心,吃饱饭。”

尹喜:“老师写圣人要人们削弱自己的志向,强健自己的筋骨。这句话是根据历史记载呢,还是您老自己的想象呢?”

老子停了一会儿,突然拍了拍尹喜的肩膀,笑了起来,“你这个学生真不好对付。我给你说,这个圣人其实是周文王。前面写的‘不尚贤’是从键卦卦象引申出来的,这一句‘强其骨’是从卦名‘键’引申出来的。文王写‘键’,就是圣人的治世思想。我在第一章说的很明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每一章都是从卦的道和名来引申的思想。”

(注:汉帛本《周易》写乾卦为键,通健,老子所读《周易》应与该本相近,故以强健论之。)

杨吉德辨真《道德经》第3章-“不尚贤”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尹喜:“使民无知是主张愚民政策吗?”老子沉默了一会儿,说:“并非是愚民政策,而是民众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没有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但他们仅凭自己的一知半解去鼓噪新思想,很容易被人利用,成为加速社会混乱的主力军。所以提出让民众无知、无欲。”

尹喜:“那‘智者’又指谁呢?”老子说:“我是国家公职人员,总要从国家安定的角度分析问题。所谓智者,就是指那些‘社会精英’,他们极具煽动力,民众以为按照他们说的做就可以解放自己,可谁知道精英们的真实思想是什么呢?他们又能看的多么深远呢?很多人是借民众的力量来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没有这么多人支持,他还敢作为吗!”

为,无为。则无不治。

尹喜:“无为是不作为吗?”老子答:“不是不作为,是不让他作为。为是主政;无为是让这些精英们退出政治舞台,不让他们推行新法。人们常说推陈出新,但旧的秩序打烂了,新的秩序却建立不起来,社会处于极度混乱状态,为什么还要做呢?他们不作为了,社会也就恢复秩序了。”

(陈鼓应解:“以无为的方式去为(做),即以顺任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