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心”健康

所谓“民以食为天”,“吃”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不健康的吃”则潜藏着心血管危机。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与饮食不均衡有密切关系,如饮食过于油腻导致血脂升高,维生素不全面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损伤,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大大增加。

那么,如何调配营养均衡能吃出心脏健康?

豆类富含叶酸和维生素,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辅助保护血管。每天将50g豆类代替部分主食,能显著降低血压、控制餐后血糖,调节三高,降低坏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燕麦红豆三宝粥的制作方法:准备糙米、燕麦、红豆各100g;完全浸泡洗净的红豆,在冰箱里泡一夜,取出后连同浸泡红豆的水一起倒入锅中;将燕麦放入冰箱浸泡一夜,连水加入锅中,再放入洗过的糙米;将水量补充到1200毫升,煮到粘稠状就可以了;食用前,撒上少许炒香的熟芝麻和葡萄干即可。可以每天食用。

临床上血脂升高,最主要的是强调坏胆固醇,它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第一个最大的元凶,但甘油三酯是助纣为虐的帮凶。甘油三酯漂浮在血管中,很容易促进形成新的动脉粥样硬化。

绝大多数植物油、动物油都是三酰甘油,进入人体后即为甘油三酯,和身上的肥肉是同一类化合物!吃多了都有升高甘油三酯的风险。馒头等精白淀粉类食物,在餐后血糖升高时,都会有机合成甘油三酯。营养学家做了试验,在血糖升得高时,甘油三酯也会升高,损伤心血管,特别是肚子比较大的人,血糖控制能力差,餐后血脂的升高更为明显。特别酥的食物一般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很多中老年人喜欢购买高纤维无糖饼干等食物,虽然口感不错,也没有糖,但是油很多,隐藏了大量脂肪,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亚麻籽油是一种特殊的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用油”,有“液体黄金”之称,且不宜高温烹调。国际医学界、营养学界公认亚麻籽油有预防心脑血管病、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

其Ω-3含量高达56%以上,能降低25%的高胆固醇及65%的三酸甘油脂,并将多余的坏胆固醇排出体外,从根本上预防血管病变;

其α-亚麻酸含量高达40%。每天摄入1.2g以上,能消除多余胆固醇,降低血脂;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脏负荷;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又能增强饱腹感,辅助减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25-30g油。选油壶时,尽量选用油壶嘴细,壶身有刻度的油壶,以控制倒油量。同时,也可以更换烹调方法,如:蒸煮+凉拌+炒菜。

苜蓿又名草头、金花菜,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矿物质,又富含苜蓿皂甙,可以辅助调节血脂。它的嫩尖可以吃,是江浙地区春季必吃的食材,但有个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方法,就是自己种。先用清水浸泡种子4个小时,在花盆里铺好泥土,用少许水浸湿土壤;用手划出种植的位置,均匀撒上种子,覆盖浅浅的一层细土;土壤干燥时,适当浇水,两周左右的时间,苜蓿菜就长高了。

鸡蛋不仅营养丰富,还富含卵磷脂,辅助调节血脂,其蛋黄又含有叶黄素、玉米黄素,也能辅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每天吃一个煮鸡蛋,可以辅助调节血脂。人体实验证明,一天吃3个全鸡蛋,并不会增加坏胆固醇,也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一般煮3分钟,焖2分钟即可。鸡蛋以蛋黄成固体,没有流汤,也没有出现硫化物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