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感人場景 武警官兵和蘭溪群眾共訴“魚水情”

2018-06-26 10:0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成超

重温感人场景 武警官兵和兰溪群众共诉“鱼水情”

去年,蘭溪遭遇“6.25”特大洪水,蘭江洪峰水位達到32.04米,超保證水位(危急水位)1.04米,是62年以來最高水位。危急關頭,3500名官兵緊急馳援,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為165公里的三江干堤築起了銅牆鐵壁。通過軍地雙方聯合奮戰,蘭溪抗洪創造了零傷亡的奇蹟,也湧現了很多感人事蹟。

重温感人场景 武警官兵和兰溪群众共诉“鱼水情”

在故事會上,來自武警金華支隊機動大隊機動二中隊二班副班長徐志鋒,與大家分享了他的蘭溪抗洪搶險故事。他說道,當時正在參加預提指揮士官集訓,連續幾天的大雨傾盆,他們已經預感到這場暴雨對蘭江造成的危害。果然,一陣短促的緊急哨音響起,他們要出動100名兵力前往蘭江抗洪。那天正好週末,班裡一位戰友母親到金華出差,順路看望他,但這位戰士只是說了一句,“媽媽,你有空再來”,就奪門跑到集合點。

在抗洪搶險一線,戰友們裝沙袋,抗沙包,60幾個人2小時裝了5000袋,手也磨破皮,累得氣喘吁吁。然而一方險情緩解,一方又告急,又從深夜零時忙碌到凌晨3時許,但看到蘭溪人民送來的盒飯和薑湯,就如春風化雨般捲去了所有疲憊,忠實履行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職責使命。

武警金華支隊執勤一中隊班長鬍斐則分享了一位95後戰士小李,他第一次參加抗洪,去之前,他原想著上堤壩拍幾張照片,讓爸媽朋友看看他的威武形象。到了之後,面對堤壩上的險情,他也感到了害怕,曾想過跟班長說去裝沙袋算了,但是看著周圍的戰士奮不顧身的身影和當地群眾的信任及感謝,小李感到了羞愧。他不再畏懼,勇敢地去堵管湧,不管多危險的險情面前中,他總是第一時間衝上去。

重温感人场景 武警官兵和兰溪群众共诉“鱼水情”

對於險情面前的戰士,來自蘭溪雲山街道雲山社區的王朦則把他們稱為英雄。她說道,在險情面前,官兵們蹚著渾濁的泥水,打著手勢、扯著嗓子,緊急轉移受困群眾;他們在戰線上肩抗幾十公斤的沙袋小跑;不顧受傷的手腳縱身跳到水中探摸情況、封堵管湧,彰顯了軍人忠於人民的英雄本色。

在聽了武警官兵和群眾代表的故事後,蘭溪市副市長陳玉祥也是深有體會,他表示,部隊是人民群眾最堅強的後盾,他們戰鬥力強、執行能力強、奉獻精神強;面對險情,兵貴神速,用最短的速度為蘭溪抗洪贏得時間;同時官兵的英雄事蹟也感染了蘭溪百姓,上下掀起了擁軍熱潮,體現了軍民魚水情。

現場,來自武警金華支隊執勤一大隊二中隊戰士萬鑫源、執勤三中隊指導員吳先偉和蘭溪市蘭花社區黨員張彩榮也分別講述了他們的抗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