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一人缘:《围炉夜话》:原文及译解(下篇)

111、深思熟虑 委曲求全

[原文]

凡遇事物突来,必熟思审处,恐贻后悔;

不幸家庭衅起,须忍让曲全,勿失旧欢。

[注释]

贻:留下。衅起:有了瑕隙。

[译文]

大凡遇到突如其来的变故,必须要深思熟虑后再慎重处理,以免处理过后又后悔;家庭中如果不幸发生纠纷,一定要有忍让之心委曲求全,不要因此失去过去的和睦欢乐.

[评语]

人们常说:“急者缓之,缓者急之。”一件事情突发于意外,并不是人们所熟悉和掌握的,此时宜冷静镇定,沉着分析事件起因,才能采取果断措施。很多情况下,“退一步海阔天空”,家庭的事亦如此。维系美满的家庭,离不开家庭成员的相互体谅。尊重对方的意见,才能形成共同的意见,兴旺家庭。委曲求全,但绝不委屈。

所谓“急者缓之,缓者急之”,又说,“欲速则不达”,一件事情突然发生,必然不在我们的预料之内,亦非我们所能熟悉与掌握的。因此,若不明白它的因果,而任意为之,很少不出差错的。既然明白它的因果,而能力尚不足以为之,至少也要把损害降到最低点。绝不能毫不考虑地就去做,就像对着大象乱开枪一样,打到却未必打中,反而被他踩死了。

而家庭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有什么争执会比自己的父母妻子更重要的呢?争执是一时的,家庭却是长久的,我们忍心为了逞一时之快,而把千年的宝贝给打碎吗?众人在船上争执,结果将船弄翻,就算被人救起,船已不再是自己的船了。“退一步路,海阔天空”,家庭的事尤须如此。任何事皆有调合之道,和谐才是美。

112、聪明不外露 耕读可兼营

[原文]

聪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纩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

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

[注释]

纩:棉絮。旒:帽子前面下垂的饰带。负:扛着。耒:耕田用的农具。

[译文]

聪明的人也不要过于外露,古代的人有用棉花堵塞耳朵,用帽饰遮住眼睛的做法;耕田和读书不妨兼顾,古代有人白天扛着工具出去耕种,晚间回家则捧着经书阅读。

[评语]

古人云:“纩以塞耳,旒以蔽目。”聪明人善于收敛,排除杂事干扰,集中精力于该做之事,达到专攻而博学。在今天,不妨将耕读兼营理解为踏入社会工作后,仍需以读书来充实自己。工作不忘读书,也会对所读之书有更深刻的理解。

聪明岂在耳目?实在是在一个心啊!“纩以塞耳,旒以蔽目”,目的在使心不为杂事所干扰,不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上罢了。聪明岂有因外散而失去的呢?聪明的人往往心志专一,如果心志不专一,必然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思而罔然。何况把聪明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又岂是聪明人的作为呢?

耕读原本就不相妨碍,反而有相成之效。只耕不读,造成无识;只读不耕,造成文弱。耕所以养身,读所以养心,有耕有读,才是一个有心有力的人。现在的年轻学子要靠打球来锻炼,却未必长久,也无生产可言。倒不如古人寓耕于读,既能天天活动,又可年年生产,来得聪明些。

113、知恩知福 学不知足

[原文]

身不饥寒 ,天未尝负我;

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

[注释]

长进:增长进步。

[译文]

过日子不挨饿受冻,就是上天没有亏待我;学问没有长进,我有什么面目去面对苍天。

[评语]

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很多人,自己的努力只占百分之一。所以做人应心存感激,报答父母,反哺社会。人从出生到卓然而立,只有欠人的,若多生贪念,真是枉生为人。学习上要不知足,一是因为学问如海,浅尝辄止是永远无法拥有足够的知识的;二是因为学问既然是用来服务于社会的,社会前进了,知识自然需要更新,怀着不知足的热情,才能学以致用。

做人要常存感激之心,无灾无病,不冻不饥,便是幸福。如果立在这种基础上,还不能力思上进,报答父母,反哺社会,岂不令人惭愧?

一个人在社会上成长,要感谢许多的人,自己的努力只占百分之一。因此,人出生到卓然而立,只有欠人的,而没有人欠的,如果再为非作歹,真是枉生为人。

尤其是读书人,所能贡献的便是他的学问,他的知识,如果尚不能在这方面下工夫,使学问增长进步,社会岂不是白养他了吗?更不要论那些以文乱德,混淆视听的人了。

114、勿与人争 惟求己知

[原文]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译文]

不和他人去争名利上的得与失,只求自己能够具有智慧与才干。

[评语]

名利是短暂的,而智慧和能力则是长久的。但人们往往着重在小处,而忽略了大处。得失不能以成败而定,只要有所心得就不用再去计较谁输谁赢,机会还在后头。如果因为已成定论的成败而耿耿于怀,只怕下一次成功的时机出现时,又只能无奈再见了。可见,不争得失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事情的得失,名利的有无,都是短暂的,而智慧和能力的获取却是长久的,不变的。然而人们往往着重在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一件事既已了结,其得失就不在成功与失败上,偏偏大多数人只注意这些已经不能更改的事实,甚至拼命去争夺,而失去了获得真正好处的机会。

聪明的人则不然,当他完成一件事后,首先会想到这件事给了我多少经验和教训。无论成功或失败,成功必有成功的理由可保存,失败必有失败的教训可记取,这才是弥足珍贵的。就像一棵树长成,结出果子时,人们只知食肉而弃核,惟有聪明人能去其肉而取其核,依当初种树之法而种之,建立一座结实累累的果园,供大家品尝。

115、察伦常于细微 化乡风以德义

[原文]

郭林宗为人伦之鉴,多在细微处留心;

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译文]

东汉名士郭林宗观察人世间为人处世的各种教训,往往在细微之处谨慎留心;东汉人王彦方感化家乡的风气,是以道德和正义作为立足的根本。

[评语]

“诚于中而形于外”,日常行为虽然琐碎细小,但也是内心使然。所以既要懂得在细节里总结出处世为人之道,又要让他人从自己的细微言行中感受到和气。纯朴民风是不能靠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道义的力量不得以发挥,就没有号召效果。反之,就能化己为师,感化他人。

116、既循规蹈矩 也灵活变化

[原文]

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

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注释]

矩度:规矩法度。傀儡:木偶。章程:书面订定的办事规则。权变:通权达变。

[译文]

如果为人只是机械地循规蹈矩,却体现不出一点生气,那么只不过是像戏台上任人摆布的木偶罢了;事情只会遵守章程,却不知道随机应变,那就像依样画葫芦,没有什么创新。

[评说]

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完美结合的提出“一国两制”的邓小平。“一国”,是坚持检产党领导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制”是实现统一的灵活性。不只是伟人能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常人在日常工作中其实也能做到。

规矩是人订的,一个规矩的订立,必有其意义存在,如果徒知规矩而不知本意,往往本意扭曲了。

傀儡是用线牵动的,只能登场唱几句词,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它永远不能像活人一般,具有生命和自然的表现。任何一种规矩都有其自然的弹性,能随外在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否则只能如同木偶一般,失去了真正的生命,徒具外壳而已。

墨守成规也是如此。天下事纷纷扰扰,不是任何章程所能概括和适用的。只能在不失大原则的前提下,去完成任务。每见有人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反复讨论如何才能合于章程的会议上,事实上利用这些讨论时间,早可将事情完成了。这就像照着葫芦画葫芦,叫他画个柿子就不会了。其实真正懂得画法和线条的人,有什么不能画的呢?

117、文章似山水 富贵乃烟云

[原文]

山水是文章化境,烟云乃富贵幻形。

[注释]

化境:变化之境。

[译文]

文采华章的境界就好像清山秀水一样神妙;富贵荣华就如同烟云一样,是虚无的影像。

[评说]

山水为实,烟云为虚。文章给人智慧,实实在在;富贵长不过百年,实在有如恍然一梦。读文章有如在山水间逍遥,一路风景,好不自在;守富贵恰似置身烟云,目光短浅,无法放开。前者令人赏心悦目,后者叫人迷惑混沌。二者如何取舍,自己分晓。

山水是实景,烟云是幻境,山水不移不变,烟云转瞬即逝。以现实的眼光来看,文章既摸不到,也看不到,不如富贵那般,可触可及。然而以山水比文章,烟云比富贵,确是看到了文章和富贵的本质。

就时间而言,美好的文章,在数千年后仍能唤起人们心灵的感动,就如山水一般,千年不变。而富贵再长久,亦不过百年,即烟消云散,垣残瓦摧。就空间而言,文章可以纳无尽的山水于一篇,使我们如临胜境,如历耳目。而富贵却只能给我们一方小小的空间,又须费力去维持,不像文章能让人徜徉其中,而自得其乐,甚至体会到无尽的智慧与生命的契机。所以,以山水比文章,烟云比富贵,实在是恰到好处。

118、忍让非懦弱 自大终糊涂

[原文]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注释]

懦弱:胆怯怕事。

[译文]

甘愿忍受他人欺侮的人,肯定不是软弱无能的人;认为自己很聪明的人,结果肯定是个糊涂透顶的人。

[评语]

韩信愿受胯下之辱,不是胆小怕事,而是不想理会无意义的斗争。看来,圣人之所以能忍受欺侮,是因为他们看得到大义。自谓聪明的人看不到糊涂之处,自谓糊涂的人却能看见自己的糊涂,实际是高明一筹。看不到糊涂之处的“聪明人”难免会因失误而受挫。

所谓“泥菩萨还有几分土性”,天下没有愿受人欺侮的人,懦弱的人在背后还会讲两句气话。真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除去无知无觉的人不论之外,大概只有圣人和胸怀大志的人了。

圣人如耶稣,人唾其左脸,他把右脸也一并送上,因为在他心中早无计较之意。佛家的偈中曾云:“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到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是何等的修为和胸襟,换了平常人,早就打得头破血流,闹出人命了。至于韩信受胯下之辱,全身而退,而不用在无意义的争斗中,正是其大智大勇之处,他能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岂是偶然的?

事实上,自谓聪明的人,往往见不到自己的糊涂处,因为他太过自信;而自谓糊涂的人,往往比那些自称聪明的人要聪明得多,因为他们看得到自己的糊涂处。因此,杨修若能在曹操面前装糊涂,也就不致招来杀身之祸了。

119、闭目养心 闭口防祸

[原文]

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可以养神也;

祸出于口,而口则有唇,阖之可以防祸也。

[注释]

胞:上下眼皮。

[译文]

人的精神通过眼睛来表露,而眼睛有上下眼皮,闭合眼皮可以养神;人的灾祸往往是言语不谨慎造成的,而嘴巴则有上下嘴唇,闭起嘴巴右以防止因说话惹祸。

[评语]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同的心理,就有不同的神态。眼睛运动时,心就无法休息。闭目养神,实为闭止养心。闭目可以排除引起杂念的事物,心自然能获得宁静。祸从口出,绝不夸张。言语看似无形无迹,但它时而如雨露春风滋润心田,时而也是尖刀利刃伤害情感。因此,说什么和说不说都格外值得三思。

天下有些事看得,有些事看了徒然扰乱我们的心,这个时候,倒不如把眼闭上,来得清静些。开眼看外界,要能见人所不能见,闭眼是看心灵,要见自之身种种缺失,这些就已经够费神了,那还有精神去接受五光十色,徒乱心思呢?

嘴可以为福为祸。该讲的话张嘴便是福,不该讲的话闭嘴便是福,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却讲,那便是祸了。言所以传心,该讲不该讲,要由自己的心来判断。

有一种玩偶,是三只猴子,一只蒙眼;一只蒙耳;一只蒙嘴,十分有意思。虽然它的原意也许十分深奥,但是也可以告诉我们,五官的运用是经过选择的,怎样才能达到一种清净无妄的运用,这便在于我们的心了。

120、富贵难教子 贫穷要读书

[原文]

富贵惯习骄奢,最难教子;

寒士欲谋生活,还是读书。

[注释]

寒士:贫穷的读书人。

[译文]

豪富的人家习惯于奢侈豪华,最难教育好后代;贫寒的人想寻求发展的道路,只有通过读书这条途径。

[评语]

富贵人家教子也有难处。虽然不愁没钱,但衣食无忧的生活容易让孩子看轻读书的价值,更糟糕地是膨胀孩子的物质欲望。所以道德教育尤其应放在首位。

贫穷可以改变的,而知识是改变贫穷的根本力量。切莫因一时贫穷断了读书之志。

富家人教孩子,不如平常人家来得容易。因为富家人过惯骄奢的生活,一来子孙并不觉得读书有什么用;二来外界的引诱多,一旦染上恶习惯,要他读书简直比登天还难。尤其以为富贵是长久的人,认为子孙只要衣食无缺便够了,殊不知这样只养活他的身体,却闷死了他的心灵。所以富贵人家多败子,这和其对教育的态度很有关系。

读书人往往是穷的,因为他不妄求非分之财,不愿用正当的手段去获取金钱。然而读书人的穷只限于开始,因为书读了是要用的,在用的当中自然能挣得一己酬劳。尤其现在是重知识的社会,知识就是力量,书读得愈好的人,往往生活也过得愈好,因为他所能付出的愈多。在现代社会,只要有真正的内涵,迟早总会成功的,就怕没有内涵,成功也不长久。

121、苟且不能振 庸俗不能医

[原文]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

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注释]

苟:随便。

[译文]

一个人只要染上了苟且随意的毛病,就难以振奋;一个人若沾上庸俗的习气,就不可救药。

[评语]

有志才成大器。怀着苟且之心,无法凝结精气,是不可能为某一目标去奋斗的,更不用说有所成就了。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若精神生活一片空白或相当贫乏,想通过一般医术是无法弥补的。精神文化修养属分内之事。谁也不能越俎代庖。

苟县城是一种怠惰的心,这和生命到了一种境界,对某些无意义的事情不去计较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生命的浪费,而不计较无意义的事则是生命的精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苟且又是一种生命的低能,因为他活在生命的最差的糟粕之中,而不知改进。在苟且当中,我们可以断定一个人生命境界的低落与生命价值的丧失。  所谓俗,指一个人精神的境界不高,甚至无精神生活可言。人活在世上,除了物质的生活,还有精神的生活,然而许多人却只活了一半。只活一半的人,其精神生活是空洞的,这不是别人,或是用医药可以治的,必须由他自己的内心去觉醒,去发出要求。物质生活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惟有精神生活是动物缺乏的,然而许多人却只知追求物质生活而舍弃精神生活,活得像动物而不像人。

122、志大成大功 瞒错成大祸

[原文]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

[译文]

有难以轻易达到的志向,一定会建立伟大的功业;有不忍心指出别人的错误的想法,一定会因不忍心指出而造成祸患。

[评语]

人的潜力存在极大的空间。要将这些空间充分利用,自然得多付出一点努力。能够做到“ 一览众山小”,必是早已怀有登上泰山之顶的志向。多一点自信,多一点锻炼,我们会比想象中的更出色。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爱之深,责之切”。爱一旦成了溺爱,错也是对,坏也成了好,被爱之人就更加无法认清自己。所以爱他不要误他。

同样是立志,也有大小之分。就像是登山,有的人发愿要登上最高的山,有的人却只想攀上丘陵。登高山固然辛苦,只要坚持到底,必能如愿,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岂是登上丘陵的人所能了解的?有些人怕自己达不到目标,所以选择了小志。其实许多事不去做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何况人的潜力是开发出来的,现在不能,在面对问题时未必不能。所以,在拿破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这是他给自己的信心和期许。

爱之能勿责乎?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无论对人对事都是如此。所以古代的君主要有谏臣,因为国家大事稍有差池,便足以酿成巨祸。而一般人在待人处事,乃至于教育子女上也是如此,切不可碍于情面或疼爱子女而不言,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船微裂而不补必至沉溺。要完美就要指出缺点,要毁坏便隐忍不言。为人子女以及父母者不妨三思。

123、退一步易处世功将成莫松劲

[原文]

事当难处之时,只让退一小,便容易处矣;

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译文]

遇到事情难以处理的时候,只要能退一步思考,就容易解决了;事业将要成功的时候,如果稍有放松,就不能最后成功。

[评语]

一件事难以解决,常常不是因为真的没有办法可行。或者是问题的双方各执己见,不愿形成共识,或者是处事者陷入一种方法,进入了牛角尖。这时,无论是两方还是一方只要平心静气,换个角度思考,事情总能迎刃而解。“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事情不到最后,成功也不是定数。切不能为现有的成绩洋洋得意。始终保持冷静的心态,才可圆满成功。

一件事之难以处理,有人和事两种原因。人的原因是意见不能协调,各执己见。在这个时候,如果大家能就事情本身的最大利益去看,事情就不难解决了。就事的方面来看,有时难处并不真正的困难,而是把一件事情的解决之途想偏了,钻到死巷子去了。这时只要从巷子里退出来,便能发现其他可以到达目的地的路。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它的时机。然而时机并不久住,一旦失去了便不复得。所以,要成功,一定要付出努力。就像我们要搭飞机,一定要先买机票,到机场,最后才能坐飞机到达目的地。如果我们不小心睡着了,错过了起飞的时间,那么便搭不上这班飞机了,但是总还有下一班。然而成功的时机却稍纵即逝,未必有下一班。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倒还无妨,只要提起劲儿,再补上一篑,山总是在那儿等着你。事情却未必会一直在那儿等你。因此一件事要成功,除了要付出努力,愈是接近成功时,愈不能放松,否则“一子之失,全盘皆输”。军旅之事,尤其如此。

124、无学为贫 无德为孤

[原文]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

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

[注释]

夭:短命夭折。孤:老而无子。

[译文]

没有财富还不能算是贫穷,没有学问才是真正的贫穷;没有地位不能说是卑贱,没有廉耻心才是真正的卑贱;年岁不长久不能说是短命,一生中没有文章传世才是真正的短命;没有儿女不能算是孤独,没有品德才是真正的孤独。

[评语]

创造财富的是学问。学识浅薄才是真正的贫穷。更何况金山银山也能吃空,惟求学问可以绵长永久,求一时之财不如求一世之学。政治地位不表示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地位显达,若不凭良心做事,终落得万人唾骂,被社会遗弃,这不是最大孤独吗?往往有一些平凡的人,却能做出高贵的行为,像不食嗟来之食的饿汉。

人的富有在于心满足,心不满足,即使富可敌国亦是贫困,由此可见,钱财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贫富。没有学问的人,由于缺乏心灵世界,弱水三千,而不得一瓢饮,即使拥有充裕的物质世界,也不会感到满足。贱是无价值的意思;耻是一种人格,一种心的尊贵。无耻之人不但心地低贱,连人都称不上。世上有许多居高位的人较平常更无价值,因为他无耻,反倒是一些没有地位的人,却能做出高贵的行为。

人的生命并不在寿命的长短。颜渊早死,至今犹为人称道而尊为“复圣”。古来人瑞多矣,但是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虽生犹死。若颜渊者,可说已活数千年而不为过。他如孔子述而不作,孔教至今犹行;司巴迁著《史记》,千古学人无不神往,这才叫长寿。而有子无德,子亦弃之而去;有德无子,非其子亦亲近爱戴,所以说无子非孤,无德乃孤。

125、知过能改 抑恶扬善

[原文]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

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

[注释]

恶恶:前“恶”作动词解,指厌恶。后“恶”作名词解,指恶事恶人。严:激烈。

[译文]

知道过错就能改正,就算是圣人的弟子;憎恨邪恶过于严厉,终究会成为君子的过失。

[评语]

知过能改,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勇气,不怕在人前自暴其短;还需要智慧,明辨是非,才能知错向善。能做到的人就是人上人了。人皆有善性。对待明理的人,应多加鼓励,才能广传正道;对一时糊涂的人,应加以引导,帮助他走出混沌,回归正道。

“知过能改”要从两方面来谈,一是知过,一是能改。世人大多自以为是,鲜有自我反省的。在自我反省当中,又要知道什么是对,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而加以改正。能改则需要勇气,甚至于毅力。有些人好面子,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又有些人积习已久,不肯下决心去改,或改之又犯,这都不能算改。因此,“知过能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人小过能改,大过却不能改;有些人易改的改,不易改的就不改。所以,能做到凡过必知,凡错能改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君子教人,不当以攻为能事,而当以改为目的。恶人恶事,因为君子所不容,然而总要思其因,或为是非不明,或为本性蒙蔽,才会如此。若让一恶人自觉其非而改之,即是成就一善人。人皆有善性,君子教导恶人,更要善加诱导。徒事攻击,只会增其偏执,终非社会之福,这便是君子之过而非君子之德了。

127、诗书立业 孝悌做人

[原文]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悌立根基。

[注释]

性命:安身立命的根本。

[译文]

读书人将读书看做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做人必须以孝顺友爱作为基础。

[评语]

读书 一可授人以学识,二可传播高尚情操。只有从学习中培养情操,才能懂得以所学用之民。读书根本目的也正在于此。孝字推广则为敬重一切可敬者;悌字推广则为爱护一切可爱者。做人从最基本的孝悌做起,就不难“老吾老能及人之老,幼吾幼能及人之幼。

只有知识,虽能有益社会,毕竟缺乏生活情趣;只有情趣而知识不足,则无法服务社会,二者总以并重为佳。《诗经》是生活的记载,《书经》是历史的记录,前者属生活的情趣,后者为知识的累积,所以,古人将《诗》、《书》列于经书之道,视为必读的课业。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人性本善,无邪即是善。安身立命之本在于扬善弃恶,《诗》既无邪,《书》亦无邪,故能成为读书人处世的根本。

孝是“顺事父母”,悌是“友于兄弟”。能顺事父母则为人必不致违法犯纪,重恩而不背信;能友于兄弟,则为人必善与人处,重义而不忘本。孝子推广则为敬事一切可敬者;悌字推广则为爱护一切可爱者。做人由最基本的孝悌做起,自然能逐渐推广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

128、得意勿忘形 苦心终有报

[原文]

德泽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矝;

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断不负苦心,为善者须当自信。

[注释]

德泽:自身的品德和对他人的恩泽。自矜:自以为了不起。

[译文]

如果积下的品德和恩泽太单薄,即使家中有好事降临,也不一定是好事,那些春风得意的人有什么理由自高自大;上天的大道最公平,如果世人能够下苦功夫,上天不会让这片苦心白白付出,做善事的人要充满自信。

[评语]

好事降临,必是因为行善在先。有自知之明的人,在遇到意外的好运时,总会扪心自问,自己有何德何能占据好运呢?说不定降临的好运正是他人设下的陷阱,不留意就误入圈套了。可见,得意不可忘形。

“苦心人,终不负,三千越甲可呑吴”,只要能努力,就能变不利为有利,变理想为现实。

好事降临,往往由不德者居之。如果己身之德不及,且于他人无恩,那么好事之来,未必真是好事,可能在背后隐藏着什么祸苗。因为事起无由,必有不正当的理由在支持,若坦然接受,很可能牵连入祸事中。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受到突如其来的好运时,往往会自问,到底自己有何德而能居之?如果找不出理由,则不免惶恐,因为是福是祸尚且不明,哪里还敢以此自矜呢?

天道无非一个“理”字。虽说人事无定,是一个变数,然而也正因为它是一个变数,才可以改变和掌握。一件事的开始,往往万事不足,然而事在人为。只要能下苦心,尤其是行善,条件自然会凑齐的。为善最怕没有信心,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其阻碍,没有信心怎么会成功呢?连武训那样的乞丐都能够兴办学校,天下还有什么善事不可为呢?只怕没有这个苦心啊!

129、自知之明 不卑不亢

[原文]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

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

[译文]

过高估计自己的才能,便不能再长进了;过高估计自己的成就,就失去了再奋发向上的动力。

[评语]

人只要有上进之心,就能和其他人处在平等的地位上。没什么事真正值得自卑,也没有什么事可以自负。正如没有登不上的高山,也没有下不去的深谷。把自己看得过高,无非是自欺欺人;把自己看得过低,又不异于画地为牢。看清自己的脚步踏在什么地方,就能避开羁绊登上理想的高山。

有的人有自大狂,有的人有自卑感,这些都是虚像,人应该在一种不卑不亢的心境中求进步。一个人只要有一颗向上的心,他永远可以和其他人在平等的地位上前进,因为他的本质和其他人是相同的,甚至比其他人更要令人嘉许,因为他有一颗上进的心。

没有任何事情是真正值得自卑的,也没有任何事是真正值得自负的。圣人尚且不轻初学,初学又何必自卑自惭?该卑惭的是无心上进,则永远不能自振自兴;该卑惭是自以为足,则永远无法更进一步。

没有登不上的高山,没有下不去的深谷。把自己看得过高,无非是自误误人;把自己看得过低,无非是画地为牢。

人的眼光要常向下看,才能发现自己并不是最低的;人的眼光也要常往上看,才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最高的,人更要看到自己有两只脚,无论现在是高是低,总是可以再往上爬,如此才会永远进步,生命的境界才会更趋完美。

130、有为之士不轻为 好事之人非晓事

[原文]

古今有为之士,皆不轻为之士,乡党好事之人,必非晓事之人。

[注释]

乡党:乡里。晓事:明达事理。

[译文]

古往今来有作为的人士,都不是轻举妄动的人;乡里中的好事之徒,一定不是通晓事理的人。

[评语]

一个人的能力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做事之前应仔细掂量是不是力所能及;事有巨细之分,不是所有的事都是自己最应做的,急所应急,行事才能合理有效。好事之人往往不是为了通晓事理,而是以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炫耀和闲谈的资本,至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从未放在心人。这样的人与追求真理的人是迥然不同的。

“有为”和“不轻为”是一体的两面,这和君子重然诺、不轻易答应事情,凡答应的事一定做到是相似的道理。“不轻为”可解释为不轻易答应一件事,或者不轻易去做一件事。一件事的成功,必定要经过事先的观察,周详地计划,和不懈的实行。如果贸然答应别人,而未考虑自己的能力,到时无法履行。岂不失信于人?同时事有大小轻重,生命有限,若将生命花在无足轻重的事上,这岂是有为之士应有的态度?

至于乡里那些好事之徒,有时争论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必懂得真理所在,眼光亦未及于国家社会。他们之所以好事,乃是因为所为皆是小事,而小事易为,所以轻易便可去做。宝珠一颗难求,尘沙万斛易得。有为之士莫不在有生之年,求其可为之事,当然不像乡里好事之徒,逐尘沙而自喜。

131、种田要尽力 读书要专心

[原文]

地无余利,人无余力,是种田两句要言;

心不外驰,气不外浮,是读书两句真诀。

[注释]

要言:重要而谨记的话。真诀:真实而不变的秘诀。

[译文]

地土地要充分开发利用,人的力量也要全力发挥,这是种田要谨记的两句话。精神要专注,心气要不向外散,这是读书的两句诀窍。

[评语]

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带来最大的利益,在于“勤”字。劳动投入与收获是成正比的。种下种子,弃之不理,收获的将是茅草;精耕细作,收获的就是金穗。读书要三勤----手勤、口勤、心勤。手记笔记,口问疑难,心加思索。如果不聚精会神,怎么能做到手、口、心并用呢?

种田必须充分利用土地,发挥全部的人力,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命原本是一块田地,就看你如何去发挥它的效用;倘若偷懒不去耕种,它便是一块荒地;倘若种下香草,收成的便是香草;反之,种下蒺藜,收成的便是蒺藜。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得到最高的收获,正如同以有限的生命,去完成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一样的道理。而其要言就在“地无余利,人无余力”这两句话上。

“心不外驰,气不外浮”,如果读书时,一心以为鸿鹄之将至,哪里还能专心读书呢?或是读书时,没有沉住气将一篇文章好好看完,才看三个字就要看窗外,再看三个字又想去逛街,这样又怎能将书读好呢?读书首重专心,既不好高骛远,亦不劳骛,沉着气,定着心,才可能通达。否则就像一树花种了没两天就要移到别处,隔两天又要换种其它品种,如此反反复复,竟没有一种花种得成,开得。

132、和气待人 藏器待时

[原文]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抚心希古,藏器待时。

[注释]

抗心希古:心志高亢,以古人自相期许。器:指才华。藏器待时:怀才以待见用。

[译文]

心平气和地与人交往,以平常的心情去处理事情。仿效古人,具有高尚的志向,胸中韬略无限,等待可以发挥的时机。

[评语]

内心保持公正,自然可以做到和气待人。看待问题坚持其本来面目 ,不因一己之利而有所偏袒,内心就不会受到干扰,待人接物也就一片祥和了。心情平和,言语也随 之温婉,办事亦能顺利。不少人抱怨没有好的机会来临。人能成功根本原因不在于机会,而在于人是否有真才实干。如果内在无才,机会来了也无法抓住。多学能干,不仅是被动地等待机会,还能主动创造机会呢。

与人交往,若能保持和气,可以避免许多不愉快的事发生。在和气的心情下,不论言语和行为,都不会有过分之处,处处给人亲切的感觉,自己也会因此办事顺利,心胸开阔。因此,只要一个“和”字掌握得好,便得一种最高的交往方式。

我们在应对事物时,要以公正平等的心去看一切,而不要抱成见,如果自己的心先不平,判断事物就会不正。即使事情不顺遂,或是遭人议论,仍然要保持公正和平静。因为心情平静才能看清事情,如果心情一乱,事情也会跟着紊乱的。

抗心希古是要以古人的高尚志节来自我期许,以“古人能,为何我不能”来自我质问。其实今日的环境未必比古化恶劣,古之乱世与今之乱世亦无太大分别,只是今人较古人不能坚守道理。反证于心,道理并不因外在环境而改变,只是人心以此作为遁词罢了,然而能明白这点,而仍以古人志节自许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

一个人的才能要能守、能藏,非其时不用。乱世有许多高人隐士即是此理,若迫于奸人之下,岂不是助纣为虐?有才能者如和氏璧,终有成为宝器的一天,怕只怕没有真才,再好的时机也是枉然。

133、耐性坐板凳 光阴莫错过

[原文]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

[译文]

板凳要坐十年冷,一举成名天下知;大好光阴要努力,错过光阴徒伤悲。

[评语]

“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读书是件吃苦的事,也只有懂得吃苦才能尝到学有所成的甜。今天苦学知识,明日幸福立业。

郭沫若说过:“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最易消逝,谁能保持得记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郭老先生所说的“保持记远的青春”不是花钱做保养,而是让有限的青春发挥无限的热情和动力,投入到求知中。这样的人生永远年轻。

这两句是梦中听来的话。梦有许多种,有些是我们经历过的,有些是我们未曾经过的,有些却是我们内心的希冀。但也有些时候,是令人流连忘返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生命中从未有过的圆满境地,然而那只是梦罢了。

你可曾记得何时坐过矮板凳吗?对了,那就是童年。那是一段发光的日子,一段不知“梦里花儿落多少”的日子,时光好像就在无忧无虑中偷偷溜走了。人生中有多少这种美好的时光呢?在生命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些美好的事物,那时不妨也如儿时一般,坐在矮板凳上,暂时驻足欣赏吧!

生命甚短暂,处世如大梦。有道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许多事不必太执着,太想不开,一切只求尽其在我。时光很宝贵,如何使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放弃争斗心和苦恼心,使人人过着美好的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下无处非花,此花落,彼花开,夫复何求?

134、不失良心 要行正路

[原文]

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

苟丧此良心,则其去禽兽不远矣。

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

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之中矣。

[注释]

苟:如果。去:离开。荆棘:困难的境地。

[译文]

天地创造的人类,都要有一颗良善之心,如果丧失了这颗良善之心,那么就离禽兽不远了。圣贤教导众人,总是劝人走一条正直大道,如果离开这样正道,那么就如同行走在荆棘之中。

[评语]

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正道。如果依着这五点去做,必定事事顺利,前途平坦。这五点能指导我们一言一行凭心而动,不会沦为恬不知耻的禽兽。除了律己修身之外,多接触圣贤的思想哲理也是有效的途径。

孟子说人性本着,并指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些都不须向外求取,而是本来就有的,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禽兽是无恻隐、无羞恶、无恭敬、无是非的,如果一个人无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种人性的基本良知良能,自然和禽兽没有两样。

圣贤教导了我们很多事情,以仁、义、礼、智、信之五点来说,便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如果依着这五点去做,必然事事顺利,前途平坦。反之,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必定处处碰壁,招人唾弃,有如走在荆棘中,不但会把自己刺伤,而且可能无路可走。这是因为圣贤凭其智慧的观照所发出的言论,无一不是人心和事物最正确、最无损的运转原则。舍去这些原则,就如无轮而欲推车一般困难。

135、务本业常乐 为百姓常忧

[原文]

世之言乐者,但曰读书乐,田家乐。可知务本业者,其境常安。

古之言忧者,必曰天下忧,廊庙忧。可知当大任者,其心良苦。

[注释]

廓庙:朝廷。

[译文]

天下人谈起快乐,都会说读书 有乐趣,种田有乐趣,由此可专心从事本业的人,他们的生活常常充满安宁快乐。古代的人谈到忧愁,总是说为天下百姓担忧,为国家大事担忧。由此可知,肩负重任的人,他们总在为人类的命运担忧。

[评语]

大树植根土地,要部不断各上输送水分和养料,枝干才会长出美丽甜美的果实。根部的输送工作就像工作所会出的努力,而结成的果实便是从工作中得到的快乐。懂得工作意义的人才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实在难能可贵。为己忧,为己乐是常情,但先忧他人,后乐自己就是难得了。

所谓本业,就是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件事之乐与不乐,往往在于本身是否安于这件事上。而“安乐”二字,有如树之根本,由于根本在土中,所以树身才能稳健地成长,又由于根部不断地输送水分和养分,所以枝干才能逐渐茁壮,生出甜美的果实。树就像一个人的工作,根就是一个人的安乐,养分和水分则是加诸于工作上的努力,而结成的果实,便是从工作中所得到的快乐。如果树根不吸收及输送养分,树干便要枯死,更遑论结出快乐的果实了。事实上,懂得工作意义的人能从工作的本身获得快乐,果实只是和他人共享的成果罢了。

范文正公在《岳阳楼记》中曾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可知小民之乐固易得,圣贤之忧实难去。一个人心中的悲悯愈深,必然在全天下的人都得到安乐了,自身才能得到安乐。因为他实在已是以天下人之乐为乐,天下人之苦为苦。

136、身不正无好子弟 依势者有真对头

[原文]

薄族者,必无好儿孙;薄师者,必无佳子弟,君所见亦多矣。

恃力者,忽逢真敌手;恃势者,忽逢大对头,人所料不及也。

[注释]

薄族:刻薄对待族人。薄师:不尊重师长。恃力:仗力欺人。恃势:倚势压人。

[译文]

对亲族之人冷淡刻薄的,全定也培养不出好品行的儿孙;对待老师不敬重的人,一定教育不出好后代,这样的情形已经见得很多了。依靠强力欺人的人,也会突然遇到真正可以与他抗衡的对行;依靠权势作恶的人,也会忽然遇到冤家的对头。这些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评语]

长辈对儿女的影响是潜移无声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他们本在言行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高下,对晚辈的良莠有很重要的影响。“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不可因为自己有一定的权势就骄纵横行,这样只会招来更不利的强敌。

如果连自己的亲戚族人都要苛刻对待的人,可见此人心胸狭窄,毫无爱心,这种人要说他会对社会有所贡献,不是可能的事,他所教育出来的儿孙,也难以有善心。师是启蒙的人,如果连师长都不知尊敬,分明是鄙视知识学问,这种人的子弟还会好好求学,成为有用的人吗?多半是不学无术之徒。俗语说:“恶人还有恶人磨。”又云:“一山还比一山高。”倚仗力气和权势的,难道没有比他更有力气和权势的吗?树太高了还要遭到雷击呢!挡在路上的树还怕没人砍它吗?事实上,狗不挡路人还不去踢它,老虎吃人还有人要杀它,恃力仗势忽逢真敌手或是大对头,哪里会是偶然的呢?

137、静敬为学 教除骄惰

[原文]

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

[译文]

做学问不外乎要做到静和敬两个字,教导他人要戒除骄惰两个字。

[评语]

学深似海,要在学问上真正有所心得,内心平静不可少。因为静而后能发,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恭敬之心也是不可少的。做学问总是循序渐进而行,如果不恭不敬就会浅尝辄止,无法学成正果。教导他人为学首先应让对方去掉骄慢心和怠惰心。实际上这也是教人做到心静且敬。

学问之道深矣!远矣!《大学》之中有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由上可知求学要有所得,一定要先静下心来,然后才能安、能虑、能得。

至于敬字,不仅是为学之道,也是做人之道。做任何事,首先要培养一颗恭敬之心。譬如学问,若是没有恭敬的心去学它,所学就不会认真,也不会谨严,自然就不会有好处,可见“敬”字多么重要。

因此,在教导他人时,若要让对方学到真东西,首先要除去他的骄慢心和怠情心。因为骄慢则无法再增加,怠惰则无法再学习,若不能除去骄慢心和怠惰心,那么教什么都不可能学好。所以无论学什么,首先要谦虚,承认自己的不懂,接着要勤奋地下工夫学习,如此才会教者喜欢,学者有得。

138、直道教人 诚心待人

[原文]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耱容也;

以诚心待人,有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于求白也。

[注释]

直道:正直的道理。自反:自我反省。求白:求说明以洗刷清白。

[译文]

用正直的道理教导他人,他人即使不听从,而自我反省也会问心无愧,所以千万不要违心地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人;以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人,他人或许不能理解,而经过时间的检验他人自然会明白没有必要急切地表白自己。

[评语]

劝告他人是一种艺术。找到一种对方易于接受的方式,目的更容易达到。但无论是何种方式,都应是教导他们走向正路只有自己内心的正义不失,才能指引他人走上正途。以诚挚的心对待他人即使对方一时还不能谅解,但自己可以问心无愧。何况时间也会证明一切的。

有很多人以为有些事说了也没用,别人反正不会听从,不如不说,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人在歧路上是不辨方向的,虽然他也许一时不肯听从你的劝告,一旦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再想起你的话,往往就能很快地走回正道来。劝告他人的时候,要懂得方法,口气要婉转,最重要的是要使他容易接受。每一个人都有他易于接受的方式,我们可以采取这些方式逐渐引他走向正路。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心中的正道不可失去,否则连自己都迷路了,如何能指引他人走上正确的路呢?

我们以诚挚的心对待他人,即使他人对自己一时有不谅解之处,如果事情容易解释,而对方又是明理的人,尽可向对方说明。即使对方始终不能谅解,但是至少自己无愧于心,于人于诚皆无所失,也是可以安心的。

139、粗粝能甘 纷华不染

[原文]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

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注释]

粗粝:粗服劣食。纷华:声色荣华。

[译文]

能够甘愿穿粗布衣服的人,一定是有作为的人;能够不受声色荣华影响的人,才能称为杰出的人。

[评语]

俭朴的生活能磨炼意志,锻炼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使人们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直前。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个人生活上,迷恋于吃喝玩乐,既消磨人的意志,又会分散工作精力。这样的人必定是平庸之辈。翻开史岫,执着追求嗜欲、声色和名利的人为数不少。若要超脱世俗,独我自清,非杰出优秀人才之望尘莫及。首先必须能控制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能完全掌握自己,就易于受环境影响,同流合污。

不厌粗服,可见这个人不好虚名;不弃劣食,可见这个人不贪口欲。这样的人对于名利是不会动心的,在实践圣贤之道上阻碍自然就少。宋儒汪民曾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能嚼得菜根,便是能吃得下苦,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上,必能脚踏实地去完成,而成为一位有为之士。所谓“无欲则刚”,刚者则能直道而行。

怎样才算是一个杰出而优秀的人呢?首先他必须能控制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能完全掌握自己,那么便很容易被环境带动,这就成了境带人,而非人带境。一个人会被环境所带动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自己没有完全的自觉,不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另一种便是执着于环境的某一点而不能放下,因此只能随着该点而运转。大部分人都执着在嗜欲、爱好,乃至于声色、名利之上。真正能如《华严经》上所说,“犹如蓬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那般,对自己生命所遇的一切都不执着,而能完成自己理想与抱负的毕竟不多,这样的人才是杰出的人。

140、执拗不可谋事 流通始可言文

[原文]

性情执拗之人,不可与谋事也;

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

[注释]

执抛:固执乖戾。机趣流通:天性趣味活泼无碍。

[译文]

性情固执怪僻的人,往往无法和他一起合作做事。敏捷活泼具有情趣的人,我们才可以各他谈论诗文。

[评语]

讨论不同于争吵。讨论是为了使事情更加完善,双方互相尊重彼此的意见才有利于解决问题。若只依着自己的性子,以一己观点为中心,不顾及事情的客观需要,讨论也就变成争吵了。童趣又是一种原始的最单纯的对美的体验。随着人的成长,这种美感也渐渐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加入了世俗的观念。这时,再要去讨论文章中的美,就难以达到至圣的境界了。只有那些能欣赏万物本趣的人,才值得和他谈文说理。

讨论事情最重要的是不可先有成见,如果心有成见,事情已无更改余地,那么再谈也是浪费时间。讨论的目的在于使事情更加完善,因此必须虚心地提供意见才是上策。只知依靠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而不顾理性的人,外不能见事情真正的需要,内不能见自己的偏执和缺失,和这种人一起做事,不但于事无益,而且处处碍事,使事情不能活泼运转。

文学艺术是由我们内心天性所流露出来的,这种天性原本存在于每个人的天赋之中,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因外在的种种力量,使得这种天性逐渐被蒙蔽而滞碍不通了。在孩提时期,大部分人都能欣赏一片云,一朵野花,因为在孩童的心中没有分别取舍,只有无尽的专注,这就是天趣。等到长大了,便失去了这种天趣,在看世界的时候,心中已无纯然的真,而加入了许多世俗的观念。这时即使要他去写文章,在他的心中已无真正的文章了。因此,惟有能欣赏万物本趣的人,手中无诗而心中有诗,方可以与之谈文论理。

141、念祖考创家基,不知栉风沐雨

[原文]

念祖考创家基,不知栉风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

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注释]

栉风沐雨:形容工作辛苦,借风梳发,借雨洗头。贻:留。

[译文]

缅怀祖先创立的家业,不知道经过多少风风雨雨,经受了多少艰难困苦,才能做到丰衣足食,将家业传给后世;为了子孙长久考虑,除了读书和种田,恐怕再没有别的生活出路,一定要保持勤劳俭朴,不要辜负了祖先。

[评语]

“创业艰难百战多”。一个朝代或国家的建立,无不经历腥风血雨和千万人的前赴后继。国家如此,家亦如此。丰衣足食的生活家境,皆是祖辈们苦心经营、吃苦受累创下的。后人自当饮水思源,恒念创业维艰。社会的进步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前进。“耕田”在今天可以说是抓物质建设,而“读书”可以说是抓精神文明,做到了“两手抓”,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更进一步。但作里中不可缺少之人,便为于世有济;必使身后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一个家庭的兴起,往往是经过数代的努力积聚而来的,为了让后代子孙能体会先人创业的艰辛,善守其成,所以常在宗族的祠堂前写下祖宗的教诲,要后代子孙谨记于心。

现在我们虽然已经很少看到这一类的古老的祠堂,但是我们心中的祠堂又岂在少数?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无一不是先人艰辛缔造的,这历史的殿宇,文化的庙堂,便是整个民族的大祠堂。

为后代子孙着想,在古代无非是要他们读书以明理,耕种以养体,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读书便是使文化不至于坠落,使文明更向前推进。耕种以另一种角度而言,便是去发展我们的经济,使社会不致受贫穷所苦。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当前重要的课题吗?先人的智慧与教诲,以现代的方式去了解,不是仍然充满着睿智和启示吗?时代固然在变,然而人生的道理和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不变的。

142、无愧于心 收效桑榆

[原文]

夙夜所为,得毋抱惭于衾影;

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

[注释]

夙夜:早晚。衾影:《宋史》蔡元定传:“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无惭于衾影”是指独处时没有愧对于心的行为。桑榆:指晚年。

[译文]

第天所作的事情,一定要对得信自己的良心;光阴已经消逝,还希望在晚年有所成就。

[评语]

“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人最怕做亏心事,弄得寝食难安,即使有舒适的物质条件,也无法获得内心的定静,只有三省吾身、扬长避短、改过自新,才能真正做到问心无愧。

要想老来无所悲哀,不觉生碌碌无为,年轻时应早早努力。正如桑榆之所以可以晚照,无非是早种桑榆,才不会错过大好的阳光。

“无愧”可从多方面来说,有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妻子儿女,无愧于国家社会,这是就外在而言;就内在而言,就是无愧于心。内外两者,原是一体的两面。由此看来,无愧似乎是很难的一件事。其实,说起来并难,只要能做到不取非分,其次对人对事尽的一己之心,自然也就无可愧之事了。

能对父母尽孝,对妻子尽情,对朋友尽诚,对社会尽力,国家尽忠,对自己尽生命之长,对任何人或任何事都已尽了心,这样的人即使随时死去,都是清清白白,是最轻松、最快乐的人了。人最怕对人对事有所亏欠,弄得睡不安寝,食不下咽,即使外在生活再舒适,也是无法快乐的。

“桑榆暮景”是形容人的老年,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桑榆所以晚照,无非早种桑榆,否则阳光照了一天,又何得而美好。因此,要老来无所悲哀,毫无人生徒然之感,必须及早努力。莫要在一日的阴雨的之后,连个夕阳也见不着,更别说满天的繁星了。

143、创业维艰 毋负先人

[原文]

念祖考创家基,不知栉风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

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译文]

缅怀祖先创立的家业,不知道经过多少风风雨雨,经受了多少艰难困苦,才能做到丰衣足食,将家业传给后世;为了子孙长久考虑,除了读书和种田,恐怕再没有别的生活出路,一定要保持勤劳俭朴,不要辜负了祖先。

[评语]

“创业艰难百战多”。一个朝代或国家的建立,无不经历腥风血雨和千万人的前赴后继。国家如此,家亦如此。丰衣足食的生活家境,皆是祖辈们苦心经营、吃苦受累创下的。后人自当饮水思源,恒念创业维艰。

社会的进步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前进。“耕田”在今天可以说是抓物质建设,而“读书”可以说是抓精神文明,做到了“两手抓”,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更进一步。

144、生有济于乡里 死有可传之事

[原文]

但作里中不可缺少之人,便为于世有济;

必使身后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

[译文]

只要能够作一个乡里中不可缺少的人,就是对社会有帮助;一定要使死后有可以传颂的事迹,才是不虚度这一生。

[评语]

济世不分大小,服务千百人也好,服务十人也罢,就算只能服务帮助一人,也是替社会解决问题,减轻负担。吸要尽己所能,在多小的社区也可以做到济世。

值得世人传颂的人总有可歌可泣之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来,但是从日常小事中体现出来的美德,就足以值得称颂了。

所谓济世,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的事,有的人以为一定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才算有为,倒也不尽然。社会中需要大的齿轮,也需要小的螺丝,二者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一个人只要尽一己所能,即使在乡里中也能做济世助的人事,服千百人之务虽好,服百十人之务亦佳。就算能力再差,服一己之务也是行的。如果连一己之条也服不了,大概就是那种需要服务的人吧!能帮助一人,便是替社会解决问题,亦是在替社会减轻负担,济世并不一定非要在大处上着眼。

“可传”是值得传颂的意思。如果一个人一生一无所成,或是恶名昭彰,那有什么值得传颂的呢?“可传之事”首先必然不是恶事,其次是对众人有益的事,至于身后还让人传颂,可见这个益事还泽及后人,否则后人怎会称颂?一个人能在生前受人称颂已算是不虚此生了,何况泽及于后世呢?

145、积善有余庆 多藏必厚亡

[原文]

桃实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

食之而种其核,犹饶生气焉,此可见积善者有余庆也。

栗实之肉秘于内,深自防护,人乃剖而食之;

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译文]

桃子的果肉露在外面,毫不隐藏,人们都可以取来食用,食用后将它的果核种植在地下,还能再发芽长出生机盎然的树苗,由此可知多做善事的人,一定要会有福分遗留给后代。栗子的果肉深藏在壳内,紧紧地保护自己,人们只好剖开食用它,食用后将它的果壳丢弃,绝对再没有发芽生根的可能了,由此可见,愈是隐藏很深,吝啬小气的人,必然容易走向失败。

[评语]

孙中山一心救国,死而后已。后人四处为他立像以瞻仰膜拜。而那些帝王处心积虑为自己建造结实的陵墓,却也逃不过浩动。可见,生死之道不在表面。往往不爱生者得永生,而贪生怕死的人却常死。多积善,德泽后世;吝付出,则自取灭亡。

146、修身求备 读书求深

[原文]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

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注释]

求备:追求完备。

[译文]

追求完美想法,可以用在加强自身的修养上,却不可用在待人接物上;知足常乐的心理,可以用于对环境的适应上,却不可以用在读书求知上。

[评说]

“知足”和“不知足”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在待人接物上不宜太苛刻,要知道世上有更好却没有完美;在学业上,却要马不停蹄,扩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学有所得。如果将“知足”和“不知足”用错了地方,在物质上不知足,只会陷入欲望的深渊,在学业上知足,就无法有所发挥和突破。

追求完备要看面对的事物而定。就像种花,如果种的花是兰花,当然要求它长得愈美愈佳;若是罂粟,又岂能要它长得太好?物质的需求是永不会满足的,只要过得去也就可以了,欲望本身是一个无底深渊,绝不可能将它填满。至于个人心性的修养,虽然也无止境的,然而较之物质的追求,一个是走入深渊,渐失光明;一个则要攀登高山,迎向旭日。心性的和悦是长久的,而欲望的刺激的短暂的,究竟何者当追求,何者不宜太过,是十分明显的事。人之欢喜毕竟在心而不在物。

相同的,知足之心亦当善于运用,在不好的、恶劣的环境中,要常感满足,如此可以避免怨天尤人,使心境保持平和,在平和中求进步,而不致于失偏激。但是在求学问的进步上,却永远不可知足。若是太过知足,便无法在知识和智慧上求上进,那么在能力和生命的境界上,都无法做更大的发挥和突破。

147、求教受劝 向善进德

[原文]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则向善必笃也;

听切实话,觉得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

[注释]

老成人:年长有德的人。殷殷:热心切。笃:深重。切实话:非常实在的言语。

[译文]

遇到经验丰富做事稳重的人,就主动虚必求教,那么求善之必定十分诚恳;听到恳切实在的话,便觉得津津有味,那么品德修养的提高就可以看得到了。

[评说]

宋朝的游酢和杨时有“程门立雪”,可见他们的拜师之心多么真诚、崇敬,求教这心多么急切。像他们这样求教怎能学不到知识呢?“殷殷”求教,并不只对于比自己年长的人,只要是德业和学问有所成就的人,就向他们虚心请教,总会有所收获。能听进切实之话而津津乐受的人,必能接受一切正确的意见和劝告,又因为他们有一颗无虚妄的求真之心,故而能知过必改,实在是进德可期了。

向善必笃可由“殷殷求教”这四个字见得,所求教的必为自己所未具之善,或是未明之理。而殷殷二字可见求教之热烈炙盛,换了平常人,见到老年人能起尊重之心便已不错,能起求教之心更是少见。事实上,善不必在老,也有年轻时,便在德业或学问上有所成就的人,皆是可以求教的对象。重要的是是否具有那颗对道理殷切渴慕之心,有了这颗心,在任何地方都可获得教诲和益处。

能听切实话的人,必已具有实在之耳,方能听得进。有些人你讲你的切实话,他惟恐来不及掩耳,只怕听了你的好话,砸了他的坏事。又有些人听时两眼茫然,右耳进去,左耳出来,或是听时头头是道,明日忘得一干二净,那又有什么用?因此,能听进切实之话而津津乐受的人,必能接受一切正确的意见和劝告,又因为他们有一颗无虚妄的求真之心,故而知过必改,岂非进德可期吗?

148、有真涵养 写大文章

[原文]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

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

[注释]

真性情:至真无妄的心性情思。真涵养:真正的修养。

[译文]

要具备朴实无华的性情,必须先要有真正的涵养才能达到;要有高明的识见,才能写出不朽的文章。

[评说]

人从出生到长大,内心难免会惹上世俗的尘埃。若能反观于心,将它的蒙尘洗净擦亮,再藏之于怀,那么当初的真性情就不会再失去了。这就是后天的涵养功夫。文章的意义不在辞藻的工巧妍丽,而在它的要义。伟大的文章可以引导人生取向直至人类的未来。徘徊于风花雪月的文章则是无法做到的。

人生下来,性情本是至真的,纯然无杂的。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外界的环境未必如此纯然无杂,因此,原本至真的性情,便逐渐淹没而不显。等到成长以后,经过许多苦乐的感受,才逐渐感到许多选择都非真心所愿,于是返观于心,赶忙将它从尘土中掏出,洗净擦亮,藏之于怀,再也不让它沾上一点灰尘。

从自觉苦乐,到返观于心,乃至再度找回,牢牢把握,这些都是后天的涵养功夫。未经历练的天真是容易失去的,通过历练后苦还能再度找回,那么这个真性情就不会再失去。其实在本质上,幼童之真与成年人之真并无分别,只是是否落入尘埃的不同罢了。

文章由见识而生,在于它的内涵,而不在文字的工巧妍丽。传大的文章,往往足以导引吾人生命的取向,乃至于人类的未来,前者须对生命有大认知,后者须对人类有大识见。若无这个大认知与大识见,一篇文章终称不上伟大。

149、为善在让 立身在做

[原文]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

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注释]

端:方法。

[译文]

做善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做到一个让字,那么人人就可以行善;做人处世的方法也很多,只要做到一个敬字,那么就事事能够井然有序。

[评语]

让的含义有两个层次:一是不与人计较得失;二是能舍得财物去助人,能舍得知识去救人,舍得自己的生命去尽忠,舍得自己的享受去服务社会。看来,做到一个让字,则百善皆可行了。

敬字也可以由三方面来说:一是对他人和气恭敬;二是无愧于自己的人格;三是尽忠职守。处世做到一个敬字也就事事不差了。

“让”可以由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不争”,另一个是“能舍”。能做到“不争”便不会去与人计较,更不会为了名利而做出不善的事。“不争”虽是消极的“不为恶”,若是人人都能做到,天下便不可少去很多不好的事。能不争之后,更要积极的“能舍”,能舍得财物去助人,能舍得知识去教人,能舍得自己的生命去尽忠,能舍得自己的享受去服务人群。因此,为善的重点在一个“让”字,能“让”则百善皆可做得。

“敬”也可以由三方面来说,一是对人敬,二是对事敬,三是对己敬。对人敬则和气自生,不与人争,而且能相处愉快。对事敬则能尽心尽力,谨慎行事,而不会有亏职守。对己敬则不会做出不敬之事,有亏自己的人格,更会要求自己在道德学问上有所精进,绝不许有一点自我的浪费。因此,处世之道虽多,能做到一个“敬”字,也就能使事事不差,都上轨道了。

150、是非自明 得失自知

[原文]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

古人已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论己。

[注释]

安:哪里。

[译文]

自己所做原事是对还是错,自己都不能判断,还怎么希望别人能够做出评价?前代古人的得与失,暂且不必去评论,只需要认真审查自己的言行。

[评语]

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都不知道,很难想象出他能指出别人的错处。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看到别人的过失,就得知自己的过失;听到别人的过失,也就得知了自己的过失。有些人喜欢大做文章批评古人,但往往这些人连自己的对错尚不能明白,又何以能知道古人的对错?即使古人的确有所失,我们应以古为鉴修正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忙于吹毛求疵。

 “好批评”是许多人都有的毛病,然而对自己所行的事情之对错,能十分明了的却不多。一根歪了的柱子,又怎能知道别的柱子是不是歪的呢?自己的眼睛瞎了,又怎能知道别人眼睛是否瞎了?人先要知道自己的一切心思言行是否正确,然后才能批评他人。然而能这样反省自觉的人并不多,往往看到别人衣上有一些污点就大声嚷嚷,却不见自己的一张脸全是黑的。

更有些有喜欢大作文章批评古人,若真是为历史作考据,使贤人不至被埋没也就罢了。但是,也该想想近如自己的对错尚不能明白,又何能知道远如古人的对错?古人贤,自己能贤否?古人善,自己能善否?“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古人已成过去,是非曲直已无法改变,而今人所行所为,仍有赖自己的表现。倒不如从自身上下工夫,使古人之非不再在今人身上重现,这才是“以古为鉴”,以历史作为经验的最主要意义也在于此。

151、儒家仁厚 今人虚浮

[原文]

治术必要儒术者,念念皆仁厚也;

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虚浮也。

[注释]

治术:治理国家的方法。儒术:儒家的方法。

[译文]

治理国家是大学说的运用,儒家的学说之所以一直为我国所奉行,乃由于它的一切思想皆出自一个“仁”字。“仁”所以追求的才有所安、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乐园正是现代最先进国家所致力追求的。

[评论]

古人凡事讲求实在,有本有源。现代人则不一样,许多事只顾今日不顾明天,只看眼前不看将来。怀着一颗侥幸之心,做事不踏实的现代人和古人相比实在有所不及。

一种学说能否运用于社会,往往决定于它是否能使社会得到安乐。治理国家是一种大学说的运用,儒家的学说之所以一直为我国所奉行,乃在于它的一切思想皆出自一个“仁”字。因为有仁心,所以不忍见人痛苦,要使每一个人都幸福,要使老有所安,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这样的理想,正是现代最先进国家所致力追求的,也就是一种人间乐园的理想。而儒家治术之所以一直为历代所重用,亦在于它这种由仁出发而臻世界于大同的理想。

古人凡事讲求实在,有本有源,绝不做一些虚浮无根的事。现代人有的则不一样,许多事只顾今日不顾明日,只看眼前看不将来。今天才会走,明日便想飞,终日想天外有横财飞来,尽想投机取巧,这便是做事不踏实,尽打高空而不知从根做起。所以今人不如古人,内缺所实的内涵,外欠确实的作为。

152、不忍起祸 不可不谨

[原文]

莫之大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注释]

须臾:一会儿,暂时。

[译文]

天大的祸事,都是由于一时不能忍耐造成的,所以行事不能不谨慎。

一文一人缘:《围炉夜话》:原文及译解(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