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一人緣:《圍爐夜話》:原文及譯解(下篇)

111、深思熟慮 委曲求全

[原文]

凡遇事物突來,必熟思審處,恐貽後悔;

不幸家庭釁起,須忍讓曲全,勿失舊歡。

[註釋]

貽:留下。釁起:有了瑕隙。

[譯文]

大凡遇到突如其來的變故,必須要深思熟慮後再慎重處理,以免處理過後又後悔;家庭中如果不幸發生糾紛,一定要有忍讓之心委曲求全,不要因此失去過去的和睦歡樂.

[評語]

人們常說:“急者緩之,緩者急之。”一件事情突發於意外,並不是人們所熟悉和掌握的,此時宜冷靜鎮定,沉著分析事件起因,才能採取果斷措施。很多情況下,“退一步海闊天空”,家庭的事亦如此。維繫美滿的家庭,離不開家庭成員的相互體諒。尊重對方的意見,才能形成共同的意見,興旺家庭。委曲求全,但絕不委屈。

所謂“急者緩之,緩者急之”,又說,“欲速則不達”,一件事情突然發生,必然不在我們的預料之內,亦非我們所能熟悉與掌握的。因此,若不明白它的因果,而任意為之,很少不出差錯的。既然明白它的因果,而能力尚不足以為之,至少也要把損害降到最低點。絕不能毫不考慮地就去做,就像對著大象亂開槍一樣,打到卻未必打中,反而被他踩死了。

而家庭是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有什麼爭執會比自己的父母妻子更重要的呢?爭執是一時的,家庭卻是長久的,我們忍心為了逞一時之快,而把千年的寶貝給打碎嗎?眾人在船上爭執,結果將船弄翻,就算被人救起,船已不再是自己的船了。“退一步路,海闊天空”,家庭的事尤須如此。任何事皆有調合之道,和諧才是美。

112、聰明不外露 耕讀可兼營

[原文]

聰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纊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

耕讀何妨兼營,古人有出而負耒,入而橫經者矣。

[註釋]

纊:棉絮。旒:帽子前面下垂的飾帶。負:扛著。耒:耕田用的農具。

[譯文]

聰明的人也不要過於外露,古代的人有用棉花堵塞耳朵,用帽飾遮住眼睛的做法;耕田和讀書不妨兼顧,古代有人白天扛著工具出去耕種,晚間回家則捧著經書閱讀。

[評語]

古人云:“纊以塞耳,旒以蔽目。”聰明人善於收斂,排除雜事幹擾,集中精力於該做之事,達到專攻而博學。在今天,不妨將耕讀兼營理解為踏入社會工作後,仍需以讀書來充實自己。工作不忘讀書,也會對所讀之書有更深刻的理解。

聰明豈在耳目?實在是在一個心啊!“纊以塞耳,旒以蔽目”,目的在使心不為雜事所幹擾,不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上罷了。聰明豈有因外散而失去的呢?聰明的人往往心志專一,如果心志不專一,必然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思而罔然。何況把聰明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又豈是聰明人的作為呢?

耕讀原本就不相妨礙,反而有相成之效。只耕不讀,造成無識;只讀不耕,造成文弱。耕所以養身,讀所以養心,有耕有讀,才是一個有心有力的人。現在的年輕學子要靠打球來鍛鍊,卻未必長久,也無生產可言。倒不如古人寓耕於讀,既能天天活動,又可年年生產,來得聰明些。

113、知恩知福 學不知足

[原文]

身不飢寒 ,天未嘗負我;

學無長進,我何以對天。

[註釋]

長進:增長進步。

[譯文]

過日子不挨餓受凍,就是上天沒有虧待我;學問沒有長進,我有什麼面目去面對蒼天。

[評語]

一個人的成長要感謝很多人,自己的努力只佔百分之一。所以做人應心存感激,報答父母,反哺社會。人從出生到卓然而立,只有欠人的,若多生貪念,真是枉生為人。學習上要不知足,一是因為學問如海,淺嘗輒止是永遠無法擁有足夠的知識的;二是因為學問既然是用來服務於社會的,社會前進了,知識自然需要更新,懷著不知足的熱情,才能學以致用。

做人要常存感激之心,無災無病,不凍不飢,便是幸福。如果立在這種基礎上,還不能力思上進,報答父母,反哺社會,豈不令人慚愧?

一個人在社會上成長,要感謝許多的人,自己的努力只佔百分之一。因此,人出生到卓然而立,只有欠人的,而沒有人欠的,如果再為非作歹,真是枉生為人。

尤其是讀書人,所能貢獻的便是他的學問,他的知識,如果尚不能在這方面下工夫,使學問增長進步,社會豈不是白養他了嗎?更不要論那些以文亂德,混淆視聽的人了。

114、勿與人爭 惟求己知

[原文]

不與人爭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譯文]

不和他人去爭名利上的得與失,只求自己能夠具有智慧與才幹。

[評語]

名利是短暫的,而智慧和能力則是長久的。但人們往往著重在小處,而忽略了大處。得失不能以成敗而定,只要有所心得就不用再去計較誰輸誰贏,機會還在後頭。如果因為已成定論的成敗而耿耿於懷,只怕下一次成功的時機出現時,又只能無奈再見了。可見,不爭得失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事情的得失,名利的有無,都是短暫的,而智慧和能力的獲取卻是長久的,不變的。然而人們往往著重在小處,而忽略了大處。

一件事既已了結,其得失就不在成功與失敗上,偏偏大多數人只注意這些已經不能更改的事實,甚至拼命去爭奪,而失去了獲得真正好處的機會。

聰明的人則不然,當他完成一件事後,首先會想到這件事給了我多少經驗和教訓。無論成功或失敗,成功必有成功的理由可保存,失敗必有失敗的教訓可記取,這才是彌足珍貴的。就像一棵樹長成,結出果子時,人們只知食肉而棄核,惟有聰明人能去其肉而取其核,依當初種樹之法而種之,建立一座結實累累的果園,供大家品嚐。

115、察倫常於細微 化鄉風以德義

[原文]

郭林宗為人倫之鑑,多在細微處留心;

王彥方化鄉里之風,是從德義中立腳。

[譯文]

東漢名士郭林宗觀察人世間為人處世的各種教訓,往往在細微之處謹慎留心;東漢人王彥方感化家鄉的風氣,是以道德和正義作為立足的根本。

[評語]

“誠於中而形於外”,日常行為雖然瑣碎細小,但也是內心使然。所以既要懂得在細節裡總結出處世為人之道,又要讓他人從自己的細微言行中感受到和氣。純樸民風是不能靠幾句口號就能實現的。道義的力量不得以發揮,就沒有號召效果。反之,就能化己為師,感化他人。

116、既循規蹈矩 也靈活變化

[原文]

為人循矩度,而不見精神,則登場之傀儡也;

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權變,則依樣之葫蘆也。

[註釋]

矩度:規矩法度。傀儡:木偶。章程:書面訂定的辦事規則。權變:通權達變。

[譯文]

如果為人只是機械地循規蹈矩,卻體現不出一點生氣,那麼只不過是像戲臺上任人擺佈的木偶罷了;事情只會遵守章程,卻不知道隨機應變,那就像依樣畫葫蘆,沒有什麼創新。

[評說]

將原則性和靈活性完美結合的提出“一國兩制”的鄧小平。“一國”,是堅持檢產黨領導的一箇中國的原則;“兩制”是實現統一的靈活性。不只是偉人能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常人在日常工作中其實也能做到。

規矩是人訂的,一個規矩的訂立,必有其意義存在,如果徒知規矩而不知本意,往往本意扭曲了。

傀儡是用線牽動的,只能登場唱幾句詞,而沒有自己的主見,它永遠不能像活人一般,具有生命和自然的表現。任何一種規矩都有其自然的彈性,能隨外在環境的不同,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否則只能如同木偶一般,失去了真正的生命,徒具外殼而已。

墨守成規也是如此。天下事紛紛擾擾,不是任何章程所能概括和適用的。只能在不失大原則的前提下,去完成任務。每見有人將大部分的時間用在反覆討論如何才能合於章程的會議上,事實上利用這些討論時間,早可將事情完成了。這就像照著葫蘆畫葫蘆,叫他畫個柿子就不會了。其實真正懂得畫法和線條的人,有什麼不能畫的呢?

117、文章似山水 富貴乃煙雲

[原文]

山水是文章化境,煙雲乃富貴幻形。

[註釋]

化境:變化之境。

[譯文]

文采華章的境界就好像清山秀水一樣神妙;富貴榮華就如同煙雲一樣,是虛無的影像。

[評說]

山水為實,煙雲為虛。文章給人智慧,實實在在;富貴長不過百年,實在有如恍然一夢。讀文章有如在山水間逍遙,一路風景,好不自在;守富貴恰似置身煙雲,目光短淺,無法放開。前者令人賞心悅目,後者叫人迷惑混沌。二者如何取捨,自己分曉。

山水是實景,煙雲是幻境,山水不移不變,煙雲轉瞬即逝。以現實的眼光來看,文章既摸不到,也看不到,不如富貴那般,可觸可及。然而以山水比文章,煙雲比富貴,確是看到了文章和富貴的本質。

就時間而言,美好的文章,在數千年後仍能喚起人們心靈的感動,就如山水一般,千年不變。而富貴再長久,亦不過百年,即煙消雲散,垣殘瓦摧。就空間而言,文章可以納無盡的山水於一篇,使我們如臨勝境,如歷耳目。而富貴卻只能給我們一方小小的空間,又須費力去維持,不像文章能讓人徜徉其中,而自得其樂,甚至體會到無盡的智慧與生命的契機。所以,以山水比文章,煙雲比富貴,實在是恰到好處。

118、忍讓非懦弱 自大終糊塗

[原文]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謂予智,終是糊塗。

[註釋]

懦弱:膽怯怕事。

[譯文]

甘願忍受他人欺侮的人,肯定不是軟弱無能的人;認為自己很聰明的人,結果肯定是個糊塗透頂的人。

[評語]

韓信願受胯下之辱,不是膽小怕事,而是不想理會無意義的鬥爭。看來,聖人之所以能忍受欺侮,是因為他們看得到大義。自謂聰明的人看不到糊塗之處,自謂糊塗的人卻能看見自己的糊塗,實際是高明一籌。看不到糊塗之處的“聰明人”難免會因失誤而受挫。

所謂“泥菩薩還有幾分土性”,天下沒有願受人欺侮的人,懦弱的人在背後還會講兩句氣話。真正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人,除去無知無覺的人不論之外,大概只有聖人和胸懷大志的人了。

聖人如耶穌,人唾其左臉,他把右臉也一併送上,因為在他心中早無計較之意。佛家的偈中曾雲:“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到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是何等的修為和胸襟,換了平常人,早就打得頭破血流,鬧出人命了。至於韓信受胯下之辱,全身而退,而不用在無意義的爭鬥中,正是其大智大勇之處,他能成為漢朝的開國功臣,豈是偶然的?

事實上,自謂聰明的人,往往見不到自己的糊塗處,因為他太過自信;而自謂糊塗的人,往往比那些自稱聰明的人要聰明得多,因為他們看得到自己的糊塗處。因此,楊修若能在曹操面前裝糊塗,也就不致招來殺身之禍了。

119、閉目養心 閉口防禍

[原文]

神傳於目,而目則有胞,閉之可以養神也;

禍出於口,而口則有唇,闔之可以防禍也。

[註釋]

胞:上下眼皮。

[譯文]

人的精神通過眼睛來表露,而眼睛有上下眼皮,閉合眼皮可以養神;人的災禍往往是言語不謹慎造成的,而嘴巴則有上下嘴唇,閉起嘴巴右以防止因說話惹禍。

[評語]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不同的心理,就有不同的神態。眼睛運動時,心就無法休息。閉目養神,實為閉止養心。閉目可以排除引起雜念的事物,心自然能獲得寧靜。禍從口出,絕不誇張。言語看似無形無跡,但它時而如雨露春風滋潤心田,時而也是尖刀利刃傷害情感。因此,說什麼和說不說都格外值得三思。

天下有些事看得,有些事看了徒然擾亂我們的心,這個時候,倒不如把眼閉上,來得清靜些。開眼看外界,要能見人所不能見,閉眼是看心靈,要見自之身種種缺失,這些就已經夠費神了,那還有精神去接受五光十色,徒亂心思呢?

嘴可以為福為禍。該講的話張嘴便是福,不該講的話閉嘴便是福,該講的不講,不該講的卻講,那便是禍了。言所以傳心,該講不該講,要由自己的心來判斷。

有一種玩偶,是三隻猴子,一隻矇眼;一隻蒙耳;一隻蒙嘴,十分有意思。雖然它的原意也許十分深奧,但是也可以告訴我們,五官的運用是經過選擇的,怎樣才能達到一種清淨無妄的運用,這便在於我們的心了。

120、富貴難教子 貧窮要讀書

[原文]

富貴慣習驕奢,最難教子;

寒士欲謀生活,還是讀書。

[註釋]

寒士:貧窮的讀書人。

[譯文]

豪富的人家習慣於奢侈豪華,最難教育好後代;貧寒的人想尋求發展的道路,只有通過讀書這條途徑。

[評語]

富貴人家教子也有難處。雖然不愁沒錢,但衣食無憂的生活容易讓孩子看輕讀書的價值,更糟糕地是膨脹孩子的物質慾望。所以道德教育尤其應放在首位。

貧窮可以改變的,而知識是改變貧窮的根本力量。切莫因一時貧窮斷了讀書之志。

富家人教孩子,不如平常人家來得容易。因為富家人過慣驕奢的生活,一來子孫並不覺得讀書有什麼用;二來外界的引誘多,一旦染上惡習慣,要他讀書簡直比登天還難。尤其以為富貴是長久的人,認為子孫只要衣食無缺便夠了,殊不知這樣只養活他的身體,卻悶死了他的心靈。所以富貴人家多敗子,這和其對教育的態度很有關係。

讀書人往往是窮的,因為他不妄求非分之財,不願用正當的手段去獲取金錢。然而讀書人的窮只限於開始,因為書讀了是要用的,在用的當中自然能掙得一己酬勞。尤其現在是重知識的社會,知識就是力量,書讀得愈好的人,往往生活也過得愈好,因為他所能付出的愈多。在現代社會,只要有真正的內涵,遲早總會成功的,就怕沒有內涵,成功也不長久。

121、苟且不能振 庸俗不能醫

[原文]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

人犯一俗字,便不可醫。

[註釋]

苟:隨便。

[譯文]

一個人只要染上了苟且隨意的毛病,就難以振奮;一個人若沾上庸俗的習氣,就不可救藥。

[評語]

有志才成大器。懷著苟且之心,無法凝結精氣,是不可能為某一目標去奮鬥的,更不用說有所成就了。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若精神生活一片空白或相當貧乏,想通過一般醫術是無法彌補的。精神文化修養屬分內之事。誰也不能越俎代庖。

苟縣城是一種怠惰的心,這和生命到了一種境界,對某些無意義的事情不去計較是不一樣的。它是一種生命的浪費,而不計較無意義的事則是生命的精進,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苟且又是一種生命的低能,因為他活在生命的最差的糟粕之中,而不知改進。在苟且當中,我們可以斷定一個人生命境界的低落與生命價值的喪失。  所謂俗,指一個人精神的境界不高,甚至無精神生活可言。人活在世上,除了物質的生活,還有精神的生活,然而許多人卻只活了一半。只活一半的人,其精神生活是空洞的,這不是別人,或是用醫藥可以治的,必須由他自己的內心去覺醒,去發出要求。物質生活是人類與動物所共有的,惟有精神生活是動物缺乏的,然而許多人卻只知追求物質生活而捨棄精神生活,活得像動物而不像人。

122、志大成大功 瞞錯成大禍

[原文]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禍。

[譯文]

有難以輕易達到的志向,一定會建立偉大的功業;有不忍心指出別人的錯誤的想法,一定會因不忍心指出而造成禍患。

[評語]

人的潛力存在極大的空間。要將這些空間充分利用,自然得多付出一點努力。能夠做到“ 一覽眾山小”,必是早已懷有登上泰山之頂的志向。多一點自信,多一點鍛鍊,我們會比想象中的更出色。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愛之深,責之切”。愛一旦成了溺愛,錯也是對,壞也成了好,被愛之人就更加無法認清自己。所以愛他不要誤他。

同樣是立志,也有大小之分。就像是登山,有的人發願要登上最高的山,有的人卻只想攀上丘陵。登高山固然辛苦,只要堅持到底,必能如願,那種“一覽眾山小”的境界,豈是登上丘陵的人所能瞭解的?有些人怕自己達不到目標,所以選擇了小志。其實許多事不去做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何況人的潛力是開發出來的,現在不能,在面對問題時未必不能。所以,在拿破崙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這是他給自己的信心和期許。

愛之能勿責乎?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無論對人對事都是如此。所以古代的君主要有諫臣,因為國家大事稍有差池,便足以釀成巨禍。而一般人在待人處事,乃至於教育子女上也是如此,切不可礙於情面或疼愛子女而不言,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船微裂而不補必至沉溺。要完美就要指出缺點,要毀壞便隱忍不言。為人子女以及父母者不妨三思。

123、退一步易處世功將成莫鬆勁

[原文]

事當難處之時,只讓退一小,便容易處矣;

功到將成之候,若放鬆一著,便不能成矣。

[譯文]

遇到事情難以處理的時候,只要能退一步思考,就容易解決了;事業將要成功的時候,如果稍有放鬆,就不能最後成功。

[評語]

一件事難以解決,常常不是因為真的沒有辦法可行。或者是問題的雙方各執己見,不願形成共識,或者是處事者陷入一種方法,進入了牛角尖。這時,無論是兩方還是一方只要平心靜氣,換個角度思考,事情總能迎刃而解。“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事情不到最後,成功也不是定數。切不能為現有的成績洋洋得意。始終保持冷靜的心態,才可圓滿成功。

一件事之難以處理,有人和事兩種原因。人的原因是意見不能協調,各執己見。在這個時候,如果大家能就事情本身的最大利益去看,事情就不難解決了。就事的方面來看,有時難處並不真正的困難,而是把一件事情的解決之途想偏了,鑽到死巷子去了。這時只要從巷子裡退出來,便能發現其他可以到達目的地的路。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它的時機。然而時機並不久住,一旦失去了便不復得。所以,要成功,一定要付出努力。就像我們要搭飛機,一定要先買機票,到機場,最後才能坐飛機到達目的地。如果我們不小心睡著了,錯過了起飛的時間,那麼便搭不上這班飛機了,但是總還有下一班。然而成功的時機卻稍縱即逝,未必有下一班。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倒還無妨,只要提起勁兒,再補上一簣,山總是在那兒等著你。事情卻未必會一直在那兒等你。因此一件事要成功,除了要付出努力,愈是接近成功時,愈不能放鬆,否則“一子之失,全盤皆輸”。軍旅之事,尤其如此。

124、無學為貧 無德為孤

[原文]

無財非貧,無學乃為貧;無位非賤,無恥乃為賤;

無年非夭,無述乃為夭;無子非孤,無德乃為孤。

[註釋]

夭:短命夭折。孤:老而無子。

[譯文]

沒有財富還不能算是貧窮,沒有學問才是真正的貧窮;沒有地位不能說是卑賤,沒有廉恥心才是真正的卑賤;年歲不長久不能說是短命,一生中沒有文章傳世才是真正的短命;沒有兒女不能算是孤獨,沒有品德才是真正的孤獨。

[評語]

創造財富的是學問。學識淺薄才是真正的貧窮。更何況金山銀山也能吃空,惟求學問可以綿長永久,求一時之財不如求一世之學。政治地位不表示一個人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地位顯達,若不憑良心做事,終落得萬人唾罵,被社會遺棄,這不是最大孤獨嗎?往往有一些平凡的人,卻能做出高貴的行為,像不食嗟來之食的餓漢。

人的富有在於心滿足,心不滿足,即使富可敵國亦是貧困,由此可見,錢財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貧富。沒有學問的人,由於缺乏心靈世界,弱水三千,而不得一瓢飲,即使擁有充裕的物質世界,也不會感到滿足。賤是無價值的意思;恥是一種人格,一種心的尊貴。無恥之人不但心地低賤,連人都稱不上。世上有許多居高位的人較平常更無價值,因為他無恥,反倒是一些沒有地位的人,卻能做出高貴的行為。

人的生命並不在壽命的長短。顏淵早死,至今猶為人稱道而尊為“復聖”。古來人瑞多矣,但是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雖生猶死。若顏淵者,可說已活數千年而不為過。他如孔子述而不作,孔教至今猶行;司巴遷著《史記》,千古學人無不神往,這才叫長壽。而有子無德,子亦棄之而去;有德無子,非其子亦親近愛戴,所以說無子非孤,無德乃孤。

125、知過能改 抑惡揚善

[原文]

知過能改,便是聖人之徒;

惡惡太嚴,終為君子之病。

[註釋]

惡惡:前“惡”作動詞解,指厭惡。後“惡”作名詞解,指惡事惡人。嚴:激烈。

[譯文]

知道過錯就能改正,就算是聖人的弟子;憎恨邪惡過於嚴厲,終究會成為君子的過失。

[評語]

知過能改,不是件容易的事。這需要勇氣,不怕在人前自暴其短;還需要智慧,明辨是非,才能知錯向善。能做到的人就是人上人了。人皆有善性。對待明理的人,應多加鼓勵,才能廣傳正道;對一時糊塗的人,應加以引導,幫助他走出混沌,迴歸正道。

“知過能改”要從兩方面來談,一是知過,一是能改。世人大多自以為是,鮮有自我反省的。在自我反省當中,又要知道什麼是對,才能發現自己的錯,而加以改正。能改則需要勇氣,甚至於毅力。有些人好面子,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又有些人積習已久,不肯下決心去改,或改之又犯,這都不能算改。因此,“知過能改”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些人小過能改,大過卻不能改;有些人易改的改,不易改的就不改。所以,能做到凡過必知,凡錯能改的人畢竟是少之又少。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君子教人,不當以攻為能事,而當以改為目的。惡人惡事,因為君子所不容,然而總要思其因,或為是非不明,或為本性矇蔽,才會如此。若讓一惡人自覺其非而改之,即是成就一善人。人皆有善性,君子教導惡人,更要善加誘導。徒事攻擊,只會增其偏執,終非社會之福,這便是君子之過而非君子之德了。

127、詩書立業 孝悌做人

[原文]

士必以詩書為性命,人須從孝悌立根基。

[註釋]

性命:安身立命的根本。

[譯文]

讀書人將讀書看做自己立身處世的根本,做人必須以孝順友愛作為基礎。

[評語]

讀書 一可授人以學識,二可傳播高尚情操。只有從學習中培養情操,才能懂得以所學用之民。讀書根本目的也正在於此。孝字推廣則為敬重一切可敬者;悌字推廣則為愛護一切可愛者。做人從最基本的孝悌做起,就不難“老吾老能及人之老,幼吾幼能及人之幼。

只有知識,雖能有益社會,畢竟缺乏生活情趣;只有情趣而知識不足,則無法服務社會,二者總以並重為佳。《詩經》是生活的記載,《書經》是歷史的記錄,前者屬生活的情趣,後者為知識的累積,所以,古人將《詩》、《書》列於經書之道,視為必讀的課業。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人性本善,無邪即是善。安身立命之本在於揚善棄惡,《詩》既無邪,《書》亦無邪,故能成為讀書人處世的根本。

孝是“順事父母”,悌是“友于兄弟”。能順事父母則為人必不致違法犯紀,重恩而不背信;能友于兄弟,則為人必善與人處,重義而不忘本。孝子推廣則為敬事一切可敬者;悌字推廣則為愛護一切可愛者。做人由最基本的孝悌做起,自然能逐漸推廣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

128、得意勿忘形 苦心終有報

[原文]

德澤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矝;

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斷不負苦心,為善者須當自信。

[註釋]

德澤:自身的品德和對他人的恩澤。自矜:自以為了不起。

[譯文]

如果積下的品德和恩澤太單薄,即使家中有好事降臨,也不一定是好事,那些春風得意的人有什麼理由自高自大;上天的大道最公平,如果世人能夠下苦功夫,上天不會讓這片苦心白白付出,做善事的人要充滿自信。

[評語]

好事降臨,必是因為行善在先。有自知之明的人,在遇到意外的好運時,總會捫心自問,自己有何德何能佔據好運呢?說不定降臨的好運正是他人設下的陷阱,不留意就誤入圈套了。可見,得意不可忘形。

“苦心人,終不負,三千越甲可呑吳”,只要能努力,就能變不利為有利,變理想為現實。

好事降臨,往往由不德者居之。如果己身之德不及,且於他人無恩,那麼好事之來,未必真是好事,可能在背後隱藏著什麼禍苗。因為事起無由,必有不正當的理由在支持,若坦然接受,很可能牽連入禍事中。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受到突如其來的好運時,往往會自問,到底自己有何德而能居之?如果找不出理由,則不免惶恐,因為是福是禍尚且不明,哪裡還敢以此自矜呢?

天道無非一個“理”字。雖說人事無定,是一個變數,然而也正因為它是一個變數,才可以改變和掌握。一件事的開始,往往萬事不足,然而事在人為。只要能下苦心,尤其是行善,條件自然會湊齊的。為善最怕沒有信心,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其阻礙,沒有信心怎麼會成功呢?連武訓那樣的乞丐都能夠興辦學校,天下還有什麼善事不可為呢?只怕沒有這個苦心啊!

129、自知之明 不卑不亢

[原文]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長進;

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興。

[譯文]

過高估計自己的才能,便不能再長進了;過高估計自己的成就,就失去了再奮發向上的動力。

[評語]

人只要有上進之心,就能和其他人處在平等的地位上。沒什麼事真正值得自卑,也沒有什麼事可以自負。正如沒有登不上的高山,也沒有下不去的深谷。把自己看得過高,無非是自欺欺人;把自己看得過低,又不異於畫地為牢。看清自己的腳步踏在什麼地方,就能避開羈絆登上理想的高山。

有的人有自大狂,有的人有自卑感,這些都是虛像,人應該在一種不卑不亢的心境中求進步。一個人只要有一顆向上的心,他永遠可以和其他人在平等的地位上前進,因為他的本質和其他人是相同的,甚至比其他人更要令人嘉許,因為他有一顆上進的心。

沒有任何事情是真正值得自卑的,也沒有任何事是真正值得自負的。聖人尚且不輕初學,初學又何必自卑自慚?該卑慚的是無心上進,則永遠不能自振自興;該卑慚是自以為足,則永遠無法更進一步。

沒有登不上的高山,沒有下不去的深谷。把自己看得過高,無非是自誤誤人;把自己看得過低,無非是畫地為牢。

人的眼光要常向下看,才能發現自己並不是最低的;人的眼光也要常往上看,才會發現自己並不是最高的,人更要看到自己有兩隻腳,無論現在是高是低,總是可以再往上爬,如此才會永遠進步,生命的境界才會更趨完美。

130、有為之士不輕為 好事之人非曉事

[原文]

古今有為之士,皆不輕為之士,鄉黨好事之人,必非曉事之人。

[註釋]

鄉黨:鄉里。曉事:明達事理。

[譯文]

古往今來有作為的人士,都不是輕舉妄動的人;鄉里中的好事之徒,一定不是通曉事理的人。

[評語]

一個人的能力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做事之前應仔細掂量是不是力所能及;事有鉅細之分,不是所有的事都是自己最應做的,急所應急,行事才能合理有效。好事之人往往不是為了通曉事理,而是以隻言片語作為自己炫耀和閒談的資本,至於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從未放在心人。這樣的人與追求真理的人是迥然不同的。

“有為”和“不輕為”是一體的兩面,這和君子重然諾、不輕易答應事情,凡答應的事一定做到是相似的道理。“不輕為”可解釋為不輕易答應一件事,或者不輕易去做一件事。一件事的成功,必定要經過事先的觀察,周詳地計劃,和不懈的實行。如果貿然答應別人,而未考慮自己的能力,到時無法履行。豈不失信於人?同時事有大小輕重,生命有限,若將生命花在無足輕重的事上,這豈是有為之士應有的態度?

至於鄉里那些好事之徒,有時爭論的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未必懂得真理所在,眼光亦未及於國家社會。他們之所以好事,乃是因為所為皆是小事,而小事易為,所以輕易便可去做。寶珠一顆難求,塵沙萬斛易得。有為之士莫不在有生之年,求其可為之事,當然不像鄉里好事之徒,逐塵沙而自喜。

131、種田要盡力 讀書要專心

[原文]

地無餘利,人無餘力,是種田兩句要言;

心不外馳,氣不外浮,是讀書兩句真訣。

[註釋]

要言:重要而謹記的話。真訣:真實而不變的秘訣。

[譯文]

地土地要充分開發利用,人的力量也要全力發揮,這是種田要謹記的兩句話。精神要專注,心氣要不向外散,這是讀書的兩句訣竅。

[評語]

如何讓有限的土地帶來最大的利益,在於“勤”字。勞動投入與收穫是成正比的。種下種子,棄之不理,收穫的將是茅草;精耕細作,收穫的就是金穗。讀書要三勤----手勤、口勤、心勤。手記筆記,口問疑難,心加思索。如果不聚精會神,怎麼能做到手、口、心並用呢?

種田必須充分利用土地,發揮全部的人力,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生命原本是一塊田地,就看你如何去發揮它的效用;倘若偷懶不去耕種,它便是一塊荒地;倘若種下香草,收成的便是香草;反之,種下蒺藜,收成的便是蒺藜。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得到最高的收穫,正如同以有限的生命,去完成最有價值的事情是一樣的道理。而其要言就在“地無餘利,人無餘力”這兩句話上。

“心不外馳,氣不外浮”,如果讀書時,一心以為鴻鵠之將至,哪裡還能專心讀書呢?或是讀書時,沒有沉住氣將一篇文章好好看完,才看三個字就要看窗外,再看三個字又想去逛街,這樣又怎能將書讀好呢?讀書首重專心,既不好高騖遠,亦不勞騖,沉著氣,定著心,才可能通達。否則就像一樹花種了沒兩天就要移到別處,隔兩天又要換種其它品種,如此反反覆覆,竟沒有一種花種得成,開得。

132、和氣待人 藏器待時

[原文]

和氣迎人,平情應物。撫心希古,藏器待時。

[註釋]

抗心希古:心志高亢,以古人自相期許。器:指才華。藏器待時:懷才以待見用。

[譯文]

心平氣和地與人交往,以平常的心情去處理事情。仿效古人,具有高尚的志向,胸中韜略無限,等待可以發揮的時機。

[評語]

內心保持公正,自然可以做到和氣待人。看待問題堅持其本來面目 ,不因一己之利而有所偏袒,內心就不會受到干擾,待人接物也就一片祥和了。心情平和,言語也隨 之溫婉,辦事亦能順利。不少人抱怨沒有好的機會來臨。人能成功根本原因不在於機會,而在於人是否有真才實幹。如果內在無才,機會來了也無法抓住。多學能幹,不僅是被動地等待機會,還能主動創造機會呢。

與人交往,若能保持和氣,可以避免許多不愉快的事發生。在和氣的心情下,不論言語和行為,都不會有過分之處,處處給人親切的感覺,自己也會因此辦事順利,心胸開闊。因此,只要一個“和”字掌握得好,便得一種最高的交往方式。

我們在應對事物時,要以公正平等的心去看一切,而不要抱成見,如果自己的心先不平,判斷事物就會不正。即使事情不順遂,或是遭人議論,仍然要保持公正和平靜。因為心情平靜才能看清事情,如果心情一亂,事情也會跟著紊亂的。

抗心希古是要以古人的高尚志節來自我期許,以“古人能,為何我不能”來自我質問。其實今日的環境未必比古化惡劣,古之亂世與今之亂世亦無太大分別,只是今人較古人不能堅守道理。反證於心,道理並不因外在環境而改變,只是人心以此作為遁詞罷了,然而能明白這點,而仍以古人志節自許的人畢竟是少之又少。

一個人的才能要能守、能藏,非其時不用。亂世有許多高人隱士即是此理,若迫於奸人之下,豈不是助紂為虐?有才能者如和氏璧,終有成為寶器的一天,怕只怕沒有真才,再好的時機也是枉然。

133、耐性坐板凳 光陰莫錯過

[原文]

矮板凳,且坐著;好光陰,莫錯過。

[譯文]

板凳要坐十年冷,一舉成名天下知;大好光陰要努力,錯過光陰徒傷悲。

[評語]

“沒有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讀書是件吃苦的事,也只有懂得吃苦才能嚐到學有所成的甜。今天苦學知識,明日幸福立業。

郭沫若說過:“人世間,比青春再可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最易消逝,誰能保持得記遠的青春,便是偉大的人。”郭老先生所說的“保持記遠的青春”不是花錢做保養,而是讓有限的青春發揮無限的熱情和動力,投入到求知中。這樣的人生永遠年輕。

這兩句是夢中聽來的話。夢有許多種,有些是我們經歷過的,有些是我們未曾經過的,有些卻是我們內心的希冀。但也有些時候,是令人流連忘返的情景,使我們感受到生命中從未有過的圓滿境地,然而那只是夢罷了。

你可曾記得何時坐過矮板凳嗎?對了,那就是童年。那是一段發光的日子,一段不知“夢裡花兒落多少”的日子,時光好像就在無憂無慮中偷偷溜走了。人生中有多少這種美好的時光呢?在生命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些美好的事物,那時不妨也如兒時一般,坐在矮板凳上,暫時駐足欣賞吧!

生命甚短暫,處世如大夢。有道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許多事不必太執著,太想不開,一切只求盡其在我。時光很寶貴,如何使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放棄爭鬥心和苦惱心,使人人過著美好的日子,這才是最重要的下無處非花,此花落,彼花開,夫復何求?

134、不失良心 要行正路

[原文]

天地生人,都有一個良心;

苟喪此良心,則其去禽獸不遠矣。

聖賢教人,總是一條正路;

若舍此正路,則常行荊棘之中矣。

[註釋]

苟:如果。去:離開。荊棘:困難的境地。

[譯文]

天地創造的人類,都要有一顆良善之心,如果喪失了這顆良善之心,那麼就離禽獸不遠了。聖賢教導眾人,總是勸人走一條正直大道,如果離開這樣正道,那麼就如同行走在荊棘之中。

[評語]

仁、義、禮、智、信是做人的正道。如果依著這五點去做,必定事事順利,前途平坦。這五點能指導我們一言一行憑心而動,不會淪為恬不知恥的禽獸。除了律己修身之外,多接觸聖賢的思想哲理也是有效的途徑。

孟子說人性本著,並指出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又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這些都不須向外求取,而是本來就有的,所謂“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禽獸是無惻隱、無羞惡、無恭敬、無是非的,如果一個人無惻隱、羞惡、恭敬、是非這四種人性的基本良知良能,自然和禽獸沒有兩樣。

聖賢教導了我們很多事情,以仁、義、禮、智、信之五點來說,便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如果依著這五點去做,必然事事順利,前途平坦。反之,如果違背了這些原則,必定處處碰壁,招人唾棄,有如走在荊棘中,不但會把自己刺傷,而且可能無路可走。這是因為聖賢憑其智慧的觀照所發出的言論,無一不是人心和事物最正確、最無損的運轉原則。捨去這些原則,就如無輪而欲推車一般困難。

135、務本業常樂 為百姓常憂

[原文]

世之言樂者,但曰讀書樂,田家樂。可知務本業者,其境常安。

古之言憂者,必曰天下憂,廊廟憂。可知當大任者,其心良苦。

[註釋]

廓廟:朝廷。

[譯文]

天下人談起快樂,都會說讀書 有樂趣,種田有樂趣,由此可專心從事本業的人,他們的生活常常充滿安寧快樂。古代的人談到憂愁,總是說為天下百姓擔憂,為國家大事擔憂。由此可知,肩負重任的人,他們總在為人類的命運擔憂。

[評語]

大樹植根土地,要部不斷各上輸送水分和養料,枝幹才會長出美麗甜美的果實。根部的輸送工作就像工作所會出的努力,而結成的果實便是從工作中得到的快樂。懂得工作意義的人才能從工作中獲得快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實在難能可貴。為己憂,為己樂是常情,但先憂他人,後樂自己就是難得了。

所謂本業,就是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一件事之樂與不樂,往往在於本身是否安於這件事上。而“安樂”二字,有如樹之根本,由於根本在土中,所以樹身才能穩健地成長,又由於根部不斷地輸送水分和養分,所以枝幹才能逐漸茁壯,生出甜美的果實。樹就像一個人的工作,根就是一個人的安樂,養分和水分則是加諸於工作上的努力,而結成的果實,便是從工作中所得到的快樂。如果樹根不吸收及輸送養分,樹幹便要枯死,更遑論結出快樂的果實了。事實上,懂得工作意義的人能從工作的本身獲得快樂,果實只是和他人共享的成果罷了。

范文正公在《岳陽樓記》中曾說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由此可知小民之樂固易得,聖賢之憂實難去。一個人心中的悲憫愈深,必然在全天下的人都得到安樂了,自身才能得到安樂。因為他實在已是以天下人之樂為樂,天下人之苦為苦。

136、身不正無好子弟 依勢者有真對頭

[原文]

薄族者,必無好兒孫;薄師者,必無佳子弟,君所見亦多矣。

恃力者,忽逢真敵手;恃勢者,忽逢大對頭,人所料不及也。

[註釋]

薄族:刻薄對待族人。薄師:不尊重師長。恃力:仗力欺人。恃勢:倚勢壓人。

[譯文]

對親族之人冷淡刻薄的,全定也培養不出好品行的兒孫;對待老師不敬重的人,一定教育不出好後代,這樣的情形已經見得很多了。依靠強力欺人的人,也會突然遇到真正可以與他抗衡的對行;依靠權勢作惡的人,也會忽然遇到冤家的對頭。這些都是人們所始料不及的。

[評語]

長輩對兒女的影響是潛移無聲的。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在課堂。他們本在言行中所體現出來的道德高下,對晚輩的良莠有很重要的影響。“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不可因為自己有一定的權勢就驕縱橫行,這樣只會招來更不利的強敵。

如果連自己的親戚族人都要苛刻對待的人,可見此人心胸狹窄,毫無愛心,這種人要說他會對社會有所貢獻,不是可能的事,他所教育出來的兒孫,也難以有善心。師是啟蒙的人,如果連師長都不知尊敬,分明是鄙視知識學問,這種人的子弟還會好好求學,成為有用的人嗎?多半是不學無術之徒。俗語說:“惡人還有惡人磨。”又云:“一山還比一山高。”倚仗力氣和權勢的,難道沒有比他更有力氣和權勢的嗎?樹太高了還要遭到雷擊呢!擋在路上的樹還怕沒人砍它嗎?事實上,狗不擋路人還不去踢它,老虎吃人還有人要殺它,恃力仗勢忽逢真敵手或是大對頭,哪裡會是偶然的呢?

137、靜敬為學 教除驕惰

[原文]

為學不外靜敬二字,教人先去驕惰二字。

[譯文]

做學問不外乎要做到靜和敬兩個字,教導他人要戒除驕惰兩個字。

[評語]

學深似海,要在學問上真正有所心得,內心平靜不可少。因為靜而後能發,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恭敬之心也是不可少的。做學問總是循序漸進而行,如果不恭不敬就會淺嘗輒止,無法學成正果。教導他人為學首先應讓對方去掉驕慢心和怠惰心。實際上這也是教人做到心靜且敬。

學問之道深矣!遠矣!《大學》之中有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由上可知求學要有所得,一定要先靜下心來,然後才能安、能慮、能得。

至於敬字,不僅是為學之道,也是做人之道。做任何事,首先要培養一顆恭敬之心。譬如學問,若是沒有恭敬的心去學它,所學就不會認真,也不會謹嚴,自然就不會有好處,可見“敬”字多麼重要。

因此,在教導他人時,若要讓對方學到真東西,首先要除去他的驕慢心和怠情心。因為驕慢則無法再增加,怠惰則無法再學習,若不能除去驕慢心和怠惰心,那麼教什麼都不可能學好。所以無論學什麼,首先要謙虛,承認自己的不懂,接著要勤奮地下工夫學習,如此才會教者喜歡,學者有得。

138、直道教人 誠心待人

[原文]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從,而自反無愧,切勿曲以耱容也;

以誠心待人,有或不諒,而歷久自明,不必急於求白也。

[註釋]

直道:正直的道理。自反:自我反省。求白:求說明以洗刷清白。

[譯文]

用正直的道理教導他人,他人即使不聽從,而自我反省也會問心無愧,所以千萬不要違心地改變自己去迎合他人;以誠懇的態度對待他人,他人或許不能理解,而經過時間的檢驗他人自然會明白沒有必要急切地表白自己。

[評語]

勸告他人是一種藝術。找到一種對方易於接受的方式,目的更容易達到。但無論是何種方式,都應是教導他們走向正路只有自己內心的正義不失,才能指引他人走上正途。以誠摯的心對待他人即使對方一時還不能諒解,但自己可以問心無愧。何況時間也會證明一切的。

有很多人以為有些事說了也沒用,別人反正不會聽從,不如不說,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人在歧路上是不辨方向的,雖然他也許一時不肯聽從你的勸告,一旦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再想起你的話,往往就能很快地走回正道來。勸告他人的時候,要懂得方法,口氣要婉轉,最重要的是要使他容易接受。每一個人都有他易於接受的方式,我們可以採取這些方式逐漸引他走向正路。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心中的正道不可失去,否則連自己都迷路了,如何能指引他人走上正確的路呢?

我們以誠摯的心對待他人,即使他人對自己一時有不諒解之處,如果事情容易解釋,而對方又是明理的人,儘可向對方說明。即使對方始終不能諒解,但是至少自己無愧於心,於人於誠皆無所失,也是可以安心的。

139、粗糲能甘 紛華不染

[原文]

粗糲能甘,必是有為之士;

紛華不染,方稱傑出之人。

[註釋]

粗糲:粗服劣食。紛華:聲色榮華。

[譯文]

能夠甘願穿粗布衣服的人,一定是有作為的人;能夠不受聲色榮華影響的人,才能稱為傑出的人。

[評語]

儉樸的生活能磨鍊意志,鍛鍊吃苦耐勞、堅韌頑強的精神,使人們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奮勇直前。如果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個人生活上,迷戀於吃喝玩樂,既消磨人的意志,又會分散工作精力。這樣的人必定是平庸之輩。翻開史岫,執著追求嗜慾、聲色和名利的人為數不少。若要超脫世俗,獨我自清,非傑出優秀人才之望塵莫及。首先必須能控制自己,一個人如果不能完全掌握自己,就易於受環境影響,同流合汙。

不厭粗服,可見這個人不好虛名;不棄劣食,可見這個人不貪口欲。這樣的人對於名利是不會動心的,在實踐聖賢之道上阻礙自然就少。宋儒汪民曾說;“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能嚼得菜根,便是能吃得下苦,在實現自己的理想上,必能腳踏實地去完成,而成為一位有為之士。所謂“無欲則剛”,剛者則能直道而行。

怎樣才算是一個傑出而優秀的人呢?首先他必須能控制自己。一個人如果不能完全掌握自己,那麼便很容易被環境帶動,這就成了境帶人,而非人帶境。一個人會被環境所帶動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自己沒有完全的自覺,不明白自己該做什麼;另一種便是執著於環境的某一點而不能放下,因此只能隨著該點而運轉。大部分人都執著在嗜慾、愛好,乃至於聲色、名利之上。真正能如《華嚴經》上所說,“猶如蓬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那般,對自己生命所遇的一切都不執著,而能完成自己理想與抱負的畢竟不多,這樣的人才是傑出的人。

140、執拗不可謀事 流通始可言文

[原文]

性情執拗之人,不可與謀事也;

機趣流通之士,始可與言文也。

[註釋]

執拋:固執乖戾。機趣流通:天性趣味活潑無礙。

[譯文]

性情固執怪僻的人,往往無法和他一起合作做事。敏捷活潑具有情趣的人,我們才可以各他談論詩文。

[評語]

討論不同於爭吵。討論是為了使事情更加完善,雙方互相尊重彼此的意見才有利於解決問題。若只依著自己的性子,以一己觀點為中心,不顧及事情的客觀需要,討論也就變成爭吵了。童趣又是一種原始的最單純的對美的體驗。隨著人的成長,這種美感也漸漸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加入了世俗的觀念。這時,再要去討論文章中的美,就難以達到至聖的境界了。只有那些能欣賞萬物本趣的人,才值得和他談文說理。

討論事情最重要的是不可先有成見,如果心有成見,事情已無更改餘地,那麼再談也是浪費時間。討論的目的在於使事情更加完善,因此必須虛心地提供意見才是上策。只知依靠著自己的性子去做事,而不顧理性的人,外不能見事情真正的需要,內不能見自己的偏執和缺失,和這種人一起做事,不但於事無益,而且處處礙事,使事情不能活潑運轉。

文學藝術是由我們內心天性所流露出來的,這種天性原本存在於每個人的天賦之中,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因外在的種種力量,使得這種天性逐漸被矇蔽而滯礙不通了。在孩提時期,大部分人都能欣賞一片雲,一朵野花,因為在孩童的心中沒有分別取捨,只有無盡的專注,這就是天趣。等到長大了,便失去了這種天趣,在看世界的時候,心中已無純然的真,而加入了許多世俗的觀念。這時即使要他去寫文章,在他的心中已無真正的文章了。因此,惟有能欣賞萬物本趣的人,手中無詩而心中有詩,方可以與之談文論理。

141、念祖考創家基,不知櫛風沐雨

[原文]

念祖考創家基,不知櫛風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貽後世;

為子孫計長久,除卻讀書耕田,恐別無生活,總期克勤克儉,毋負先人。

[註釋]

櫛風沐雨:形容工作辛苦,借風梳髮,借雨洗頭。貽:留。

[譯文]

緬懷祖先創立的家業,不知道經過多少風風雨雨,經受了多少艱難困苦,才能做到豐衣足食,將家業傳給後世;為了子孫長久考慮,除了讀書和種田,恐怕再沒有別的生活出路,一定要保持勤勞儉樸,不要辜負了祖先。

[評語]

“創業艱難百戰多”。一個朝代或國家的建立,無不經歷腥風血雨和千萬人的前赴後繼。國家如此,家亦如此。豐衣足食的生活家境,皆是祖輩們苦心經營、吃苦受累創下的。後人自當飲水思源,恆念創業維艱。社會的進步包括物質文明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前進。“耕田”在今天可以說是抓物質建設,而“讀書”可以說是抓精神文明,做到了“兩手抓”,社會的文明程度就更進一步。但作裡中不可缺少之人,便為於世有濟;必使身後有可傳之事,方為此生不虛。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一個家庭的興起,往往是經過數代的努力積聚而來的,為了讓後代子孫能體會先人創業的艱辛,善守其成,所以常在宗族的祠堂前寫下祖宗的教誨,要後代子孫謹記於心。

現在我們雖然已經很少看到這一類的古老的祠堂,但是我們心中的祠堂又豈在少數?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無一不是先人艱辛締造的,這歷史的殿宇,文化的廟堂,便是整個民族的大祠堂。

為後代子孫著想,在古代無非是要他們讀書以明理,耕種以養體,現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讀書便是使文化不至於墜落,使文明更向前推進。耕種以另一種角度而言,便是去發展我們的經濟,使社會不致受貧窮所苦。這些難道不是我們當前重要的課題嗎?先人的智慧與教誨,以現代的方式去了解,不是仍然充滿著睿智和啟示嗎?時代固然在變,然而人生的道理和一些基本的原則還是不變的。

142、無愧於心 收效桑榆

[原文]

夙夜所為,得毋抱慚於衾影;

光陰已逝,尚期收效於桑榆。

[註釋]

夙夜:早晚。衾影:《宋史》蔡元定傳:“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無慚於衾影”是指獨處時沒有愧對於心的行為。桑榆:指晚年。

[譯文]

第天所作的事情,一定要對得信自己的良心;光陰已經消逝,還希望在晚年有所成就。

[評語]

“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人最怕做虧心事,弄得寢食難安,即使有舒適的物質條件,也無法獲得內心的定靜,只有三省吾身、揚長避短、改過自新,才能真正做到問心無愧。

要想老來無所悲哀,不覺生碌碌無為,年輕時應早早努力。正如桑榆之所以可以晚照,無非是早種桑榆,才不會錯過大好的陽光。

“無愧”可從多方面來說,有無愧於天地,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妻子兒女,無愧於國家社會,這是就外在而言;就內在而言,就是無愧於心。內外兩者,原是一體的兩面。由此看來,無愧似乎是很難的一件事。其實,說起來並難,只要能做到不取非分,其次對人對事盡的一己之心,自然也就無可愧之事了。

能對父母盡孝,對妻子盡情,對朋友盡誠,對社會盡力,國家盡忠,對自己盡生命之長,對任何人或任何事都已盡了心,這樣的人即使隨時死去,都是清清白白,是最輕鬆、最快樂的人了。人最怕對人對事有所虧欠,弄得睡不安寢,食不下咽,即使外在生活再舒適,也是無法快樂的。

“桑榆暮景”是形容人的老年,所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桑榆所以晚照,無非早種桑榆,否則陽光照了一天,又何得而美好。因此,要老來無所悲哀,毫無人生徒然之感,必須及早努力。莫要在一日的陰雨的之後,連個夕陽也見不著,更別說滿天的繁星了。

143、創業維艱 毋負先人

[原文]

念祖考創家基,不知櫛風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貽後世;

為子孫計長久,除卻讀書耕田,恐別無生活,總期克勤克儉,毋負先人。

[譯文]

緬懷祖先創立的家業,不知道經過多少風風雨雨,經受了多少艱難困苦,才能做到豐衣足食,將家業傳給後世;為了子孫長久考慮,除了讀書和種田,恐怕再沒有別的生活出路,一定要保持勤勞儉樸,不要辜負了祖先。

[評語]

“創業艱難百戰多”。一個朝代或國家的建立,無不經歷腥風血雨和千萬人的前赴後繼。國家如此,家亦如此。豐衣足食的生活家境,皆是祖輩們苦心經營、吃苦受累創下的。後人自當飲水思源,恆念創業維艱。

社會的進步包括物質文明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前進。“耕田”在今天可以說是抓物質建設,而“讀書”可以說是抓精神文明,做到了“兩手抓”,社會的文明程度就更進一步。

144、生有濟於鄉里 死有可傳之事

[原文]

但作裡中不可缺少之人,便為於世有濟;

必使身後有可傳之事,方為此生不虛。

[譯文]

只要能夠作一個鄉里中不可缺少的人,就是對社會有幫助;一定要使死後有可以傳頌的事蹟,才是不虛度這一生。

[評語]

濟世不分大小,服務千百人也好,服務十人也罷,就算只能服務幫助一人,也是替社會解決問題,減輕負擔。吸要盡己所能,在多小的社區也可以做到濟世。

值得世人傳頌的人總有可歌可泣之處。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出“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來,但是從日常小事中體現出來的美德,就足以值得稱頌了。

所謂濟世,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困難的事,有的人以為一定要“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才算有為,倒也不盡然。社會中需要大的齒輪,也需要小的螺絲,二者同樣是不可缺少的。

一個人只要盡一己所能,即使在鄉里中也能做濟世助的人事,服千百人之務雖好,服百十人之務亦佳。就算能力再差,服一己之務也是行的。如果連一己之條也服不了,大概就是那種需要服務的人吧!能幫助一人,便是替社會解決問題,亦是在替社會減輕負擔,濟世並不一定非要在大處上著眼。

“可傳”是值得傳頌的意思。如果一個人一生一無所成,或是惡名昭彰,那有什麼值得傳頌的呢?“可傳之事”首先必然不是惡事,其次是對眾人有益的事,至於身後還讓人傳頌,可見這個益事還澤及後人,否則後人怎會稱頌?一個人能在生前受人稱頌已算是不虛此生了,何況澤及於後世呢?

145、積善有餘慶 多藏必厚亡

[原文]

桃實之肉暴於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

食之而種其核,猶饒生氣焉,此可見積善者有餘慶也。

慄實之肉秘於內,深自防護,人乃剖而食之;

食之而棄其殼,絕無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譯文]

桃子的果肉露在外面,毫不隱藏,人們都可以取來食用,食用後將它的果核種植在地下,還能再發芽長出生機盎然的樹苗,由此可知多做善事的人,一定要會有福分遺留給後代。栗子的果肉深藏在殼內,緊緊地保護自己,人們只好剖開食用它,食用後將它的果殼丟棄,絕對再沒有發芽生根的可能了,由此可見,愈是隱藏很深,吝嗇小氣的人,必然容易走向失敗。

[評語]

孫中山一心救國,死而後已。後人四處為他立像以瞻仰膜拜。而那些帝王處心積慮為自己建造結實的陵墓,卻也逃不過浩動。可見,生死之道不在表面。往往不愛生者得永生,而貪生怕死的人卻常死。多積善,德澤後世;吝付出,則自取滅亡。

146、修身求備 讀書求深

[原文]

求備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

知足之心,可用之以處境,不可用之以讀書。

[註釋]

求備:追求完備。

[譯文]

追求完美想法,可以用在加強自身的修養上,卻不可用在待人接物上;知足常樂的心理,可以用於對環境的適應上,卻不可以用在讀書求知上。

[評說]

“知足”和“不知足”各有各的適用範圍。在待人接物上不宜太苛刻,要知道世上有更好卻沒有完美;在學業上,卻要馬不停蹄,擴大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才能學有所得。如果將“知足”和“不知足”用錯了地方,在物質上不知足,只會陷入慾望的深淵,在學業上知足,就無法有所發揮和突破。

追求完備要看面對的事物而定。就像種花,如果種的花是蘭花,當然要求它長得愈美愈佳;若是罌粟,又豈能要它長得太好?物質的需求是永不會滿足的,只要過得去也就可以了,慾望本身是一個無底深淵,絕不可能將它填滿。至於個人心性的修養,雖然也無止境的,然而較之物質的追求,一個是走入深淵,漸失光明;一個則要攀登高山,迎向旭日。心性的和悅是長久的,而慾望的刺激的短暫的,究竟何者當追求,何者不宜太過,是十分明顯的事。人之歡喜畢竟在心而不在物。

相同的,知足之心亦當善於運用,在不好的、惡劣的環境中,要常感滿足,如此可以避免怨天尤人,使心境保持平和,在平和中求進步,而不致於失偏激。但是在求學問的進步上,卻永遠不可知足。若是太過知足,便無法在知識和智慧上求上進,那麼在能力和生命的境界上,都無法做更大的發揮和突破。

147、求教受勸 向善進德

[原文]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則向善必篤也;

聽切實話,覺得津津有味,則進德可期也。

[註釋]

老成人:年長有德的人。殷殷:熱心切。篤:深重。切實話:非常實在的言語。

[譯文]

遇到經驗豐富做事穩重的人,就主動虛必求教,那麼求善之必定十分誠懇;聽到懇切實在的話,便覺得津津有味,那麼品德修養的提高就可以看得到了。

[評說]

宋朝的遊酢和楊時有“程門立雪”,可見他們的拜師之心多麼真誠、崇敬,求教這心多麼急切。像他們這樣求教怎能學不到知識呢?“殷殷”求教,並不只對於比自己年長的人,只要是德業和學問有所成就的人,就向他們虛心請教,總會有所收穫。能聽進切實之話而津津樂受的人,必能接受一切正確的意見和勸告,又因為他們有一顆無虛妄的求真之心,故而能知過必改,實在是進德可期了。

向善必篤可由“殷殷求教”這四個字見得,所求教的必為自己所未具之善,或是未明之理。而殷殷二字可見求教之熱烈炙盛,換了平常人,見到老年人能起尊重之心便已不錯,能起求教之心更是少見。事實上,善不必在老,也有年輕時,便在德業或學問上有所成就的人,皆是可以求教的對象。重要的是是否具有那顆對道理殷切渴慕之心,有了這顆心,在任何地方都可獲得教誨和益處。

能聽切實話的人,必已具有實在之耳,方能聽得進。有些人你講你的切實話,他惟恐來不及掩耳,只怕聽了你的好話,砸了他的壞事。又有些人聽時兩眼茫然,右耳進去,左耳出來,或是聽時頭頭是道,明日忘得一乾二淨,那又有什麼用?因此,能聽進切實之話而津津樂受的人,必能接受一切正確的意見和勸告,又因為他們有一顆無虛妄的求真之心,故而知過必改,豈非進德可期嗎?

148、有真涵養 寫大文章

[原文]

有真性情,須有真涵養;

有大識見,乃有大文章。

[註釋]

真性情:至真無妄的心性情思。真涵養:真正的修養。

[譯文]

要具備樸實無華的性情,必須先要有真正的涵養才能達到;要有高明的識見,才能寫出不朽的文章。

[評說]

人從出生到長大,內心難免會惹上世俗的塵埃。若能反觀於心,將它的蒙塵洗淨擦亮,再藏之於懷,那麼當初的真性情就不會再失去了。這就是後天的涵養功夫。文章的意義不在辭藻的工巧妍麗,而在它的要義。偉大的文章可以引導人生取向直至人類的未來。徘徊於風花雪月的文章則是無法做到的。

人生下來,性情本是至真的,純然無雜的。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外界的環境未必如此純然無雜,因此,原本至真的性情,便逐漸淹沒而不顯。等到成長以後,經過許多苦樂的感受,才逐漸感到許多選擇都非真心所願,於是返觀於心,趕忙將它從塵土中掏出,洗淨擦亮,藏之於懷,再也不讓它沾上一點灰塵。

從自覺苦樂,到返觀於心,乃至再度找回,牢牢把握,這些都是後天的涵養功夫。未經歷練的天真是容易失去的,通過歷練後苦還能再度找回,那麼這個真性情就不會再失去。其實在本質上,幼童之真與成年人之真並無分別,只是是否落入塵埃的不同罷了。

文章由見識而生,在於它的內涵,而不在文字的工巧妍麗。傳大的文章,往往足以導引吾人生命的取向,乃至於人類的未來,前者須對生命有大認知,後者須對人類有大識見。若無這個大認知與大識見,一篇文章終稱不上偉大。

149、為善在讓 立身在做

[原文]

為善之端無盡,只講一讓字,便人人可行;

立身之道何窮,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註釋]

端:方法。

[譯文]

做善事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能做到一個讓字,那麼人人就可以行善;做人處世的方法也很多,只要做到一個敬字,那麼就事事能夠井然有序。

[評語]

讓的含義有兩個層次:一是不與人計較得失;二是能捨得財物去助人,能捨得知識去救人,捨得自己的生命去盡忠,捨得自己的享受去服務社會。看來,做到一個讓字,則百善皆可行了。

敬字也可以由三方面來說:一是對他人和氣恭敬;二是無愧於自己的人格;三是盡忠職守。處世做到一個敬字也就事事不差了。

“讓”可以由兩個層面來說,一個是“不爭”,另一個是“能捨”。能做到“不爭”便不會去與人計較,更不會為了名利而做出不善的事。“不爭”雖是消極的“不為惡”,若是人人都能做到,天下便不可少去很多不好的事。能不爭之後,更要積極的“能捨”,能捨得財物去助人,能捨得知識去教人,能捨得自己的生命去盡忠,能捨得自己的享受去服務人群。因此,為善的重點在一個“讓”字,能“讓”則百善皆可做得。

“敬”也可以由三方面來說,一是對人敬,二是對事敬,三是對己敬。對人敬則和氣自生,不與人爭,而且能相處愉快。對事敬則能盡心盡力,謹慎行事,而不會有虧職守。對己敬則不會做出不敬之事,有虧自己的人格,更會要求自己在道德學問上有所精進,絕不許有一點自我的浪費。因此,處世之道雖多,能做到一個“敬”字,也就能使事事不差,都上軌道了。

150、是非自明 得失自知

[原文]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

古人已往之得失,且不必論,但須論己。

[註釋]

安:哪裡。

[譯文]

自己所做原事是對還是錯,自己都不能判斷,還怎麼希望別人能夠做出評價?前代古人的得與失,暫且不必去評論,只需要認真審查自己的言行。

[評語]

一個人對自己的錯誤都不知道,很難想象出他能指出別人的錯處。宋代詩人楊萬里說:“見人之過,得己之過;聞人之過,得己之過。”看到別人的過失,就得知自己的過失;聽到別人的過失,也就得知了自己的過失。有些人喜歡大做文章批評古人,但往往這些人連自己的對錯尚不能明白,又何以能知道古人的對錯?即使古人的確有所失,我們應以古為鑑修正自己的行為,而不是忙於吹毛求疵。

 “好批評”是許多人都有的毛病,然而對自己所行的事情之對錯,能十分明瞭的卻不多。一根歪了的柱子,又怎能知道別的柱子是不是歪的呢?自己的眼睛瞎了,又怎能知道別人眼睛是否瞎了?人先要知道自己的一切心思言行是否正確,然後才能批評他人。然而能這樣反省自覺的人並不多,往往看到別人衣上有一些汙點就大聲嚷嚷,卻不見自己的一張臉全是黑的。

更有些有喜歡大作文章批評古人,若真是為歷史作考據,使賢人不至被埋沒也就罷了。但是,也該想想近如自己的對錯尚不能明白,又何能知道遠如古人的對錯?古人賢,自己能賢否?古人善,自己能善否?“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古人已成過去,是非曲直已無法改變,而今人所行所為,仍有賴自己的表現。倒不如從自身上下工夫,使古人之非不再在今人身上重現,這才是“以古為鑑”,以歷史作為經驗的最主要意義也在於此。

151、儒家仁厚 今人虛浮

[原文]

治術必要儒術者,念念皆仁厚也;

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虛浮也。

[註釋]

治術:治理國家的方法。儒術:儒家的方法。

[譯文]

治理國家是大學說的運用,儒家的學說之所以一直為我國所奉行,乃由於它的一切思想皆出自一個“仁”字。“仁”所以追求的才有所安、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皆有所養的樂園正是現代最先進國家所致力追求的。

[評論]

古人凡事講求實在,有本有源。現代人則不一樣,許多事只顧今日不顧明天,只看眼前不看將來。懷著一顆僥倖之心,做事不踏實的現代人和古人相比實在有所不及。

一種學說能否運用於社會,往往決定於它是否能使社會得到安樂。治理國家是一種大學說的運用,儒家的學說之所以一直為我國所奉行,乃在於它的一切思想皆出自一個“仁”字。因為有仁心,所以不忍見人痛苦,要使每一個人都幸福,要使老有所安,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皆有所養。這樣的理想,正是現代最先進國家所致力追求的,也就是一種人間樂園的理想。而儒家治術之所以一直為歷代所重用,亦在於它這種由仁出發而臻世界於大同的理想。

古人凡事講求實在,有本有源,絕不做一些虛浮無根的事。現代人有的則不一樣,許多事只顧今日不顧明日,只看眼前看不將來。今天才會走,明日便想飛,終日想天外有橫財飛來,儘想投機取巧,這便是做事不踏實,盡打高空而不知從根做起。所以今人不如古人,內缺所實的內涵,外欠確實的作為。

152、不忍起禍 不可不謹

[原文]

莫之大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

[註釋]

須臾:一會兒,暫時。

[譯文]

天大的禍事,都是由於一時不能忍耐造成的,所以行事不能不謹慎。

一文一人緣:《圍爐夜話》:原文及譯解(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