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圓桌派》要一直開彈幕

為什麼看《圓桌派》要一直開彈幕

鏘鏘三人行被清場後,順著竇文濤找到圓桌派,發現這節目比其前世毫不遜色,喜而逐之。

為什麼看《圓桌派》要一直開彈幕

開始,不喜歡那眼花繚亂的彈幕,但關了之後,發覺氣場變得很落寞,於是復又開啟,儘管看得有些眼慌神亂,但是,很喜歡那種語言生態,好比一個生機勃勃的池塘,不但有水有魚,還有各種水草鳥蟲,看著熱鬧。

先看的一期,是四個老大不小的男人(竇文濤,梁文道,馬未都,餘世存)在那裡談女人出軌(據竇文濤說,本來請了兩位女嘉賓,結果人家一聽聊出軌,不來了),開始,彈民們很不買賬,“四個男人說女人出軌,不公平吧?”

馬爺在節目一開始就說,女人容易出軌,彈民(應該是個女的)回應:“馬爺你說的好有道理,來來來我先揍你一頓!”“一幫老頭談出軌,我也是醉了。” “ 四個男的,坐一起,說女人更容易出軌?” “ 聽這些文人聊天,有時候覺得很汙。”“ 炸出一堆大男人主義 。”“ 這個純粹的胡說八道!” “這幾位都是老古董的感覺。” “四個沒事,閒得談論人家。” “ 沒女的你就這樣說?” “ 呸!有一女的出軌,就有一男的出軌”……

不過,隨著節目進行,四顆老幹蔥(竇文濤自嘲語)開始展現他們的魅力,場上的氣氛逐漸熱絡(不得不說,竇文濤的調度能力爐火純青),彈民也漸漸買賬,彈民誇:“馬爺果然老司機!”“馬爺那小眼神一眯,真可愛”。 老幹蔥們也金句不斷,比如馬爺的:“我們那時候搭著涼棚都找不著人。” “可以理解出軌,但不能理解陰謀”。“那孫子一會回來還特能吃”。“看到短信,不知道在哪兒。”……彈民馬上回應:“馬大爺,別急呀!” “想要馬爺同款手機”。有人感慨:希望在馬爺的年紀,還像他那樣在潮流中。

後來一期,竇文濤吸取彈民建議,男女搭配,請來劉索拉聊音樂話題,還有一期,是兩男兩女(周怡君,黃佟佟)聊母女關係,氣場反而單薄,於是,彈民們又不幹了,“唉,這集不好,”“像是幾個吃飽沒事幹的人在聊天”“只要有女的,就聊不開。”“沒意思,不看了。”“還是四個老男人聊得帶勁!”

觀眾對黃佟佟的發言一面倒的不贊同:“太胡扯,簡直看不下去。”“這女的簡直胡說八道!”厭屋及烏,甚至對黃佟佟的打扮也看不上了:“胳膊粗就不要戴大珠子好不好”。

彈民對劉索拉那拿架勢的現代音樂也不買賬:“這什麼玩意?""招鬼呢?““唱得太差了”,”好尷尬”。對劉索拉不斷笑場也直抒不滿:“笑得好煩”,“母雞下蛋都沒她叫得歡”。“老道長,收了這隻老妖婆”。

節目中,當黃佟佟提到曾經寫文章罵過文濤,敏銳的觀眾發現竇文濤忽然陷入沉思,半晌無語,彈民紛紛發言:“文濤這會不在狀態了。”“在想是哪篇文章”,“這女的沒有下回了”。儘管腹黑得厲害,但趣味橫生。

暢所欲言,率性而發,這就是一個談話節目的魅力和成功。

女嘉賓就不受待見?非也,王佩瑜,就成了第三季十八集的戲眼,她那清爽岸然的神態通殺男女老少,“看到王佩瑜就直接過來了。”“喜歡王老闆身上的仙範”,“女人帥起來真沒男人什麼事。”“眼睛好有神,裡面好像有水似的。”“瑜老闆的出現給這期節目提升了好幾個level”。“瑜老闆,我們欠你一張戲票。”

那期話題論及戲骨票友,彈民們紛紛向馬雲撇手榴彈:“馬雲不也拍電影了?就好這口別味兒”,“馬雲已經實現夢想了!”“馬雲:誰有我能打?”這些接地氣的議論,你在“乾淨”的節目上,是看不到的。

越來越喜歡圓桌派,越來越喜歡那琳琅滿目的彈幕。

一個聊天的節目被人追捧,表明我們的輿論場還不發達,看似網上琳琅滿目,但是,有價值的真話並不多,一些道貌岸然的臺場,儘管天天義正辭嚴,有時也做盡貼近親民姿態,但發的卻不是真正的民聲,反倒讓人遠離。好好傾訴和好好傾聽,至今仍是稀缺。

有規有矩、正襟並不危坐的圓桌派能火,很說明語境供給側很不正常。

從鏘鏘三人行,到圓桌派,竇文濤一直在人生況味裡淘金。

談話節目,魅力在其豐富性,而非乾淨的單一,這就是論壇的雜議比聲音單一的新聞更耐人看的原因。圓桌派有山有水有雜草,是一個好的輿論場。

為什麼看《圓桌派》要一直開彈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