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倫美奐的馬灑儂人古樂,古樸文化……壯鄉絕妙風景線


馬灑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9.00公里,國土面積4.68平方公里,海拔140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

全村有耕地2321.00畝,其中人均耕地1.20畝;有林地1500.00畝。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60戶,有鄉村人口1968人,其中農業人口1774人,勞動力137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14人。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72.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21.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打工、種養殖業為主。

馬灑儂人古樂,古老而悠揚,據考證的牌文記載為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分為24個正調,6個外調,演奏的曲目有《南京官》、《降神腔》、《迎神腔》、《吉祥音》、《滿江紅》、《仙家樂》、《胡月》、《落地錦》、《疊金錢》、《柳葉青》、《金焦葉》、《浪淘沙》、《萬年枝》、《鎖南枝》、《道春蘭》、《朝天子》、《掛金鎖》、《請風》、《增白福》、《小衛靈》、《一窩蘭》、《轉金錢》、《透


大凡到過馬灑村的人都知道,它的村容村貌美而精緻

大凡應邀到馬灑村參觀的人都知道,馬灑儂人古樂讓人傾倒。感受賞心悅目的壯鄉絕妙風景線

領略美倫美奐的民族古樸文化廊,在你的心裡,終將被現代文明今勝昔、古樸文化昔勝今的感悟所佔據。

走進馬關馬灑,靜靜地聆聽古樂

馬灑儂人古樂與文昌大洞經有關,始於古越國會稽郡

由於過去信奉佛教、道教、儒學及壯族巫卜,古樂也具有其文化特點。每隔兩年或二月求雨、六月消災等重要活動,都要誦文昌大洞經或觀音大洞經,民國時期又有超忘經,並流傳至今。

猶如細細的品味一杯清茶,香遠溢清、耐人尋味。靜靜地欣賞古樂,抑揚頓挫的音符,尤如天籟,置身其中,令人彷彿穿越歷史時空,回味悠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