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前六期與後期相比,出了更多的將星,這是為什麼?

蝶戀花緋

孫中山根據革命的的需要,決定成立一所培養革命軍隊軍官的學校。根據這一要求,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於1924年6月16日在廣州黃浦長洲島正式成立,史稱黃埔軍校。軍校設有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政治科等一些相關專業科系,第一任校長由蔣介石擔任。
黃埔軍校也曾先後數次改名,1926年改稱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9年改為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1年改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6年改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全國解放後,國民黨敗逃臺灣,又改回為陸軍軍官學校至今。
黃埔軍校從成立開始至1949年國民黨敗逃臺灣期間,共招生二十三期學員,但是人們所熟知的將領一般都是一至六期的畢業生。他們有徐向前、陳賡、胡宗南,湯恩伯、杜聿明、王耀武、林彪、戴笠、張靈甫、鄭介民、廖耀湘等等,可謂將星如雲,群星璀璨。
然而,以後在黃埔畢業的學生很出名的卻很少,這是為什麼呢?主要的原因是:
⦁黃埔軍校前期的畢業生,正值國民革命軍初建時期,部隊正是用人之際。而當時的軍人大都是沒有什麼文化且沒有受過良好的軍事理論學習和訓練的人。而黃埔生在經過正規、系統的軍事理論學習後,再通過幾場戰爭,提升的速度就非常快。
⦁由於蔣介石是黃埔軍校的校長,又是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為了能牢靠地掌握部隊,因此他就刻意地提拔自己的學生擔任各級的指揮官。
⦁黃埔前期的畢業生,正值軍閥混戰時期,由於國民革命的節節勝利,部隊發展的也特別迅速。因此,各級指揮官需求量也很大,這就給這些前期的畢業生們提供了迅速升遷的機會。到了抗戰期間,這些人已經是團長、旅長、師長、軍長,甚至是集團軍司令的高官了。後期畢業生由於資歷、戰功都不及前期這些人,所以很難升到高位。
⦁黃埔軍校初期招生是不分黨派的,只要考試成績和政審過關就可以入學。因此,不少中共的軍隊將領也是黃埔畢業生。但後期由於國民黨進行了清黨,不允許中共人員再考黃埔軍校,畢業後也只能在國民黨軍中服役。隨著戰爭的發展,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被一部一部地消滅,後來的畢業生還沒等提拔就已經無兵可帶了。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黃埔軍校前六期學員在如此惡劣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下只經過半年的軍校學習湧現出的將星竟然比後來的十七期學生還要多?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知道前六期和後來的十七期這中間最重要的第六期到底發生了什麼重大的轉變。從1924年6月至1927年底的時間裡,黃埔軍校共培養了六期學生,畢業生人數達8107人,是正宗的黃埔時期。其中第一期佔據了軍隊中最高的位置。在講究資歷的國民黨軍隊中,黃埔一期就是個金字招牌,黃埔學生中最早做到上將的,全是一期的。而第二、第三期,雖然比第一期畢業晚不了多長時間,但除了王耀武等少數人外,在升官速度上卻怎麼也趕不上第一期。不過第二期也創造了黃埔之最:總共600多名學員中竟產生了325名將軍,號稱“黃金二期”。第四期運氣非常好,正趕上黃埔軍擴大時期,畢業學生佔據了相當好的位置。運氣最差的是第五期和第六期了,畢業時正值戰事激烈和蔣介石反共清黨,很多學生犧牲在戰場上,更多的人則被自己人逮捕殺害了。其中第六期入學時有4400人,經過了廣州的“四一五”反共大屠殺後,死走逃亡,畢業時只剩下了718人。另外,黃埔在潮州、武漢、南寧、長沙、廣州的分校也培養了一批學生,同樣經歷了國共分裂的劇烈動盪。此後共產黨在黃埔軍校中的勢力被全部清除,黃浦軍校成為了蔣介石的私人學校,而他一生最看重的就是“校長”這兩個字。

下面來比較一下前六期和後十七期的黃浦軍校首先是辦學理念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在蘇聯的幫助下創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所以在黃埔軍校的教官和學生中,既有國民黨,也有共產黨,並且分別成為國共兩黨軍事、政治力量的中堅。黃埔精神:“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不為升官發財,只為革命,革命的目的是改變中國是弱國的現狀,這一理念使的黃浦軍校上下一心,一切為著打敗反動軍閥,一切為了革命,人人心中牢記革命理念,個人恩怨與榮辱得失都拋在一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其中迸發的巨大能量非後來蔣傢俬人學校的學生可能比。



早期黃埔軍校宿舍

其次是師生素質以及選拔方式


一期黃埔畢業生合照

時勢不同

黃埔軍校誕生的時候更是中國現代史上最為風雲激盪的年代,本來就是孫中山為了給北伐培訓軍事骨幹而創辦,軍校幾乎從建校開始就投身於血與火的戰場,開學典禮才四個月後,黃埔軍校師生就會同廣州工團軍、農團軍和部分從韶關回師的北伐軍一舉平定了廣州商團的叛亂,第一次經歷了實戰的磨練。隨後於1924年11月,也就是開學半年後就成立了教導團,並作為主力參加了第一次東征。先克淡水,再戰棉湖,擊潰陳炯明部主力,而教導第1團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全團傷亡過半,9個連長6死3傷,傷亡最重的3營營黨代表、副營長陣亡,3個連長2死1傷,9個排長7死1傷,全營385名士兵戰後僅剩110人。第一次東征勝利後又馬上回師廣州平定楊希閔、劉震寰的滇桂軍叛亂,接著第二次東征,收復東江地區,徹底肅清陳炯明部。到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此時黃埔軍校已有4期學員畢業,第5期在讀,第6期在進行入伍生訓練,加上軍士教導隊、高級班和各分校學員,總數達3.3萬人,直接參戰的黃埔師生相當於2個軍,而且其中很多人擔任北伐軍的各級軍事主官和黨代表,使北伐軍的軍事和政治素質都大為提高,北伐軍僅用了一年就席捲東南各省,連克武漢、南昌、南京、上海,從南國的百粵之地到飲馬長江。北伐戰鬥之烈,勝利之迅,軍威之盛,堪稱奇蹟,而黃埔師生在其中居功至偉,同時犧牲也最為慘烈。

兩次東征和北伐,黃埔師生犧牲的就有近3000人!其中第1期犧牲300人、第2期犧牲200人、第3期犧牲500人、第4期犧牲700人、第5期犧牲300人,幾乎佔這五期畢業生總數的27%!

黃埔軍校北伐將士墓地

我們不是接近實戰,而是我們就是用實戰來教育學生,如此的訓練方法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個。如此高的淘汰率使得學生們的實戰水平和軍事素養都有很大提高。而早期的軍功也為他們的升遷奠定了基礎。而後來的幾期接著趕上第一次國共內戰和抗日戰爭,大多都進入基層擔任連排長,但是面對實力明顯比中國強很多的日軍,他們就難以像過去那樣所向披靡了,並且因為對手強大犧牲的將領也比較多,

很多後期的將領都是在沒有完整學到了專業的軍事知識就為了補缺而走上了戰場,這樣導致了質量的低下

升遷速度

一是黃埔軍校早期全中國都沒幾個軍校,國民革命軍正組建之中,就像股票的原始股一樣,從黃埔出來就在革命軍隊裡佔據了那個位置,後來擴軍,在實戰中歷練出的佼佼者就成了一個個將軍。二十黃埔是蔣介石嫡系的標誌,之所以將星輩出很大程度是蔣先生在抓軍權,培養他自己的軍隊,黃埔生提拔時有校長加分。而這裡面蔣介石最看重的就是前幾期畢業生,他們都是在蔣介石直接領導下培養出的人才所以在升遷上錢六期更是受到照顧和青睞。所以最先成為將軍的學生裡前六期的畢業生最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