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最高的禮儀“三道酒”

彝家最高的禮儀“三道酒”

作為全國30個民族自治州中的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的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聚集了大量的彝族,彝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其酒歌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邊唱酒歌邊敬酒,是彝族人延續已久的待客方式,表達出的是彝族人豪爽、粗獷、熱情、奔放的民族熱情。“三道酒”是彝族接待貴客的最高禮儀。

彝家最高的禮儀“三道酒”

相傳,明洪武14年,傅友德,沐英攻雲南,武定府女土司商勝備糧千石,到昆明金馬山迎接明朝大軍。這種深明大義之舉,為國家的統一做出了貢獻。洪武皇帝朱元璋特賜商勝“金帶一條,授中順大夫、武定軍民府土官知府”。民間傳說,當年鳳氏在金馬山迎接沐英大軍時,以彝族最高的禮儀,數里搭棚攔門敬酒,殺豬宰牛,大擺宴席,三日三夜,燈火通明,歌舞不絕。深得沐英喜愛,而作為彝族最高禮儀的“三道酒”也在當時流傳開來。

彝家最高的禮儀“三道酒”

第一道稱為“攔門酒”,即在門口迎接客人。彝家人吹響長號、嗩吶,彈起月琴,載歌載舞,歡唱迎客調。客人一下馬,盛裝的彝族姑娘捧上一杯美酒,若酒杯內放有木葉,則表明要客人當場回唱一首酒歌。

彝家最高的禮儀“三道酒”

第二道是“祝福酒”,在酒宴上向遠方的客人敬上雙杯美酒,獻上祝酒歌。祝酒歌多為現成曲調,熱烈高亢,唱詞內容有傳統詞,也可即興發揮創作。即興創作的一般是根據客人身份,唱祝福、讚美和吉利的歌詞。祝酒歌可一人唱,也可集體唱。

彝家最高的禮儀“三道酒”

第三道為“留客酒”。客人告辭時,主人送客人到門口,請客人喝下最後一杯酒。敬酒時,長號、嗩吶同時吹奏。客人要離開主人家時,主人送客到門口時,請客人喝下離別時的最後一碗酒。敬酒時,長號、嗩吶同時吹奏留客調,男女青年歡歌起舞,主人手捧酒碗唱起臨別的酒歌,“走是要走了,舍是捨不得…”客人必須把這碗留客酒喝掉才能啟程離開。

彝家最高的禮儀“三道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