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對太極拳有什麼作用?

手機用戶99546916821


站樁對太極拳有什麼作用?

站樁對太極拳來說是紮根基的作用。老話說:萬法皆從樁中出,只要認真練過站樁的都會有這個體會。

站樁相對於拳架來說,浪費的體力相對少一些,更加容易上手找到感覺。很多人會問:站樁的感覺到底是啥?其實站樁最主要的感覺就是上虛下實的紮根感覺,能夠感覺到勁力全部松沉到腳下,然後才能逐漸調整至周身一家,整體如一。

我個人的站樁經驗,最初的樁法主要訓練九個方面的勁力:前下方、左前下方、右前下方、前方、左前方、右前方、前上方、左前上方、右前上方這幾個方面的勁力。只要這幾個方面的勁力有了,其他的就好練了。

往前下方的勁力最容易練出來,所以最開始入手就是練這個樁法,雙手環抱在小腹前的,因為這個樁肩部相對於其他幾個樁來說最容易鬆開;如果上手就練習雙手環抱在胸前的樁,很容易造成肩部的緊張,引起憋氣。

愛好者應該明確的是,站樁不是傻站,在那不動的,只是動的很微小,不露形而已。松透了之後就能體會到內在的那種流動性,這種感覺非語言能完全表達清楚,只能是自己的感受,真正站過樁的人都能理解這種感受。

把站出來的感覺帶入到每個拳式中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活樁,否則你連樁的感覺是啥都不知道,就想打出來活樁那是天方夜譚、痴人說夢。當你真正的把整套架子都能以活樁的形式練出來的時候,你才會每年都在進步,否則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停滯不前,永遠不會再進步。

所以說樁法是太極拳修煉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基本功,個人建議必須練習。有些門派會在師父指導下指接從架子入手,進行單式訓練,也能起到樁法的功效。不必拘泥形式,只要能練到真正的活樁即可。

如果您有更好的表述,請在留言區或者評論區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太極王敏夫


可以肯定的說,不僅僅練好太極拳要站樁,任何拳法要想有所成就都要站樁!

當然以樁功而言,不同的門派有所不同,在一些門派裡面,樁功是分為動樁和靜樁的,靜樁就是我們所瞭解的,站在那不動的樁功。

而動樁則是一些特殊的招式,或在套路里面選擇一些特別的招式,反覆的千百次,千萬次的習練一個式子。

把這個式子練熟練透,最好能出現太乙循經,也就是每練一遍,體內就能出現一個完整的內力循環,這也是傳統功夫中說的“千日大成”,“功成永不退”,之後再練習其他式子。

那麼為什麼為出現這種靜樁和動樁的區別呢?因為動樁的出現,是正宗武學所要求的,由動入靜,可以更好的啟動周身血脈的運行,也能更好的讓心神有所寄託,可以更好更快的提高武功,但是動樁入門,有個特殊的地方,就是必須要文武雙修,要多讀書!

如果只練功,不讀書,由於動功啟動氣血較快較急,沒有讀書的靜功加持,則不能很好的循經和收斂精神氣血,只有動沒有靜是不行的。只有多讀書才適合以動樁入門。

而靜樁則不同,他本身是靜止的,能比較好的讓氣血和心神沉澱下來,所以很多學習武功的人,由於比較少讀書,在傳承的過程中,練動樁多了感覺不對勁,發現練靜樁的效果比練動樁強,就開始多站靜樁為主了。

而且在站樁之前,最好能多練習一些基礎功, 比如抻筋拔骨,活動手足的功夫,然後再進行樁功的訓練,這樣效果更好!

把樁功練好了,不管是動樁還是靜樁,再去練習太極拳,則會有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可以很好的體驗到傳統內功的奧妙!

武當先天太極拳19代傳人

武當太乙鐵松派代14傳人 凌霄客


九天凌霄客


一,站樁是功夫門徑,得之則入,不得則出。

古時候站樁不當功夫練,當磨性考驗。先是端茶倒水,後是敬老愛幼。平常不讓練拳,練時嚴格苦站。累得腰痠腿疼,苦得心煩氣亂。很多功夫學人,都是止於此處。那麼,為什麼非要站樁磨性考驗呢?免掉這一階段行不行?直接教功夫拳架行不行?或者退一步說,站一站就過去,別這麼辛苦較真,我們只想健身而已?古人講,不行。我講,也不行。為什麼?我只舉一個例子,當然例子還有更多,以後還可能涉及,我只是以此為例,簡單明瞭。倒茶!倒茶人人見,但能不能倒好茶不一定見。空杯倒茶是最好的結果,茶滿可飲,沒有浪費。但如果半杯舊茶,或少半杯會怎麼樣?別說舊茶好壞,就倒也不能滿杯。但如果滿杯舊茶會如何?倒不了了。倒也溢出去了,浪費了。你來學功,滿腦子貢高我慢,好象滿杯茶,讓我教你功夫,怎麼教?你比我還傲慢,一幅你比我強的樣子!不是聽不見,就是聽不清。表面挺恭敬,心裡卻不信。茶倒出去了,卻沒裝下。可能還事得其反,造成埋怨。古訓很多,實難盡述。成佛靠心磨,不磨不成佛。寧可不教拳,也不廢樁功。何況“海納百川因位低,人能學古自當強。"如果你真以為,可以拿養生之詞作藉口,胡亂矇混過去,站不站無所謂,那麼我只請你在一堆沙子上建房子,如何?🤔

二,站樁也是登堂之鑰,功成之要。

當然,你僅僅以為站樁是磨性考驗,入門功夫就謬誤了。小小一站,非常一練。有此一站,徹地通天。洗精伐髓,丹田錘鍊,皆是養生神言,武學心法。所以寧可慢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一夜暴富,一步登天。過猶不及,乃是祖訓。"信蒼生不信鬼神"。站也是戰,戰天鬥地改人運,不信東風喚不回。站樁神髓是敬神,改變天命的霸氣,永不言敗的鬥氣,敬重自然的真氣,愛護生靈的仁氣。既講天人合一,也講人定勝天。

詞雲,既無陰來也無陽,一人一身一中央。三皇五帝皆來敬,三世因緣鐵打樁。夫子一舉三拱首,老君不動髯自揚。勸君莫作傷人事,只到聖前苦面牆。

無極樁的動作是以松立為主,象青松靜立雲間,吐雲納雨,無須過多要求,只要求平衡不偏,雙腿微曲則可。若求太多,反而不美,失了無極不動之韻。彷彿天地,把握陰陽,吐納環宇,心入雲端。此樁是太極拳的起勢樁,也是立身中正的核心,但往往又是遭人輕視的環節,一是沒有動作,二是沒有動靜,如果不是入室的明白人,真就過去了。真正功夫往往難看,好象地裡的麥穗,有粒兒的低頭哈腰,沒粒兒的搖頭晃腦。所以古人講,“順為凡,逆為仙。奧妙皆在顛倒顛。"

為什麼呢?舉個例子,比如倒退走路,俗稱背行,後腳跟先著地兒,練後半身的勁兒,平常練不到的都練了,一旦打仗,一轉身,人到你後面了,怎麼回事?倒行似電,全身發力,比你多出一個方向,沒等你出手,人己到了,這就是逆為仙。站樁就是練平常練不到的地兒。俗話叫頂著勁,逆著勁。彆著勁。越站越心煩,越煩越難站。讓你苦不堪言,忍無可忍還得幹。這就是磨性考驗。但原理也就來了,平時行走肌都變休息肌,平時磨損的地兒都開始疼痛,幾十年的大小積累都找你要帳,一下子讓你應接不暇,苦不堪言,欠帳得還吶!但一旦過去了,還清一了,就脫胎換骨了。不僅養生,去病,還煉精伐髓,提高智慧,功夫大長。所以站出功夫養出神,就這個原因。功夫界稱為換勁兒,養生界稱氣衝病灶。都是得到好處的意思。

為什麼過去"功夫哥"多傻不拉嘰?痴痴呆呆?行為有逆常行?反而容易修成正果?就是行常人所未行,事常人所未事,果常人所未果。以恥處見功夫。好似站樁,傻傻一站,呆呆一練,誰不笑你呢?但內在奧義又有誰知?華眾取寵一時,不如安之若素一世。站沒有動作,但真站起來,難著呢。但簡單孕育真知,看起來苦不堪言,幹起來全是好漢。反正允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試試亦可。

詞雲,“神意一出,天地見,精足氣滿自通貫,不是仙翁來掬水,必是清風拂人面。"

頭在藍天蕩,腳在水裡晃,吐著南江水,踏著北海浪。風在水裡走,海在天上漾。自身合宇宙,四海任奔放。


豐豐224616993


何為樁?即打入地中以固基礎的木橛。

何為站樁?即身體如木樁站立不動,目的在於如木樁有根穩定。
受到樁的安定性、穩固性的啟發,通過一定的規矩、方式和途徑加以訓練,既可以養生,又能獲取武術功力,這樣的功夫叫做樁功。樁功和中國傳統武術一樣歷史非常悠久,並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學習中國傳統武術快速獲取功力的輔助功法、秘密功法。中國的傳統武術各門各派都非常重視站樁,“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更多地就是指習練樁功和其他的一些輔助基本功。近代意拳(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把樁功發展到極致,意拳體系基本就分為站樁和試力,完全沒有拳招套路。可見,樁功在養生和快速獲取功力方面確實有其獨特的迷人的魅力,至於要不要拳招套路,恐怕是仁著見仁,智著見智了。
樁功的形式多種多樣,如站、坐、臥、躺、行等都可以仿樁而練成為樁功。從修煉方式看,樁功主要有兩種方式:即靜樁和動樁。站樁只是靜樁的一種方式,功架(樁功的外在表現形式)卻可以多種多樣,不同的門派、不同的拳種對功架的要求會有不同,但功理功法卻是一樣的。就太極拳而言,常見的站樁方式有:太極樁、渾圓樁等。相對於動樁,站樁的好處在於:一是有利於放鬆精神,平心靜氣,入松入靜;二是有利於固定身體間架,不偏不倚,中規中矩;三是有助於意識專注,意念引導,內安外定,鬆緊有度;四是有助於較快進入功態(太極態),通筋活絡,意、氣、力得以融合。堅持不懈長期習練,專致站樁,最終就能打通習練者的全身筋脈、關節、穴位、經絡,固元培氣,強筋得勁。
不同門派、不同種類的傳統太極拳留傳於世的,都有自己的拳招套路,都是由太極拳創始人經過千鑿萬擊,精雕細琢,反覆實踐,不斷總結提煉而來的,有的甚至要歷經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歷經實戰不斷檢驗而最終定型,並深深地烙上本派太極拳獨有特徵,突顯本門太極拳特有魅力。正因為如此,人們根據正在演練的太極拳特徵,很容易就能識別出是楊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或者孫氏太極拳等的太極拳種類或者門派。由此可見,並不是隨便拿一家外家拳慢慢地演練就能成為太極拳,也不是對傳統太極拳進行隨意刪減或者增補,就能成為新的太極拳種。
但是,無論如何的紛繁複雜,當把太極拳各個招式之間圓環轉換的聯繫切割開來,使之成為一個個獨立的拳架招式,就會發現,這一個個拳架招式實際上就是一個個樁式的功架,也就是說每個拳架都可以作為站樁的功架。反之,太極拳就是把一個個的樁式功架通過一定的規矩、一定的方法承接上下,盤旋左右,使之有機聯繫起來以利於周旋進退。顯然,無論是太極拳還是站樁,本質上都是在修煉樁功,站樁為靜樁,太極拳為動樁。習練太極時,要慢慢地一招一式地演練,所以民間多把太極拳的演練稱之為“盤架子”,目的在於把站樁時所感受到的太極態(功態)帶到運動上來,在保持功態的基礎上以小幅度、短距離、慢速度實施點的移動、線的伸縮和麵的變換,使太極拳成為和諧的、科學的具有一定規格、勁道、節奏和攻防要義的動作體系。

手機用戶99546916821


三大內家拳,只有形意拳要求站樁,老太極、老八卦是不要求站樁的。

為啥?原因很明確!

形意如山,太極如水,八卦如風,這種說法很形象的說明三種拳法的特性。所以威嚴不動的山需要通過站樁來培育,而流動無形的風和水,樁功越深反倒晦澀,難以靈動。

理念決定行為,拳理決定練法和打法,這道理不難明白。

所以樁功不合太極和八卦的理法,太極是陰陽轉換的拳架來成就,八卦是圓轉無盡的轉圈成就。

那為什麼現在太極和八卦也站樁?原因其一是很多練太極和八卦的人早已不明拳理。

其二是明白人也可以把樁當成練拳的方便法門,渡河之舟。

對於明白人來說,適當站樁有三大好處:

一是明白拳中規矩,畢竟靜止不動及慢動更容易體會到身體各部位的細節。

二是求松,也是因為靜止不動更容易體會全身抻筋拔骨狀態下的松。

三是求靜,不解釋了。

另外,站樁還有一大好處,就是返先天,求取內家拳孜孜以求的一氣,即內勁,內家拳共同的根蒂!但這種說法近於虛幻,為一般人所不取。

據我所知,孫氏太極唐山一支還有此隱秘練法,可惜稀為人知了。


我是江風吹又生


站樁,是傳武的一項基本功,也應該是一切習武者所應習練的上乘功夫!所以,不能拿站樁去單論太極拳。

站樁有高樁和低樁之分,亦有健身與功夫之別!

高樁主健身,多在習套路時採用。

低樁主換力,多應單獨習練。

只是當今的傳武習練者,多下不了苦功,所以也就很難達到換力的功夫層次!

而換力的目的,即是要把人身的虛浮之力換成即沉穩,又靈活的下肢功夫!

也只有這樣,真正的技擊功夫,才能發揮出出神入化的巨大能量!

只可惜,此中的功夫奧秘,習傳武者,多浮於嘴巴上的明白,卻又多不肯深入習練。

而習現代搏擊者,不但不明,多又小看此項站樁的功夫。

打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習武不明道,老來全丟掉!

此中的道理,只能由習武者,自己去體會吧!


紫雲君客


樁功分靜樁和動樁。

不要把樁單獨分開去理解,要把樁和拳放在一起去練去提高。

樁的目的是拳,所以不要走偏了。

樁是為了整合,間架的合理運動並且形成身體記憶,樁的過程鍛鍊到筋骨肌肉,筋的撐拔,骨的整合順遂,肌肉的鬆緊適宜。更關鍵的是運動中筋骨肌肉的發揮變化,這決定著拳法中勁路勁力的優劣。

樁是概念,拳是目的,樁是為了拳,所以不必執著於練的是動樁還是靜樁。拳練好了,不刻意站樁,動起來就是樁!

樁的結果是功,目的是拳。

所以不要糊塗了概念,現實中,好多人不站樁就練拳就出了功力,好多人光站死樁結果一動起來拳法功力一點沒有。


念仙72387081


樁功是培內的重要手段之一。站樁促使經絡內氣循環加強。功夫好的,腳下落地生根。身體半米圈裡磁場各向同性。長“內勁”的手段之一。樁功密不外傳:內動外不動。

不站樁也能練出功夫,就是“動樁”,反覆打拳,每個單式反覆慢練。一樣長功夫。


阿力148785246


站樁是練間架結構,太極拳套路是活動的樁,只不過是重心移動,轉腰帶動前臂活動而已,隨時一定靜止都要身體符合樁功要求。用這方法可以檢驗套路是否練對了。推手或技擊過程的身法肩背膝胯也都符合樁功。


陸醫生7


簡單一句話:樁功就是根基。

不要小看樁功,大多數功法都有樁功,只是呼吸法和姿勢有區別。

如果有師傅傳授呼吸。引導正確姿勢。堅持練,好處自然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