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到三国,只有魏国和吴国常常被冠以曹魏、孙吴这样的名字,蜀国却从不被叫做刘蜀?

混乱的性子

刘备的“蜀国”是“蜀国”的叛徒陈寿加上去的,在三国时期,根本就没有一个“蜀国”,刘备的势力一直叫“汉”,历史学家可以叫他“季汉”,只要是“汉”,那必然姓刘,根本没必要加上姓氏,叫什么“刘蜀”“刘汉”——这是一个让人笑得、气得流汗的话题,咱们看着好笑,刘备却要气得吐血:陈寿这厮改了我的国号——朕继承大汉正统,什么时候叫过蜀国?

都说史官正直,一贯秉笔直书,但是陈寿这个刘备系统出来的史官,不但没有为刘氏(或者说汉室)江山殉国,反而乖乖地做了三姓家奴:先事刘,后降曹,最后归了司马家的晋,做《三国志》的时候,直接把三大势力变成了魏蜀吴,魏国吴国倒是有根有据,那是曹家孙家的正统称谓,而一个“蜀”字,更是直接抹杀了刘备继承汉室江山正统的事实。《蜀书》中牌位,刘备居然在刘表刘璋之后,而且是《传》而非《本纪》。熟读《史记》的人都知道,司马迁传下的规矩:帝王用《本纪》,诸侯用《世家》,只有跟帝王和诸侯不沾边的,才用《列传》。

曹家最无能的继承人、断送了江山的窝囊废,陈寿统统给做了《本纪》,要说《三国志》尊刘贬曹,鬼也不信。

难怪清代史学家赵翼说:陈寿《三国志》虽称善叙事,有良史才,然亦有舛误。事实上是陈寿的老爹曾经当过马谡的参军(马谡原先也是参军,参军与参军,一对瞎参谋),诸葛亮杀了马谡,剃了陈寿他爹的头发(髡刑,一种侮辱刑罚)。

回到正题,刘备集团真正的称号应该是什么呢?您猜对了,就叫大汉!刘备的谥号是“汉昭烈帝”,也就是说,当曹丕“受禅”、孙权称帝之后,真正的三国才开始形成,分别是赶走刘协的曹丕(魏文帝)建立的魏国,孙权(吴大帝)建立的吴国,还有就是继承了汉朝正统的刘备——不能说是建立,而是继承得来的大汉,所以刘备应该叫汉而非蜀。

真正的历史应该这样写——事实上已经有人这么写了: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大汉并没有因为曹丕称帝而灭亡,三国实际就是汉、魏、吴。我们都被陈寿这个汉朝叛徒(当然不能说是汉奸)给骗了。


半壶老酒半支烟

蜀国从来被我们称为汉。

蜀汉就是刘备所建的汉帝国。因为要区分前汉、后汉、成汉、南汉、北汉等政权。

事实上,自丢失荆州之后,刘备的汉帝国也就只限于蜀地一方,说是蜀国,蜀汉并无什么不妥。而不需要去称呼一个别口的刘蜀。至于那个古蜀国则可以忽略。

而陈寿的“三国志”只是分本的《魏书》〈蜀书〉〈吴书〉,但当时已是西晋时期,无论从保护自己的脑袋,还是尊重客观事实,陈寿都没理由将蜀汉称为正统,而只能称为先主后主,列传而非皇帝专用的本记。多说几句。

纵然刘备当时号称延续自后汉,但不论是同时代的士子,还是后世官方,从来没谁承认刘备是当时的中央政权。

记得我们读书时候是怎么说的?

两汉魏晋南北朝。

看到没有?

没有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说法。

所以,承接东汉政权的是曹丕的魏朝。

更合适的说法是,曹魏是中央政权,蜀汉及孙吴只是地方割据。

无论从统治区域、人口、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是如此。

尤其重要的是法统。

过去想当皇帝,想被后世承认为皇帝,是要看法统的。

就是说,你凭什么当皇帝。

曹魏很简单,也很正规。无论汉献帝本人是否愿意,但是当曹丕站在高台上,当着数十万人的面接过汉献帝呈递过来的玉玺,他的法统就确立了。

很简单的道理嘛。西晋时期,只有孙吴政权在苟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说孙吴是正统。

那末,晋就是当时的正统王朝。

那末,与曹魏同样属于禅让形式的晋,他的法统自何而来?

显然,只能来自于曹魏。

而曹魏的法统来自于哪里?

当然来自于汉献帝的让。

这就是曹魏的法统。

刘备当皇帝可没这么多理由,不过以所谓汉家血统(可是汉皇后代未知凡几),借口汉献帝被曹丕杀害,然后祭祀上天,郊告四野,就登上皇位。

当时的士子就要问,你刘备有什么资格当皇帝?

有汉献帝的传位诏书?还是统一天下的功劳?

至于孙权当皇帝的理由那就更搞笑了。

折腾七八年,还是找不到自己当皇帝的借口。但是自己不当皇帝,就永远比曹魏蜀汉低一头,不是皇帝的话,最多也不过一个王。

只能含混其词地说,天下大乱这么多年,曹操曹丕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这样依旧没有当皇帝的理由啊。只能借春秋故事,说汉吴故宜,将来天下统一,我和刘禅平分天下。

所以,即便到了唐宋时期,官方与士人都依旧承认曹魏是正统。


张勇達州

因为当时三国的官方名称分别是魏、汉、吴。

魏国是曹家篡汉自立,因为曹操被封为魏王,所以老曹家自立为皇帝后,朝代顺理成章就叫魏国。东吴也是老孙家自己建立的政权,所以另起了个国号叫吴。

而刘备则不同,他建立政权名义上是继承汉朝法统。刘备即位时,蜀汉官方文章是这么说的:

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脩之
,嗣武二祖,龚行天罚。备惟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汉阼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脩燔瘗,告类于天神,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

曹操父子篡夺汉家社稷,我刘备恐怕祖宗功业即将消亡,汉朝帝位后继无人,因此忝居皇帝之位,继承汉统。所以刘家政权的国号是“汉”。

但魏、汉、吴三个国号在之前都有人用过了。为了把它们和春秋时的“吴”、战国时的“魏”和之前的“汉”区分开来,后人就在国号前面加一个字。

这个加字区分法,有时候是用前后。比方说东汉也被称为后汉,比方说五代的梁唐晋汉周,因为都是重名,所以分别被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有时候是用方位。比方说东汉西汉,南宋北宋。

有时候是用姓氏。比如五胡十六国时期,石勒创立的政权“赵”,就可以被称作石赵。

这种区分法的命名,很大程度上是遵循约定俗成的习惯。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方四个政权宋齐梁陈,可以叫做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其中南朝齐有时候也简称为南齐,而梁和陈就很少见到这种称呼。至于宋,那就更别想了——南宋这个名号,已经被老赵家占了。

而且一个政权可以有不止一种称呼法,还是那句话,这里没有什么硬性规则,更多地由习惯决定。就好比南朝宋同时也可以称为刘宋,石赵也可以称作后赵。

把视线拉回三国,在这里,人们用的是“姓氏区分法”,所以魏变成了曹魏,吴变成了孙吴。但汉就不能叫刘汉了——因为两汉的皇帝也姓刘,叫刘汉没有任何区分度。于是就用“蜀汉”代替。

至于蜀这个字的由来,因为四川是蜀地,在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人就在用“蜀”这一称呼。比如曹真曾经说过:“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后来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把三国的历史各自独立成一本书,分别是《魏书》《蜀书》《吴书》。后代人于是就用蜀来指代刘备政权了。蜀汉自己有时候自称为“季汉”。季者,末端也,这还是表示他们是汉朝的延续。

其实除了姓氏区分法,有时候我们在三国也用方位区分法,比如“西蜀”和“东吴”。但“北魏”是不能用的,因为被人占了……南北朝时期,北方拓跋珪建立的政权就叫北魏。(严格来说是“魏”,后人称之为“北魏”。)


北门猿

曹魏和东吴,分别冠以姓氏和方位以示与历史上相同国号的区别,重点落在后一个字,如与魏相同的还有北魏东西魏,历史也有其他吴政权。刘备建立或说继承的政权是“汉”,并不是“蜀”,蜀是地理名称并非国号,自然不能称为刘蜀,前冠以姓氏后加地理称谓让人一头雾水。


把刘备的“汉”异化为“蜀”,首先出现在陈寿的《三国志》,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史书,陈寿是晋朝臣子,自己人写的必须是以自己为正统,晋承魏而得到天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以此上推,所以必须尊魏为正统,理由是曹魏是由汉禅让而来,而晋则由魏禅让,以正承正。


如此就出现一个问题,220年汉献帝禅让于曹丕,以魏代汉,本来至此汉朝灭亡。可是221年,刘邦后代刘备在四川登极称帝,宣称继承汉朝,“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备畏天之威,又惧汉邦将湮于地”。

有血统有地盘有汉臣拥护,这样,又不该认为汉朝已经灭亡。三国时三家交战,刘备方国旗上的字号可是“汉”字,“蜀”和“蜀寇”是敌人称呼,正如刘备孙权方面骂曹魏为“曹贼”、“篡贼”一样。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陈寿虽然曾经是蜀汉之臣,降晋则为晋臣,以晋为正统便魏也成正统,如把刘备的蜀汉记为“汉”便会混淆,只能违背实际记为“蜀”,记载曹操曹丕采用帝王专用的本纪,而刘备则降级为王侯将相的列传。

这也是陈寿为后人多所诟病的地方,认为他扭曲事实,不能称为良史。北宋欧阳修重修五代史,王安石跟他说,五代没什么值得写的,不如重修三国史,陈寿他们搞得乱七八糟的。欧阳修深以为然,着手进行不久就逝世了。


南方鹏

其实这是个误会,我们常说三国是魏蜀吴,四川简称蜀是因为是三国时期有个蜀国,其实这是错觉,四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古蜀国的存在,那个时候有巴国,蜀国,所以四川这个地方一直被称为蜀地。
魏国和吴国一直被称为曹魏和孙吴,那是因为在春秋时期有吴国,在战国时期有魏国,为了区别古代的这些国家,所以这样称呼。
姓氏本来就可以加在国号前面来,比如赵宋、朱明、李唐,这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而刘备建立的可不是蜀,刘备建立的是汉。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而由于其所建立的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以其地称其国,后人逐渐习惯了这个称呼,而又为了承认刘备建立的汉室政权,故称其为蜀汉。其实也曾经被称为“刘蜀”、“季汉”。
所以蜀国是曾经被人称为刘蜀的,只是不需要与古蜀国进行区分,所以只用蜀或者蜀汉来称呼刘备建立的这个朝代,其实都是后人为了方便区分而叫的。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刘备也是汉昭烈帝,而不是蜀昭烈帝。
所以,主要是基于习惯,称呼蜀不会产生歧义,还有就是刘备建立的是汉,而不是蜀,为了能够更好认识已经交蜀汉了,还要叫刘蜀,那简直是太不仗义了。所以即使有这个称呼,也很少有人叫。

历史百家争鸣

原因在于,汉以汉为正统。

历史时期,并没有西汉东汉一说,更没有蜀汉刘汉一说。类似的说法,都是后人为了便于区分而强加的定语。

就像足球界有了天才巨星罗纳尔多,之后就会出现小罗和C罗是一个道理。

既然汉为正统,非正统的也要给个说法,于是,曹魏和孙吴就应运而生了。没办法,历史上以魏和吴为国号的实在太多了,这方面,汉也差不多。

刘备立汉,可不是立个蜀汉,而是大汉的汉。而那些以尊刘为己任的史学家小说家们,自然不会错解意图。




有文化气息的历史号,有军事气质的文化号,欢迎关注头条号军缘鑫播客。

军缘鑫播客

三国时期,东吴主要是指现在江浙等江南一带,蜀国则是指四川重庆一带,曹魏包括了北方中原地区。 所以其实也有西蜀东吴北魏之说。


195年(汉兴平二年)孙策渡江,讨平江东刘繇、严白虎等地方势力,略有东汉扬州刺史部的大半地区,由此拉开东吴扩张序幕。至顶峰时,共有四个州,分别为扬州、荆州、广州、交州。疆域范围,北至庐江郡(现江苏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达交趾郡(广西东部),东临东海,涵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重庆、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蜀国方面,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至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以关羽、张飞、赵云、刘封、黄忠为主要将领,诸葛亮、庞统、法正为主要军师,先后收复荆州各郡、迫降刘璋占领西蜀、击败曹操攻取汉中,并将关中军阀马超纳入麾下,实力大增。进而建立蜀汉政权。稳固后,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略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



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吴国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国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

之所以都想占据荆州,是因为荆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占据荆州后,以此为跳板,北可攻魏国,西可顺流而上攻汉中,往南更可俯视江东,可谓战略要冲之地。当年曹操取得荆州后,任命蔡瑁张允为水师主帅,就欲顺便攻取江东;刘备得到荆州后则以此为根基攻取了东西二川,奠定蜀国基业;东吴也是因为荆州位置太过重要,宁可破坏孙刘联盟,杀死关羽,也要夺回荆州。


单刀空自废笔墨

好问题。一直被感觉一直没有人认真提出的问题。值得辨析。

先翻一翻历史。原来,刘备建国国号是汉。续的是西汉东汉的正统。刘备死后谥号是汉昭烈帝。依例刘备的政权可以称刘汉。但是,一来西汉东汉都是刘汉。不能区别。二来,魏受汉献帝禅让,当然认为大魏是正统,绝不接受刘备称汉。刘与曹互骂对方为贼,谁敢承认与贼和平共处呢?更别提交好了。汉贼不两立正在于此。晋承袭魏。同样不能承认刘备是汉。那怎么办呢?因刘备的疆域主要在古蜀地,故多以蜀汉来称谓。或直接称蜀。

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抑曹扬刘,以刘备为正统。给人感觉刘备在大汉就在。自不能称刘蜀。魏一块吴一块都是割据。我主据蜀征伐以图复兴汉室。所以,刘备的将领都自称汉将。而魏军称之蜀将。刘备的汉不被承认而被称蜀,好比人被起个外号。比如宋江的及时雨,若喊宋及时雨就不像话。你若喊刘赤发鬼,刘唐也发蒙。


恬然滋味

首先,题主提到的,蜀国却从不被叫做刘数这句话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备所创建的是汉朝,而不是蜀国而且他也不是创建者,而是一个延续者。


也就是说刘备是以刘氏子孙而延续大汉的国祚。并非另立门户,成立蜀。因此谈不上刘蜀之说。当然,在历史学界也有这么一种习惯,将刘备建立的蜀汉成为季汉,取伯仲季叔中的季代表第三的意思。这个评价是很高的,这将刘备偏居一隅的蜀汉,看做是西汉东汉的延续。

那么,回答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其他两个国家分别被称为曹魏,孙吴?就是因为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多次以魏或者吴为国号的国家。因此,为了区别各个魏国和吴国之间的关系。在国号的前面加上创立者的姓氏,予以区分。其实三国时期的三国真正的名字就是魏国、吴国和汉国。这点从刘备死后的庙号谥号就可以看得出来,庙号汉烈祖,谥号汉昭烈皇帝。

因为称其为蜀国已经是个伪命题了。因此谈不上刘蜀这样的说法。


珞珈山的猫

三国依次是曹魏,东吴(孙吴),蜀汉(西蜀)



首先说曹魏,曹操老了才加封魏王,才有曹魏一称,之前曹操则代表的是汉室正统,曹操打着“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旗号



曹操一生到处剿灭地方割据政权,平叛北方胡人霍乱。曹操虽有私心,但按大一统的角度看,曹操就是正义之师。是为了统一天下,停止战乱。



蜀汉蜀代表的是川蜀,汉代表中兴大汉江山。汉室本来就代表刘氏江山,何必多此一举呢。说白了,东吴和蜀汉其实就是为了自身统治利益,阻碍统一的绊脚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