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叫“买红木”呢?要称之为“娶红木”!

《怎么能叫“买红木”呢?要称之为“娶红木”!》

怎么能叫“买红木”呢?要称之为“娶红木”!


有数据表示,新的中产阶级,每户家庭每5年换一套房子,或说增加一套房子。每换一套房子就要重新配套一批家居建材,就要换一批家具。在20到29岁之间的年轻人,大概会选购板木结合的家具、软体沙发等。30到39岁的朋友,会有一半左右的人选择欧美家具。到了40至49岁这个阶段,会有六到七成选择中式家具(包括红木家具)。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红木家具会不断地增加市场占有率——主要的原因是,按照现象学,红木家具会被以赠送给亲戚朋友的方式或老宅收藏的方式保留使用,而其他板木家具、沙发都会被抛弃,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
怎么能叫“买红木”呢?要称之为“娶红木”!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看过过这么多套红木家具,一次都没搞对过程序。为什么这么说,按照上文,红木家具不是一般的家居用品,而是固定资产,是家庭的成员。

对于家庭成员,你的态度是不是有问题呢?是的,对于“买红木”这件事情,你要改变态度,要称之为“娶红木”!有句话是这样的:“买一套红木家具相当于娶一门媳妇!”(古家具史一半史“嫁妆史”。)

“红木二代”对此非常痛心,特意为大家录制了史上最详细的红木“迎娶”教程——《红木成亲记》。不仅大叔们要看,年轻一辈更要看!因为5年一过,你就会老成大叔。早一点成熟起来总不是坏事。
怎么能叫“买红木”呢?要称之为“娶红木”!

今天,就让“红木二代”手把手教你“娶红木”吧。

宋·汪洙《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道出了中国人的四大喜。(正逢高考结束,所有人都关心谁家大喜!普天同庆!)

自西周以后(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宗教礼法制度逐渐完善,婚姻制度也逐渐完善,开始有一套完整的相亲结婚程序(那时候就有所谓的“嫁妆”)。

现在的红木市场就像停留在封建社会,红木家具专业选购知识不能普及,就如那时的女子在结婚之前一样,基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尤其是大家闺秀更是如此。大家在红木市场上转,其实很难接触到真正的“好红木”,都还是认“关系”,认“谁谁买过”,而不是所谓的“自由恋爱”,能不能嫁个好老婆——好红木,基本就靠运气了。
怎么能叫“买红木”呢?要称之为“娶红木”!

3000年前的周朝,已经有媒人的确切记载,媒人分为官媒和私媒,但基本上都是私媒起主要作用,官方媒人只是摆设而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了中国古代婚姻的一个主要特点。现在的红木家具导购也属于私媒。(所以,现在见到红木的导购,可以称之为“媒婆”。五华红木推出的“周末团购”,也可以称之为“相亲大会”!)

有了媒人后还要有六个程序,古代称之为“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一、纳采:就是男方家相中某家的闺女后,通过媒人询问女方家的意思,女方父母同意后,男方家便送给女方家一定的礼物(见面礼)。(相当于是团购的宣传单页,款式被看中了,但数量有限,要赶紧交定金。)

二、问名:顾名思义,就是纳采之后询问女方家闺女的姓名,不仅要问姓名,女方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也要告诉男方。(这个就是了解品牌情况,是否有型、材、艺、韵?千万不能买没有牌子的红木家具,因为开路不明。)

三、纳吉:就是对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占卜,生辰八字要相合。(这个就是要看尺寸,和家居装修风格的匹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先看家具再装修”的道理!)


怎么能叫“买红木”呢?要称之为“娶红木”!

四、纳征:纳征就是婚姻成立的意思,男方向女方家下聘书,女方家回聘,这时男方家要正式送给女方家彩礼。(这相当于票销售合同,没有合同不能买,没有国家标准的“红木学名”和售后服务保障也不能买!)

五、请期:就是男方定好结婚的日期,然后通过媒人告诉女方家。(到了约定送货到家了!要专业团队哦,磕磕碰碰就损失大了!)

六、亲迎:就是男方在约定的日期,派出迎亲队伍吹着喇叭抬着轿子去女方家迎娶新娘。(这个就是现在买了红木家具,一定要叫亲朋好友来家里热闹一番,要剪彩,要请客的!)


怎么能叫“买红木”呢?要称之为“娶红木”!

如此,你认可“娶红木”了吧!

(摘自“红木二代”;文中配图选自东成红木《文宋》产品。)

怎么能叫“买红木”呢?要称之为“娶红木”!


2018.6.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