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撒钱世界杯:中企广告支出超50亿位居全球第一

尽管我国足球队无缘俄罗斯世界杯赛事,但我国商店组建成的一支人马却“替代出兵”,掘金这场商业盛宴。这支人马由万达、蒙牛、海信、vivo等本土商店组成。

相比赛场上的中国赞助商,更多的中国企业在赛事前就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世界杯营销战”,覆盖家电、食品饮料快消、汽车、手机等多个领域。

今年,中国赞助商的数量从4年前的1家增加到7家,并覆盖三个赞助级别,创下本土企业赞助世界杯的历史新高。

其中,第一和第二级别的赞助由国际足联负责招商,此次世界杯,中国企业万达成为了与阿迪达斯、可口可乐等平起平坐的顶级赞助商,而vivo、蒙牛和海信则与百威、麦当劳并列第二级别。

第三级别的区域级赞助商是本届世界杯的创新,在亚洲区域的4个赞助商名额中,中国企业占据了3个,分别为雅迪集团、指点艺境、帝牌国际。

中企撒钱世界杯:中企广告支出超50亿位居全球第一

显然,在中国企业看来,世界杯是一场关于品牌出海与体育营销的机遇和征程。

除开小龙虾,出征的还有国际足联最新统计的40251张中国票的持有人。

现在,中国制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世界顶级赛事上,城市基建、交通项目、安检设备……满满高级的存在感,本届世界杯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国企业在世界杯上砸重金背后,隐藏着中国体育市场的巨大潜能。

这么说吧,世界杯一开打,中国产业就已经率先破门了―中国球迷聊以自慰吧。

不过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对世界杯的投入巨大。

据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6月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小龙虾市场总产值为2685亿元,比2016年增长83%。

早在很多年前,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就曾说过:“在绿茵场上滚动的不是足球,而是黄金。”根据德勤的报告,足球是体育产业最大的单一项目,全球年产值超过5000 亿美元,占体育产值比重超过40%,是“世界第17 大经济体”。

中企撒钱世界杯:中企广告支出超50亿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Zenith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世界杯期间各国企业投入的广告费用总计达24亿美元(约合154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支出最多,达到8.35亿美元(约合53.5亿元人民币),是美国4亿美元的两倍,更远高于东道主俄罗斯的6400万美元。

此外,与小龙虾一样不买票就进入世界杯的是浙江商人,他们的感人口号是:“世界杯没有风险,只有赚钱。”从南非世界杯生产微薄利润的呜呜祖拉开始,到现在生产的世界杯官方吉祥物扎比瓦卡,浙江商人全程参与吉祥物的设计、规划,生产与销售,将大部分利润收入囊中。

生产各国国旗的义乌商人自称是“伪球迷”,因为他们与球迷的关注点大不一样,如一首诗所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球迷在球场上看球,看球的人在电视前看你。

6月14日世界杯揭幕战,沙特对战俄罗斯,败绩。

因此,世界杯参赛球队、球员等资源也纷纷被中国企业疯抢。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体育营销已经迎来黄金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