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在說存錢不如存房,你覺得這說法對嗎?

秋風140224210

  

這兩者不能進行比較。監管層一直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如果是用來住的,那它就是一種消費品,跟存錢沒有毛關係;如果是用來炒的,那麼買房就是一種投資,跟買銀行理財、買基金和買股票等投資一樣,存在投資風險。

  然而對於投資來說,收益與風險成正比,不管是流動性資產投資還是固定資產投資。

  雖然近二三十年來房價一直高歌猛進,但其上漲率也不過10%左右(總體,非個別),房價也就大體每七年翻一番(七二定律估算)。而如果投資騰訊、阿里巴巴等股票收益率更高,投資A股的吃藥喝酒和電器之類的消費領域,收益率也要高於投資房子。

  那麼房價可以跟個股相比較嗎?如果存錢可以和存房相對比,那麼房價就可以跟個股相對比。因為都是以已發生的事實來扯道理,把過去當成未來來看。

  房價會不會有終結一天?或許不會,或許會導致下一次的金融危機,因為如今的房價不管是國家還是銀行,甚至是有房者都下跌不起,但漲勢必須抑制,要麼這個泡沫更容易破裂,從而引起相應的金融危機。

  那麼當房價漲速抵不過通貨膨脹時,對於投資者來說,房價就是在走跌,因為人們的工資和生活水平都不斷在提高,更容易買得起房子。

  當房價的漲速低於通過膨脹率,那麼存房就不如其他的投資。而如果是貸款買房,在如今銀行利率上浮30%的情況下,貸款利率為6.37%,若房價漲幅每年達不到6.37%,那麼買房還真不如存銀行。因為買房是在虧損(要付貸款利率),出租的租金只能達到房價的百分之二三,而這百分之二三跟銀行兩三年期的存款利率差不多。

  買房是一種固定資產的權益資產投資,盈虧自負,跟投資股票一樣,也有漲跌,比如美國和日本都因房價一路高歌導致國內金融危機。我國房價也一樣,過去二三十年一路高歌,並不代表以後也一路高歌,繼續高歌下去只能泡沫裂的更快。

  投資有風險,而這風險主要體現在過去不代表未來。如果過去等於未來,那麼投資任何理財產品都不具備有任何風險。

  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差,比如不敢買股票,那麼最好也不要去買房(非自住,下同),畢竟動不動就是幾十萬的事,一旦出現金融危機或某種因素導致房價下跌,那麼你可能幾十萬虧進去的同時,還要肩負一身的債務。

  比如發生金融危機,房價大跌的同時企業大量的裁員,導致你沒有工作,或者收入銳減,那麼就可能月供不起,最終房子被拍賣,而拍賣價格又特別低,那麼你將會虧損幾十萬的同時肩負一身的債務。

  所以說,存錢和存房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存錢是債權資產投資,而存房則是一種固定資產的權益資產投資,首先其本身的風險很大,其次流動性風險也大(急需用錢時不能及時賣出變現)。這兩者不能形成比較,如果你不敢買股票,那麼還是建議不要存房(自住的除外),特別是連續漲了這麼多年房價這麼高,可能成為接盤手。

  該是你賺的錢才是你的,不該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千萬別人雲亦云,收益有多高風險就有多大,過去並不代表未來。


三人聚眾

從前啊,我們都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但是現在我發現大家都是在買房養老,比如前段時間賣了北京房子回老家的那位同志,當年40多萬買了套房子,十年以後賣了將近五百萬,而當他再次回到北京的時候,已然漲到了九百多萬。沒錯,房價就是這麼瘋狂。不僅在大城市,小城市也是如此,只不過是基礎價格高低的區別。房子已然成了奢侈品。

反觀存錢,不管你有多少錢,只知道存錢的話,根本抵不過通貨膨脹,十年前一百塊放到現如今,能買到什麼東西呢?但是同理之下,你當年用十萬付了首付,每個月還個五六千的房貸,當年感覺壓力好大,但是到今天你就會感覺,我的天,我當時買了這個房子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現在如果要死月供五六千,真是要供到地老天荒了!無形之中,當年買房子的五十萬,已經在你手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升值。

所以大家都說存錢啊?還不如有錢買個房了~踏實,而且過幾年就買不到這個價兒的房子了。

存房固然是一個好辦法,而且房子是剛需,買來也沒什麼不對的,但是我想說,房價如此,一定會有一個天花板的,現在這麼多租房的優惠,限購的政策,是什麼趨勢一目瞭然,所以適可而止,物極必反的道理大家都懂,房子遲早會有不值錢的那一天,也遲早有被另一種剛需替代的那一天。


環球老虎財經

存錢沒啥風險,所遇到問題就是貨幣的貶值,前幾年國內貨幣寬鬆,的確會導致貨幣發毛,但存房是一種投資,投資就存在一定風險,有可能你存房房價漲了,你獲得了很高的回報率,但是如果房價跌了,那遭受的損失不僅是貨幣發毛,而是資產大縮水。存錢當然收入不高,但是沒啥風險,存房還要付房貸,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在股市中有一句流行語:行情在絕望中產能,在猶豫中上升,在瘋狂時結束。在過去二十年裡,很多人買房都賺了錢,這就讓他們形成了思維定式,就是存房肯定比存錢優。但是現在人人都說存錢不如存房了,那您就要小心了,避免此時購房成為接盤俠了。因為過去房價年年上漲,但未來不見得會照搬過去的樣式。所以現在買房要小心了。

過去買房為啥能賺錢呢?是貨幣政策寬鬆,銀行利率超低;房地產調控時緊時鬆沒有定規;一線城市房價高,但二三線城市泡沫並不是太大。而現如今,貨幣政策收緊了,銀行房貸利率正在上升,下半年房地產調控大幅收緊已成定局。更何況,全國房地產市場都被熱炒了一遍,現在就連四五線城市房價都過萬了。在這種情況下,存錢肯定比存房更好一些,千萬不要為高房價買單,而獨自去償還幾十年的高房貸。


不執著財經

對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存錢沒有風險,但可能會貶值;存房有可能會升值,但有風險。

事實也是,這些年來,沒有買房的人,把錢存在銀行,或購買一些正規的理財產品,可能沒有很高的回報,但總體上沒有承擔任何風險。在低通脹下,也基本跟過了物價上漲水平。除非完全存放在銀行的居民,可能沒有跑得過物價上漲。當然,如果考慮經濟增長和收入增長情況,這些錢在客觀上是貶值的,但貶值的幅度不是很大。

相反,購買了房子的人,雖然因為支付房貸利息等,可能掏出去的錢數量也不少。但是,房價的快速上漲,讓這部分人的錢有了比較大的升值。所以,很多人認為,存房要比存錢有利得多。存房的人發了財,存錢的人破了財。

問題的在於,按照目前房價的變動情況以及中央對住房問題的態度,如果再存房,特別是舉債存房,是否也能象過去一樣,賺得缽滿盆溢呢?顯然,是一個需要重新評價和分析的問題。從總體上講,現在存房,風險是比較大的。如果還有一部分是槓桿資金,那麼,風險將更大。而從存錢的角度來看,由於資管新規的出臺,各種理財產品會大幅減少,尤其是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會得到有效遏制。那麼,存錢的升值空間就要比現在小多了。沒有升值空間,錢生錢的概率也會大大減少。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存房還是好於存錢呢?

也不是,而是要看一個人的經濟條件、心理承受能力,看是否能夠賠得起。如果賠得起,不妨可以存一下房。反之,就還是以不貶值為第一要務,而不要去冒存房的風險。


譚浩俊

這種說法很有道理,但是說話人的背景不一樣,讀者背景不一樣表達和理解的意思肯定不一樣。

富凱財經阿唐的理解是,如果還有別的更好的理財方式不一定只有存房這一條路啊。

從生活態度看,有些人是月光族,他們很享受每當下,甚至有人借錢或出賣自己去換取想要的包包。有些人,老老實實地攢著,不敢做一點過分的消費。這兩種生活態度都太極端了,既要在年輕的時候該享受的享受,又要對自己的支出收入有一個合理的分配。在什麼樣的年紀幹該乾的事情。

從買房後的生活狀態看,到了這個年紀,阿唐身邊的朋友都是有房族,壓力一定是有的,沒有房子不等於沒有壓力阿。當他們笑著罵著買房的坑、罵著裝修時遇到的傻逼鄰居,心裡還是美的。一個朋友去年底剛從500多萬的房子搬進千萬的房子,因為附近有大學、中學、小學,樓下就有幼兒園。即使樓下的樓下抬著將死的人阻礙不讓裝修、隔壁的大媽說自己有心臟病,她也熬過來了。

我去她家,她欣喜地帶著我參觀房間,講述著這些買房、裝修時的“痛苦”。

阿唐常常思考,買房壓力那麼大,為什麼那麼多人拼死都要買房?從南亞小國斯里蘭卡回來後,阿唐就明白了其中道理——安全感——房地產的永久產權,不管在什麼地方,人們有了一處房產,有了活著的安全感,就不會對房子如此痴迷,因為得不到的永遠都最好。

我曾跟同遊的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大家都不置可否。

錢是身外之物,而房子可以給人安全感。就這樣。


富凱財經

存錢還是買房,這是個難題,如果不是剛需,建議存錢吧,適時進入股市轉轉,我感覺比買房更好!

房價漲幅嚇到了我

出差了一個多月,前兩天剛回南通,就聽說周邊單價從1.1萬左右,漲至近1.3萬元/㎡。我真是沒搞懂,一個三線城市,外來人口又不是很多,就幾條地鐵規劃能把房價抬這麼高?

我們這新樓盤沒有定金和搖號,都叫“茶水費”,目前期房基本以搶為主。位置好點的學區房、未來地鐵口那個房子更是緊俏,提前打好招呼,茶水供奉全上,也不見得最終能搶到房子!感覺即使沒有杭州徹夜排隊買房那麼瘋狂,估計也相差不多!

現在投資買房不合時宜

投資買房,坐等升值,擊鼓傳花的遊戲終歸要結束,誰能確保自己不是最後一棒!我對房產研究不深,但是有一個現象我倒深有體會:一旦房價要漲,沒人給我打電話賣房,一切很安靜;要是房子快沒人買了,賣房的“騷擾”電話一天能接好幾個。

這幾天推銷新樓盤的電話接了好幾波。如果連開發商都想盡快把房子賣出,回籠資金的話,房價還會漲很久麼!

留著錢,可能會有大用處

房價上漲的時候,投資房產變現相對比較容易,一旦房價趨跌,房子變現會很困難。而目前的股市,還是處於跌跌不休的狀態,散戶被割了一茬又一茬,該拋的都拋了,能跑的也快跑光了,待股市再擠出一點泡沫,適時進場吧!

總之,我個人肯定是選擇存錢的;至於買房,房價趨勢不明朗,還是避開為好!!


操盤手信一

這種說法不對,而且太籠統。並不是所有城市的房子都可以存,都值得存。一二線城市城市存房那叫投資,因為這些城市的房價上漲比收入上漲快很多,而且市場龐大,風險係數小,但也不是說不存在風險,整體要看對中國整體經濟的預期,你認為中國經濟越來越好,你就可以在這些城市存房。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與收入增加比例基本持平,也就是說這這城市房子只是保值並不能增值,即使房價從幾年前的四五千漲到現在的一萬左右,但相應的工資也漲了一倍,購買力並沒有發生變化。而且隨著人口流出也會出現有價無市的情況。

自住投資惠州東莞中山可以私信我。



小二樓視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坊間流傳的“存錢不如買房”,主要在於房子目前還是最為保值的商品,而存款所得的利息卻永遠跑不贏通脹。但個人認為,現在或許是,但未來很難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第一、存房目的在於收益,但炒房者時代或將終結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存房相當於投資,目的在於增值。但自2017年9月30號以來,房地產市場迎來密集調控期,數百個城市出臺了限購、限價、限貸、限售等樓市調控政策,而且後續政策還正在不斷加碼,這不僅彰顯出穩定房價的決心,同時也在於將“房住不炒”的思想貫徹到底。

可以說,已經持續了十幾年的房地產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過去那種全民炒房的“炒房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了,通過炒房一夜暴富的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在這種背景下,再去存房無疑是給自己的未來增添了一種極大的不確定性。

第二、房價處於高位 現在入場已為時過晚

可以說,目前無論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處於高位,特別是一線城市房價,已經遠遠超出當地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假如現在入場購房的話,猶如在高點傾盡荷包購入股票,最終的結果就是被牢牢套.住。

第三、租購同權 消費者新的住房理念或已形成

很多人買房為學區、為醫療,然而伴隨著租購同權由“將來時”變為“進行時”,越來越多的人將不再願意揹負巨大的壓力去買房存房,反而更傾向於租房居住。由一個城市換到另外一個城市,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不在會被房子所束縛,這種新的住房理念逐漸被更多的消費者所接受。

據相關報告顯示,住房城鄉建設部還會同有關部門選取了廣州、深圳、南京等12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單位。

北京、無錫、鄭州和濟南等多個城市也出臺了相應措施,支持擁有經租賃登記備案的承租人在一定條件下可進行落戶、子女就近入學以及享受其他公共服務等。

這也將大大提升新城市居民租房的積極性,同時買房存房的人也將呈現遞減趨勢。

在負利率時代,存錢不可取,但存房也不可靠。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租房住在大城市,並利用這些城市的優質資源創業以實現自身的夢想。如果你現在也在為找房而困惑,不妨下載嗨住app,高達20萬套實時可租房源輕鬆任你選擇,從千元高性價比到萬元豪宅,均能滿足不同租客的住房需求。


嗨住租房

我不贊成現在存房,而傾向於存錢。現在房地產已近尾聲了,不可能象以前那樣猛漲了,而且由於房產供應幾近飽和,房產稅、限購等政策的出臺,以後房價即使不怎麼跌,也不可能大漲,總之風險大過可能的收益,所以勸君最好不要去接最後一棒。

至於現在手中有房的,只要有富餘的或者不是特別需要的,只要價錢合適最好賣掉。我一個光棍同事將自己手中150平米的房子做一萬四一個平方賣了,得210萬,存銀行2.5%的年率,一年息金5萬2千5百元,然後在公司附近租了個100平米的房,年租3萬6千,這傢伙每一年省了一萬六,而且房屋維修丶家電、傢俱等問題一概不管,日子照樣過!

所以說,遇事都要多思考,要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不要被社會套路給套住!


鬼影147951010

這個說法肯定錯誤,投資是有黃金比例的,而不是傾其所有投入購房大軍中,並且用槓桿,幾代人,人生有幾個十年?為了一套不是永久產權的房子犧牲太多了,太不值得了。接下來,人們有沒有真正去算過一個城市的收入,房屋空置所,連租金的比例都不在去考慮了,認為買到即賺到。房子不是豬肉,不是牛奶,價格不好,不賣。然後座等漲價,然而,接下來,國家出臺聯網,稅,包括賣房時評估稅,包括引進人才降一半房價出售給人才之人,這些信號已經表明房子以後會很難變現,一但不能變現,將是紙上財富,望梅止渴,時間不公給你機會等待。會豪不留情讓你變老。N年後,回頭望這一,二年,購房不看樓層,不看物管公司服務收入多少一坪,不看地斷,還給茶水費,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