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真的要絕跡了嗎?

偽裝-嘴角輕蔑的傷

再不保護,穿山甲真的要滅絕了。世界上遭受非法交易數量最大的哺乳動物是穿山甲,其偷獵和非法交易數量遠超大象、犀牛。

200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八種穿山甲中的兩種列為瀕危物種,即馬來穿山甲和中華穿山甲。然而不到十年,所有八種都面臨絕滅的危險,而上述兩種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印度穿山甲和菲律賓穿山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餘四種非洲穿山甲全部為易危物種。

穿山甲國際非法交易,導致了穿山甲的捕獵及盜獵,這是威脅穿山甲生存的首要原因。人們為獲取穿山甲的肉和甲片而進行的盜獵。

1925年至1960年間,印度尼西亞和東亞地區之間數以幾十噸計的穿山甲片被買賣,而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每年捕獵的穿山甲數量達16萬隻之多。在上世紀80 年代至90年代,“數以萬張計的穿山甲皮,還有用它們製成的錢包、腰帶和手包等皮革製品每年都在國際市場上交易,據稱這些都是馬來穿山甲的皮。”這些製品大多被賣到日本、美國和墨西哥。

2004年,為了交易而進行的非法捕獵“大多是為了供應中國市場對肉和甲片的需求,主要用於滋補養生及傳統中醫。”而這類非法捕獵正是穿山甲面臨的最大威脅。由於穿山甲肉和甲片交易的暴利,盜獵已不是投機取利的個人在森林中簡單憑運氣尋獲穿山甲的單打獨鬥(儘管這種現象仍然存在),它已經成為專業化、商業化的活動。在一些地區,盜獵者甚至使用經過特殊訓練的獵狗在洞穴和樹叢中嗅出穿山甲的蹤跡。

由於農業擴張、伐木、將土地轉變為橡膠或棕櫚種植園等原因,所有的穿山甲種類的棲息地都在不斷消失、被割裂,這是威脅亞洲穿山甲生存的第二大原因。在非洲,森林砍伐、轉為農業用地等原因進一步加劇了捕獵造成的穿山甲數量的減少。人類居住和農業生產的擴張已經破壞了穿山甲的洞穴,而棲息地不斷消失、土地被轉為其它用途,使得穿山甲距離人類越來越近,更易於遭到非法盜獵。

而殺蟲劑的大量使用,影響穿山甲的生活環境,減少它們的食物供應。臺灣林業試驗所的調查發現,在臺灣的中華穿山甲的數量“承受著棲息地被破壞的壓力,特別是殺蟲噴劑的使用所帶來的壓力。”

穿山甲的繁育率很低,一般一年或兩年產一仔,這就使它們的種群數量由於過度捕獵而下降很快,恢復起來又很慢,特別是在失去其棲息地的時候,數量下降就更為嚴重。研究者對它們在野外生存的壽命知之甚少,據估計,各個種類的穿山甲每一代的壽命大約在7年至9年間。

穿山甲自衛的方式是把全身捲成球,只露出堅硬的甲片。這對於用獵狗追蹤它們的捕獵者來說,毫無保護作用。盜獵者只要把卷成球狀的穿山甲撿起來放進袋子裡就行。

在過去的150多年來,100多個動物園和機構曾試圖圈養穿山甲,鮮有成功。大多數穿山甲在頭六個月到三年之間死去,大約70%的穿山甲在圈養的第一年內就會死亡。它們專吃活蟻的習性,對遭到捕獲而導致的壓力的極度敏感,以及虛弱的免疫系統,使穿山甲圈養的成活率極低。被記錄在案的僅有10 只穿山甲是在圈養的環境下繁殖出來的。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圈養實驗也以失敗告終:85%的穿山甲死於肺炎,穿山甲無法適應人造的食譜和圈養環境。

1995至2015年間,亞洲55%的圈養穿山甲在4.5年內死亡。穿山甲圈養是一個無需爭辯的巨大挑戰,加上穿山甲緩慢的繁殖率,說明這種動物還遠遠沒有到馴化飼養的地步,所有的非法交易的穿山甲均是從野外捕捉而來。一些銷售渠道聲稱其已經成功繁殖了穿山甲,這很可能是捕捉到的已經懷孕的穿山甲所產的幼仔(即野生的穿山甲在被捕捉前已經懷孕),而不是真正的人工養殖過程中的繁殖生產。


自然使者

穿山甲確實面臨的是非常危急的境地。

世界上現存的只有八種穿山甲,非洲四種,大穿山甲、南非穿山甲、長尾穿山甲和樹穿山甲,亞洲也有四種,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馬來穿山甲和菲律賓穿山甲。其中,中華穿山甲是形式最危急的一種。

中華穿山甲分佈在中國和越南,在華東華南曾經廣泛分佈,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中華穿山甲因為選擇的消極防禦的生存策略無法應對人類的捕捉而迅速的減少了數量,現在在大陸已經很難發現中華穿山甲了,但是,穿山甲個體小,活動範圍有限,在一些無人問津的山林中也很可能還存留有一些小的種群,但這並不代表著小種群就早晚有一天可以繁衍壯大星火燎原,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是由於穿山甲活動能力有限,如果分佈過於零星的話,很難有基因之間的交流,也很有可能一些個體終其一生都沒有能夠遇到成功繁殖的機會。

因為在華東華南,地勢平坦,水熱條件理想,過於適合人類生存活動的展開了,所以,絕大多數的區域已經不可能成為穿山甲的棲息地了,其實我們看一下臺灣現存的中華穿山甲,它們也經常活動在村莊周圍,只不過沒有人去傷害它們,人和動物就可以相安無事。

但在大陸,由於中醫理論認為穿山甲可以入藥,現在仍然有大量的穿山甲鱗片被需要,所以才導致了穿山甲的危機,由於亞洲的穿山甲已經被抓的差不多了,現在非法的貿易已經把目標對準了非洲的穿山甲,雖然CITES公約已經把穿山甲所有種都列為一類保護禁止國際貿易,但非法貿易仍然存在,中國人的態度決定著全世界穿山甲的命運。


野生青年陳老溼

穿山甲現在真的越來越少了,至少我現在越來越難見到穿山甲了。穿山甲為什麼減少?其首要原因當然是因為現在的吃貨越來越多、越來越厲害了。有道是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為了滿足吃貨們的好胃口,一隻只可憐的穿山甲被宰殺後被送上了餐桌。而且吃貨消耗掉的穿山甲數量遠多於穿山甲繁衍增長的數量。其次,現在由於人類的各種活動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穿山甲在外出覓食時如果吃了被汙染了的食物,喝了被汙染了的水,慢慢地體內積累了不少毒素,最後可能就毒發而亡了。再次,由於現在人類的各種商業開發活動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原來穿山甲的繁殖地都被人類開發了,穿山甲失去了固定的繁殖地,其繁衍後代的本能行為都無法維持,如何保證種群數量增長呢?有些地方人類砍伐森林、開山取石,對穿山甲的棲息地破壞很大。還有,由於人類不斷捕殺穿山甲,久而久之穿山甲認識到了人的厲害,所以只要遠遠看見人就嚇得躲藏起來,自然我們就很難見到穿山甲了。



疾風猛士

我的家鄉在江西贛南的偏遠山區。小時候,我與媽媽去走親戚時,常常能看到可愛的穿山甲。記得第一次見到穿山甲時,由於自己才八九歲,叫不出這個可愛動物的名稱。看到它厚厚的磷甲,用2只爪子在洞穴門口一把土一把土往外爬拉,真的是很可愛的!

離開家鄉30多年了,由於有小時候與穿山甲有哪樣的“情結”,使我格外地關注家鄉穿山甲的生存情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每年回去幾天時間,只要問到父老鄉親,最近看到穿山甲沒有?他們都會高興地回答:“看見了!看見了!就前幾天還在山上看見了呢!”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回到家鄉探親,那怕在老家住上一兩天,我還是會問鄉親們,家鄉的穿山甲情況,他們的回答是,外地來收購穿山甲的人越來越多了。可不是嗎?那時候一隻2斤重的穿山甲能賣到二三百塊錢,這可是相當於農村一個農民幹半年農活的收入。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每次回到家鄉,我照樣會問到穿山甲的生存狀況,他們的回答是:已經很難看見穿山甲了,即使能看到,也必須到森林很茂盛的大山深處,才能偶爾看到穿山甲的身影。

今年春天,我又回到家鄉,恰逢鄉里召開村支兩委會議,會後我挨個問了全鄉13個村的支部書記和村長,現在穿山甲的生存狀況怎麼樣?他們回答說:一年時間能看見一次穿山甲就算很幸運了!

從我家鄉的穿山甲生存過程可以看出,保護這種可愛的、已經極度瀕危的動物有多麼的重要!


潤友

穿山甲是有食藥兩用的物種,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是不會滅絕的,因為有價值就會有人養殖,有養殖種群才能發展壯大,價值越高自我保護意識越強,例如金錢龜在早幾十年前就己成為希有保護動物了,經過二十幾年來人工繁殖,種群得到不斷壯大,因此我認為只要有價值加上政策扶持,穿山甲這個物種是不會滅絕的。


金龜情緣


看這照片,穿山甲滿腹的委屈,那無可奈何的眼神,讓人看著心酸,難受。穿山甲滅絕不滅絕,我說不好。但我真希望我們人類做做善事,讓多一些動物種群和人類和諧相處,不要傷害啦。在我孩子小時,有人送他一隻小刺蝟玩,我們看那小刺蝟太可憐了,我和孩子商量,咱們把小刺蝟放回大自然吧!我和孩子把小刺蝟帶到一個雜草叢生的地方,放了小刺蝟,我和孩子注視著小刺蝟,看著它一步步往前走,小刺蝟進入草叢前,回頭看了我們一眼,才走進草叢。小刺蝟回頭看我們的這一眼,我和孩子都記得很深刻。孩子還為此事寫一篇小作文。我們對動物獻出點愛,對人類沒有傷害。


藍天白雲61070563

穿山甲。以蟻為食。為什麼經常在野外墓地能看見它們的蹤跡?以前土葬。棺材埋地下年久腐爛。螞蟻喜歡居之。。。世間萬物,相生相剋。棺材沒了。樹根都挖光了。森林沒了。還有什麼可以賴以生存?人類亦如此。只是我們已看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