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公社:致我們的初心

1.別被焦慮矇蔽

一般認為現在的人都活的現實,念茲在茲所謂“人生巔峰”都是升職加薪、有房有車,還有迎娶白富美,其實全無外乎眼前的苟且而已。也有人認為中國人是一個活在過去的民族,張嘴閉嘴上下五千年,四大發明如數家珍,好像祖宗的老本可以供子子孫孫吃個無窮盡也。

遠如司馬遷,史記成書之後他壓根就只打算“藏諸名山,傳之其人”,沒打算滿世界發表,只等藏到深山老林裡等未來有合適的人能夠傳承就行。近如黃宗羲,他作明夷待訪錄,不過“明夷”二字和他老人家作為明朝的遺民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是出自《周易》中的一個卦象,意思是君子處在患難時刻,寓意這本批判君主專制的書成於困厄之際,只等後世賢人君子來訪求,所以叫“待訪錄”。

遊俠公社:致我們的初心

漢語的語法,向來獨樹一幟,從無所謂“時態”一說。但是這種獨特的“現在未來時態”在中國傳統中自成一脈。好像那時候的人都不太注重當下的自己是否功成名就、或是實現了財富自由,但他們十分在乎自己這輩子在未來的形象,一廂情願讓此生都活在後世來者無時無刻的關注之下。

然而古人的這種“未來感”,實在是與我們當下形成鮮明對比。我們這個時代對“未來”的態度一言以蔽之,就是焦慮。都說現在的人尤其是中產階級活得焦慮,追究到底是因為唯恐落後於時代,而這時代的主題就是財富。

只不過這個唯一的主題會幻化成不同的名詞比如“互聯網思維”、“共享經濟”、“區塊鏈”,但是這些名詞的本質全都是一個字,那就是錢,或者一個比較體面的詞,叫”財富自由“(you hen duo qian)。

“當你還在XXX,你的同齡人已經拋棄了你” 、 “30歲還在XXXX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80後XXX套現XX億”、 “呆在XXX不敢辭職,現在生活一眼就看到三十年後”,類似這些,都是氾濫在我們眼前引起我們焦慮的標題。

其實看到這些標題,不必去嫉妒那些年紀輕輕就身價不菲的年輕人,這些人即便實現了財富自由,他們剩下的人生也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繼續每天呆在被霧霾覆蓋的高聳入雲的寫字樓里加班(可能就樓層比你高一點,不過那樣好像受霧霾影響還更嚴重),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也要處理同事、愛人、子女的關係,而這些都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

真正可恨的,從來都是那些以售賣焦慮和恐懼獲取流量,從而妄圖幫自己實現財富自由的人。這些人無時無刻不在戳這個時代的痛點去引起關注,而恰好在我們這個時代,關注和流量就等同於金錢。

遊俠公社:致我們的初心

其實不必動不動就被“現在的生活一眼就看到三十年後”嚇到。現在這個時代,即便想過一成不變的生活都是不可能的。不信可以問問在上世紀80年代初沒下海,“一眼望到三十年後”的當年那些政府公務員們,他們的人生軌跡是仍然在原地踏步?時代進步的紅利是人人均沾的。

一眼望到三十年後這種概念屬於前現代社會,已經是即便想要都不可能存在的奢望了。

另一方面,這社會不可能人人實現財富自由,總有些人是要安於做螺絲釘的。即便是在BAT,也必須有一大批人中龍鳳放下實現財富自由的妄念,去心甘情願給人做小弟打工才能成就一個偉大的公司。

其實,實現財富自由根本排不到人生重要事業的前三。革命年代心繫家國天下,那還情有可原。可和平年代,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永遠是家庭、身體健康、和心智修行。這三者位次順序當然可以隨個人情況有所不同,但肯定必須是前三位。

因為這前三樣如果解決不好,基本財富自由也就實現無望了,或者實現了也沒啥價值,這種例子誰身邊都有,太多就不舉例了。所以財富自由這種進不了前三的事情沒有必要傾盡全力去應對。更沒必要因此而焦慮。

而即便當最終實現了財富自由,也並不意味著你的焦慮會消失、不意味著你的人生煩惱就能得到改觀、或者人生意義就能得到實現。因為你會發現“自由”會帶來新的焦慮感,甚至終極可怕的人生虛無感。

當你的人生靠以“實現某一目標”而活著,你必然會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後尋找新的目標,慾望是無盡的,永不停歇。相反,如果把人生設定為“達成某一狀態”而活著,反而會輕鬆快樂很多。因為心靈狀態是的相對恆定的,而且其實現起來相對依賴的外界物質條件較少。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人生進入某種心靈狀態就很容易實現。

遊俠公社:致我們的初心

2.長存本心

每當我即將抵禦不了某些自媒體的蠱惑,內心燃起對未來的焦慮時,我就打開王陽明和黃宗羲,溫習他們那種做好當下,以待來者的平和淡然。

這種淡然,絕非是聽幾節付費的雞湯音頻課就可以達到的,必然是要依靠自身持續不斷的磨練修行才行。以前的人,一生都在讀書學習。大到王朝鼎革興替,小到家庭人生起伏,這些知識和經歷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所必修的。

他們因對過去未來看得透徹淡然,才對現在當下看的平和從容。王陽明所謂“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就是這個意思。

然而如何“放心”,這就是見“功夫”的地方。這裡的功夫不是飛簷走壁,而是暗示你為了達到心靈的某種本領造詣需要肯花時間。

王陽明又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意思是說,時時觀察、體會、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動,這才是修行。王陽明是千載以來融會儒、法、道、禪之學第一人,中華文明幾千年結出的一個果子。他所謂”存得此心常見在”,類似於禪宗的“觀照”概念。

簡單粗暴的講,好比是在心裡放一面鏡子,時時刻刻照著這面鏡子觀察自己的心理活動,只有這樣才是“存得此心”的功夫。禪宗所謂打坐,西方現在流行的所謂“冥想”,其實坐那不是啥都不幹,就是靜靜“觀照”自己的內心各種思緒的起、興、滅而已。

那麼,為什麼要“存得此心”,還要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內心活動?為的是不要被各種紛紛擾擾不相干的內心情緒所牽引。而為了達成這種“不被牽引”的狀態,只有認清了自己的內心活動才能做到。

遊俠公社:致我們的初心

這就又要說一個道家的故事。

吳秀波,波叔的《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都看過吧,裡面有個和波叔演的司馬懿非常不對付的大反派,魏國的駙馬何晏。這角色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的。

歷史上的何晏除了和司馬懿作對之外,其實還是位典型的魏晉名士,他參與編寫的儒家道家的著作不少,平日喜歡和人談老莊玄學。他和另外一個大名士王弼有過一次爭論,說到底什麼是聖人,何晏說聖人沒有人間的感情,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因為沒有人類的感情,所以不在乎世間萬物。

聖人就像天地一樣,也是沒有喜怒哀樂和人類情感的,也只有做到這樣,才能“無累於物”,也就是不被人類的情感所牽引受累。王弼認為何駙馬說的不對,說聖人也是人,人的情也是有的,只不過情商比較高,是“應物而不累於物”。

聖人也是能感知人類情緒和世間事物的,但是內心修為能讓他不被這些情緒牽引著走,因此也就不受這些情緒所累。你何駙馬認為不受情緒所累的人就沒有正常人情感,實在是隻看表面而不看本質,真是大錯特錯啊。

再說一個例子,聽說過“意識流”小說嗎?這裡說的不是互聯網行業大風口“信息流”,雖然從雜亂無章的表現形式來看這兩者的確是差不多的。

意識流小說是上個世紀誕生的一種文學流派,比如《牆上的斑點》,展現的是一個婦女從看到牆上一個模煳不清的斑點而引發的無限聯想和波瀾壯闊的意識流動。人這種動物,能隨意指揮自己手腳,也能按照自己意志支配他人,甚至只要有條件指揮百萬大軍能做到如臂伸掌。

可唯獨對自我的意識流變是無法掌控的,每一分鐘你腦子裡可能流過去千百個念頭想法,而這些都是不易察覺的。如果任憑這些念頭想法去牽引自己的意志和情緒,那每天活著的心理壓力是相當大的。

好比吃飯的時候想著工作報告怎麼寫,加班的時候想著回去晚了老婆不好交代,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廚子不是好裁縫”,到頭來其實是將軍、廚子、裁縫一樣也幹不成,而且還心力憔悴。

所以綜合一下:要想活的不累,就不要讓內心被各種情緒想法牽引,要做到心靈不被牽引,就必須時刻“觀照”自己的內心。然而我加一句,“觀照”內心之前,必須先認清自己的本性。

遊俠公社:致我們的初心

3.何為修行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確實邁到了一個分隔古今的門檻上。我們未來的世界是前所未有的。而我們熟悉的是世界是所謂的馬爾薩斯的前現代社會,那裡的世界是靜態的、循環的、有序的。國王、貴族、商人、農民,每個階級涇渭分明,每個行業各有規矩。

而互聯網的來臨據說是要顛覆一切,是一個以打亂、跨界、重組這些動詞來形容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破壞與創新並存,志在解構一切。而這個世界裡存在的一切,也必須是可以被解構的。

但必須說,這種解構是非常反人性的。

在這個動盪、且動盪的方式都是不斷變化的時代,人之為人,卻有某些基於生物性的社會屬性是恆定的。這就是我們一般人經常說的“本性”或“人性”。

人作為一種靈長類哺乳動物,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遠的不說,但是至少在進入農業文明的最近一兩萬年裡我們的人性中始終存在著根深蒂固的一點:那就是我們習慣於對過去的、歷史的事物注入“意義”和“感情”,這導致我們喜歡性狀穩定、而不是容易變化的事物。這一點你喜歡也好討厭也罷,但是必須承認這是人性的基本點之一。

對父母的依戀源自於孩童時代的點滴記憶,因此我們建立了“孝順”的意義。對國家的熱愛源自於民族共同體對共同歷史的記憶,因此我們建立了“愛國”的意義。

認清這點人的本質之後,在看待未來這點上,我們就不必非要執念於抓住不斷更替的風口和流變的財富了,這些東西都因為變的太快所以來不及讓我們緩慢的對他們建立意義、傾注感情,並且只會給我們帶來焦慮。

相反,一些經典的、古典的事物因為已經、正在、和還將不斷地被人搭建意義和傾注感情,他們的生命會比眼前流變的事物更長。從這個意義上講,“過去的”才是“未來的”,這就是為什麼前面說只有家庭、身體健康、心智修行才值得去關注和經營,這些都是能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收穫意義和感情的真正財富。

當然,再過十年,等當眼下這些流變的、新潮的事物真正在時間裡積澱下來,他們也就成了新的經典。他們那時已經被注入了的相當程度的意義和感情,我們那時在看待這些新的“經典”也就不會再有焦慮感了。

現在流行的所謂做“時間的朋友”,差不多也說的是這個道理。只要這點基於生物性的人性不變,萬變的互聯網終究會被關在不變的人性織成的籠子裡。

認清人類本性這一點,再去實踐陽明心學裡所謂“長見此心”的功夫,或禪宗所謂“觀照”,就有了清晰的方向。當你再偶爾看到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不自覺的起心動念並且開始焦慮,而你又觀察到自己這種內心活動的時候,不必再任由這種焦慮牽引自己的思緒,從而引發更多無窮無盡的憂思了。而是立即以給這種焦慮貼上一個動態流變終將逝去的標籤,任他消退就行了。

當這一對自己內心思緒活動的試圖掌控不斷頻繁、常下功夫、乃至於成為常態,就是修行,久而久之就能達到禪宗美學裡所謂的清淨的境界。

遊俠公社:致我們的初心

因為清淨的心靈世界沒有萬千思緒,也就沒有物累,這就是禪宗的美學概念裡充滿了簡約、質樸、隨性、自然這些詞彙的原因。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簡約、質樸、隨性、自然的事物就本能的心嚮往之的原因,人類的本性是喜歡這樣的世界的。

清淨倆字只能是通過不斷修行得來,而修行的過程就意味著要下功夫。我自認為書讀的夠多。可我也曾經和大家一樣,逃不過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知識焦慮。然而當我發現“知識”已經成為流變的信息的時候,實際上越使用“知識付費”就越焦慮,因為人性的追趕不上始終流變的信息的。

這個時候我意識到,構建一個強大而精緻的認知結構,遠比接受源源不斷的信息要重要。只不過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流當中,有意識地抓取一些知識碎片去構築自己的認知結構,這個事情誰也不能替代你。

相對於磨練、學習掌控自己的心智思緒而言,搭建自己獨一無二的認知結構也是需要“下功夫”的。但是這裡的下功夫並不等同於要去吃苦。搭建認知結構的過程其實和審美並無二致,是混合著美感和成就感的愉悅過程。

禪宗作為一門學說就發展出了一種獨特的審美理念。比如日本禪宗發展出來具備審美功能的茶道、花道,乃至於所謂“枯山水”的庭院之美,原因就在於認知結構與審美過程是相輔相成的。

讓自己的學問不斷精進,審美能力不斷提高,這不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反而是一個相當愉悅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的認知結構不斷變得精緻而強大。精緻強大的認知結構加上持之以恆地磨練如何掌控自己的心智思緒(所謂下功夫),這是我目前認為對“修行”二字最好的總結。

遊俠公社:致我們的初心

4.遊俠公社

我們希望建設一個大家一起不斷修行心智的社區,這就是“遊俠公社”的初心與本心。

詩詞是漢語文化中最古典、最核心、傳播能力最廣的文化符號,用互聯網術語說,這就是構築我們民族文化的底層代碼。

我們以賞析、講談古典詩詞出發,兼談歷史和文化,是因為詩詞本身就具備了強大的審美功能,而審美本身就夾帶著精緻的認知結構,這一切所為的還是內心修行。

之所以用“遊俠”取名,是因為這個灑脫而不被羈絆的古典意象,是我認為最符合禪宗美學裡簡約、質樸、隨性、自然這些概念的。

況且我們自詡風格是“新古典主義”,那名字當然要回歸古典,從古典再出發。

話說晚清的時候興辦洋務,人稱之為時務派,有些搞冷門經學的老知識分子心中不服,偏偏繼續去做儒家經典的研究,還寫詩為自己解釋說“也知經術非時務,稍為儒林振古風”。其實經術還不夠古,真的回到春秋戰國時代,儒俠往往並稱,孔子的學生那都是佩劍的。

所以我們就回歸這個富含古典和美學意義的概念。然而這個磨練心智的所在,是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建設,相互交流,相互打氣的,所以這裡的“公社”二字,取的乃是古意。

遊俠公社:致我們的初心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都說現在改革面臨著再出發。“再出發”這三個字通俗易懂,然而寓意深厚,非有大才者不能想到。只有找回初心,才能再出發。

互聯網時代的主題是解構和重組的,有些人看準了這一點,利用人性的弱點去售賣焦慮和恐懼。而我們反行其道,是希望能建立一個以重構而不是解構為功能的社區。許多人這輩子可能實現不了財富自由,但可以從修養和審美上超過那些實現了財富自由的人。修習文化欣賞和審美,不僅僅是為了站在歷史的肩膀上重構一個民族的強大內心。更是為了安心地過好我們自己的人生。

文章最後,抄錄給各位大俠一首詩,也算是我們正式開山立派的紀念:

長安遊俠

紙上蒼生俱作塵 江湖舊雨銑成文

吟嘯徐行遊俠路 一蓑煙雨任平生

(1.此詩共抄襲歷史上四位大俠的四句詩,由他人“功夫”變化而來。歡迎大夥查證舉報,當然,如果你能全找出來的話。

2.此詩用我們方言武漢話讀更押韻,不妨一試。)

關注遊俠公社,李軟塵和你一起講詞讀詩,漫聊文化江湖!

遊俠公社:致我們的初心

遊俠公社出品的《盛唐下半場:詩歌與兵戈的大時代》現已上架喜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平臺,如果你也對唐史感興趣,歡迎前往收聽交流!

想獲取更多歷史文化小知識,歡迎搜索關注“遊俠公社”,更多精彩等你來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