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与坐下的实修切要

很多人打坐,念念都是自私自利的心,就想着自己:我的打坐、我的成就。你那样打坐怎么会成就?肯定不可能成就。你打坐干什么呢?坐那里干什么?求自己得神通?得开悟?你那样能开悟吗?不是这样的。

坐上与坐下的实修切要

仁泽法师 | 开示

■ 打坐的心是一种开放的心,不是一种自私的心。有些人打坐就想自己——“什么时候我入个定?什么时候我自己得个神通?什么时候开悟?” 这都是自私的心。

我们打坐的时候也不能忘失菩提心,也是在串习大悲心、菩提心,串习无我的智慧。下坐以后,更是很积极地、很热情地去利益众生。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人也是有,就想着自己:我的打坐、我的成就。你那样打坐怎么会成就?肯定不可能成就。你打坐干什么呢?坐那里干什么?求自己得神通?得开悟?你那样能开悟吗?不是这样。

你看我们打坐,要求大家打坐的时候,观修无我,观修安忍,甚至可以观修布施。比如你对某一个众生,对他还是有烦恼,那你就要在座上对他开始观修悲心,念他的恩,观修安忍,观修他对你的伤害,怎么能成就你的安忍。打坐就是串习这些东西,这不就是在度众生吗?你打坐就是在度众生。

不然你打坐干什么呢?你打坐念个咒——“我现在业障很重,我要念咒赶鬼,把那些冤亲债主赶走”,“然后什么时候我的这个中脉能打通?哪里有病,我打通它。”执着身体上的气脉,执着身体上的觉受,然后什么时候爆炸一下就好了。听说爆炸了会开悟——念念都是自私的心。如果有道友在边上说话,你就会想这家伙真讨厌,影响我打坐,坐那里心生烦恼。坐那里都在想众生的恶,起恶念,对众生起烦恼,你这样打坐有什么用呢?

或者贪着清净,哪个地方清净,我躲到哪个地方去。这个地方太吵了不行,影响我入定。我要入个什么定,最好佛菩萨能降临。念念都是自私自利的心。你这样子修行,怎么可能会有什么成就?不着魔才怪!

如果坐出一点什么东西来了,那个慢心就上来了——感觉突然一下空了;今天坐得很好,腾云驾雾了;或者元神出窍了,然后想着下回我还要坐出来,第二天一打坐就开始想:元神什么时候出窍?这都是外道的心,根本就不是学佛的心。要不就是自私自利想着,我得把我的腿练出来,我要一坐能坐三个小时、五个小时,以后我做大和尚的时候,这个幢相得具备。打坐是为了显示你的腿子很好。腿练出来有什么用?

有人想:我来这里一段时间了,这个师父也不关注我,我要经常来做一点什么,引起师父的注意。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吸引师父的视线。念念都是想着自己、想着“我”。你有没有想过“我业障深重,我要好好的发心为大众服务,消除业障;要好好的把基础法学好,尽量得去做好”?你那个心都是非常自私的。

叫你听法学习,是为了叫你去除你那个自私心。不管你是在哪个层次——下士道也好,中士道也好,上士道也好,都一样的,都要去修慈悲心,利益众生的心。下士道也是这样子的,十善业也是这样子,要为众生服务,要向于无我。就是像那个雷锋同志一样,人家没有学过无我的道理,但是人家向于无我。学佛首先要学雷锋,是不是这样?

打坐时都是自私自利的念头,你坐三天三夜——别说三天三夜,你坐一百天,坐那不动,也是木头一个,木头石块,再有什么神通也是没有用。所以说我们学佛的人,第一个就是要学为大众服务,去除那个自私心。

有些人越打坐越出问题的,坐着坐着变成魔子魔孙了。魔王他是做不了,只能做魔子魔孙,有些人就修着修着就疯了,精神不正常,就是这个原因——自私。念念都想着自我,然后钻牛角尖——我执太坚固就会钻牛角尖。大家要好好反省,

不管你是修哪个法,都要学着去熏习出离心,熏习这个无我慧,串习菩提心。打坐也是这样,听课也是这样,慢慢的积累福慧两种资粮。

你下坐的时候更要去熏习,登地菩萨还要去积累这些福慧资粮呢?所谓的积累资粮事实上就是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讲得简单一点,就是去除这个自私自利的心、不愿意跟大众和合的心。自私的人就是不愿去跟别人和合,不愿与众生为伍,自我清高,其实就是我慢贡高。觉得他自己很清高,众生很卑劣,不愿意跟众生为伍。慢心很大,这都是非常恶劣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