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科技巨头主宰股市,我们该担心吗?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华尔街日报》高级市场专栏作家James Mackintosh,专注于商业和金融领域的新闻。

五大科技巨头主宰股市,我们该担心吗?

随着「成为首个市值1万亿美元公司」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科技巨头们正在主宰股票市场。五家市值最高的公司在搅动风云:苹果、亚马逊、Alphabet、微软和Facebook,而他们都是科技股响当当的招牌。在过去12个月里,标普500指数增值2.7万亿美元,其中,这五只股票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

在标普500指数股票总值中,这五只股票占比已超过15%。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现在,我们应该开始为少数高市值股票的占比越来越重而担心吗?

事实上,过去有少数公司对市场的主宰程度,远超如今排名前五的股票,但我们也不应该无动于衷。毕竟,我们当前面临着两大风险:

  • 投资者往往错误地认为,颠覆性的科技公司在未来非常有利可图。
  • 少部分大公司跑赢大盘,这表明市场距离经济周期的结束越来越近。

市场的好消息

苹果的市值为9370亿美元,约为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市值的4%,是自2008年的埃克森美孚以来最大的公司,市值甚至高于在互联网泡沫时期时候的微软。进一步追溯会发现:上世纪70年代初,IBM的市值占标普500指数股票总市值的9%,而AT&T和通用汽车的占比都超过了如今的苹果。

五大科技巨头主宰股市,我们该担心吗?

根据标准普尔道琼斯指数投资策略团队Tim Edwards的计算,在1964-1983年,市值前五的股票在标准普尔500股票总市值中所占比例高于今天。然而,过去的小公司尾部较长,如今标准普尔500的市值在股票市场总市值中占比更高。

高市值股票高度集中于科技行业

不同的是,排名前五的公司都是对客户吸引力极强的科技股。投资者们仿佛达成共识:这些公司将在未来许多年里主宰市场,并从巨额研发投入和新业务扩张中获得回报。

最相似的情况发生在1980年,三只依赖于石油的股票,及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埃克森和阿莫科(Amoco)的前身称霸股市。

下图反映了苹果、微软、埃克森美孚及IBM多年来的市值变化。

五大科技巨头主宰股市,我们该担心吗?

市值前五的股票都集中在同一个领域,人们应该感到不安,因为这使人们相信商业的本质已经变化。科技巨头与过去的大公司不同,他们能够以其它公司不具备的方式开发、利用技术,政府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介入、控制高利润的垄断。

也许高瞻远瞩的领导者和创新的企业文化意味着,这些公司注定要击败更多的传统竞争对手。但是,五大巨头的丰厚利润或快速增长会极大地影响市场竞争,也会促进它们彼此的竞争。

历史重现?

要衡量标准普尔指数中的股票表现,最简单的方法是按市场价值加权后比较。市值加权值高的股票对于市场走势的影响要大得多。随着商业周期和市场周期老化,投资者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大公司的股票上。这是1990年经济衰退、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崩溃之前都发生的事。现在历史仿佛再次重演。

但这一次可能会有所不同。科技巨头的体量和走势正在「碾压」标普指数中的其它股票,但不少小股票的发展态势也同样超越了标普指数下的大量股票。因此这可能只是科技股的狂欢,而不是投资者只选择关注高市值的公司。

(本文由富途资讯编译团队出品,编译/神绮雯,校对/沈思羽)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