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清平乐》词五首,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清平调》诗。

李白《清平乐》词五首,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清平调》诗。

诗仙李白的《清平乐》五首,是词,不是诗。词是诗的别体,于唐代兴起的一种新兴文学样式,经过宋代的长期不断发展,进入了全盛时代。

印象中,李白是以诗为主,词是少有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柳露华浓。”的《清平乐》虽属于大唐教坊曲,但却是诗、曲。而李白这五首《清平乐》却是词、曲。

李白的这五首《清平乐》词记录于唐末五代时期的《尊前集》中,因用作于宴席唱曲故而得名尊前。收录词家三十六人,共二百六十多首词。

李白《清平乐》词五首,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清平调》诗。

​①.《清平乐》禁庭春昼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这里,是李白以杨贵妃的眼眸来描写观察唐宫内廷的生活世界。他再牛,也不可能亲眼见到后宫内廷的旖旎生活。

此词应当是作于端午时节。

白日,御花园戒严,唐玄宗与杨贵妃嬉戏于其间,玩着斗百草的游戏,采摘百花百草,至于谁输宝玉谁赢金钗这就不重要了。

晚间,杨贵妃身着羽衣,妆容艳媚,于内廷御前舞着霓裳羽衣舞,逗乐得唐玄宗哈哈而笑,只倾心于这似醉酒佳人。

斗百草,原是中国的一种民间游戏,端午的一种习俗。源起于西周,至两晋南北朝时,南方逐渐将斗百草演变为端午节的一种文化娱乐习俗。

古人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难关。这也是为什么,端午时节有挂艾草、菖蒲的原因,驱邪除厄。

南梁学者宗懔《荆楚岁时记》里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意思是说,端午时节踏青,人们采摘百花百草为游戏,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胜。而今,许多古老优良的民俗已然不多见。

李白《清平乐》词五首,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清平调》诗。

​②.《清平乐》禁闺秋夜

禁闺秋夜,月探金窗罅〖xià〗。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xiè〗。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李白是翰林供奉,此词应当是于某个秋日夜晚当值于皇宫时所作。皇宫分外廷内廷嘛。

晚间的皇宫宫门关闭后,是禁止外出的。李白夜宿于宫中,秋夜里的月光由窗户的缝隙里照进来。纹帐边形似鸳鸯状的香炉飘着阵阵兰花麝香,燃烧的蜡烛中蜡头的烛灰时不时的落下。

而我们的诗仙李白,却想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想到了什么呢?想到这古往今来的后宫三千佳丽,有哪一个不是费尽心思想得到帝王的欢心呢?只是帝王究竟会于宸宫之中独宠于谁,这只能全在帝心了。而太多的三千佳丽,只能独守空闺。

李白此词,似思惑,似嘲讽,似感叹。真担心唐玄宗知道了,一个不爽把他给咔嚓了。

1.罅〖xià〗:意为空隙。

2.灺〖xiè〗:意为蜡烛燃烧时,蜡头残留的余灰。

3.宸〖chén〗:原意指的是北斗星所居之地,唐朝时引申为皇帝的居所,后多指帝王。也代指天宫、天帝所居之地。

李白《清平乐》词五首,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清平调》诗。

③.《清平乐》鸾衾凤褥

鸾衾〖qīn〗凤褥,夜夜常孤宿。更被银台红蜡烛,学妾泪珠相续。

花貌些子时光,抛人远泛潇湘。欹〖qī〗枕悔听寒漏,声声滴断愁肠。

由此词的意思来说,这是否为李白所作是存在着争议的。因为此词描述的有三幅景象:

①.闺中痴女、怨女、被人抛弃的景象。

②.女子深情,爱人因故不得不远离他乡,两人长久分别而无处诉说的景象。

③.女子与男子为夫妻,而男子因为意外死于潇湘湘水之地,阴阳两隔,女子日日思念的景象。

这对于我们熟知的李白来说,是比较不可思议的,因为这完全是儿女情长之事。

鸾衾凤褥,夜夜常孤宿:意思是有鸳鸯或凤凰被褥,却总是一个人每晚孤独而卧眠。

更被银台红蜡烛,学妾泪珠相续:意思是更换被褥,却见烛台上燃烧的红蜡烛,蜡炬滴滴缓缓而落,如同她的泪珠。红烛似人,人似红烛。

花貌些子时光,抛人远泛潇湘:意思是时光一点点的过去,她的容颜渐渐变老。而那个“抛人”在遥远的潇湘之地。这里的关键,就是在这个〖抛〗字上面。一个抛字,把这首词引入了无限种可能。

欹枕悔听寒漏,声声滴断愁肠:意思是倚靠枕头却听见寒漏的滴水声,让她肝肠处断,愁苦无言,十分后悔听见这滴水之声。强烈的,一种女子衷肠之感。

这不排除是李白见到了这么一个痴女、这么一幅画面所作。又或者是李白将自身身份进行转换,以身份跳跃来说他自己的内心。

我们知道,李白一心想施展抱负,但无奈不受唐玄宗所任用,后来不得不离开长安,心中有所怨愤,故而利用空间人物跳跃作了此词也未可知。

毕竟,这也较为符合李白诗词的天马行空的意境。而这整首词,完全因为一个“”字而变得鲜活。

衾〖qīn〗:被褥、被子之类的东西。

欹〖qī〗:通假字,同〖倚〗。斜依、斜靠。

李白《清平乐》词五首,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清平调》诗。

​④.《清平乐》烟深水阔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同样的,这也是一首闺怨词。女子期盼等待着她思念的那个人,而那人却始终音讯全无。

至于那人为什么音讯全无?这不知道,也许是安史之乱的战争让男子不得已征调入伍。也许是男子因某事男子去了远方,毕竟,古时候的通信不比如今。

在这里,也倾向于这是一首描绘宫廷冷宫的词。如同汉武帝时的金屋藏娇,而当时的唐玄宗一心扑在杨贵妃身上,自然也会凭添一些痴怨宫妃。

只是此词时间不可考。将其视为以描绘闺中思念,来委婉而又赤裸的暴露当时社会种种不合理的现实;又赞扬闺中人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的赞美也是可以的。

思念的男子一去,自此音讯全无。唯有碧海蓝天,天宫明月,照映着当时男子与女子遥遥离别之景象。

女子每日里感怀着离别的伤心往事,紧皱的愁眉如同铁锁一般难以打开,让人无从化解。夜里,那为人留着的空空的半边锦被,期盼、等待着那个人在女子的魂梦里归来、相会。

李白的这首词,也与后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旖旎者也可当作是诗仙李白的一段旖旎情缘也未尝不可。作为大唐诗仙,有佳人倾心思慕也是情理之事。

悬悬:遥远、遥遥。出自汉·焦赣《易林·晋之坎》中的“悬悬南海,去家万里。”

李白《清平乐》词五首,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清平调》诗。

⑤.《清平乐》画堂晨起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首〖画堂晨起〗,才当属于我们熟知的诗仙李白的那种狂放,一首极具生活情趣的赏雪词作。

李白于清晨一觉醒来,有宫人或仆人来报天空下起了雪。于是,将窗帘高高卷起,见窗外果真瑞雪纷纷。鹅毛铺雪将远远近近的玉庭阶梯给染成了一片洁白之色。

落雪狂舞之势,仿若炉烟蒸腾。素冷寒冬里的这些花花草草,仿若一个个挂着纯白玉坠。

李白心想,该不是天上的神仙们喝醉了酒,迷糊之中把这无尽皑皑白云给胡乱揉碎了吧?

而这首词,也正是这最后一阙的“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而将其引申到了一种狂墨赋醉词的无边意境之中。

一个〖狂〗字,抖擞出了这天地宇宙的荚气,绽放出这仙宫琼苑的奇幻景色,令人不由无限神往。

居住在九重天阙的神仙们,原来也会豪饮得酩酊大醉的。醉而狂放嬉笑,也顾不得是否有失神仙身份,粗鲁的将无边白云揉得碎沫纷飞。天上白云碎碎,化作漫天飞雪,遍地尽然银装素裹。

这种狂而不羁之气魄,也只有如李白者,敢想了。原来天仙也是会醉的,何况于人乎。

李白《清平乐》词五首,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清平调》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