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鉅債的連鎖反應不可小覷 或殃及馬雲?

孫正義鉅債的連鎖反應不可小覷 或殃及馬雲?

一則消息引起關注。此前幾乎是創造投資阿里巴巴神話的孫正義被傳已經陷入債務泥潭。這個鉅額債務大的讓人驚恐:16萬億日元,摺合為人民幣高達9270億元,逼近萬億元大關。

投資阿里巴巴大賺特賺後,讓孫正義膨脹了,開始了幾乎是“瘋狂”的全球投資擴張高科技公司之路。高科技公司屬於成長性企業,一方面投資回報高,另一方面見效慢、週期長、風險大。從孫正義1999年投資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與2004年追加6000萬美元看,直到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長達10幾年潛伏期,孫正義8000萬美元投資佔阿里巴巴32%股份,才有變現機會。這種投資資金要求自有資金最好,不適合負債性資金,否則這麼長投資週期,資金成本都難以負擔起。

現在,軟銀的未償債券餘額相當於日本全國公司債券的近10%,軟銀繼續在國內籌資變得愈發困難。軟銀正越來越依賴於海外資金來求生存。截至3月底,軟銀集團外幣債務超過了2萬億日元,在三年內增長了500%!

孫正義大舉舉債投資的後果已經顯現出來了。連鎖反應是,如果軟銀被債主逼債太緊的話,必然會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套現,這對阿里股價定會帶來一些波動與衝擊。

孫正義鉅債的連鎖反應不可小覷 或殃及馬雲?

軟銀是阿里的第一大股東,時至今日,仍佔據29.2%的股份。軟銀一度持有阿里股份16年,以8000萬美元的成本獲得了近1000倍的投資回報。

這次就看軟銀能夠出售多少。接近萬億元人民幣債務的軟銀,用來還債資金需求應該不是小數。就是阿里巴巴不差錢,或者別的大投資資本接盤,一時籌集這麼多資本難度非常大。

同時,美國當地時間週五(6月22日)阿里巴巴收盤價是202.1美元,這個價位基本處在高位,有利於賣家,不利於買家。難題在於如果不能提前籌集到足夠資本接盤的話,對阿里股價的衝擊之大可想而知了。

如果軟銀為了償債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套現的話,接盤者或有兩種選擇:一是阿里巴巴全部接盤,這樣可以趁機增加股比,或能消除股權過低的長期隱患。目前馬雲的股權比例僅為7%,與第一大股東軟銀的29.2%、第二大股東Altaba(雅虎前身)的15%,差距太大。雖然馬雲通過精妙設計,阿里巴巴是合夥人制度,採取“同股不同權”的內部治理結構,但長遠長期股比太低絕對是大隱患。本身“同股不同權”結構爭議性就很大,從本質上講是對資本制度的顛覆與背離。也正是由於“同股不同權”,馬雲牢牢控制住阿里,加之目前股價過高,或使得阿里巴巴並沒有接盤的積極性。二是其他大資本接盤,看好阿里巴巴前景,願意投資阿里。這需要資本方、阿里巴巴、軟銀三方共同尋找協商,甚至如果軟銀急於用錢償債的話在股價上協議妥協讓出一定折扣都有可能。

如果走到二級市場自由拋售套現,對軟銀、阿里股價等各方都沒有任何好處。這就是大股東進來時高興,相反離場時各方都難受的原因。

孫正義鉅債的連鎖反應不可小覷 或殃及馬雲?

總之,軟銀孫正義或會給馬雲出一個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