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土灶有哪些作用呢?

凡農深一度


在農村土灶有哪些作用


在我們的記憶裡,總有一些物件能喚起我們懷舊的情緒,一看見土灶就會讓我想上山找柴火背柴火的童年往事!老老少少,來來往往,穿越在山林之間!看見現在手上留下的傷疤似乎上山找柴火像是昨天的事!

儘管它們正逐漸消失在歷史中,但那情感和懷念確與日俱增,每次看見或想起都會心裡湧起一縷溫馨,思緒也變得滋潤起來


以前,有個這麼好的燒柴火的土灶那是很好的家庭了,
一邊做飯菜,一邊煮豬食,中間還可以煲湯或溫些熱水洗澡洗腳,每每看見別人家有這麼好的土灶就羨慕得不得了!

每到冬
至,農村都要殺一條養了差不多一年的過年豬,土灶這時用處很大,沒有柴火灶燒水燙豬那還真還是麻煩的事!

還有就是農村紅白喜事,雖然戶外也架了臨時土灶臺,可家裡的土灶也幫了很大的忙!
土灶的柴木灰一直是農村的寶,和小的菜種子一起灑種很方便,柴木灰灑在蔬菜地蟲害也會少很多。

農村土灶不得不讓我想起我們烤火和烤紅薯的寶貝~灰爐(灰簍),那時差不多每家都有一兩個這老物件,冬天冷了裝些沒燒過的柴火灰裝在灰爐裡取暖,順便烤幾個紅薯,那感覺~巴適!這差不多就是農村土灶的一些作用了,看見農村的一些物件都想的很多,感觸很多,


,是不是我年齡大了了的原故?


渝都二寶問題解答,你的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渝都二寶


在農村,土灶不僅能夠將生米煮成熟米,還能將生菜炒成熟菜,然而,這只是農村土灶的生活用途之一,在農村裡,土灶有時被人們看成是一個“禁忌”的地方,土灶的方位與朝向都是有講究的。那麼,在農村,土灶有哪些作用呢?

第一:年貨的加工器

每到過年時節,農民都有置辦年貨的風俗。不論是炒花生還是炒炒米,不論是炸豆腐還是炸魚炸藕夾,都離不開土灶。所以說,土灶就是農村裡年貨的加工器。

第二:點灶燈

點灶燈的習俗,從我記事的時候就有了。從每年的小年夜開始,母親都會拿著菜油燈芯,然後帶著香與紅燭到土灶前點灶燈,這種習俗會一直持續到來年的正月十五。祭祀灶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農民用一種最簡單和最直接的方法來表達著對美好明天的嚮往之情。

第三:草木灰的存放器

土灶的主要燃料來自柴草,當柴草在土灶裡燃燒成灰燼後,就會被農民收集起來,然後,將草木灰撒向自家的菜園子裡,或用作底肥,或用作追肥,或用作給農作物殺菌消毒。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有了土灶,農民可以節約一大筆肥料錢啊!

第四:烤紅薯

用農村裡土灶烤出來的紅薯,比外面集市上買的烤紅薯的味道更純正。當母親在土灶上把飯做熟了後,土灶裡還留有火星與高溫,這時往土灶裡扔進一個紅薯,然後用穀殼子覆蓋,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紅薯就烤熟了。直到現在,我依然對土灶裡烤紅薯的味道記憶猶新啊!


凡農深一度




土灶在農村是用來做飯、炒菜、煮豬食的,一般家庭土灶都很大,分三個鍋。一個是用來煮稀飯,中間的鍋分別為二寸二公分,除了炒菜就是煮飯,最裡面一隻大鍋是二寸六公分的,平常一般都不使用。養豬的人家會用大鍋煮豬食,一般人家平常都不使用,只有端午或者中秋人家用來煮粽子,就是過年過節做頭腐了。一般情況下,平常都使用外面兩隻鍋,裡面的大鍋除了過年使用外,平常都空在哪裡。



土灶是每戶人家的象徵,沒有土灶就不像個人家,沒有土灶灶王爺也無處供奉。在農村土灶是有禁忌的,在土灶上做飯、蒸米糕、煮粽子蒸酒飯等都不能亂說話,否則會得罪灶王爺,隨你怎麼燒都會煮不熟。在我們這裡,凡是過年過節燒好吃的,第一個先孝敬的是灶王爺,上供過之後人才可以食用。

在我們這裡,農民家中土灶也很大,用途也很廣,除了可以燒菜煮飯以外,農民們都會把生薑種、番薯种放在土灶下面儲存。存放在土灶下面的生薑、番薯,有一定的溫度,到第二年取出來很新纖的一樣,便於生根發芽。



另外土灶都是燒柴草的,有很多草木灰,而土灶下面是搭空的,農民平常就把草木灰儲存在土灶下面,到種菜需要草木灰的時候就能派上大用場。

土灶溫度適宜,是蟑螂生存的最好的地方,凡是農村有土灶的家庭,肯定會有蟑螂。不過現在農村都使用了煤氣灶,土灶在農村將越來越少,只有老村老房子裡才老年人才會用土灶煮飯炒菜。

你家現在還使用土灶嗎?土灶做的飯炒的菜比起煤氣灶哪個燒的好吃?歡迎大家一起都來談一談。


老孃舅說事


現在很多農村人蓋新房的時候會因為土灶不乾淨,就把土灶取消掉,改燒液化氣,也有一些地區因為環境汙染,建議取消土灶而改燒天然氣,不管是什麼原因吧,現在土灶的確慢慢從人們生活中消失。但是對於我們從小吃用土灶做飯長大的人來說,土灶不僅是做飯的一種工具,更是一種對以前生活的懷念。



土灶最主要的作用當時是做飯,不管是用土灶做出來的熬菜,還是土灶熬稀飯,還是土灶蒸饅頭,都比液化氣做出來的好吃。記得上初中高中,在花生、梨熟的時候,每次回家都要煮上一大鍋花生和煮梨來吃,上學的時候再帶有一部分,成為我中學時期美好的記憶。


在農村,覺得土灶最有用的時候,那就是快過年用土灶煮肉的時候。以前家裡養豬,每年過年都要留下半扇豬肉留著自己吃,所以臨近過年,爸爸就在媽媽的指揮下用我家最大的土灶煮肉,最喜歡吃剛煮好的煮肉,一個人可以吃一大塊。過年除了煮肉以外,還要在土灶上蒸幾鍋饅頭,炸一些炸貨。


除了過年必須用土灶以外,還有端午節煮粽子也要用土灶。我家人多,包粽子也多,只有拿我家最大的土灶才能一次性將粽子煮完。所以每次包完粽子都要用大鍋煮上一大鍋,每次都是選擇在下午包粽子,在晚上吃飯前包完,然後在大鍋裡小火煮一晚上,只有煮一晚上的粽子才會使大棗和糯米相融合。




除此以外,土灶還可以在做飯的時候燒花生、燒紅薯、燒小麥、燒玉米等等。所以土灶更多的是一種回憶,雖然有很多人覺得土灶太佔地方,但是還會將土灶保留下來,更多的是保留小時候的回憶。


小馬話三農


在農村,土灶有哪些作用呢?

點擊右上角關注,一起分享更多的三農問題!

在農村,以前家家戶戶都有土灶,而且每天都離不開土灶,那麼土灶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1.做飯炒菜

以前農村都用土灶做飯炒菜,不過用土灶炒出來的菜確實要香一點,難怪現在好多農家樂都用土灶炒菜。

2.煮豬食或者燒開水

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豬,豬食一般都放在土灶上的鍋裡煮,因為土灶燒的是柴火,柴火山上多的是,都是現有的資源。

3.炒茶葉以及過年做各種東西

以前在我老家,新鮮的茶葉都是放在土灶上的鍋裡用手炒的,炒出來的茶葉很香。

過年要包棕子、包裹、餈粑等各種糕點,大部分都是放土灶上蒸的。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媽媽在土灶鍋裡炒菜,我在給土灶燒火,邊燒火邊看小說!過年了,還要給灶神爺上支香!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多多支持!)


小俞傳播


在農村,土灶的作用有兩個。一,做飯,做菜。在上個世紀農村沒電,沒煤氣的年代土灶就成了家庭必須具備的設備了做飯,炒菜等凡是與飲食有關的東西就離不開土灶了,一個灶臺安一口鍋或按一個煙筒,或與常見的土炕相連,幾乎每家每戶都會見到。二,取暖,在北方,特別在東北無霜期短,一年幾乎五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都是寒冷的。北方人就用土灶與炕相連即可做飯又可取暖,在交九之後的寒冷的冬天裡人們就從清早在灶臺裡升火依靠土炕散溫來取暖,抵禦寒風刺骨的冬天。過去有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來表達對生活的美好追求。現代農村的土灶很少見了,有電,有液化氣,土灶已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