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爺爺因為別人家孩子朝你家孩子叫罵,你會怎麼樣?

舞臺中


想請問你,平時誰在家帶孩子?如果是孩子爺爺,那即使他衝你孩子喊了,罵了,你也沒資格去說他,沒帶孩子,就沒資格評判別人怎麼帶孩子。

帶孩子的累誰懂?

雖然我帶孩子不是很多,但是真心的覺得帶孩子不是一個好活,一歲之前的孩子最起碼還能餵飽了睡覺,在那不動,不搗亂,但是會走路到上學之前的孩子,一天到晚必須一個人跟著。

因為孩子小不懂得危險,大人時時刻刻都會看著她,更何況一個老人,跟著孩子跑一天,有點兒脾氣,有點情緒難道不正常嗎?你帶孩子,如果孩子犯錯了,你難道不會打罵孩子嗎?

換個角度去看待

爺爺奶奶帶孩子,你看到打罵孩子,你心裡難受憋屈,請問,如果是你自己呢?你會是這樣的感覺嗎?很顯然不會的,爺爺奶奶對孩子除了愛還是愛,不至於會害死你家孩子吧?

主客分明

小叔子家孩子來你家了,你家孩子是主人,照顧好別人家孩子,也是能夠理解的,雖然都是孩子,但是小孩子喜歡一塊兒玩耍,你家孩子只顧自己,雖然沒錯,但是沒愛心。



我是一個八零後二寶媽媽,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收藏點贊,關注我,謝謝!


Baby愛媽咪


首先明確自己的觀點:如果有人吼我的孩子,我一定會亮明自己的觀點。我一向認為父母得有點“護犢子”的勁頭。否則別人會輕視你的孩子,孩子在和別人衝突的時候也會怯懦。


具體到這件事中,吼孩子的是孩子的親爺爺。媽媽怎麼亮明自己的觀點其實是門藝術。如果是採取同樣的方式吼回去,勢必是一場家庭大戰。而且,在這樣的戰爭中,媽媽總會因為低人一輩討不到好處。

遇見這樣的情況如何藝術的處理,希望情商高的寶媽們一起探討一下。



不應該簡單的定義為爺爺偏心小叔家的孩子。認為大一點的孩子理應照顧小一點的孩子,這幾乎是一種普遍現象。這個時候我們往往會忽略,那個大孩子其實也很小。即便是親生父母也會有不經意要求老大照顧老二的想法。更何況爺爺輩的人思想更傳統。不過分解讀,才是家庭和睦的前提。


加油辣媽



別說什麼清官難斷家務事,就題主情況來看,你嫁給了一個極為傳統的家庭裡,受封建思想毒害比較深的家庭裡!無論是爺爺還是爸爸,不是什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思想而是偏愛!



對於爺爺來講,雖然都是他的孫子,但你家孩子比你小叔家孩子大,對他來講,大的就應該照顧小的,小的受了委屈,就用批評大的方式來哄小的!還有就是爺爺比較偏愛小叔,愛屋及烏,也就偏愛小叔的孩子!所以無論你家孩子是否比你小叔家的孩子大,可能都將是一樣的結果!

對於爸爸來講,雖然自己孩子還小,到家族觀念還是很嚴重的,可能從小就受爺爺思想的影響,小時候沒少讓著弟弟。現在自己孩子大,讓著小叔家的小的自然也是認為理所應當的。



但是筆者認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不能苛刻的要求孩子做他不能做到的事情!但既然知道了事實,我們沒有必要去追究到底誰對誰錯。爺爺和爸爸的思想一下子你是扭轉不過來的。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告訴自己的孩子,要守信,答應別人的事盡力做好就行!不是自己的錯,據理力爭就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與爺爺發生衝突,事後再與爺爺溝通就好!


生命如花


感覺有點小題大做了。

  • 爺爺覺得孩子沒有把教他的任務完成好,被爺爺批評很正常。但是爺爺是吼孩子,這只是說明爺爺的態度有問題,得單獨溝通。
  • 對於孩子爺爺而言,這幾個孩子都是他的孫子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摔跤的那個小孩就變成了弱者,博得了大人更多的關心。
  • 那個孩子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且小叔子家的孩子,對於爺爺而言,都是孫子,或者都是外人。所以不要剋制說老人偏心於誰。
  • 老人情理之中喜歡吼人,這是很多老人的毛病。這個也是隔代育兒分歧裡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很難改,只能慢慢說服老人剋制。

總之,媽媽偏愛自己的孩子屬於正常心理,可以理解。但是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事件在心裡發酵,甚至產生怨恨。孩子爸呢,也不是那麼心思細膩的人。心裡放輕鬆些。



idan的青蛙媽媽


古人云,清官的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孩子的事,估計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你做的對還是錯,但是我們要綜合分析一下,這到底應當怎麼處理?



首先,我覺得你向老人家咆哮,這是不對的,尤其是當著孩子的面向老人家咆哮。

本身大孩子帶小孩子中國的家庭看護中都經常出現,但可能出現失誤,出現失誤時可能被大人責罵,這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如果你再當著孩子的面向老人家咆哮,那麼會給孩子帶來一種影響,那就是我有媽媽在,我不用怕錯誤,反正我媽媽護著我。另外還有一種影響就是他可能學會了你的樣子,有時也會像老人家咆哮,感覺到據理力爭,可能就是正義,可能就是自己存在有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老人家以後對於您的孩子,可能真的是不敢管教了,雖然說老人家的管教方式或方法有點陳舊,有點落後,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家活了多少年,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不知要強過我們多少倍。不知道,我這樣分析好不好,可能會讓你生氣,但是的確是這樣子,我們對於老人家就是要尊重,哪怕他有點錯誤,更何況,他僅僅是語言,口氣重了一些,因為他受過的教育,或者說他的年齡段在那,他覺得怎麼自己的孫子是正常的一種行為。



其次,我們也非常理解你的行為,作為一個母親,看到孩子受到一點點委屈,都會覺得心疼的,可能也是出於這樣一個偉大的母愛。

還有,當自己把這件事情與自己的丈夫分享時,希望得到的是丈夫的理解與支持,但是由於大多數男同志是比較理性的,所以感覺到,在生活中可能是不需要那麼多的愛,其實自己的丈夫對你我覺得還是有感情的,畢竟客觀的分析,才是真正的愛,對於男同志來講。如果真的不關心你的話,那麼就會敷衍糙皮的說兩句。其實我們還是很支持你這種心理的,但是對於你的行為,我們還是要建議您事後斟酌斟酌。如果有可能的話,你儘量的向老人家道個歉。其實一家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過去的事很容易就過去,畢竟為了孩子。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如果你覺得能對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或者為了避免以後為了再出現類似的事情,您可以給老人家講講自己的一些觀點,讓老人家也理解一下自己的思想。

這樣的話,估計老人家不會不支持你的觀點,同時也講一下,大孩子看小孩子極有可能會出現安全事故,那樣的話對兩家人都不太好,還是不要出現這種情形為好。其實家庭中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問題,如果溝通了,那麼所有的問題都有可能解決,希望能理解一下這種情形。如果所有的溝通並沒有解決問題,那麼我覺得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那就是避免再次出現你描述的情形就可以了。

讓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


談笑有白丁往來無鴻儒


如果說孩子大些了,沒看好小點的你說他兩句也行,可是明明那個也是小小孩,竟然把孩子吼的嚇的站在一旁,就有些過分了。

這點可以看出爺爺偏心啊,一心護著小叔家的孩子,。要說都是孫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偏偏有這偏心的老人,是啊,這次是樓主碰到了,若沒碰到小孩子還不知道多委屈,反正我覺得孩子還太小,自己還需要照顧呢,哪能像個大人似的看著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弟弟,妹妹呢?

是我,知道原委後,也會不高興。跟孩子爸爸說,是想讓爸爸在中間做調解,畢竟是孩子爺爺袒護自己帶的孫子。可是卻又遇到個奇葩爸爸,不但不說爺爺偏心,還說就是自己孩子沒看好弟弟妹妹,該吵!唉!我真是服了這樣的家長,想必爺爺在家是說一不二的人,已經根深蒂固的把爸爸培養成了沒思想的愚孝型人,只是這樣長久下去孩子也會形成唯唯諾諾,不自信的人。

樓主可以跟爸爸好好談談孩子的事,為了孩子,就算爺爺不照看自家孩子,也要讓爺爺做到不偏心,不袒護,才對。畢竟都是自己孫子。


天若有情11300781


我們理想中的老人應該都是和顏悅色、充滿慈愛,對孩子親不夠寵不夠,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家中的老人並沒有像我們想象的以及想要的樣子對待自己的孫輩自己的孩子。那怎麼破呢?

一、自己工作繁忙需要老人幫忙照看孩子的時候,先跟老公溝通打成統一的育兒觀念,對待孩子的教養方式底線(比如:體罰、粗話責罵)
,夫妻同心,然後由丈夫出面跟他父母溝通。

二、互相尊重,出現問題了,及時找老人溝通,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告訴他他這樣做你心裡如何難受,孩子心裡也非常害怕……

三、大多數老人頑固,不可溝通,那麼儘量平衡工作和孩子,我們總想魚和熊掌兼得,可是確實沒那麼簡單。


美冬的碎碎念


我個人覺得要看這個事情是不是常態。


如果爺爺只是這次這樣,可能也就是一時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小孩做出的反應。


你應該控制好情緒,首先安撫好自家孩子說:“沒事沒事,爺爺只是因為弟弟摔跤有一點點生氣,不要哭”

其次,要理智地但是語氣比較強硬地向爺爺表達態度,說明“都只是幾歲的孩子而已,不靠譜,帶孩子主要靠大人。”


不贊成你吼回去,要控制住,不然以後孩子發現媽媽會為了自己向老人吼,會變得不夠尊敬老人(不一定,但是模仿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你在情緒不好的情況下也能控制得好,你的孩子可能在受委屈的時候也能學會理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是“讀書自律成長”,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比較有幫助。


讀書自律成長


首先這件事都有些衝動了。

挺同情寶媽的,可以看出來這家的爺爺和爸爸對你不夠尊重,尤其是爸爸。

孩子才四歲多,本身還是個需要別人照顧的孩子,怎麼能照顧別人?更何況是照顧才一歲多的嬰兒,那麼小的寶寶,大人都不一定能照顧的好,怕萬一有個閃失,讓四歲的孩子照顧,出了危險誰能付得起責任?

你應該找個機會和婆家人說清楚,委婉一點,不能讓孩子照顧孩子的事情再發生,說清楚嚴重後果。而且自己的孩子最好自己照顧,也許是公婆照顧不過來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再來找個機會和自己老公談談,在這種事情上要達成一致意見,家和萬事興。


家有胖萌寶E


看到你的描述,竟然哭了,相似的經歷,只不過我們家的爺爺直接打了我家大寶頭,我當時就惱怒了。

其實是這樣,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有兩個寶寶的家庭後,老人們,包括很多人的觀點都是大寶應該懂事,應該照顧小的,甚至按照成人的行為標準來要求老大,可是她們忘了,其實大寶也僅僅是個四歲的孩子啊。這個問題我跟我老公也溝通過,我跟他講,大寶也只是個四歲的孩子啊,因為有了老二,本身對老大的照顧就少了很多,再加上孩子小,可能覺得對她的愛就少了,怎麼能再這麼對孩子發火呢,對一個四歲的孩子,我們又怎麼能要求過多呢。這些都跟我老公溝通了,他理解到達成一致也需要一個過程。最主要的是我跟孩子溝通了,我告訴她她大了,可以照顧妹妹,因為她是懂事的好孩子。她做不到沒有關係,慢慢學著照顧妹妹就好了。爺爺性格急一點,但是年齡大了,我們別計較就可以。別讓她傷心。主要是不想她心裡有陰影。最終我還是決定自己帶倆孩子,不要他們幫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