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見過哪些野菜?

丫頭的家鄉情懷


我出生在中國西南貴州省,從小在山裡長大,成長在九十年代的我小時候經常吃野菜,不是因為愛吃,是那時候我們家還沒有什麼菜吃,經常煮野菜下飯度日,經常吃的野菜有野生蕨菜,折耳根,水芹菜,山竹筍等等,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我常見的野菜。

折耳根,又叫魚腥草,是我們山裡常見的野菜之一。尤其是在冬春季節,地下的草根比較白嫩,脆香。我們會去挖來吃,涼拌,炒菜,做成辣椒蘸水,同時幾也是我們縣城米粉店裡的佐料之一。

水芹菜,主要長在稻田和小溪邊,冬春季節比較細嫩,莖和葉都可以食用,有特別的香味,莖用來炒肉絲味道不錯,葉子可以用來涼拌,大多時候我們都是清炒,只要放幹辣椒爆炒就可以,很香。

野蔥,我們這裡也叫苦蒜,四季常青,下面根塊夏季相對粗壯。比家種的藠頭要香,味苦,一般也是用來炒菜,或者做蘸水,很開胃。

蕨菜,就是蕨類植物的嫩芽,春夏季節生長,在我們山裡是也是比較受歡迎的野菜之一。蕨菜炒臘肉成為最歡迎的吃法。蕨菜還可以曬乾,做泡菜等等。

今天苗阿哥就介紹這麼多,想了解更多野菜,可以關注苗阿哥,或者給我留言,謝謝。


苗阿哥


我這次的回答,具有收藏價值。作為70後,我小時候家庭困難,吃過好多野菜。野菜,全國各地都有,其中徐州地區的野菜最具特色。

1.車前草,也叫車輪菜,
車前草徐州叫豬耳朵顆,有
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作用。對熱結膀胱,小便不利,尿血,咽喉腫痛等有作用。車前子在春夏兩季取嫩苗涼拌,熱炒都可以。

2.蒲公英
蒲公英在徐州叫婆婆丁,
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尿等作用。蒲公英可以撿嫩苗,炒,涼拌,蒸菜都可以。

3.野蒜
野蒜一般九里山上能採到,平地上沒有,用野蒜炒雞蛋很好吃。野蒜常吃對降血糖有好處。

4.灰菜
灰菜,在徐州叫灰灰菜。
灰菜對抗癌,清熱,減肥等有效果,並對流感,乙型腦炎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我們一般都用開水燙過以後,用大蒜,香油,胡椒粉,鹽涼拌著吃。

6.馬齒筧
馬齒筧,在徐州叫馬馬菜,它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恆定的作用。馬齒筧可以攪拌,熱炒都可以。

7.莧菜

莧菜,在徐州生長很多,有種植的,也有野莧菜。莧菜,也稱為長壽菜,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殺菌除痢的作用,對細菌痢疾,傷寒,便秘,扁導體發炎,尿路感染,腸炎,都有治療效果。我們一般用莧菜做湯,涼拌,熱炒。

8.槐樹花


槐樹花,在徐州叫洋槐花,能治療大腸出血,婦女血崩之症。我們一般都用它煎丸子或者加麵粉蒸著吃。

9.黃花菜

黃花菜,又叫萱草,有下奶的作用,我們一般涼拌,熱炒。

10.榆錢
榆錢,就是在榆樹上生長的嫩果實,徐州人喜歡蒸著吃,也可以當水果生吃。

介紹這些,希望大家能喜歡,我是(曾經),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曾經6029059217


二米是山東丘陵地區人士。在老家這邊的常見的野菜主要有:婆婆丁(蒲公英)、苦菜、薺菜、野生薄荷、野菊花芽、麵條菜、馬齒菜、白蒿、地木耳。

1、婆婆丁(蒲公英)

蒲公英不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栽培的,均為營養豐富的特種蔬菜。鮮嫩蒲公英全草的可食部分約為84%,而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質4.8g,脂肪1.1g,糖類5.0g,粗纖維2.1g,鈣216.0mg,磷93.0mg,鐵10.2mg,胡蘿蔔素7.35mg,維生素B 10.03mg,維生素B 20.39mg,維生素C 47.0mg,尼克酸1.9g。蒲公英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因此,它不是普通的普通的特種蔬菜,而是一種珍貴的食療佳蔬

2、苦菜

防治貧血,消暑保健。清熱解毒,殺菌消炎防治癌症。

3、薺菜

薺菜的藥用價值很高,薺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用於治療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腫疼等。所含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

4、薄荷

幼嫩莖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藥,治感冒發熱喉痛,頭痛,目赤痛,皮膚風疹搔癢,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對癰、疽、疥、癬、漆瘡亦有效

5、野菊花芽

菊花芽洗乾淨,晾乾;放在乾麵粉中沾勻面粉,加入攪拌好的雞蛋液,再次攪勻,炒鍋加油,加熱,放入沾好蛋液的菊花芽,榨汁金黃,出鍋,可以吃了,酥脆可口。


本鄉味


我是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的山裡人,所以我見過吃過的野菜很多很多。。。。。

金秀縣最出名的美食就是來自大自然的野菜。。。。




野旱菜又名飛機菜,野茼蒿,革命菜。。。。。。



野九菜又名大菲菜



一點紅也叫羊蹄草。。。。。



石寒菜又名石崖菜,抗癌菜,野菜中的極品!




山蕉芯味道清甜,對防治三高有特效!




野芹菜



鴨腳菜


老炒


鄙人是湖北江漢平原的草根人士,眷念故土的風土人情,對本土的特色野菜也是略知一二。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經常見到的獨特美味。

1、水芹

水芹屬於傘形科,水芹菜屬。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水芹別名水英、牛草、楚葵,屬於水八仙之一。 水芹中黃酮、硒和膳食纖維含量較高,蔗糖含量較低,屬於一種優質的保健蔬菜。推薦菜譜:水芹炒百合。

2、野油菜

野油菜屬於栽培植物,有時逸生為野生雜草,能在夏收作為時田間大量發生、危害麥、油菜等作物。通常都生長於田間、河流、路旁、湖邊、山坡、叢林等較為溼潤的地方。推薦菜譜:爆炒油菜。

3、馬齒菜

中國南北各地均產。生於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廣佈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推薦菜譜:馬齒菜面片。

4、蒲公英

蒲公英被中醫界被稱為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作用”的八大金剛之一。其醫藥價值、營養價值都給予極高的肯定與評價。推薦菜譜:涼拌蒲公英。

5、折耳根

葉子像蕎麥卻比蕎麥大,莖是紫紅色。生長在潮溼之處,因它的葉有腥氣,又叫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水之效。嫩徑根可食用,在中國西南很多地區人們常作為蔬菜或調味品。推薦菜譜:折耳根炒臘肉。

6、芨芨菜

芨芨菜,學名薺菜,是很多人喜愛的一種野菜。其嫩葉,根鮮具有特有的清香味。味道鮮美,烹飪中用於炒,拌或用於餡心。推薦菜譜:芨芨菜豆腐素餃子。

7、苜蓿

苜蓿俗稱金銀花,是一種多年生開花植物,營養價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腸、下膀胱結石的功效。推薦食譜:苜蓿蒸菜饃。

8、小蒜

小蒜為百合科植物,分佈於我國各地。具有溫中散寒,消谷殺蟲之功效。常用於脾胃虛寒,吐瀉,腹痛,毒蟲咬傷,食積。推薦食譜:小蒜餅。

9、地木耳

地木耳本名叫普通念珠藻, 普通念珠藻是一種固氮藍藻,平時所見的是其原植體,它外由膠被包裹,內由藻絲彎曲、相互纏繞而成。推薦食譜:素炒地木耳。

10、白蒿

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單一,狹紡錘形,莖下部稍木質化,縱稜明顯,多分枝,莖、枝被類白色微柔毛。推薦菜譜:蒸白蒿。

11、野生茭白

茭白又名高瓜,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茭白在山東新泰白莊子被譽為三好之一(三好即 茭白、春芽、野鴨蛋),自古流傳至今。多生長於長江湖地一帶,適合淡水裡生長。推薦菜譜:茭白炒肉片。

野菜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只為我們沒去發現和利用。像這樣的野菜還有諸多 ,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暫時就說這些了,希望大家喜歡!


二啃先生


作為一個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最大的樂趣就是春天裡提著個籃子去野外挖野菜。看著嫩綠的葉子在明媚春光裡舒展,心情也彷彿被春風吹過。當然,農村的田間地頭,各種野菜豐富多樣,可不止春天才有。

70、80後的朋友們,咱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小時候見過吃過的野菜吧。

1、薺菜。提起野菜當然先要說薺菜。薺菜可以說南北各地都有,田間地頭,甚至路邊都能看見它們。寒冷的冬天在枯葉下、麥秸下悄悄的積蓄著力量,初春,它們就舒展開了嫩綠的葉子,鮮嫩無比,讓人忍不住採擷。

薺菜含豐富的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可做湯、可包水餃包餛飩、可做糊塌子……不論怎麼做,都掩蓋不住它那特殊的清香。


2、馬齒莧。自小就對馬齒莧那酸酸的味道以及黏黏的口感情有獨鍾。初夏你就會在菜園、農田、路邊發現它們的身影。選取嫩嫩的枝葉,清洗乾淨後焯水,放蒜末等涼拌,是非常的爽口開胃。我自小百吃不厭。

馬齒莧可降低人體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3、薄荷。薄荷春天發芽於溼潤的小河邊。它有清涼的香味,香味透人心脾。疏散風熱,疏肝行氣。放香醋、白糖、薑末、鹽等簡單調味品涼拌,是非常開胃的一道涼拌小菜。炒雞蛋也很好吃。



4、掃帚菜。長得很像掃帚因而得名。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營養價值很高。小時候大門口就長著一大叢掃帚菜,掐嫩芽、拌上玉米麵或麵粉上鍋蒸熟,蘸著蒜泥吃,香!




5、蒲公英。蒲公英不光開了花很美貌,營養也非常豐富。富含鉀、鐵、鈣、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B2、B6等,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媽媽每年總會採一些曬乾,留著泡水喝。春天的嫩芽可以涼拌、也可炒雞蛋、做湯,都很美味。


6、苦菜。不同於前面幾種野菜,苦菜味道並不好。但是它清熱涼血,殺菌消炎,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媽媽每年會挖一些洗淨曬乾,留著泡水喝。




7、小野蒜。小野蒜也是我每年春天非常熱衷於去挖的一種野菜。它的生長環境不同於前面幾種野菜,它多生長於條件艱苦的山坡上。它細細的葉子,在山坡一片枯黃的的雜草叢中,或者從一塊塊石頭下面鑽出,與我有一種神奇的吸引力。

小野蒜可以炒雞蛋,可以烙餅子,也可以用作調味。




8、白蒿。初春的一種野菜,多生長於山坡,路旁。白蒿藥用價值很高,清熱利溼,保肝護肝,消炎殺菌,另外有一定的降壓、降血脂、抗動脈硬化功效。

我們這兒春天很多人去野外挖白蒿,洗淨泡水喝,保健。嫩的也可以炒雞蛋。



70、80後的朋友們,你們還記得這些野菜嗎?還有哪些你喜歡的野菜呢?


家常美食小廚房


野菜在鄉間田野十分常見,對於城市人群來說可能比較稀罕。饑荒年代,野菜也是作為人們充飢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人們吃膩大魚大肉的當今年代,大家也開始非常重視飲食的綠色和健康,野菜也漸浙的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喜愛。下面擇取幾種親身食用過的野菜簡單介紹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蒐集這方面的資料。

一,藠頭。學名薤,又叫蕎頭。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開淡紫色和暗紫色小花。廣泛分佈於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區。既有栽培,也常見於野生。北方人可能對藠頭並不熟悉。藠頭嫩葉烹飪小雜魚,煎鯽魚,味極鮮香,入口令人食慾大振。其鱗莖最常見的做法是佐以辣椒醃製,夾之入口,咬之沙沙做響,十分爽脆,唇齒留香,是下米粥的絕佳菜品。


二,馬齒莧。又稱螞蚱菜或九頭獅子草等。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呈暗綠色或暗紅色,葉互生,扁平肥厚,形似馬齒狀,開黃色小花,生於田間地頭,為常見野菜。馬齒莧是夏季常食用的野菜,取其嫩莖葉焯熟涼拌,也可用其它方法烹製,味道有點酸,據老人說此菜有消暑解熱之功效,難怪夏天常吃。



三,薺菜。又叫粽子菜,地菜等,我們那邊叫田畔菜。十字花科薺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基葉散開呈蓮座狀,莖葉呈披針狀,花白色。薺菜也是極為常見的野菜,人們常常用它們剁碎來做餃子餡,也可做餡餅,鍋貼。亦可與其它菜品搭配烹製。



四,魚腥草。又叫折耳根,臭菜,我們那邊又叫貓兒根。三白菜科蕺菜屬,葉互生呈心形或闊卵形,下面暗紅色。穗形花序花白色。魚腥草即是野菜又是一味中藥,藥用方法和功效在這裡就不介紹了。不過在農村,魚腥草莖葉常被剁碎餵雞鴨禽類預防瘟病。由於魚腥草有一股獨特的濃烈的腥臭味,並不是很多人都能接受,但也有不少人喜愛食用,比如四川人。魚腥草可用來煲湯,燉豬蹄,也可以與其它的菜品一起涼拌等等。


五,其它的如白合,梔子花,香椿,雞屎藤,蕨菜等等由於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紹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關注瞭解相關的資料。

白合花


耕雲種月穹窿客


1像側耳根,藥名叫魚腥草是最喜歡的野菜,春天到了田邊地角到處就是,順便挖一把回來涼拌,飯就可以多吃些。



2野蔥,綠油油的葉子,最喜歡拿來炒臘肉或者蛋炒飯,那叫一個香。

3香椿:香椿炒雞蛋也是很好的美味。

4清明菜:清明菜中含有特殊物質,能夠擴張局部血管,這對治療非傳染性潰瘍創傷,治療高血壓等症均有療效;清明菜還有清肺祛溼,止咳化痰的作用,肝肺熱人士食用功效顯著。

5蕨菜:蕨菜拿來涼拌或者炒臘肉或者拿來燉雞味道都很不錯的。
當然還有很多,像薺菜、馬齒莧、蒲公英、苦菜、車前草、馬蘭頭等等都是很好的野菜。


秋秋


農村的我見過不少,列一下。

1.雞屎藤

這個菜其實屬於一種藥材 我們都用來炒蛋吃。可以開胃的 吃了挺好的。


2.折耳根


相信這種菜大家都吃過 不,過有的人不喜歡這個味道 ,野外也有折耳根, 只不過沒有平時見到的那麼粗,味道要更濃郁一些。

3.蒲公英

最近蒲公英茶非常火 ,其實蒲公英的食用價值也是非常高的。用來煮粥啊 ,涼拌,炒著吃什麼的都挺好吃的。

4.香椿芽

這個菜也是比較常見的, 市面上也有賣,在農村有很多香椿芽,基本上是採來炒蛋了。

5.馬蘭頭

馬蘭會開淡藍色的花 ,非常好看,在嫩芽階段可以採來涼拌或者炒豆乾。

6.艾葉

艾葉經常都用來作為藥材 ,其實嫩的艾葉是可以食用的。用來做青團或者是艾葉粑粑都可以。

7.水芹菜

水芹菜經常長在水比較多的地方,長得鮮嫩,水靈靈的吃起來爽脆 可口。

8.野油菜

野油菜其實是農民種油菜 其中有一部分種子散落在地上 長出來的,跟普通的油菜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平時大家油菜怎麼吃的就怎麼吃。

9.蕁麻

我說蕁麻可以吃, 可能有的人不信。其實蕁麻的確是可以吃的, 只不過你需要把葉子裡面的蟻酸去掉,需要用沸水煮熟才可以食用。採摘的時候要戴手套,順著擼。

10.車前草


我們那裡叫青蛙草,老了 纖維變得很硬 就不好吃 所以只能吃嫩苗。

11.槐花

槐花小的時候經常用來吃 裡面的花蜜,其實花本身也是可以吃的。拌上調料蒸熟 挺好吃的。

12.刺兒菜

有一股特殊的香味 ,可以用來涼拌牛肉 ,也可以用來炒著吃 。不過葉子有鋸齒 ,要吃鮮嫩的。

13.泥胡菜

泥胡菜開的花跟刺兒菜非常像,但是比較小。採摘下來 覺得有一種怪怪的味道 ,不過煮熟了就沒有了。

14.榆錢

以前是以前窮苦人家的救命糧,每到春黃不接春 三月人們就提著揹簍去找榆錢,一串一串的捋下來,九成榆錢兒加一成玉米麵,開水鍋裡蒸幾分鐘,加上碧綠的春蔥和隔年的老醃湯,能哄飽肚皮。

15.灰灰菜


灰灰菜是一種分佈 很廣泛的野菜, 葉子背面有點像有一層白灰,很多人採來吃的,也是怎麼吃都行。

16.野蔥

現在也已經比較少了 ,野外少有看見。味道很香,比一般的蔥好吃。

17.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是一種顏值與味道 並存的野菜。開著紫色的小花,長的一叢一叢的。

18.苦菜

苦菜生吃很苦 ,但是其實跟萵筍有點像。採摘以後有白色的漿。

19.鵝腸菜

鵝腸菜在農村一般來說是餵豬的,餵鴨子餵雞。其實也算是一種野菜 只不過人不怎麼吃。

20.薺菜

差點忘了 這個最常見的野菜 ,薺菜也是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的 ,一種野菜,開白色的小花,果實是三角形的,嫩的時候很好吃。

21.清明菜

葉子有很多白色的纖維,像棉花一樣可以用來做粑粑吃。

22.馬齒莧

馬齒莧長的像多肉一樣,厚厚的葉片,吃起來酸酸的 ,可以涼拌。

23.大巢菜

就是薇菜,也叫野豌豆苗,結果期有毒素了,所以要吃嫩苗。

24.霍香

味道有點類似於茴香, 可以用來做調料 ,比如炒胡豆的時候在裡面放幾片葉子 ,胡豆就會變得很香。

25.地皮菜

也叫地木耳,打雷以後有的潮溼的石頭上會出現這種東西,但是一般來說地皮菜上面有很多的乾草和雜質 要洗乾淨才能吃,所以要吃費的勁還不小呢。可以做湯,炒雞蛋。

26.水葫蘆

水葫蘆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最先是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引進的, 但是現在很多河道里都是水葫蘆,堵塞水道,水裡面缺氧 導致魚蝦死亡。其實水葫蘆也是一種野菜 ,只不過為什麼沒有什麼人吃呢?

27.黃花菜

黃花菜有時候我們在飯店裡可能會看見,一般是用來做湯, 但是湯裡面的黃花菜一般都是乾貨。我們在野外採摘黃花菜可能是鮮的黃花菜,要麼是按照傳統的做法 把它進行乾製 ,要麼就是沸水煮熟去除裡面的秋水仙鹼才可以食用。

28.木槿花

木槿花絮中可以食用的花朵 ,可以用來做湯,滑滑的很好吃。

這些就是我見過的認識的野菜,吃過一部分。


土味野孩子


從前,上海人吃的草頭、馬蘭頭和薺菜,都是野生的;廣東人的春菜,豬乸菜等也是。兒童在田邊野外一採,拿回家給媽媽炒,異常鮮美,百食不厭,至今難忘。

現在的蔬菜都是種植的,不下農藥的已經當寶,哪有甚麼野生菜?

今天走過九龍城街市的「陶記」,老闆娘拿出一大撮菜來,看都沒看過。

「甚麼東西?」我問。

「瓜子菜,又叫老鼠耳。」她解釋。

一棵棵長得又細又弱,葉子的形狀,如老鼠耳朵般小,故名之。

「怎麼吃?」我的烹調技術大部份是菜市小販教出來的。

「就那麼拿去煲水,當茶喝,可以去膽石。不然在滾水中拖一拖,再用蒜茸來炒,現在內地很多餐廳都有這道菜上桌。」

我一聽到大陸人開始吃,就知不妙,這種野菜一定被拔光,今後又只有吃種植的了。

文化大革命之後,我帶父母回老家尋根,到館子裡叫很多菜宴請舅舅。魚和肉上完後,點了炒芥蘭,向舅舅說:「吃多點蔬菜,疏菜對身體好。」

「你們吃吧。」舅舅說:「這些年來,我們天天吃。」

聽完感到一陣淒涼。

當今,大家也吃厭了大魚大肉,開始懂得欣賞蔬菜。我們到處旅行,要是看到菜館餐牌,或擺在店口的稀有蔬菜,一定叫來試試,像在成都吃過叫為豬屁股的魚腥草,即刻愛上。

把老鼠耳拿回家,照老闆娘的指示,先灼一灼,熟後葉梗變成粉紅色,像蔬菜的根那麼漂亮,再用豬油爆香蒜茸,下鑊兜一兜,馬上上碟。

一股清香,菜又帶甜,是我近來吃過最好的疏菜。

大陸地廣,深山中還有吃不盡的野菜吧?今後搜索,專食之,魚和肉可免則免。吃呀吃呀,做和尚去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