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和爱的人好好说话?这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1.

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讲的是在现场实验下,体现语言霸凌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实验对象是两盆一模一样的绿植,分别放置在同样的音响玻璃罩内,在保证相同光照和水分的情况下,给予其中一盆绿植以负面能量波动,给另一盆以积极阳光的能量波动。

而这能量来源,正是人类的语言。

吸收负面情绪的植株,听到的话大多是:

“没人会喜欢你。”

“讲真,你这货怎么还没死?”

“你就是个错误,一无是处。”

相反,吸收正面情绪的植株,听到的话是:

“我喜欢你做自己的样子。”

“我一见你就特开心。”

“这个世界因为有你而改变。”

这样的语言持续30天后,很明显,两盆绿植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为什么要和爱的人好好说话?这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处于消极阴郁环境中的绿植,变得萎靡不振;处于积极阳光氛围中的绿植,成长得越加蓬勃有力。

这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实验没有细说,但可以类比于科学家探究出音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植物语言来阐述。

我想说的是,从实验结果来看,语言所传递出的两种极端情绪,对植物的生长是有深厚影响的。

植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拥有充沛情感认知的人类呢?

2.

记得知乎专栏里,有人问:

语言暴力对一个人伤害有多大?

下面的回答,几乎全是密密麻麻的长文叙述,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是过去被施加语言暴力时的绝望和无助,看了让人很是心疼。

其中一个简短的回答,更是令人揪心不已:

为什么要和爱的人好好说话?这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不知道这个姑娘经历了些什么,才会如此自我怀疑,怀疑别人对她的好,是不是一场走心的骗局。

可能有些人以为,不就是说话难听了点吗,没这么夸张吧。

那是真的没问题么?让我们来看看相关研究总结的语言暴力导致的后果:

1、形成“退缩型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

2、形成“攻击型人格”,即孩子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不满,而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害人又害己。

曾说出口的恶言恶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都是实打实的伤害。

特别是以爱之名的围剿,显得理所当然,殊不知,凉透人心。

就像我青梅竹马小芸,小时候活泼好动的她,遇上一个暴脾气母亲,稍有不顺心就倾泻在小芸身上。

“真后悔生了你”

“你就这样,长大了没出息”

“你太笨了,XX孩子比你强很多”

……

小芸几乎是在母亲难听的苛责和嫌弃下长大,看着她一步步变得沉默寡言,我的劝慰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她曾经袒露说,自己很难相信外部世界,觉得这个社会的人事物大多都是冷漠的,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排斥感。

要知道,长期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预估的。

它摧毁了对方的信心与骄傲,折断了对方渴望飞翔的翅膀。

即便事后再怎么补救与挽回,也没办法抵消掉全部的痛楚。

就像洁白无瑕的墙壁,被钉上一颗钉子后,即使拔出来,也依然会有很深的痕迹。

3.

在《增广贤文》里,有这么一句演变而来的俗语: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短短一句话,清晰明了地告诉人们,你的每一句恶语,都会让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如至冰窖,寒透五脏六腑。

为什么要和爱的人好好说话?这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记得看到过这么一条新闻,讲的是在泰国某个餐厅里,父亲和他的儿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正在气头上的父亲,口不择言,尽挑难听的话骂儿子。

谩骂到最后,他甚至拿出一把枪,扔在儿子面前狠狠地说,“有种你就别活了”。

或许任谁听,都明白这只是一句丧失理智的狠话,并不是父亲的真心。

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儿子居然真的举起枪,毫不犹豫对着头就是一枪,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为什么要和爱的人好好说话?这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因为事发突然,这位父亲呆楞几秒后,躺在地上翻滚,嚎啕大哭。

谁曾想到,一次吵架,一次难听的气话,竟和儿子成了永别。

其实,人都有七情六欲,愤怒也再所难免。

但有时候,明明可以好好说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贪一时的口舌之快而酿成大错,那可就得不偿失。

就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书中说到: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饲养着一头名为‘语言暴力’的猛虎,它会轻易地摧毁信赖、尊重和平等的心态。比起行动的暴力,这头猛虎伤人的方式不同,痛苦却不遑多让。”

为什么要和爱的人好好说话?这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4.

曾听过这么一句话:“当水中有血迹,就会引来鲨鱼”。

语言暴力一旦说出口,就宛如在对方的心口上剜了一刀,溢出的血液会引来饥饿的鲨鱼。

被语言中伤的人,就要承受鲨鱼的攻击,稍有不慎,可能就被它夺取生命。

更可怕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把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当一回事。

亲朋好友相处中,把难听的话语当做直率;

婚姻夫妇共处中,把苛责的话语当做习惯;

学校教书育人中,把中伤的语言当做教育;

……

在他们看来,可能这些都只是无关紧要的话,甚至把语言暴力当成是爱的表达。

殊不知,这种畸形的爱,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谋害他人的帮凶。

为什么要和爱的人好好说话?这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现实生活中,彼此相处产生的大多数矛盾点都在于:有话不能好好说。

越是亲近信任的人,反而越是肆无忌惮地说着那些刺耳的话,不求解决问题,但求痛快于心。

只是这份痛快的代价太高了,它可以轻易地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要知道,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应该讲理地相处,而不是逞强斗狠地争锋相对。

当你真的做到时,就会发觉:

原来爱与不爱的差距,只隔了一句,好好说出口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