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剿乡野神秘院落——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捣毁制毒工厂纪实

职业敏感 “嗅”出毒味

“那个叫老杨的,出货纯度高、货源稳定,啥时候要货啥时候有,能批发也能零售”。今年5月初,净月分局彩宇大街派出所所长王茂林办理了一起毒品犯罪案件,在追查上游毒源时,嫌疑人的供述引起了他的警觉。作为一名屡破大案、屡立大功的老侦查员,王茂林从嫌疑人的话语中敏锐地觉察到,这其中肯定会牵扯一起毒品大案:“纯度高”意味着制作技术成熟;“货源稳定”表示链条稳固;“随时能供货”说明毒品来源渠道畅通;“能批发、能零售”证明成品冰毒的出货量大。“一般情况下,就是大毒贩都不敢说这样的话,难道老杨的背后是一家制毒工厂?”王茂林暗自思忖,开始了抽丝剥茧的调查。

围剿乡野神秘院落——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捣毁制毒工厂纪实

经初步调查,“老杨”系九台区人,长期活跃于长春市区从事贩毒活动,毒品交易量较大。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局长赵力群接到报告后,要求彩宇大街派出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外围调查,摸清毒源、环节、去向和各层级人员,除恶务尽。

王茂林组织精干警力,分成多个调查组迅速开展工作。经侦查发现,杨某接触的人员复杂,极具反侦查经验,每次销售毒品都与下线单线联系,收到钱后通知下线毒品暂存地点,下线也依此方式贩卖,直至吸毒人员手中。随着毒品易手,价格也从批发价每克120元到终端每克400多元,制作和贩卖毒品链条产生的巨额利润让他们一次次铤而走险。

围剿乡野神秘院落——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捣毁制毒工厂纪实

经侦查,杨某的女友齐某在网上长期大量购买强酸和含苯化学试剂,疑似制毒,但他们并没有制毒的必需品——麻黄碱的来源渠道。这让王茂林深感意外,他们是用什么制作毒品?在一次研判会上,有民警想到了2006年刘招华案。作为中国最大毒枭的刘招华在制作毒品时就没有使用麻黄碱,而是依靠化学原料合成来制毒的。凭借这一案例,王茂林再次加深了杨某等人是在制毒的怀疑。但制毒窝点又藏在哪里呢?经研判,王茂林断定,这种制造毒品的工艺即便再先进,毒品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强刺激性气味也难以隐藏,高腐蚀性垃圾更不容易在市区随意处理,制毒地点一定在偏远空旷的区域。

锲而不舍 “蹲”出真相

围剿乡野神秘院落——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捣毁制毒工厂纪实

虽说“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可捉住狐狸的过程却颇费周折。杨某和齐某不仅“精”,而且“惊”,警觉性非常高,生活作息毫无规律,连驾驶白色捷达轿车外出时都左顾右盼,稍有风吹草动就先蛰伏起来。

为避免打草惊蛇,专案组一方面调取其所驾车辆行驶轨迹,查明二人频繁往返于长春市区与九台区之间;另一方面通过多组民警化妆侦查,巧妙跟踪接近,于5月20日发现杨某驾车经过九台区九郊街道莲花泡村一偏僻大院时突然减速,打开车窗向院门抛出一装满外卖食品的餐袋后加速离去;一青年男子随后从院内探头探脑打开大门,迅速将物品取回。

围剿乡野神秘院落——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捣毁制毒工厂纪实

这个独门独院的工厂位于九台到德惠的公路旁边,占地5000余平米,内有厂房千余平米,交通方便,地处旷野中,且恰好是路的转角处,方圆几里无人居住。经走访附近村民得知,该厂房长期大门紧闭,又整夜灯火通明,有路过的村民经常会闻到刺激性的酸臭气味。

在随后几天里,杨某不定期在深夜驾驶一厢体货车出入制毒工厂,有时运送制毒原材料,有时倾倒有毒垃圾,有时运走提纯后毒品贩卖。经垃圾采样检测,确定为冰毒类化学物质。

按照省公安厅、长春市公安局和净月分局的部署,该案要长线经营,务必将该制毒工厂彻底捣毁,抓获全部制毒人员,全力摧毁贩毒网络。多组侦查人员在杨某及齐某的居住地、出行线路、制毒工厂周边、贩毒人员暂住地等地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

对这样位置的制毒工厂的监控,与其说是“艺术”倒不如说是“功夫”。专案组仔细研究方案,确定侦控点,唯恐被制毒人员发现,功亏一篑。白天,民警不能近距离接近,隔一段时间便更换车辆,以正常速度行驶观察录像;夜里,专案组人员伪装接近,寻找监控探头死角抵近侦查。即使这样,王茂林依旧不放心,因为他很怕两次车辆驶过的空隙有侦查盲点。

关键时刻逼出来的办法往往更管用。王茂林选择了一个对着正门的绝佳观察点——玉米秸秆垛。带好随身干粮、水和望远镜,他钻了进去。20多度的气温,外表干燥的柴垛内湿热难耐,发霉的秸秆散发着浓郁的霉味儿,闷得人喘不上气来。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王茂林一猫就是一天。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在松软的柴草上发作起来那叫一个“酸爽”,可王茂林连身都不敢翻,一是费劲儿,重要的是怕被人发现。在这样的坚持中,王茂林获取了大量有力证据。

沉着应变 “鳖”住毒贩

就在民警已经做好充分抓捕准备的情况下,一个突发情况打乱了原有的侦查计划。5月31日入夜,王茂林抵近侦查时发现,杨某与制毒人员因毒资问题产生矛盾,两名制毒人员决定将厂房内现有毒品半成品连夜加工成成品后,计划于次日离开长春市,不再返回。

围剿乡野神秘院落——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捣毁制毒工厂纪实

情况突发,必须迅速决断。为防止毒品进一步流向社会,有力打击制、贩毒人员,赵力群局长立即组织专案组收网,对涉毒人员实施抓捕。

当日20时,在夜幕的掩护下,30余名民警将该厂房包围,两名民警秘密翻墙潜入院内,迅速从内部打开工厂大门,按照预先布置对该制毒工厂实施搜查抓捕,抓获正在制毒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和正在休息的犯罪嫌疑人马某,当场收缴冰毒29公斤和大量的制毒原料,以及各种制毒工具40余件(套)。与此同时,专案组在九台区某小区杨某家中将齐某抓获。

当警方进入制毒工厂后发现,这个厂房分成车间、反应室、调试室、库房等多个功能区,巨大的反应釜微微震颤着,脱氧蒸馏装置满负荷工作,各种型号的试剂瓶中发生着各类化学反应,多个容器中盛放的半成品液体翻滚冒泡……车间内冒出浓重的白雾,伴着无法形容的刺激性气味,犹如人间地狱。现场搜查时,多名民警因吸入受污染的空气中毒呕吐,可见生产的毒品对人体危害甚大。

铤而走险 走进深渊

“80后”无业且离异的杨某自从结识了齐某后,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爱,为了让这段感情更牢固,他想尽办法讨齐某欢心,尽量满足齐某的各种要求。他的积蓄很快就被挥霍一空,这时的杨某越发想赚大钱。而马某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曾在境外学习过一年,并在这期间掌握了不使用麻黄碱制造毒品的技术。但这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并没有走上光明大道,总是妄想一夜暴富的他觉得制毒是发财的捷径,便打算铤而走险。

围剿乡野神秘院落——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捣毁制毒工厂纪实

2017年12月,杨某在网上结识了马某,得知马某会制毒技术后,杨某以高额薪资雇佣掌握制毒技术的马某及马某的一位朋友张某一同制毒,并承诺按毒品销售额给予提成。双方约定由马某和张某提供制毒技术、原料及设备清单,杨某提供厂房,其女朋友齐某购买制毒原料,马某、张某二人在此地开展生产、制造毒品活动,杨某负责成品毒品销售。

制作和贩卖毒品产生的巨额利润让杨某等人一次次以身试法,并且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警方早已将他们纳入视线,彻底断了杨某等人的“赚钱大计”。

目前,专案组正在固定犯罪证据,深挖犯罪网络构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