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我们的制丝厂(14)缫丝女工成了大专生

李庆洪

题记:把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送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是五六十年代培养工农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像郝建秀、吴桂贤、姜瑞芝等都是如此。1959年,缫丝女工陈玉英被选派到淄博工业专科学校工农班学习,获得大专学历。


〖纪实〗我们的制丝厂(14)缫丝女工成了大专生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横幅上的标语正是那时的号召:加强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中等文化科学教育,奠定深造基础,成为新中国建设的坚强骨干(选自网络)

1959年,陈玉英被选派到淄博工业专科学校工农班学习,获得大专学历。《淄博日报》曾以“缫丝工人成为专科学生”为题作了报道:

在淄博工业专科学校工农班,有一个好学苦钻的姑娘,翻开她的的学习成绩册,各门功课都在四分以上,她就是淄博制丝厂的缫丝能手陈玉英同志。

陈玉英同志是淄川区淄城镇一个贫农家里的女儿,她只上过两年学。1952年进了淄博制丝厂。在党的教育下,她很快提高了觉悟,掌握了生产技术,解决了许多生产关键,创造出先进缫丝法。1955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1954年起,连续八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57年12月出席了全国第八次工会代表大会,见到了敬爱的领袖毛主席。

党为了使她深造,送她进了淄博工业专科学校。党的期望和同志们的鼓励,给她增加了力量。玉英同志暗暗地向党发誓:“亲爱的党,我一定把生产上的劲头拿到学习上去,一定不辜负党对我的期望”。

玉英同志怀着兴奋的心情,由工厂走进课堂,愉快的接受了这个学习任务。开始,学校的一切,她都感到新鲜有趣。可是上了几节课以后,情绪上起了波动。她的文化基础只有高小水平,摆在她面前的是要完成中等专业学校课程的任务,心想:“在生产上,天大的困难我都能完成,现在是要学会中等专业课程,连点门也摸不上……”但是,当她想起党的事业,想起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想起党员这个身份,对于文化堡垒冲锋陷阵的勇气就来了,决心完成党交给的学习任务。心里暗暗的责备自己:“一个共产党员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能退缩吗?党教育我们,世界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无论做什么事,克服困难就是胜利!”

课程一步深入一步,玉英同志学习上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被克服着。为了按时完成作业,不管酷暑和严寒,常常中午不休息,晚上学习到深夜。陈玉英同志在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竭尽心血进行钻研,不到自己实在理解不开的时候,她不轻易问别人。学习上的困难,在玉英同志刻苦钻研下,终于一个个地冲破了。第一学年的考试成绩,各门功课都是四分。昔日的缫丝能手,今日有成了学习上的模范。

对于这些成绩,陈玉英同志并没有丝毫自满,她表示:“一定听党的话,加强学习,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决心把自己造就成一个又红又专的革命战士。”(王靖华、阎敬礼)

〖纪实〗我们的制丝厂(14)缫丝女工成了大专生

▲陈玉英(选自《淄博英模》)

把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送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是五六十年代培养工农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像郝建秀、吴桂贤、姜瑞芝等都是如此。

关于淄博工业专科学校,它的历史很短暂。看到一份1959年的校报,上有简介:“淄博工业专科学校(原淄博工学院),是在1958年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形势下,适应地方工业对于高级技术人才日益旺盛的需求而建立的。它的任务是:利用淄博工矿区的优越环境条件,根据我省和淄博发展工业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身体健康的高级工业建设人才。” “我校将有重点的培养我市所缺乏的硅酸盐、电机制造(侧重于制造工艺),及非金属材料等三个专业人才。毕业生主要是到有关专业的工厂、矿山,担任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和组织管理工作。”还说明该校1959年“在张店新建”,这是与时称“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分开,独立办学后由博山迁建张店的,但是到1962年撤消了。

〖纪实〗我们的制丝厂(14)缫丝女工成了大专生

▲淄博工业专科学校1959年校报 (选自网络)

简介中还有一段文字是介绍淄博工业情况的,整整过去60年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淄博工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也能看到时代的发展变化。文载:“淄博市现有120多万人口,是我省的矿产原料和重工业基地之一,淄博及附近地区有大量的燃料、矿产原料以及农副产品,工业基础较好,各类厂矿分布全市各地,特别是我省的硅酸盐工业、电机制造工业和矿产开采多数集中在淄博。在我国第二个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淄博将重点发展钢铁冶炼、矿区开采、机电制造、化学工业。这些工业所需的原料绝大部分可以就地取材,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和广阔远大的发展前途。

陈玉英于1960年6月毕业,老档案里有一份淄博制丝厂党委《关于要求陈玉英毕业后仍回本厂工作的报告》:“为发展我厂技术,设备、人才的潜力,为国家培养大量丝绸工业的技术人才,壮大我国丝绸工业的技术力量,以适应各项经济建设新形势的要求,经地市委批准我厂从现在起创建一所容有300人至900人的丝绸技工学校,但根据我厂现有干部情况,实感不足。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几个月的时间即外调50余名,为把技校坚决办好,我们要求我厂输送去淄博工校学习的陈玉英同志最近毕业后仍回我厂,担任技工学校的专职党支部工作。”也许是当时陈玉英有不返回厂里的可能,所以才有了这份报告。

〖纪实〗我们的制丝厂(14)缫丝女工成了大专生

▲1960年4月丝厂党委《关于建立技工学校的请示报告》

陈玉英回厂后,担任了玻璃纤维车间党支部副书记。为什么没有像报告中说的“担任技工学校的专职党支部工作”?当时,确实在筹办丝绸工业技工学校,看到厂党委1960年4月提交的一份《关于建立技工学校的请示报告》,计划于当年5月开始招生,设缫丝和织绸两个专业,共招收400人,其中技工班250人,中专班150人。学校由厂党委统一领导,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一人,校长两人。但是没有下文了,当时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有些院校还调整下马,这技校也许就此无疾而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