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货柜成无人零售新热点

无人货架行业在2017年下半年迎来风口,最疯狂的时候行业涌进50多家企业,融资额近30亿元。然而今年以来,“猩便利要裁员、撤站”“果小美要解散”等传闻不断,只经历半年风光的无人货架进入了不得不转型升级的时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仅铺货架不优化模式的无人货架终将难以为继,智能货柜代替无人货架是大势所趋。不过模式升级,问题依旧,物流、供应链及需求等困扰无人货架的问题未来也是智能货柜想要“走得稳、走得好”必须解决的问题。

智能货柜成无人零售新热点

无人零售进入2.0时代

智能货柜成无人零售新热点

体验过“蜂小柜”的消费者表示,方便、快捷、体验感强是最直观的感受。这也是便利蜂想要看到的,“我们想要做的是,从货柜买东西就像从自家冰箱拿东西一样方便”。在任国栋看来,智能货柜能够有效击中无人货架的货损痛点,同时也有利于运营方实时掌握每个点位的库存信息,补货会更加精准、及时,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向智能货柜转型的并非便利蜂一家。作为无人货架的头部企业,果小美创始人兼CEO阎利珉曾表示,果小美的目标是建立中国最大的办公室零售网络,除无人货架外,未来业务还将覆盖智能货柜等多种终端。无人货架的后来者每日优鲜也于近日宣布,每日优鲜便利购将全力布局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货柜,目前已在北京先行试点。

成本和需求痛点仍需直面

作为无人零售2.0时代的代表产品和无人货架的转型方向,近两年智能货柜已获得众多市场参与者的认可。在业内人士看来,智能货柜代替无人货架是大势所趋,相比无人货架这种重模式,智能货柜的技术门槛更高,封闭的柜门有效降低了货损率,技术提升有利于运营方及时了解用户的消费喜好,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服务。

智能货柜成无人零售新热点

任国栋说,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优势在于,以重力感应、物品识别等物联网设备,通过商品上的标签智能识别用户选取的物品,自动生成订单,并将信息发送至用户手机,实现自动结算。由于标签记录了商品所有信息,全部流程可以追溯,保证食品安全。

尽管智能货柜解决了无人货架货损率高的问题,但如何降低成本、完善供应链以及挖掘持续需求等问题,仍需智能货柜企业进一步探索解决。

智能货柜成无人零售新热点

任国栋表示,未来“蜂小柜”最需做的就是加快生产,把更多的货柜投放到更多的地方,同时进一步加强技术的联合研发,加快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从生产端就可以加标签,从而降低成本。“货柜铺得越多,物流成本就会越低,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商品会越多,价格会越低,同时消费者享受到的服务也会得到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