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榮是如何做到打入威虎山內部卻沒有被懷疑的?

解偉成

您好,我是科羅廖夫,很榮幸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偵察英雄楊子榮戰鬥過的牡丹江地區是我的老家,所以我對這位英雄很有感情,也寫過很多關於楊子榮的文字。

說起楊子榮,就會想起過去樣板戲和電影《智取威虎山》,以及前兩年電影《智取威虎山3D》,特別最後那場圍著桌子團圓飯,讓人感到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喊的那句我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令全場感動!

這些電影,大多是將楊子榮藝術化,都未詳細敘述真實的楊子榮和他的老部隊——牡丹江軍區二團的歷史和光輝歷程。這裡簡單的拾遺補缺吧,向偵察英雄楊子榮,以及這支光榮的部隊致敬!

一、 東北剿匪

解放東北作戰的“第二戰場”

故事要從東北的匪患說起。東北在歷史上是土匪活動十分猖獗的地區,就連奉系軍閥"東北王"張作霖也是土匪出身。"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偽滿洲年間,東北土匪最氾濫時約有25萬人。尤其是北滿地區地廣人稀,天高皇帝遠,幾乎家家出過土匪,家家與土匪有著方方面面的聯繫。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統治集團為趕在共產黨之前控制東北,在主力部隊到達東北前,派遣了大批特務進入東北各地,與各種幫會土匪建立聯繫。這就是《智取威虎山3D》劇中"特派員"的由來。

這些特派員"收編"各地土匪、敵偽殘餘,組成所謂的"地下軍"、"先遣軍"、"保安軍"、"忠義救國軍"等。一時間,東北土匪勢力急劇膨脹,最猖狂時達到25萬人左右,為中共軍隊最初進入東北兵力的2.5倍。據不完全統計,國民黨在東北組織的匪偽系統就有16個之多,先後加委敵偽殘餘、慣匪和地主武裝,"總司令"和"總指揮"32個、"軍長"33名,"師長"158個。"座山雕"張樂山就被委任為國民黨東北第2縱隊第2支隊司令。

這樣,在東北的白山黑水和林海雪原中,解放軍不得不展開一場長達4年之久的剿匪鬥爭,堪稱與國民黨軍在東北作戰的"第二戰場"。1946年6月12日,東北局、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做出了關於剿匪的決定,要求"必須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堅決徹底地肅清土匪,發動廣大農民,建立鞏固的後方,以堅持長期鬥爭。"這時北滿合江地區的匪患最為嚴重。為此,我軍以該地為剿匪主戰場,投入了很大力量,主力部隊第359旅、田松支隊都全力投入這一地區剿匪。

八路軍進軍東北,他們首先面臨的是剿匪作戰。

北滿剿匪分為兩個階段。1946年8月以前,合江部隊在軍區司令員方強領導下,馳騁於松花江、牡丹江沿岸和牡佳、哈佳鐵路兩側,經過三次遠征(即西征打通與松江軍區的聯繫,南征打通與牡丹江的通道,東征雞西、富錦地區),轉戰3000餘里,大小剿匪戰鬥200餘次,殲匪7600餘人,俘"第52軍"軍長孟尚武、旅長劉雲龍等匪首,收復了勃利、林口、方正、樺川、集賢、樺南、雞西、雞東、虎林、饒河、密山、寶清等12個縣城。

這一階段土匪勢力還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他們只是被迫放棄了城鎮,尤其作為土匪精神支柱的匪首"四大旗杆"——謝文東、李華堂、孫榮久、張雨新仍然逍遙法外,活動猖狂,他們控制了全部的水上交通和重要的鐵路、公路交通,對我新生政權造成嚴重威脅。

為剿匪解放軍動用了飛機

為此,東北民主聯軍調賀晉年任合江軍區司令員,方強任政治委員,並調牡丹江軍區司令員李荊璞任合江軍區副司令員,用於剿匪的部隊達2.1萬人。發動"三打刁翎鎮"戰役,力圖一舉摧毀頑匪在北滿的勢力。

電影《智取威虎山3D》有個特別令人驚詫的片段,就是通過留學生想象座山雕匪巢裡的飛機,林海雪原中一架飛機在雪地上滑行,有些觀眾覺著不可思議,懷疑看錯片名,敢情這是印第安納瓊斯版的楊子榮?其實,我軍北滿剿匪時,確實發生過使用飛機作戰的真實戰例。這個就是著名的"三打刁翎鎮"戰役第二戰。如果徐克導演早知道有這個戰例,完全可以編一段真實背景的航空剿匪戰,總比影片裡想象的飛機場面要強得多。

"三打刁翎鎮"戰役主要打擊大土匪張雨新,張匪外號"張黑子",此人與巨匪謝文東齊名,被國民黨委任為第十五集團軍先遣軍中將副軍長,是東北較大的政治土匪之一,手下有土匪萬人,號稱15個團,戰鬥力極強。曾製造過洗劫勃利縣城,數百婦女被強姦,傷亡千餘人的"勃利慘案",殺害勃利地委書記兼專員於華南,是北滿地區頭號血債。1946年2月,我合江軍區出動4個團(三江人民自治軍一團、五團、十九團、軍區直屬隊和獨立團),在蘇軍十幾門大炮和坦克、裝甲車的配合下,力圖圍殲張雨新匪部,但只達成擊潰戰果。

為了剿滅頑匪,東北民主聯軍曾出動坦克

1946年5月,盤踞在牡丹江市林口縣刁翎鎮附近的大土匪張雨新,趁著解放軍兵力虛弱,佔據了刁翎鎮,殺害我軍戰士30餘人,進而準備突襲林口。合江軍區得到情報後,決定集中5個團的優勢兵力,第二次攻打刁翎。合江軍區利用土匪以為只有國民黨軍隊才有飛機的心理,利用北滿地區舊日本飛機場眾多的優勢(當時北滿地區有幾十個機場,刁翎鎮就有一舊日本機場),在蘇軍幫助下,改裝了兩架繳獲的日軍飛機,偽裝成國民黨空軍塗裝,飛至刁翎鎮,投下偽造的國民黨東北行轅主任熊式輝書信,命令5日後檢閱匪部,5天后飛機按時來到土匪盤踞的刁翎鎮機場,直接俯衝掃射並轟炸等待檢閱的土匪。遺憾的是此役未殲滅匪部,張雨新的大部隊得以逃脫,後幾個月該匪部一直在牡丹江沿岸躲藏遊蕩。

1946年8月,合江軍區再次包圍了張雨新匪部,經過兩天的圍剿追擊,殲敵7000餘人,打垮了土匪的主力。1946年11月,合江軍區司令員賀晉年和三五九旅副旅長譚友林派出剿匪小分隊,提出採取邊偵察邊戰鬥,"偵打緊追"的戰術,將匪首張雨新生擒。

賀晉年這個戰術相當有效,他從紅軍時期就在陝北剿匪,到東北後也負責剿匪。到1948年初東北的匪患徹底剿滅乾淨,以至於有傳說50年代初北京下令全國清剿土匪時,東北迴電:無匪可剿!後來在江西土匪一聽賀晉年的大名,恨不得爹媽多生兩條腿逃命。1946年12月15日,林口縣刁翎鎮中心廣場上,舉行了公審罪大惡極土匪張雨新大會。張被判處死刑,會後被處決。

就這樣,我軍先後殲滅號稱"四大旗杆"的謝文東、張雨新、李華堂、孫榮久等國民黨政治土匪。到1947年初,我軍共斃傷土匪三萬多人,俘虜36000人,有12000多人投降。剿匪勝利使北滿根據地的治安狀況發生根本改變,土改和根據地建設得以順利進行。

被捕的匪首張雨新

不過剿匪不同於常規作戰,在清剿大股土匪後,還有追剿小股土匪、肅清殘匪、捕捉潛逃匪首等掃尾作戰。於是解放軍也只必須化整為零,編成一支支小分隊進入茫茫林海尋找、殲滅殘匪——這時候該楊子榮和他的戰友們出場了。

二、楊子榮生平

曾一人逼降400餘名土匪

楊子榮原名楊宗貴,1917年出生在山東省牟平縣,13歲時隨父母闖關東,在鴨綠江上當過船工,在鞍山、遼陽一帶當過礦工。《智取威虎山3D》與現實一致的是楊子榮的性格,楊子榮為人厚道,江湖義氣、三教九流、人情練達、行幫黑話無所不通。後來在當礦工時,楊子榮與日偽監工發生衝突,逃出了礦場,跑回山東牟平老家。

1945年楊子榮參加八路軍膠東海防支隊,作為戰士,27歲的楊子榮年紀已經很大,領導安排他擔任炊事班的炊事員。部隊到東北以後,編入牡丹江軍區二團三營七連。這時楊子榮在東北的經歷、知識和技能開始發揮作用,改當偵察兵,據現有回憶錄記載,楊子榮所在的偵察排,活動範圍很大,西到臨近哈爾濱的尚志,東到邊境綏芬河,北到穆稜下城子,方圓300多公里。他們經常喬裝改扮,與土匪打交道,或與土匪周邊人員接觸,他們實際上是一支結合警察、特戰隊員、偵察兵為一體的武裝。

楊子榮獲表彰時拍攝的照片

楊子榮因為化裝偵察,還曾蒙受過不白之冤。1947年山東牟平,有同鄉揭發曾在東北的牡丹江火車站見過喬裝的楊子榮,流裡流氣,貌如土匪,於是村裡就將其視為逃兵和土匪嫌犯,楊子榮的家屬也曾受到歧視。直到十年後的1957年,當地政府才按照失蹤軍人待遇處理,為楊子榮恢復名譽。但這時沒人知道楊宗貴就是英雄楊子榮。經過多年尋找,直到1973年,部隊和地方政府才確認戰鬥英雄楊子榮就是山東牟平失蹤軍人楊宗貴。

其實早在活捉"座山雕"之前,楊子榮就曾經歷更驚險的一幕。1946年3月20日,牡丹江獨立二團三營在杏樹溝追擊李開江部,李匪據險頑抗。楊子榮獨自一人衝入匪部,威逼400餘名敵人放下武器,迫使匪首李開江投降。此次戰鬥,楊子榮被評為團戰鬥模範。

黑話騙取信任,智擒“座山雕”

1947年1月下旬,楊子榮所在偵察排得到號稱"座山雕"的匪首張樂山在海林縣境內活動的情報,遂奉命出擊。

匪首張樂山,山東人,幼年隨家人闖關東來到牡丹江,15歲就進山當了土匪,18歲自己拉桿子成為匪首,多年的土匪職業生涯,此人老謀深算,在匪徒中頗有聲望,歷經清末、北洋、國民黨、偽滿四個時期而不倒。日本投降後,他接受國民黨委任,當上了"國民黨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

1947年初,張樂山等已經是殘匪,深隱山林,不宜大規模清剿,於是部隊派楊子榮帶領5名戰士,化裝成土匪殘部,前去偵察。楊子榮等人到達夾皮溝的山林中,與匪首"座山雕"張樂山的幾番試探接觸,用黑話聯絡,取得了土匪的信任,打入其窩點。2月7日,一舉將"座山雕"等25個土匪全部活捉,創造了深入匪巢以少勝多的戰鬥範例。戰後,由於在戰鬥中表現突出,楊子榮榮立三等功,被提拔為牡丹江軍區獨立二團直屬偵察排的排長。

1947年2月19日,《東北日報》發表《以少勝多創造範例,戰鬥模範楊子榮活捉匪首座山雕》的文章:"牡丹江分區某團戰鬥模範楊子榮等六位同志,本月二日奉命赴蛤蟆塘一帶便裝偵察匪情,不辭勞苦,以機智巧妙方法,日夜搜索偵察,當佈置周密後,遂於二月七日,勇敢深入匪巢,一舉將蔣記東北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座山雕"張樂山以下二十五名全部活捉,創造以少勝多殲滅雕匪的戰鬥範例。戰鬥中摧毀敵匪窩棚,並繳獲步槍六支,子彈六百四十發,糧食千餘斤。"

《智取威虎山3D》海報,現實中的座山雕當時已屬殘匪,遠沒電影中的氣派。

楊子榮犧牲經過

不幸的是,十幾天後,2月23日楊子榮在海林縣北部山區追剿殘匪鄭三炮、丁煥章時,不幸中彈,英勇犧牲,時年30歲。關於楊子榮犧牲的具體細節,建國以來有很多傳聞和版本,如楊子榮在土匪接頭時槍戰身亡,還有土匪鄭三炮用無聲手槍打中的楊子榮等故事。

筆者根據楊子榮戰友孫大德和魏成友回憶,綜合如下:2月22日,牡丹江軍區二團得到土匪鄭三炮在鬧枝溝一帶活動的可靠情報,決定派出數個小分隊(排)進山,其中團副政委曲波和楊子榮帶領兩個偵察班和一個機槍班出擊殲滅殘匪。23日,楊子榮排根據情報和土匪蹤跡,前出至土匪藏匿的窩棚,在準備進屋清剿時,楊子榮手持駁殼槍的槍機被凍住,擊錘無法擊發,窩棚內土匪向外開槍,擊中楊子榮胸部,當場犧牲。因當時氣溫低達零下三十幾度,不僅楊子榮的配槍未能打響,一旁掩護的機槍也未能打響。

開槍打死楊子榮的土匪叫孟同春,是個坐地匪,家住距楊子榮犧牲地約20公里的羊臉溝屯(現在的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鎮陽光村),後被抓獲,由於認罪態度較好,被判刑八年,出獄後定為歷史反革命分子,回老家接受群眾監督改造。1969年孟同春交待出是他開的一槍打中楊子榮,楊子榮犧牲時身中三彈,其他兩彈是誰開的槍,因為窩棚內剩餘土匪均在交火中被擊斃,現已無從考據。1989年孟同春病死家中。

三、楊子榮排後來編入王牌38軍

為表彰楊子榮的英雄事蹟,東北軍區司令部追授他"特級偵察英雄"光榮稱號,其生前所在排正式更名為"楊子榮排"。

楊子榮生前所在的東北民主聯軍牡丹江軍區第二團,原為中共膠東軍區海軍支隊(海防支隊)。1944年11月以劉公島起義汪偽海軍為基礎成立,全稱是"陸軍第十八集團軍山東膠東軍區海軍支隊",鄭道濟為支隊長,下轄4箇中隊。這是八路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支"海軍"部隊。當然,這支海軍部隊沒有軍艦,只有步槍。

抗戰勝利後,黨中央下令進軍東北,1945年10月25日,在鄭道濟、田松率領下,從龍口渡海去東北。到遼東後,鄭道濟調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3縱隊副司令員,海軍支隊此時稱為"田松支隊"。1945年11月,"田松支隊"奉命挺進北滿,並擴編為兩個團。1946年3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牡丹江軍區第2支隊,支隊長田松,政委李偉,轄第一和第二團,是北滿地區的主力部隊。其中二團副政委曲波就是長篇小說《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後來在遼瀋戰役中負傷轉業,任鐵道部工業總局齊齊哈爾車輛廠黨委書記,文革期間遭迫害,後任鐵道部工業總局副局長離休。

1946年5月,第二支隊與綏寧(牡丹江)軍區機關合並,組建為合江軍區第一(牡丹江)軍分區,原第二支隊所屬一、二團改為軍分區獨立第一團和第二團。同年8月,以合江軍區第一軍分區為基礎重新組建牡丹江軍區,田松任牡丹江軍區副司令員,李偉任政治部主任。

1946年10月1日,牡丹江軍區獨立第二團模範官兵合影

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整編,牡丹江軍區獨立第二團所轄部隊分別編入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第一師各團,以及第六縱隊(1948年11月,改編為東北野戰軍第43軍)、獨立八師和東北野戰軍炮兵縱隊、鐵道兵縱隊。

其中,"楊子榮排"被編入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第一師直屬偵察連。

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是當年的東北"猛虎"之一,以善打大仗、硬仗著稱。1948年11月,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第一師改編為東北野戰軍第38軍第112師。

而112師的最早起源是彭德懷領導的湘軍獨5師第1團,1928年發動平江起義,後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1930年,以紅5軍為主的紅三軍團一舉攻克長沙,這也是1927年至1937年紅軍攻下的最大城市。紅三軍團是當時的中央蘇區紅軍兩大主力之一,抗戰中編為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參加過著名的平型關戰鬥。1939年被編為山東軍區第一師,隨羅榮桓進軍山東。抗戰勝利後,山東軍區8個主力師又進軍東北,其中一師與二師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

今天的38軍112師機械化部隊。

三十八軍,這是一支有著輝煌戰史和"萬歲軍"榮譽稱號的部隊。1951年入朝作戰,在第二次戰役中共殲敵1.1萬餘人,繳獲坦克14輛,火炮200餘門,汽車300餘輛,一舉扭轉了整個朝鮮戰局。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在嘉獎電的最後親筆寫下"第38軍萬歲!"從此,"萬歲軍"名揚四海。朝鮮戰場返回後,38軍駐防吉林通化。1967年2月調到保定地區,接替69軍防務,衛戍京師。1982年,38軍在全軍首先開始進行編組合成機械化集團軍試點。1983年,38軍所屬112師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機械化部隊。1985年,38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集團軍。

第38集團軍的機械化步兵第112師,現在是一個重裝機械化步兵師,而且是亞洲第一重型機步師,裝備99A坦克、04A重型步兵戰車、0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10公里光纖制導導彈,35毫米自行高炮等中國最先進陸戰武器,裝備水平可比肩美國陸軍的最先進部隊。經過持續的信息化建設,該師已成為一支武器裝備過硬、數字化信息化部隊,被外界譽為中國的"常春藤師"(常春藤師是世界首支數字化步兵師,美國陸軍第四機步師的稱號)。

"楊子榮排"現在為陸軍第38集團軍第112師偵察營裝甲偵察連三排,是目前中國陸軍、也是世界陸軍最銳利的裝甲尖刀。


科羅廖夫

楊子榮都是歷史上傳奇的“東方佐羅”,他深入土匪的膽大心細,也成為孤膽英雄的典範。

要想真正打入土匪核心內部,不會黑話是不可能做到的,不會黑話的鬍子,很難混到“掌拒的”,只能當“崽子”,東北話叫“小波樂子”,也就是底層嘍囉。

有一種說法稱,楊子榮上威虎山前,抓過幾個土匪突擊審問,在三個月內學會了黑話。雖說東北黑話有一定的方音特色和規律性,加上楊子榮本身的天才,但不靠實踐,僅憑著審問學習,可能不會讓座山雕這種狡猾的土匪頭子都相信他是“自己人”。



根據目前公認的楊子榮資料來看,他是純粹底層人民出身,逃過荒,當過童工。16歲在鴨綠江當船工,還被日軍抓走,流放到深山老林採礦。長期跌宕的社會底層生活,使楊子榮對東北的三教九流、風俗人情、行幫黑話都有所瞭解,有了一定的“扮誰像誰”基礎。

也有說法稱楊子榮曾為了打入土匪內部,跑去當了土匪學習黑話,一路當到臥底的小頭目,才有了後來杏底村孤身勸降400土匪的奇蹟,也有威虎山對答如流,取得座山雕的信任。而此前楊子榮家鄉的人曾看過他在東北,一身土匪打扮,導致楊家一夜從軍屬變成土匪家屬,直到建國後才得以翻案。


默默淺吻

關於揚子榮的事蹟,只能從電影和電視劇中看到,但是我在山東牟平養馬島打工,聽當地人說,揚子榮沒上過學,給地主放牛,被土匪把牛搶走了,揚子榮不敢回家,流浪要飯,結識了幾個要飯的,為了生活五六個人進山慢慢成了土匪,學會了土匪的暗語,隨後投靠了共產黨解放軍。

在家取了個童養媳,並沒同房,隨後改嫁,2000年還活著,並不承認是揚子榮的結髮妻。育有2男一女。

在攻打威虎山時,揚子榮在炊事班工作,找不到上山的路,揚子榮自報奮勇。打入威虎山,成了一名偵察班長,不被懷疑的原因,土匪的黑話,揚子榮全部瞭解。現在揚子榮的墓碑在牟平城南1、5公里,高不到三米,沒有什麼保護措施。孤孤單單,謝謝


農村農民工萬歲

楊子榮用黑話騙取信任,智擒“座山雕”——擒“座山雕”前,曾一人逼降400餘名土匪。

一、生平

楊子榮原名楊宗貴,1917年出生在山東省牟平縣,13歲時隨父母闖關東,在鴨綠江上當過船工,在鞍山、遼陽一帶當過礦工。

楊子榮的性格,為人厚道,江湖義氣、三教九流、人情練達、行幫黑話無所不通。

後來在當礦工時,楊子榮與日偽監工發生衝突,逃出了礦場,跑回山東牟平老家。

1945年楊子榮參加八路軍膠東海防支隊,作為戰士,27歲的楊子榮年紀已經很大,領導安排他擔任炊事班的炊事員。

部隊到東北以後,編入牡丹江軍區二團三營七連。

這時楊子榮在東北的經歷、知識和技能開始發揮作用,改當偵察兵,據現有回憶錄記載,楊子榮所在的偵察排,活動範圍很大,西到臨近哈爾濱的尚志,東到邊境綏芬河,北到穆稜下城子,方圓300多公里。他們經常喬裝改扮,與土匪打交道,或與土匪周邊人員接觸,他們實際上是一支結合警察、特戰隊員、偵察兵為一體的武裝。

楊子榮獲表彰時拍攝的照片

楊子榮因為化裝偵察,還曾蒙受過不白之冤。

1947年山東牟平,有同鄉揭發曾在東北的牡丹江火車站見過喬裝的楊子榮,流裡流氣,貌如土匪,於是村裡就將其視為逃兵和土匪嫌犯,楊子榮的家屬也曾受到歧視。

直到十年後的1957年,當地政府才按照失蹤軍人待遇處理,為楊子榮恢復名譽。

但這時沒人知道楊宗貴就是英雄楊子榮。經過多年尋找,直到1973年,部隊和地方政府才確認戰鬥英雄楊子榮就是山東牟平失蹤軍人楊宗貴。

其實早在活捉"座山雕"之前,楊子榮就曾經歷更驚險的一幕。

1946年3月20日,牡丹江獨立二團三營在杏樹溝追擊李開江部,李匪據險頑抗。

楊子榮獨自一人衝入匪部,威逼400餘名敵人放下武器,迫使匪首李開江投降。

此次戰鬥,楊子榮被評為團戰鬥模範。

二、黑話騙取信任,智擒“座山雕”

1947年1月下旬,楊子榮所在偵察排得到號稱"座山雕"的匪首張樂山在海林縣境內活動的情報,遂奉命出擊。

匪首張樂山,山東人,幼年隨家人闖關東來到牡丹江,15歲就進山當了土匪,18歲自己拉桿子成為匪首,多年的土匪職業生涯,此人老謀深算,在匪徒中頗有聲望,歷經清末、北洋、國民黨、偽滿四個時期而不倒。

日本投降後,他接受國民黨委任,當上了"國民黨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

1947年初,張樂山等已經是殘匪,深隱山林,不宜大規模清剿,於是部隊派楊子榮帶領5名戰士,化裝成土匪殘部,前去偵察。楊子榮等人到達夾皮溝的山林中,與匪首"座山雕"張樂山的幾番試探接觸,用黑話聯絡,取得了土匪的信任,打入其窩點。

2月7日,一舉將"座山雕"等25個土匪全部活捉,創造了深入匪巢以少勝多的戰鬥範例。

戰後,由於在戰鬥中表現突出,楊子榮榮立三等功,被提拔為牡丹江軍區獨立二團直屬偵察排的排長。

1947年2月19日,《東北日報》發表《以少勝多創造範例,戰鬥模範楊子榮活捉匪首座山雕》的文章:"牡丹江分區某團戰鬥模範楊子榮等六位同志,本月二日奉命赴蛤蟆塘一帶便裝偵察匪情,不辭勞苦,以機智巧妙方法,日夜搜索偵察,當佈置周密後,遂於二月七日,勇敢深入匪巢,一舉將蔣記東北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座山雕"張樂山以下二十五名全部活捉,創造以少勝多殲滅雕匪的戰鬥範例。戰鬥中摧毀敵匪窩棚,並繳獲步槍六支,子彈六百四十發,糧食千餘斤。"

《智取威虎山3D》海報,現實中的座山雕當時已屬殘匪,遠沒電影中的氣派。

三、楊子榮犧牲經過

不幸的是,十幾天後,2月23日楊子榮在海林縣北部山區追剿殘匪鄭三炮、丁煥章時,不幸中彈,英勇犧牲,時年30歲。

關於楊子榮犧牲的具體細節,建國以來有很多傳聞和版本,如楊子榮在土匪接頭時槍戰身亡,還有土匪鄭三炮用無聲手槍打中的楊子榮等故事。

筆者根據楊子榮戰友孫大德和魏成友回憶,綜合如下:

2月22日,牡丹江軍區二團得到土匪鄭三炮在鬧枝溝一帶活動的可靠情報,決定派出數個小分隊(排)進山,其中團副政委曲波和楊子榮帶領兩個偵察班和一個機槍班出擊殲滅殘匪。

23日,楊子榮排根據情報和土匪蹤跡,前出至土匪藏匿的窩棚,在準備進屋清剿時,楊子榮手持駁殼槍的槍機被凍住,擊錘無法擊發,窩棚內土匪向外開槍,擊中楊子榮胸部,當場犧牲。

因當時氣溫低達零下三十幾度,不僅楊子榮的配槍未能打響,一旁掩護的機槍也未能打響。

開槍打死楊子榮的土匪叫孟同春,是個坐地匪,家住距楊子榮犧牲地約20公里的羊臉溝屯(現在的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鎮陽光村),後被抓獲,由於認罪態度較好,被判刑八年,出獄後定為歷史反革命分子,回老家接受群眾監督改造。

1969年孟同春交待出是他開的一槍打中楊子榮,楊子榮犧牲時身中三彈,其他兩彈是誰開的槍,因為窩棚內剩餘土匪均在交火中被擊斃,現已無從考據。

1989年孟同春病死家中。

四、 楊子榮排後來編入王牌38軍

為表彰楊子榮的英雄事蹟,東北軍區司令部追授他"特級偵察英雄"光榮稱號,其生前所在排正式更名為"楊子榮排"。

楊子榮生前所在的東北民主聯軍牡丹江軍區第二團,原為中共膠東軍區海軍支隊(海防支隊)。1944年11月以劉公島起義汪偽海軍為基礎成立,全稱是"陸軍第十八集團軍山東膠東軍區海軍支隊",鄭道濟為支隊長,下轄4箇中隊。

這是八路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支"海軍"部隊。

當然,這支海軍部隊沒有軍艦,只有步槍。

抗戰勝利後,黨中央下令進軍東北,1945年10月25日,在鄭道濟、田松率領下,從龍口渡海去東北。

到遼東後,鄭道濟調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3縱隊副司令員,海軍支隊此時稱為"田松支隊"。

1945年11月,"田松支隊"奉命挺進北滿,並擴編為兩個團。

1946年3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牡丹江軍區第2支隊,支隊長田松,政委李偉,轄第一和第二團,是北滿地區的主力部隊。

其中二團副政委曲波就是長篇小說《林海雪原》的作者。

曲波後來在遼瀋戰役中負傷轉業,任鐵道部工業總局齊齊哈爾車輛廠黨委書記,遭迫害後任鐵道部工業總局副局長離休。

1946年5月,第二支隊與綏寧(牡丹江)軍區機關合並,組建為合江軍區第一(牡丹江)軍分區,原第二支隊所屬一、二團改為軍分區獨立第一團和第二團。

同年8月,以合江軍區第一軍分區為基礎重新組建牡丹江軍區,田松任牡丹江軍區副司令員,李偉任政治部主任。

1946年10月1日,牡丹江軍區獨立第二團模範官兵合影

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整編,牡丹江軍區獨立第二團所轄部隊分別編入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第一師各團,以及第六縱隊(1948年11月,改編為東北野戰軍第43軍)、獨立八師和東北野戰軍炮兵縱隊、鐵道兵縱隊。

其中,"楊子榮排"被編入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第一師直屬偵察連。

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是當年的東北"猛虎"之一,以善打大仗、硬仗著稱。

1948年11月,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第一師改編為東北野戰軍第38軍第112師。

而112師的最早起源是彭德懷領導的湘軍獨5師第1團,1928年發動平江起義,後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

1930年,以紅5軍為主的紅三軍團一舉攻克長沙,這也是1927年至1937年紅軍攻下的最大城市。紅三軍團是當時的中央蘇區紅軍兩大主力之一,抗戰中編為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參加過著名的平型關戰鬥。

1939年被編為山東軍區第一師,隨羅榮桓進軍山東。抗戰勝利後,山東軍區8個主力師又進軍東北,其中一師與二師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

三十八軍,這是一支有著輝煌戰史和"萬歲軍"榮譽稱號的部隊。

1951年入朝作戰,在第二次戰役中共殲敵1.1萬餘人,繳獲坦克14輛,火炮200餘門,汽車300餘輛,一舉扭轉了整個朝鮮戰局。

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在嘉獎電的最後親筆寫下"第38軍萬歲!"

從此,"萬歲軍"名揚四海。

朝鮮戰場返回後,38軍駐防吉林通化。

1967年2月調到保定地區,接替69軍防務,衛戍京師。

1982年,38軍在全軍首先開始進行編組合成機械化集團軍試點。

1983年,38軍所屬112師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機械化部隊。

1985年,38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集團軍。

第38集團軍的機械化步兵第112師,現在是一個重裝機械化步兵師,而且是亞洲第一重型機步師,裝備99A坦克、04A重型步兵戰車、0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10公里光纖制導導彈,35毫米自行高炮等中國最先進陸戰武器,裝備水平可比肩美國陸軍的最先進部隊。經過持續的信息化建設,該師已成為一支武器裝備過硬、數字化信息化部隊,被外界譽為中國的"常春藤師"(常春藤師是世界首支數字化步兵師,美國陸軍第四機步師的稱號)。

"楊子榮排"現在為陸軍第38集團軍第112師偵察營裝甲偵察連三排,是目前中國陸軍、也是世界陸軍最銳利的裝甲尖刀。(文/科羅廖夫)

今天的38軍112師機械化部隊。


aisweets

我本身就離楊子榮當年剿匪的地方不遠,也曾到楊子榮犧牲的地方憑弔。聽老人講當年像楊子榮這樣半匪半農的人海了去了。各個村鎮都有自衛隊,這些人也剿匪也通匪。說幾句黑話就如同當今說幾句網絡語言地那樣方便。楊子榮後來參加了革命,當了八路,自然在剿匪中如魚得水般地發揮自如。因為他太瞭解土匪的內幕了,他幹過也非常的瞭解,這就是不被懷疑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