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恐懼症”的出沒

“面試恐懼症”的出沒

面試恐懼症是恐怖症的一種。它是對面試這一特定事件的一種無理性的、不適當的恐懼感。一旦面對這種場合時,恐懼症患者就會產生一種極端的恐怖感,以致會千方百計地躲避這種環境。

海燕是一名23歲的應屆生。海燕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雖然家境貧困,但她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中考高考都很順利,偏偏大學畢業求職頻頻失敗。不是她不夠優秀,而是她恐懼面試。

“我讀的是上海的師範專業,我的對口職業是中小學教師,因此試講是必需的,但是試講對我來說難於上青天。有一天,一所重點中學到我校招聘。招聘團在對簡歷進行篩選後挑出5名同學現場試講。我剛上講臺就開始哆嗦,聲音都在顫抖,滿臉通紅,剛剛準備的內容全都忘到腦後了,只覺得大腦一片空白。我語無倫次地只說了一會兒,就草草結束了試講。下臺時還差點把椅子撞到,引得臺下一片鬨笑。之後我在網上投了很多文職崗位。每次應聘我總能過筆試關,但到了面試時就掉鏈子。我也試過改變自己,每天對著鏡子練習各種表情,練習講話但仍舊不奏效。”

隨著就業競爭日益激烈,一個職位多人競爭的局面下,面試官勢必會在面試時設置許多關卡,以便選拔出合適的人才。競爭大,面試難度大自然會給一些不夠自信的求職者帶來阻礙。把握每次面試機會,是求職成功的必要條件。這裡,心理專家給出了兩種方法助力克服“面試恐懼症”。

一、 系統脫敏法,又稱逐級放鬆法。在面試恐懼症的自助中,我們可以靈活使用此法。此時你可以四處多投簡歷,不管是不是你喜歡的工作,都去積極爭取面試機會。先選擇不會去就職的機會去面試,以此給予自己鍛鍊的平臺。此時你可以充分而隨意地發揮,以此來適應面試的氛圍,並擺脫面試恐懼。當然,如果錄取了,你完全可以選擇放棄。

二、 認知療法。人的各類恐懼大多是缺乏科學知識胡思亂想造成的。我們在面對面試恐懼時,可以更多地對自己提問,然後反駁不合理信念,從而把理性信念找到。這就是認知療法合理分析技術(RSA)。你可以根據以下的表格進行自我分析:

事件A:某次令自己緊張的面試。

情緒與行為結果C:渾身冷汗,表現很差。

信念分析B:當時的觀點是自己很差,人家一定不要我。

對B的駁斥D(對照不合理觀念的特徵):

1. 我也有優點啊,比如

2. 人家讓我來面試就代表我有一定機會啊

1. 我把自己的優點充分發揮出來。

2. 我得知道他們最需要怎樣的人,我得掌握這個。

以上的方法要經常訓練,養成習慣,那你在面臨任何事情時,都會很快調出自己的理性思維,而很多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面試恐懼症”的出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