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掛鳥籠、嗑瓜子裡盡是獨家設計

化妆、挂鸟笼、嗑瓜子里尽是独家设计

化妆、挂鸟笼、嗑瓜子里尽是独家设计
化妆、挂鸟笼、嗑瓜子里尽是独家设计

馮遠征飾演松二爺

化妆、挂鸟笼、嗑瓜子里尽是独家设计

吳剛飾演唐鐵嘴

化妆、挂鸟笼、嗑瓜子里尽是独家设计

嶽秀清飾小丁寶

對於第二代“茶館人”來說,如何繼承前輩表演精髓的同時,揚長避短找到自己的表演特色是門功課。馮遠征從起初拒演“松二爺”,到精心研究加入小碎步、蘭花指,都做出了屬於自己的“派頭”;吳剛堅持自己化妝,並在演老、少唐鐵嘴時連黑眼圈都特別定製;而嶽秀清從1992年焦菊隱版《茶館》開始就飾演小丁寶,從零開始練嗑瓜子、練抽菸……也許正因為有他們的磨戲,《茶館》才得以在60年後依然被觀眾追捧,視為經典之作。

馮遠征飾演松二爺 1999年版起飾演至今

曾寧願跑龍套也不演松二爺

馮遠征回憶,在1999年建組宣佈角色,聽到由他來接替黃宗洛出演松二爺時很驚訝,甚至內心非常牴觸,他竟當著所有人的面表態“哪怕在《茶館》裡跑龍套,也別讓我演這個角色了”。一週之後當他拿起電話準備繼續據理力爭時,劉錦雲院長在電話另一頭說“要麼你就演,要麼你就辭職”。馮遠征現在理解當時的情況,“院長也有壓力,不希望因為某些人的退出而影響其他演員。那時院裡很重視復排,希望還是由比較年輕且有實力的演員來演,我決定盡力演好。”

馮遠征認為自己的成長深受在北京人藝85級學員班學習時林連昆先生教導的影響。那時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林連昆都會與學員們一起出晨功,分別進行各一個小時的臺詞與形體訓練。在《茶館》的傳承上,林連昆、鄭榕也教給了他們很多寶貴的表演和舞臺經驗。馮遠征回憶99版《茶館》開始復排時,單開場就被難住,焦菊隱當年設計開場時,連如何拉開大幕都有精心設計,“拉大幕”都有技術含量。最初排演開場時大家還很混亂,直到後來請鄭榕老師來了一下午,開場被調得非常好看,馮遠征說“當時劇組裡的每個人幾乎都受過鄭榕老師的悉心指導”。

蘭花指、小碎步、拆點心都有派頭

林兆華導演要求當時的這批年輕演員表演完全遵從北京人藝的現實主義風格,第一步就是先繼承,先把老藝術家留下的好經驗繼承下來,第二步才是發揚。馮遠征最初對“松二爺”這個角色的心結之一便是覺得自己無法在外形上找到和黃宗洛的契合點。從觀看《茶館》的錄像開始,到讀劇本、研究臺詞,揣摩當年黃宗洛怎樣去演的這個角色後,馮遠征在細節上做了很多獨特設計,言談間加入蘭花指和小碎步以表現他的柔弱,喜歡擺弄物件兒,時不時拿著胡梳梳鬍子以表現他是旗人,愛乾淨。特別是在觀眾津津樂道的“掛鳥籠子”一場戲中,馮遠征有自己的理解,“過去黃宗洛老師創造了他自己的掛法,但我又不能一上來就很利索地掛上去。當時的松二爺已經歲數大了,走路不穩,他就會下意識地去找支撐點,但又難於掌握平衡,隨即也就產生了些喜感。”類似的細節還有第一幕裡——松二爺上場提著小布包,李三端個小盤兒上臺,到松二爺打開布包兒,這一連串的動作設定表明那是他自己帶來的小點心,體現當時他已經沒落到在茶館買點心的錢都沒有了,但哪怕是自己帶來的也要有個派頭。

2005年由於《茶館》要到美國演出,美方要求劇目迴歸到“焦版”《茶館》樣式,因此“林版”就退出了以後的演出。馮遠征認為,60年來無論從劇本還是劇目本身來講都足以證明《茶館》是個經典,但從培養演員的角度來講,60年只用了兩代演員還是有點兒少,有三代的話應該是最好。如果能有一個青年版的《茶館》,這對未來會是個良好的鋪墊,但目前存在一定難度。

吳剛飾演唐鐵嘴 1999年版起飾演至今

跟前輩共用排練廳時不敢演

吳剛從小就看過人藝的《茶館》。進劇院之後,每次於是之等老前輩們排練時,他都會坐在大幕邊一邊看著。“《茶館》是劇院的看家戲,一個演員能夠演這個戲,那是榮譽,是不得了的事兒。”吳剛當時在人藝屬於“小年輕”,在劇院最常做的事就是去排練場看前輩們排戲。“人家一進排練場沒有什麼瞎聊的,全聊戲,‘這段戲處理得對不對?’‘接口接得太快了,哦,再試試再試試。’然後各自找一地兒活動下身子,就等著開始排練。”

復排這版《茶館》之前,北京人藝為了培養青年演員曾經組織過一批新人,試圖重新排練《茶館》。吳剛至今還能回憶起當時的演員名單——譚宗堯演王利發,給吳剛安排的角色是龐太監。人藝最初有這個想法時,於是之等老前輩還在演著《茶館》。在人藝一樓排練廳,前輩們排完第一幕,說讓這些新演員在舞臺上走一圈吧。所有的年輕演員都沒敢上臺。“先生們剛演完,我們誰敢上啊?”慢慢這個事也就算了。直到1999年,《茶館》復排被重新提上日程,在人藝小劇場再次宣佈了演員名單,吳剛扮演唐鐵嘴。

與張瞳聊完後決定“揚長避短”

和張瞳不斷地聊天之後,“揚長避短”成吳剛對自己的要求。“要想有自己的人物特點,首先得了解自己能發揮哪些特長。”吳剛的聲音條件很好,在演繹小唐鐵嘴時,他用高音把聲線拔高,整個人物顯得更加意氣風發;在塑造老唐鐵嘴時,聲音沙啞,形態上也放慢。“我用聲音的亮暗,把他的不同階段區分開,而且要把距離拉大。”吳剛說,演戲不能光說詞,詞得說得地道,是那個味兒。在舞臺上也得跟對手慢慢試,“表演在放鬆的狀態下,才可能釋放出不一樣的表現。”

演員哪天踏實了,戲就死了

1999年林版《茶館》首演時吳剛感到很緊張。“當時劇院的老先生臺下坐一片,跟考試似的。來看你們行不行?”在吳剛看來,老前輩們給予了他們很大的寬容。“他們知道這幫小子不行,很青澀,還有很多欠缺。但是他們心胸廣,還是會鼓勵大家。”

直到今天,吳剛還在說他心裡一直沒底,不知道自己的表現算不算過關了,“這是一個群體,每一次演出心理狀況不一樣,處理的臺詞效果也不一樣,不可能拿一個標準去演,你永遠得適應此時此刻的現場。沒有一天說你可以踏實了,如果那樣,這個戲是死的。”

當年坐在大幕邊看著於是之演《茶館》,吳剛眼中全是崇敬和嚮往。等到自己演上《茶館》後,因為身在臺上,很少有機會能再好好看一出人藝的《茶館》。這次彩排時,吳剛特意多看了一眼最後三個老頭的戲,心中都是喜悅,“我覺得演得真好啊。我前兩天跟梁冠華說,胖子,你已經出神入化了。真的好,已經融進去了。這是不得了的事兒。”

嶽秀清飾小丁寶 1992年老版《茶館》起飾演至今

前輩告別演出時就演小丁寶

跟其他的第二代“茶館人”相比,嶽秀清覺得自己是非常幸運的:“1992年我就在十場告別演出裡演了小丁寶。所以比較有幸,焦版、林版《茶館》我都參加了。”

嶽秀清第一次演小丁寶時才剛畢業,接演之前由宋丹丹飾演小丁寶。回想起當時,嶽秀清坦言自己稚嫩:“真不知道該怎麼演,上臺之前緊張得不知道自己應該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嶽秀清記憶中都是老藝術家們在人物創作上的執著,儘管他們已經很熟悉角色,但依然每天都能看到於是之等前輩拿著劇本一直反覆地看,在臺口前輩們都有一桌一椅一小燈,再沏一杯茶,每天沒到開場的時候就坐在那兒。嶽秀清每次經過都踮著腳走,“這種氛圍給我很大的壓力,其實也是動力。於是之老師總會鼓勵我說‘多試啊不著急’,有了鼓勵我就覺得這小丁寶只能演好。”

嗑瓜子、抽菸從零學起

人藝傳遞給嶽秀清及當時年輕一代人的表演精神是“站碎方磚,靠倒明柱”,不論大小角色,都要執著磨戲。“我不太瞭解小丁寶所在的年代,但因為有演過小丁寶的呂中老師在,她能言傳身教地告訴我,不會再讓我從零開始。”從過去到現在(注:目前版本小丁寶一角由嶽秀清和盧芳輪演),嶽秀清一直在不斷摸索如何更好地表現人物。

小丁寶有一個經典動作,上場時“噗”地先吐一口瓜子出去。“其實觀眾不一定看得見,但對我來說,就是要讓小丁寶有色彩。但我當時根本不會嗑瓜子,都是一點一點練出來的。”包括小丁寶抽菸,嶽秀清也不會,直到有一天練到把自己抽暈過去,嶽秀清才知道抽菸不能真往裡吸。為了顯得有範兒,她不光跟前輩們學怎麼拿煙,自己也對著鏡子一點一點地琢磨哪個角度拿煙更好看,拿煙的時候怎麼坐更好看。“後來有朋友問我說:‘哎你會抽菸?’我說我不會啊。但我很高興,這說明我已經練到一定程度了。”

為創造人物堅持自己化妝

對話劇演員來說,從化妝開始就已經進入角色了。嶽秀清的丈夫吳剛在《茶館》裡飾演唐鐵嘴,據嶽秀清透露,吳剛在化妝上也很用心:他一開始的老年妝化得特別蒼白、特瘦,要有黑眼圈,因為老唐鐵嘴抽大麻。但是小唐鐵嘴就不一樣,要化紅臉蛋,眉毛濃一點,頭髮弄成背頭。兩個角色雖然是同一人扮演,但是很容易區別開。

“其實我們可以照著前輩演,但更多的細節比如妝要怎麼化、動作要怎麼演,其實都在於演員自己。”嶽秀清眼中的吳剛是一個踏實、愛琢磨的演員。不管是老唐鐵嘴還是小唐鐵嘴,都能從中找到屬於吳剛自己的東西。而且不僅是吳剛,人藝所有人都是自己化妝,這也是嶽秀清眼中人藝跟別的團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我從來沒叫人給我化過妝,因為我覺得別人化出來的肯定不是我想要的那個人物。還有濮存昕和楊立新,那老人妝化的紋路一道一道的特別好,我覺得挺牛的。”

《茶館》如何接班?

馮遠征:繼承並不意味著單純地模仿,當時我就是被按照藍天野的特形招進人藝的,但至今除了曾文清,我再也沒有演過藍天野演過的其他角色,包括相信劇院裡肯定會有更適合去演松二爺的演員,更貼近於黃宗洛,但為什麼找到我,肯定有原因。每一個演員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演著演著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

吳剛:演戲太容易了,是個技術活。但做一個能演好的“好演員”,最後拼的是文化,要有所敬畏。

嶽秀清:就目前來說,讓年輕人把整個《茶館》都接下來還不行。因為它是一個群戲,不管是喝茶的、或者賣耳挖勺的老頭,都需要是一個鮮明的人物。年輕人還需要一個磨鍊的過程。現在的年輕演員最大的不足有兩點:一是缺乏經驗,二是不踏實。現在話劇受到影視的衝擊,比過去多了很多誘惑。其實拍影視和排話劇都一樣,都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來演戲,這個原則是不變的。但是你在人藝的這個舞臺上錘鍊,可能進步得更快。所以還是要先耐得住寂寞吧,很多人很難做到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