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白手起家的投資鬼才——伯納德·巴魯克

巴魯克(1870~1965),美國金融家,政治家和政治顧問,股市的投機者。他既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範,又是善於把握先機的股票交易商,既是手段靈活的投資商,也是通曉經濟發展的政治家。人們對他冠以投機大師,獨狼,總統顧問,公園長椅政治家等名號。然而人們更願意稱他為“在股市大崩潰前跑出的人”。

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創造第一個奇蹟

1897年,巴魯克創造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奇蹟。那年春天的華爾街,美國煉糖公司的股票開始暴跌,陷入悲觀情緒的人們開始瘋狂地拋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參議院正在討論一項降低國外糖進口稅的提案,同時眾議院也正在進行類似的立法程序。參議院的一舉一動時刻牽動著股市的漲跌。

但巴魯克堅信參議院不會通過這項提案,他認為西方的甜菜種植主們和華爾街一樣希望通過關稅保護來獲得更大的利潤。於是,他用300美元為定金,購入了3000美元股票。後來,果然如巴魯克所料,參議院否決了這項提案,美國煉糖公司的股票連續暴漲,僅僅300美元,就讓他賺了60000美元。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1898年,巴魯克的投資才華再次讓華爾街感到了震驚。1898年7月3日,正在新澤西州朗布蘭奇陪妻子和家人共度週末的巴魯克從老闆豪斯曼處得知西班牙艦隊在聖地亞哥已經被美國海軍殲滅,美國已經取得了美西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巴魯克立刻意識到,這一勝利意味著,戰爭即將結束,美國的金融市場將隨之快速反彈,甚至有可能出現強勁勢頭。第二天是7月4號國慶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按照慣例將停業一天,但是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應該和往常一樣正常營業,此時如果在倫敦低價購進股票,然後在紐約高價拋出,中間的差額利潤將是可觀的。

可難題是,巴魯克如何在第二天倫敦證券交易所敲鐘開盤之前,趕到位於紐約的辦公室。由於時差,倫敦證券交易所開盤時,紐約才剛凌晨5點鐘。由於國慶日前一天已經沒有到紐約的火車,巴魯克急中生智租了一列專車連夜向紐約狂奔,最終在天亮時趕回辦公室,向倫敦發出了大量吃進股票的電傳。第二天,因為相信和平將帶來好運,證券交易所的股票開始紛紛上漲,巴魯克讓老闆和自己都穩穩地賺了一大筆。

當時,在華爾街比拼的投資者,幾乎每個人都是某一領域的高手,或者經紀專家,或者風險投資家,或是場內交易人,投資銀行家,而巴魯克卻能在短短的時間裡將所有這些角色集於一身,成為投資的“多面手“。從1897~1900年大約三年的時間裡,巴魯克的個人資產上升到了100萬美元,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成了令人羨慕的百萬富翁。而在1916年,巴魯克的淨收入已經達到200萬美元。

伯納德·巴魯克的十句經典投資心得

1.我能躲過災難,是因為我每次都拋得過早。

2.當人們都為股市歡呼時,你就得果斷賣出,別管它還會不會繼續漲;當便宜到沒人想要的時候,你應該敢於買進,不要管它是否還會再下跌。

3.新高孕育新高,新低孕育新低。

4.誰要是說自己總能夠抄底逃頂,那準是在撒謊。

5.別希望自己每次都正確,如果犯了錯,越快止損越好。

6.誰活得最久,才活得最逍遙,才賺得最自在。

7.他們不是被市場打敗的,是被自己打敗的。

8.作為投資者,肯定有些股票會讓人賠得刻骨銘心。

9.一個人必須理解理性和情感在交替影響市場時的相互作用。

10.對任何給你內幕消息的人士,無論是理髮師、美容師還是餐館跑堂的,都要小心


股市是什麼呢?股市是給那些缺乏經濟基礎的人帶來以小錢賺大錢的機會。對那些才高志大者來說,股市簡直就是一塊經濟福地。然而這個“有經驗的人獲得更多的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地方殺機四伏,偶有斬獲雖然不難,要頻頻得手並非易事,而以此為生則更是對自我和人性的挑戰。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解釋何以一般股民敗多勝少,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性使然!說的全面些,就是這些永遠不變的人性——討厭風險,急著發財,自以為是,趕潮跟風,因循守舊和耽於報復——使股民難以逃避股市的陷阱。說的簡單些,就是好貪小便宜、吃不得小虧的心態使一般股民幾乎必然的成了輸家!

俗話說,掙錢只有三個方法:用手,用腦,用錢。用手掙得是辛苦錢,用腦掙錢的已算是人上人,真正的掙錢是用錢掙錢。用錢掙錢,聽來多麼吸引人,誰不想用錢掙錢?但用錢掙錢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有錢,其次是你有相關知識來用這些錢掙錢。股市就提供了這種絕好的機會。炒股不要求你有很多錢,大有大做,小有小玩。他也不要求什麼了不起的學識,非要學商三年五載才能買股票。股票市場給了所有像我一樣窮人家的孩子一個用小錢就能用錢賺錢的謀生場所。

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實際上在市場上面,個人投資者甚至機構,大型機構,都需要有敬畏心。因為當我們沒有敬畏心的時候,我們就會跟市場、跟政策去對抗。這種對抗到最終,一些極端的市場行情或者是政策它足以讓個人或者是中小投資機構,甚至大型機構照樣付出的代價就是嚴重的損失,甚至是毀滅、破產、爆倉。

當我們沒有足夠的敬畏心,我們會以任何一個非常小的元素就引以為自豪,引以為狂妄自負,這時候所有風險就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的資源多、錢多,也許會認為自己的心態好,也許會因為自己也許能夠把控某一些消息,某一些資訊,某一些政策,或者是某一個方法,我們就引以為驕傲、狂妄、自負,這時候我們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所以,在市場上面常有敬畏之心,只有敬畏,我們才會沉浮。

因為我們知道即使市場上它們也有一些極端的行情小概率對我們不利的事情,當我們願意沉浮的時候,我們才願意順勢,當我們願意順勢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把握機會,迴避風險活下來,並且又能夠越活越好。所以在市場上敬畏之心不可缺。


中國股市是個什麼地方呢?

中國股市就是一個大型遊戲,有的人在這裡實現了財務自由,有的人在這裡傾家蕩產,還有的人啥也沒得到,也沒留下什麼。作為散戶,都很崇拜所謂的“股神”,其實更多的是嚮往造富的故事。如今中國股市巨大的賺錢效應,吸引著大量的淘金者,但這些淘金者同時又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最終在股市裡只有20%的人能賺錢,而80%的人都是虧損。因為他們多數都不瞭解中國股市的遊戲規則,而作為一個散戶,這些你必須懂。

股市是給那些缺少經濟基礎的人帶來以小錢賺大錢的機會。對那些才高志大者來講,股市簡直就是一塊經濟福地。但是這個“有經驗的人取得更多的金錢,有金錢的人取得許多經驗”之處殺機四伏,偶有斬獲儘管不難,要頻頻到手並不是易事,而以此為生則更是對自己以及人道的挑戰。

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解釋何以一般股民敗多勝少,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性使然!

滬指這十年來,幾乎是零漲幅的,很多的股民在這十年裡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然而就如覆水般難收,也有很多的股民在這十年裡,由富變貧,由好變壞...猶如一滴淚,道出了股民的無盡辛酸。

1990年~1996年:散戶江湖時代

一說起上世紀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會想起1994年那部電影《股瘋》——上海街頭,洶湧的人流提著板凳去排隊等待第二天證券營業部開門,開門的一剎那,因為擁擠,很多張臉被擠貼到玻璃上而變形……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這些頂尖高手是如何死在股市上的

1、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滅後在1931年抄底,結果破產。(失敗原因:抄底)。

2、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費雪已經預見1929年股市泡沫破滅,但是還是買入自認為是便宜的股票,結果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一貧如洗。(失敗原因:認為優秀企業可以穿越週期不計價格買入)。

3、索羅斯1987年前認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結果慘敗,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索羅斯在華爾街評論上鼓吹美國股市會堅挺,日本股市將會崩盤,而結果正好相反:美國股市崩盤了,日本股市卻堅挺。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當年損失了32%,與他唱反調的孔逸夫卻讓科爾基金贏利了70%,這是一個令人驚奇的數字,因為當年幾乎所有的對沖基金都虧損了。1999年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後卻用量子基金高位買入科技股,最後大虧。(失敗原因:投機,對賭)

4、上海一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當初是從中國臺灣地區股市1000多點開始進入的,一直做到10000點,入市50萬的資金滾到了8000萬,其實她在10000點的時候,就把股票全部拋了,手上握有的全是現金。因為擔心股市過於瘋狂,所以她還是相對比較理智的,最後臺灣股市上衝到12000點之上,三年多時間增值了160倍,但是最後的結局還是很慘,在臺灣股市由12000點跌到7000點時,已經跌去5000多點了,按道理該反彈了吧,她又進去了,股指又跌掉了5000點,她不得不全部認賠清倉,三年的財富又都化為灰燼。(失敗原因:博反彈,做波段)

歸其原因,我客觀地說,她還是非常聰明的,但是為什麼後來又進場了,她當時自己就以為自己是股神了,可以掌控股市,股市不過是她的超級提款機而已。在此,我勸告大家,現在股市好,可能未來股市更好,但是如何清醒的看待股市,如何看待自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失敗原因:高估自己)

5、香港有個知名股評曹仁超,1972年香港股災前1200點看空,結果差點被公司解僱。1973年港股達到1773點後大幅下跌。到1974年跌至 400點,老曹躲過大熊,信心百倍。1974年7月港股跌至290點後認為可以撈底,拿全部積蓄50萬港幣抄底和記洋行,該藍籌股從1973年股市泡沫的 43塊一直跌到5.8。老曹全倉買入。結果後來5個月,港股再度跌至150點。和記洋行跌至1.1元。老曹最後斬倉,虧損80%以上。(失敗原因:全倉買賣)

所以投資是保守的!如果你謹記投資是保守的,那麼任何風險都不會把你打垮。要知道就算99次的勝利,也會死在1次貪婪之中!在資本市場的大熔爐裡,有時候即使你喊出真理,很多人也會默然的覺得這是譁眾取寵的自我張揚。

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總之,對於散戶講投資理念,特別是對於中國資本市場這個本身就在畸形秩序中進化的動態環境來說,說大邏輯法則顯得不落地,說權謀顯得不高雅,說哲學大部分人聽不懂,哈哈,現實就是這樣,大部分人都願意聽內幕消息,雖然從來沒有成功應用過。


炒股,堅決跟著此KDJ信號走

KDJ指標是一種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又特別好用的技術指標,KDJ指標利用真實的價格波動來反映市場上買賣雙方力量的對比,其特點是能夠比較迅速、準確地判斷買賣點。炒短線的朋友要想賺錢,熟悉掌握這個指標的意義很大。眾所周知,炒短線所遇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不知如何把握買賣點,這是股民炒短線通有的毛病,而KDJ的功能可以說很好地彌補了股民的這個毛病。

KDJ指標由三條曲線組成,它在軟件中的默認顯示顏色是:K線為白色,D線為黃色,J線為紫色。

KDJ指標三條曲線的狀態體現了三大應用法則,這三個法則匯聚了KDJ指標的精華:

1、位置運行方式;

2、形態運行方式;

3、週期運行方式。

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KDJ用法:

1.指標>80 時,回檔機率大;指標

2.K在20左右向上交叉D時,視為買進信號;

3.K在80左右向下交叉D時,視為賣出信號;

4.J>100 時,股價易反轉下跌;

5.KDJ 波動於50左右的任何信號,其作用不大。

一、KDJ指標的幾個主要特性

1、交叉信號

K線在低位由下向上與D線形成金叉時,即K值由小於D值變成大於D值,為買入信號;相反,K線在高位由上向下與D線形成死叉時,即K值由大於D值變成小 於D值,為賣出信號。一般而言,KDJ在高位連續出現兩次向下死叉,跌勢確立;KDJ在低位連續出現兩次向上金叉,漲勢確立。

2、盤整信號

KDJ的值在40-60之間徘徊時,交叉信號頻繁出現,方向不明,無實際指導意義,可以判定為盤整行情,投資者觀望為主,不參與買賣行為。

3、超賣超買

K值在10以下、D值在20以下、J值處在0以下為超賣狀態,可以買入;K值在90以上、D值在80以上、J值超過100為超買狀態,可以賣出。

4、鈍化信號

由於KDJ的數值永遠恆定於0-100的區間內上下波動,就有可能產生一種特殊的現象:鈍化。也就是說,KD的數值己經到頂而無法超越100(或已經躺底而無法低於0),而此時行情價位卻同樣在激烈地變化著,這必然會給用隨機指標來判別行情帶來盲區,這也是在應用該技術指標時應引起重視的問題。這種現象 多發生在超強勢個股或超弱勢個股裡,投資者應謹慎操作,防止過早買入或賣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應藉助其他技術指標加以研判。

二、KDJ指標實戰運用案例

(1)

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2)

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3),

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4)

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三、KDJ中期綜合買賣方法

由於KDJ指標在股價的短期波動頻繁時會頻繁產生金叉和死叉,因此在中長期操作中,我們可以將KDJ指標參數加以調整,使其能夠將中長期的市場波動反應出來,比如當我們將參數調整為89時,KDJ的J線會在50上下襬動,當其處於50之上時,股價處於中長期上漲之中,當指標處於50之下時,股價則處於中長期下跌之中。

圖例:浦發銀行(600000)2007年4月23日—2010年6月29日日線圖

如圖在浦發銀行(600000),圖中指標在a點下穿50,隨後一直處於50以下,而股價在A點出從中長期的上升趨勢轉為中長期的下跌趨勢;J指標在b點位置上穿50值,隨後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處於50之上,而股價從對應的B點位置從中長期下跌趨勢轉為中長期的上升趨勢;C亦是如此。

中國股市進入“金融風暴”時代,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為何還不救市

KDJ指標有優勢也有劣勢,只有在應用的過程中瞭解其優缺點,從而有針對性的揚長避短,並且利用指標的配合從而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去研判股票的買賣點。

注意事項

KDJ指標有優勢也有劣勢,只有在應用的過程中瞭解其優缺點,從而有針對性的揚長避短,並且利用指標的配合從而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去研判股票的買賣點。


過度自信,等於“自掘墳墓”

炒股市場風雲變幻,這一刻或許你掌握了市場,而下一刻你將會被市場所吞沒,因此廣大投資者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尤其是不能過度自信。心理分析證明,過度自信,等於“自掘墳墓”。或許很多人都被自信的榮耀與光環所矇蔽了雙眼,而無法真正的看到過度自信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下面,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以供大家參考。

例子:你認為你的駕駛水平是高於平均、等於平均還是低於平均水平呢?

這個問題是某個組織為了探討駕駛員的自信與其實際的能力相差有多大而提出的。根據調查顯示,有82%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水平高於平均。其實,根據平均的意義,有82%的受訪者高於平均的駕駛技術水平是不科學和不合常理的。同樣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也一定要認清自己的自信是否與實際水平等相符合。比如說,某支股票從高位不斷的回落,但是萬千投資者卻仍然不願設置止損,反而持續買入,因為大家堅信這隻股票會出現上漲趨勢,但是最後股價卻一路下跌,沒有絲毫反彈跡象,投資者這時才開始認識自己的錯誤,但卻已經無法挽救了。這種現象的出現,正是由於投資者過分自信的結果,最後卻掉入了自己為自己設置的“陷阱”裡,後悔莫及。

例子二:創業的風險很大,事實上大多數的新公司會以失敗收常

曾經有一個調查小組,針對全國2994家新公司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目的是獲得他們對創業成功的機率有的看法。經過調查,許多人都認為創業成功率會達到70%,只有39%的人認為成功的幾率非常校其實,這些認為創業會成功率達到70%的人是過度自信的。同樣,在股票市場中,如果你過度自信,那麼你將會忽視面前所有可見或者是不可見的風險,最後只能一步步的走向股市深淵。

投資者一定要明白,投資的風險提醒著我們不能過度自信,否則等於“自掘墳墓”。因此,投資者除了不要過度自信,還應該多學習 一些看盤技巧等其他的k線知識,這樣才能夠增大盈利的可能性。


能賺能守,才是贏家。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吃一點,操作就是這樣。 做股票:一、工具要單純;二、想法要單純。短線操作靠等待,長線佈局靠忍耐。

買進的方式有兩種,逢低接,轉強買,本人操作法屬於後者。

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回檔就是找買點。多空一線間,上漲就是看支撐。 進入這個市場,就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上漲找支撐,下跌找壓力,不要弄錯這個趨勢操作的大原則,操作功力肯定可以大幅提升。每個人都要有一套自己心中的操作法,不要人云亦云。怎樣獲利了結?當你滿意的時候就可以走了。以操作來說,個人有個人的操作機制,很難說出好壞。只要合於你的操作循環和個性即可。簡單的方式是:你用什麼方法進,就用什麼方法出,當你買進的理由消失時,就是很好的出場時機。

瞄準勝率大於70%的時機,有時候一個月出手一次也很夠了。獵人不會看到飛鳥就舉槍射擊,他會把有限的子彈慢慢瞄準,然後,一槍命中。

股票漲跌的浪是主力造的,沒有主力就沒有大的漲跌, 沒有主力,再好的題材,再好的概念,再多的理由,一樣是一潭死水。前進股市第一個思路,就是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浪是莊家主力造的,沒有當莊的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動,你要想在股市獲利,就要與莊家共舞與主力同進退。思路理清了嗎?多頭的浪?空頭的浪?與大勢同步的莊就是好莊。多頭的浪:一高高過一高,低點不破前低。空頭的浪:一低低於一低,高點不過前高。跌深會反彈,漲多會回檔,這是股價的慣性,整理有時間整理和空間整理

帶頭的浪先行跟隨的浪後至。看盤要先看大盤,再看板塊,最後才挑個股

知道如何等待,才是股市成功的秘訣,“未贏先想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高度智能,看得懂的時候就進場,看不懂的時候就觀望,觀望也是一種策略

還沒有一套讓你有信心的操作模式,你預設了太多的立場,阻礙了在買點出現時沒有勇氣進場,賣點出現時也沒有勇氣出場,錯過好的買賣點後心理掙扎,要不要進出場,這兩點其實是散戶之所以為散戶的通病,改善之道唯有定法、定心而已,定法,為自己找到一種固定的執行方法;定心,看到方法中的買賣點出現,立刻閉著眼睛執行。操作股票不必預設立場,也不要自認非凡能預知高低點,完全依法定法定點操作,就是贏家。

光會看如何是買點、如何是賣點還是不夠的,心態的鍛鍊才是散戶投資人最欠缺的,散戶欠缺的是殺手的本質,心性不夠殘忍,該買時不敢買,該殺的時候又遲疑,該抱的時候也沒有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