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今年29岁的钟哲是浙江省龙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一名民警。如今,从事禁毒工作已经有5个年头了。虽然年龄不大,但他确是禁毒工作的行家里手,曾获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全省缉毒执法先进个人、全省G20杭州峰会禁毒安保之星、全省乌镇峰会禁毒安保之星、龙泉市公安局优秀破案能手、龙泉市公安局十大执法办案能手、龙泉市优秀公务员等。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县公安局禁毒大队人少任务重,作为大队的中坚力量,钟哲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在缉毒破案中,他是慧眼识毒、小线索挖出大案件的骁勇神探;禁毒宣传中,他不断丰富毒品预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让防毒知识寓教于乐;戒毒帮教中,龙泉市戒毒康复人员很少有不知道他名字的,但记的都是他的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钟哲不断用匠人精神诠释着80后禁毒民警的热血青春和赤胆忠心。

禁毒宣传

——寓教于乐中筑牢防毒火线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竭忠尽智,为人民而战。”这是钟哲为自己定下的从警誓言

2013年,钟哲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龙泉市公安局龙渊派出所担任基层禁毒专管员,这是他走上的第一个禁毒工作岗位。工作不久,钟哲就给同事留下了拼命三郎的印象。

在钟哲看来,“基层公安队伍作为禁毒战线的终端部门,战斗在第一线,任务艰巨。”结合工作实际,他不断探索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不断寻找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逐步提高做好禁毒工作应有的业务水平。钟哲结合一些戒毒人员在常规尿检中作弊的情况,在所里率先提出了飞行尿检模式,即对辖区在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实行不定时不定人不定地点的主动式尿检模式,从而打消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投机取巧的心理和抵触派出所尿检的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影响。因为工作成绩突出,2015年钟哲被调到龙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工作。

人员少任务重,是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普遍存在的现状。龙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5个人里,40岁以下的只有钟哲和一名内勤。作为大队的中坚力量,虽然打击任务繁重,但他丝毫没有放松对毒品预防教育的狠抓力度。

除了线上开展禁毒宣传,他还担任禁毒教育基地讲解员,通过网上搜集材料,并结合自己侦办、参与的案例,给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讲解毒品危害及防毒知识;联合浙江法制报社开展“国际禁毒日,一起来答题有奖品拿”活动,设计的考题内容包括常见毒品外观及吸毒工具辨识等相关知识……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一线扫毒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

调入禁毒大队3年以来,钟哲累计抓获贩毒人员120余人、吸毒人员360余人,破获贩毒案件50余起。

奋战在缉毒一线,面对危险和威胁也是常有的事儿。龙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几次把钟哲叫来,称几名被他抓获的贩毒人员甚至在墙上刻着他的名字,还扬言出去之后要狠狠地报复他。但即便这样,钟哲从来没有退缩过,依然坚守在他热爱的禁毒岗位上。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每次抓捕,钟哲都是第一个冲上去,而他要承担的风险也是最大的。一次在搜捕一名犯罪嫌疑人时,钟哲和队友们搜索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最后分析判断贩毒嫌疑人可能藏匿在酒店的储物间里。原来,贩毒嫌疑人就隐藏在储物间叠好的一摞摞毛巾后面。钟哲走在抓捕队伍的最前面,迅速而小心地掀开了似乎有异样的一摞毛巾,不料嫌疑人手中正握着一把尖刀准备朝他刺来,好在他反应及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刀夺了下来,索性没有被刺伤……

因为从事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钟哲对家人向来报喜不报忧。虽然家人对他的工作并不怎么了解,但还通过电视、报纸等渠道多少知道有关缉毒工作的危险和艰辛,还因此给他定下了两条铁的纪律:一是保障抓捕安全,二是保障身体健康。其实,家人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钟哲办起案子来经常顾不上吃饭,即使吃上了也远远地错过了饭点;有时候为了抓捕毒贩,他和战友们蹲守摸排起来就要连续几个昼夜……因为作息时间总是没有规律,钟哲还因此患上了慢性胃病。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爱心帮教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嫉毒如仇背后的侠骨柔情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一线缉毒工作中,钟哲对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有股狠劲儿,处处彰显铮铮侠骨;然而,面对因毒品受害的家庭和家人,他却总是流露出丹心柔情。

有一件事儿,钟哲记得很清楚。他曾经接待过一名涉毒犯罪嫌疑人的父母,两位老人坐车数十小时从大山里来到龙泉,穿着洗得发白估计是最好的衣服找到他,就是为了给关在看守所的儿子送点衣服,打听一下儿子的近况。钟哲说,两位老人逢人打招呼,就像做错事的人;逢人就用黝黑开裂的手拿出中华香烟发,而自己则抽着两元钱一包的香烟。“我想这是这位年长父亲买过的最好的烟了,人到暮年,晚辈的福没有享过,晚辈的罪却帮忙还。”这件事儿让钟哲更加对毒品违法犯罪深恶痛绝,同时对那些备受毒害的人更加感到痛心疾首。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钟哲曾经抓捕的吸毒人员段某之前经营着一家理发店。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出所后,段某时常带着许多生活上的许多困惑找到钟哲。因为和段某年龄相仿,钟哲将段某当成自己的朋友,总是在他迷茫、无助的时候开导他,帮助他。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我回到社会上,发现身边人都看不起我,离我远远的,感觉和社会脱了节。”段某说,自己想真正做一个不被社会所歧视的人,甚至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但不知道该怎么做。钟哲听后一方面安慰他,一方面积极想办法让段某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后来,钟哲想到段某会理发,就打算让段某到几家养老院为院里的老人们免费理发。令人欣喜的是,这一举措不但帮段某解开了心结,扫除了毒品带给他的阴霾,同时还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福利。

“这个小伙子真不错。”“谢谢你这么有爱心。”……听到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对自己发出由衷的赞扬和感谢,段某笑得很开心。他对钟哲感激地说,第一次感受到自身对别人的价值,今后一定彻底远离毒品,并且积极服务社会,做一个有正能量影响的人。

吸毒人员吴某是钟哲亲手抓获并送去强制隔离戒毒的。后来,钟哲了解到,吴某家境十分贫寒,家中还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从那以后,钟哲就当起了这个家庭的坚强后援,隔三差五自掏腰包给吴某家人送来牛奶、鸡蛋等食物;赶上孩子开学之际,他还会偷偷放些钱在其家中。对吴家人背后的默默帮助,钟哲做了一年多,直到吴某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出所。钟哲的举动也彻底感动了吴某,吴某后来因为表现良好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出所。在吴某看来,“再不戒毒,再不悔改,实在对不起钟警官对他如家人般的帮助和关爱。”

毒贩将他的名字刻在墙上扬言报复,而他却……

来 源 | 龙泉警声 制作校对 | 范芯妤

审 核 | 王 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