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在與巴基斯坦的多次交戰後仍未獲得對克什米爾地區的實際控制權?

Nelson5193

事實上,除了第三次以解放東巴基斯坦為主要目標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幾乎沒有在任何一次和巴基斯坦的全面戰爭中獲得實際意義上的勝利。1947年至1948年的克什米爾戰爭是一場規模十分有限的局部衝突。這次戰爭對於印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只要戰爭在持續幾個月的話,印度基本可以佔領整個克什米爾和吉爾吉斯的地區。

圖為第一次印巴戰爭

但是,印度軍隊受制於國家基礎建設落後所導致的部隊集合速度過慢,而不能迅速的集結主力解決此次衝突卻最終導致了聯合國都出面調解和戰爭的結束,第一次嘗試對克什米爾地區的收回也因此而宣告失敗。在戰爭之前,印度軍隊規模和裝備水平都擁有著絕對的優勢,若不是基礎建設問題,可能克什米爾地區的實際控制權早已落入印度之手。

圖為第二次印巴戰爭

1965年發生的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在戰爭初期也一樣有著巨大的軍力對比優勢。但是中國的出面卻再次調停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印度在期間嘗試獲得超級軍事大國的立場援助。但唯一介入此次軍事衝突的蘇聯卻要求印度償還這是戰爭中所佔領的土地,第二次印巴戰爭也因此草草收場。

圖為曾經的巴基斯坦

1971年發生的第三次印巴戰爭是印度歷史上最具有意義的一次戰爭。印度迅速的佔領了東巴基斯坦,並直接導致了巴基斯坦的整體實力大幅下降。但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卻沒有趁此機會對西巴基斯坦也發動毀滅性的打擊,這一猶豫導致了美國、英國、中國等國家再次介入此次戰爭從而進行了調停,也導致了印度再一次失去了佔領克什米爾地區的機遇。


軍事新觀察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經過反覆的拉鋸戰,隔三差五就要發生一點摩擦,但是以印度的軍事實力來說,是遠遠強於巴基斯坦的,為什麼就不能通過戰爭強行獲得該地區的實際控制權呢?

個人覺得就是因為巴基斯塔和印度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因此雙方在發生衝突的時候就必須掂量一下,將戰爭的規模控制在一個隨時可以叫停的範湊內,這也是雙方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潛規則。如果一不小心將對方逼上了絕路,動用了核武器,爆發了核大戰,這是雙方都接受不了的,因此核武器在控制戰爭規模上非常有用,但是核武器的風險也非常大,一旦爆發就是毀天滅地!


狗刨電競

克什米爾地區作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爭議地區,一直處於衝突不斷的局勢中。雙方也曾因為這一問題,爆發過四次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戰爭,但最終以印度贏多輸少而結束。印度一方 明明佔有優勢,卻一直難以取得克什米爾地區 的實際控制權,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第一,不得民心。克什米爾地區 95%以上的百姓都是穆斯林,所以會偏向巴基斯坦。即使印度靠武力奪取,必將不得民心,難以有效統治!



第二,國內問題。印度雖然在整體實力上明顯優於巴基斯坦,但由於印度是聯邦制國家,再加上各個地區的宗教衝突和種姓制度問題,國內不時有民眾暴亂,雖然每次都能撲滅,但確實也牽制了印度不少的精力,讓印度不能一鼓作氣的壓倒巴基斯坦。

第三,國際政治。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國際上有不同的盟友和政治需求,即使印度有拿下克什米爾的決心,但由於各方面的利益和地緣因素,國際勢力不可能不插手以維持這一地區的穩定和利益平衡。所以,克什米爾只能用做緩衝,不能真正的被一方佔領。
第四,核問題。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擁核國家,都有毀滅對方的能力。所以雙方不可能因為一個克什米爾就把雙方推入萬劫不復的邊緣。所以雙方即使衝突不斷,也一直有所剋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