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的“突圍”之路


蘑菇街表示,不再希望公司被當作一個注重變現的電商平臺,而是希望成為一個通過內容吸引用戶的“互聯網時尚平臺”。

蘑菇街的“突圍”之路

“6·18”期間,有媒體報道稱,蘑菇街推出商家管理“推優汰劣”新細則,一些商品質量和服務落後的商家將會遭遇流量屏蔽乃至末位淘汰。

曾經創立電商導購模式的蘑菇街,依靠淘寶平臺實現了很快的發展,但逐漸壯大的蘑菇街不久便遭遇到了阿里巴巴的封殺,流量迅速下滑之下,不得不轉型突破。

推優汰劣

據蘑菇街官網的相關規定顯示,在《蘑菇街星級商家管理規則》中已有與推優汰劣規則相類似的規則。此前,蘑菇街對商家設定了2018年的考核標準,每個季度會通知未達到考核要求的店鋪進入緩衝期進行整改,在緩衝期結束後,仍未達到要求的商家會被“清退”,被清退商家需重新註冊新賬號進行入住申請才能恢復正常經營。

一名正在轉讓蘑菇街店鋪的店主表示,考核數據主要就是看90天內的GMV(扣除虛假訂單和退貨退款的店鋪成交金額),很低的就會被清退。

“清退的都是那些常年不經營的商家。”一名曾做過八年蘑菇街電商的人士表示,蘑菇街想要繼續發展,一定要剔除一些長期不經營的商家。

事實上,在“推優汰劣”的新規則出臺前,“清退”店鋪的規則主要針對店鋪的違法違規行為。

黃佳(化名)從2016年開始做蘑菇街電商,中間有一段時間停止經營,近期才開始重新經營。因為這幾天她打開蘑菇街時發現,自己的店鋪降為一星,還收到了兩項罰單,一張面臨“清退店鋪”,另一張關於“虛假交易”。但黃佳表示自己銷量本來就低,並沒有刷單。在打電話詢問客服後,客服取消了清退措施。“(客服說)系統自動排查,以後不再犯,鑑於現在表現良好就取消了。”黃佳說道。但她對於“通過虛假交易來清退店”的做法表示不滿:“有人問,清退就取消;沒人問,估計就要被清退了。”

當然,不排除一些商鋪確實違規而被“清退”。“末尾淘汰制”在蘑菇街早已關閉入駐(只有企業能入駐)的情況下形成了一種“督促”,讓一些長期不經營的商家為了保住自己的店鋪“被迫”開始認真經營。黃佳表示,經歷差點被清退事件後會認真經營店鋪。“嚇得我立刻充了500塊錢廣告。”她如是說道。

今年剛剛買下一個蘑菇街店鋪的李鵬(化名)對自己的店鋪發展仍然充滿希望,他表示考核要求並不算嚴格:“說實話3個月2萬元的銷售額都達不到的話,賣家也不會有心情做下去了。”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認為,此次推優汰劣的原因在於平臺整體流量有限,不是每一個商鋪都在用心經營,在這種情況下,平臺肯定會先保證頭部商家拿到流量,淘汰不能達標的商鋪也是為了整個平臺的健康。

“我沒有辦法影響你去說這個是嚴了還是鬆了,但是我們的管理肯定會從更科學的角度去調整。”蘑菇街公關坦言。

有限的流量

李鵬在兩年前曾幫親戚打理過蘑菇街店鋪,他記得當時每天最多能賣100多單,而今年初他開始單幹後,每天大概僅有17單,做活動時能達到40多單。

蘑菇街方面則認為,商家覺得不好做,其實是因為用戶體驗的需求越來越高。流量數量並不是衡量標準,關鍵是看質量。據蘑菇街公關透露,蘑菇街近期就投了7000萬元的廣告,但並非鋪天蓋地式的廣告,而是更加精準地集中投放在女性經常瀏覽的平臺和內容上。

救贖之路

2011年2月14日,蘑菇街上線,在發展初期,CEO陳琪曾將蘑菇街定位為一個社交電商或者說“導購平臺”,目的是通過創造一個女性討論時尚、購物的社區平臺來推動購物與交易,趁著淘寶大發展的紅利期,蘑菇街也迅速發展壯大。

然而在2013年年中,阿里巴巴開始封殺第三方導購網站,這也使得蘑菇街等導購平臺不得不上線自己的電商平臺。2013年9月,蘑菇街上線了U店系統。2014年10月30日,蘑菇街正式關閉社區,意味著它從一個導購網站、消費社區到電商導購,再到徹底變成一家垂直電商平臺。

韓小飛(化名)2014年的時候曾熱衷於在蘑菇街消費,“當時好多都是9.9(元)包郵的商品,所以當時經常逛蘑菇街”。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蘑菇街交易總額接近36億元。

在2015年初,蘑菇街宣佈迴歸社交化電商,主要是借力網紅經濟,推出網紅搭配、直播等業務。

韓小飛在蘑菇街迴歸社交化電商之後,明顯感到了蘑菇街的變化:“在增加了很多社交內容的同時,平臺會主動推給我很多網紅搭配,其實我並不喜歡。”韓小飛把蘑菇街當作是一個買便宜衣服的平臺,對於社交元素並不感興趣。趙紅也認為,蘑菇街一開始通過大力度的促銷吸引了太多隻是來買便宜產品的買家,導致後期難以引入更具有消費能力的用戶。

但蘑菇街公關表示,蘑菇街一直以來都在做社交,只是在市場競爭的“逼迫”中推出了新的產品,而非一次又一次的“轉型”。

“我們是最早上電商直播的公司,2016年3月就上線了,比淘寶還早兩個月。如果不用新的產品去推動整個平臺的變化,那我們就被幹死了。”蘑菇街公關說道。

但從第三方研究機構易觀提供的數據來看,從2015年底至今,蘑菇街的月活躍用戶數基本維持在1200萬~1500萬人之間,並沒有實現太大的突破。而成立於2015年主打拼團的拼多多,2018年1月的月活躍用戶數就突破1億人。

但是在現今流量越來越貴的情況下,垂直電商無法與綜合類平臺所積累的原始流量相比。李成東認為,蘑菇街未來或許需要更加專業化和差異化來面對市場競爭。而蘑菇街以內容為導向的方式究竟效果如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