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水稻苗期不发棵、返青慢、发黄干尖的原因有哪些,怎样科学治理?

街舞说

水稻生产上经常发现栽插后田间水稻秧苗返青活棵慢,或活棵后水稻秧苗不爱长,并伴有发黄干尖现象。

经过调查,排除田间肥料不足影响外,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秸秆还田影响。


一般秸秆还田量大、秸秆粉碎比较长,且没有增施一定量氮肥的,因秸秆腐烂时与秧苗挣氮,会导致秧苗生长氮肥不足;


若秸秆还田量大,在加之土壤翻耕浅,土壤上部乃至土表秸秆比多时,通常不利秧苗根系下扎,并造成根系悬空,与土壤接触不实等,会影响根系生长及吸肥供肥能力,秧苗通常会生长缓慢,叶片发黄干尖,严重时叶片植株枯死。

二、 栽插过深影响。


一般秧苗栽插不宜过浅也不宜过深,过浅虽返青生长,但后期容易倒伏、若栽插深度5厘米以上时,土壤氧气不足,影响根系呼吸生长,若土壤粘重,或积水较深,则透气性更差,不仅返青活棵慢,同时容易引起水稻僵苗,造成秧苗不长,发黄干尖等,拔起秧苗根系普遍发黄发褐,白根须根少。


三、 僵苗影响。

田间使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深脚田、烂泥田或冷水田,或阴雨天气多,田间水层较深,或钾肥及锌肥等微量元素不足时,通常也会造成水稻僵苗现象,致使田间秧苗不长、发黄干尖等。


四、 药害影响。


尤其封闭除草剂用量过大,或双草醚等苗后除草剂喷施浓度偏大时,通常会导致植株叶片发黄,生长缓慢或停滞不长。


另外田间上季对水稻敏感性药剂残留大时通常也会发生此类现象。

五、 青苔、蓟马等病虫害影响。


田间青苔较多,出现压苗时,会影响生长,叶片发黄;田间蓟马发生较多时,会导致叶尖纵卷,发黄干尖,秧苗生长缓慢等。


另外水稻条纹叶枯病、根结线虫为害等有时也会发生引起。


预防治理措施:


一、预防措施:

秸秆还田量每亩最多不宜超过2000斤,同时亩增施尿素10-15斤,粉碎长度宜6厘米以下,结合秸秆腐熟剂使用,土壤深翻等,并提高整地质量。


不使用未腐熟有机肥,水稻栽插深度宜2-3厘米为宜,做到栽插秧苗浅、匀、直、稳。


科学水管,避免田间水层过深,同时注意科学合理使用药剂,避免除草剂药害影响,并注意加强田间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及时开展药剂防治。


二、治理措施:

对秸秆还田影响的田块宜及时亩追施氮肥,结合叶面喷施碧护调节剂加叶面肥缓解,同时田间保持浅水。


僵苗等影响引起,宜及时排水晾田,增加土壤氧气,促进根系呼吸生长,结合选用碧护或芸苔素加美洲星或海藻酸多元素叶面肥加磷酸二氢钾及安泰生喷施两次,可以促根壮苗,调节生长,增强秧苗抗逆性抗病性,能快速促使恢复正常,使秧苗生长健壮浓绿。

对药害影响田块,可以采取多换水几次,以减少田间药剂量,结合亩追施少量氮肥,保持水肥供应均衡,叶面喷施碧护加美洲星调节可以快速恢复正常生长。


对青苔影响田块宜技术选用青苔净药剂防除,蓟马可以及时选用噻虫胺或丁硫克百威或噻虫嗪等药剂防治。


总之,影响水稻秧苗不长,发黄干尖原因很多,你要结合田块实际排查,并根据期原因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方能使秧苗快速生长正常,避免影响后期产量。


稻麦巴巴

水稻秧苗移栽后不返青、返青慢或者发黄干尖的原因有好几种。同时,这种情况也对水稻生长争抢有效积温有影响,延迟水稻的生育期。下边就来分析下原因。

1、秧苗素质差。多是播种量过大、浇水过勤、通风不利以及壮秧剂肥效低引起的脱肥这几方面原因引起。秧苗茎杆细弱,根系少、不发达,移栽后根系不能快速的生新根。

2、底肥施用不足。底肥施用量低,秧苗在发出新根后,吸收的肥料不能满足自身返青、分蘖的需求,出现返青后生长慢、叶尖干枯、发黄的情况。

3、移栽后田面干旱。移栽返青初期,秧苗新生根系少,吸收肥水能力差。此时田面无水、干旱或者土壤含水量不饱和,会严重影响秧苗对水肥的吸收,出现叶片发黄、叶尖干枯不舒展的情况。

4、虫害。移栽初期,叶片较为细嫩,叶片上角质层厚度不足,易遭受潜叶蝇啃食,造成叶片损失,影响秧苗的生长。如果潜叶蝇田面发生基数大,会出现整块地秧苗生长停止、白花花的一层受损叶片,严重阻碍秧苗的正常生长。



5、温度低。秧苗移栽初期对于水分和温度极为敏感,水分缺失、温度过低都会对水稻的返青、分蘖、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6、插前封闭药剂残留药害。这种情况多是插前封闭药剂施用过量以及移栽后持续低温引起的插前封闭药害。

以上是水稻返青慢、不生长及不分蘖的几种原因。既然原因分析出来了,那么就会有应对的措施来避免或者缓解不利情况的发生。

1、育壮秧。采用“旱育稀植”的育秧模式,育符合“33118”和“1589”要求的壮秧。采取“三看浇水”、“健身防病”、“调酸”几个管理技术来管理秧苗。做到移栽前根系发达、扁蒲粗壮、株型老健的标准。

2、施足底肥。底肥是秧苗移栽后吃的第一口饭,必须要施足了。让秧苗有充沛的体力生长、分蘖。


3、带水插秧以及合理的水层管理。移栽作业时田面要留有2厘米左右的水层,带水插秧可以满足移栽初期秧苗对水分的需求,有利于提早返青;移栽后田面保持3-5厘米左右的跑马水或者花达水,供秧苗正常的吸收肥水,并且能够在低温天气保持田面温度,利于根系生长。

4、移栽后施用硫酸铵等速效肥料促返青以及及早施用返青肥和蘖肥。移栽后由于秧苗根系受损,吸收肥料的须根停止吸收肥水。此时补充硫酸铵可以帮助秧苗主根恢复,并且恢复须根的吸收肥水的能力;返青肥和蘖肥要及早施用。以保证秧苗在分蘖盛期仍有充足的肥料效应来支持其分蘖。

5、虫害防治。秧苗带着三带下地,在移栽后及时喷施杀虫剂,预防潜叶蝇的发生。以防为主,以防控虫。减少虫害的发生。

水稻种植是个系统的工作,从育秧到秋收,一环接着一环,那个环节没做好,都会影响后续的生产环节。曾经有人说每个环节做到90%,最后的环节加在一起是60%左右,所以说,种植水稻要抓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造成水稻不发棵、返青慢发黄原因有哪些

水稻插秧后正常情况一般3-5天时间就会返青,返青后就会进入分蘖期。但是有些会出现插秧后不返青、不发棵甚至叶子发黄干尖问题。这是为何呢?我们来看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

一,稻田缺水。插秧后应该保持3-5公分水位,保持水位主要有保持地温和提供水稻生根发芽所需要的水份需求这两方面作用,如果一旦稻田缺水,就会导致水稻田温度低而水稻不分蘖,水稻缺水叶子发黄等问题。

二,缺锌。在清水塘农村,水稻插秧后不分蘖秧苗发黄这就做“坐蔸”。出现这个问题就是缺锌导致的。水稻缺锌就会表现出叶子枯黄,新叶变小变白,植株萎缩等问题。

三,病害。病害应该是在水稻秧田时候就有,插秧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更快的表现出来,这种病害以赤枯病为代表。该病发生时通常在插秧后10天左右时间表现出来,为一种缺素型的生理性病害,水稻表现为分蘖少或者不分蘖,植株矮小,叶片出现红褐色斑点,然后慢慢叶子焦枯。

四,药害。这里主要就是因为使用除草剂对水稻出现了药害,导致水稻不分蘖不长棵、叶子变黄等问题。


如何防备

首先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水稻田的管理方案,在什么时候稻田放水,什么时候晒田,什么时候要提水位,这些都需要自己有个底,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稻田要水时没水而不要水时却大水灌溉等问题出现。

水稻田在翻耕时候应该施加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而不是所有的肥料全部使用化肥,否则土壤酸碱度变化大不说,还容易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而让水稻出现重金属中毒问题,也会导致土壤不成团、透气性差、营养不均衡等问题。对于因为缺锌出现的坐蔸问题,可用0.2%的硫酸锌溶液进行3次喷雾,每次间隔5天时间,这样可以迅速的解决缺锌问题。

对于水稻病害应该从种子浸泡消毒开始做起,如果插秧后出现赤枯病的,首先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来补充田块营养,然后还可以通过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为叶面肥来解决问题。


水稻田的杂草清理可以在插秧前和插秧后清理。在清水塘农村。很多都是在整田时候把尿素和除草剂一起投入到田块中的,我想其他地方也有这种做法。如果是插秧前使用除草剂的要根据除草剂说明在插秧的多少天之前使用(有的提前5天左右,有的提前2-3天),否则容易对水稻有药害作用。同样的,如果是插秧后使用除草剂的也要注意插秧后时间问题,通常至少插秧5天以上才可以用除草剂。另外,除草剂浓度不要超标使用。

以上意见供参考,如果有不同看法的请留言交流。

我来自于洞庭湖区,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结交为朋友。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非常感谢你能够对我文章点赞、评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