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孩子都有的3個特點,你家寶貝有幾個?

很多家長們也意識到:

成績不是孩子的全部,

而擁有較高的情商的話,

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以後到了社會上,

才能應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和高負荷的工作。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歸因智商,80%取決於情商,這樣的結論估計我們大多數人都已經有所耳聞。但情商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尤其重要,不少心理專家認為,孩子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更重要,高情商的孩子能獲得更多人友好的關注、擁有更優質的人際關係和更多的機遇。如果把普通孩子的成功優勢算作1的話,而高情商的孩子的優勢就是3甚至更多。

高情商的孩子都有的3個特點,你家寶貝有幾個?

到底怎樣才算是情商高呢?

心理學者們把情商分為3大方面,即孩子從小有這3種特徵的都是高情商孩子,無論你的孩子佔據了3種還是任何的一種,都是高情商的預兆。當然,佔據了3種特徵的絕對是情商中的高手。

高情商的表現

1、懂得控制情緒

一個高情商孩子在控制情緒方面,常常表現為遇到事情不輕易發脾氣、不暴怒、不大吵大鬧,他們的腦子裡似乎有一把理性的尺子監控著他們的情緒。

反面表現: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暴躁、動怒、大哭大鬧等。

2、意志堅強

高情商的孩子似乎天生有一種不懂“苦”的蠻勁,對事情強大的樂趣往往能打敗體力的疲憊,或者他們小小的內心有堅定的信念,始終盯著目標不放,一切困難他們雖然感同身受,但是對結果的強烈慾望而驅使他們前進。

反面表現:丁點兒委屈苦累就受不了,常常在困難面前不敢嘗試,即使嘗試了也輕易放棄,會在父母面前大肆渲染自己很累很辛苦。

3、耐受挫折

高情商的孩子在遭受挫折也會難過,但他們沒有像大多數孩子那樣由於自尊受打擊而自暴自棄,他們內心有堅定的信念,當然有些孩子的這些行為是無意識的,當挫折發生了,他們便那樣應對,這是因為他們不怕挫折已經深入骨髓,乃至成為下意識的行為。

反面表現:被傷害、被拒絕、被打擊會喪失信心,變得膽怯和自卑,甚至自暴自棄。

高情商的孩子都有的3個特點,你家寶貝有幾個?

如何培養孩子高情商?

對孩子來說,道理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們需要的是有人能夠傾聽他們說什麼,在難受的時候能夠握住一雙溫暖的手,有讓他們感覺安全的父母,能夠對父母敞開心扉。培養孩子情商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所以家長需要注意下面這6點:

01)多讚美別人

有句話說的好,“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一個 “嘴甜”懂得恰當讚美別人的孩子,總會讓人心生歡喜,樂得與之親近,當然也就更容易成功。

當然了,孩子能否學會好好說話,還是要靠父母的教導和點撥,因為他們是在複製、粘貼、升級父母的言行,如果要想擁有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好好對他們說話,並把如何好好說話展示給他們。

02)不帶著情緒,戳人痛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忌諱,也都反感別人提及自己的忌諱。為了逞一時嘴快,故意的揭人之短,戳人痛處,不僅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引起對方的反感,有時可能還會招來怨恨。

教會孩子即使在生氣時也絕不戳人痛點,拿人家的缺陷和不幸來取笑,因為那樣自己得不到愉悅,別人也得不到溫暖。

03)培養一點幽默感

我們的孩子,說實話壓力挺大的,讀書很辛苦,但生活可以是快樂的,有一顆幽默的心,有幽默感,那一串一串的英文單字好像也沒有那麼面目可憎嘛,那搞得人頭疼的數學公式好像也不是那麼難如登天嘛。孩子能幽默起來,壓力會小、成績會好。

04)少發牢騷,少抱怨

牢騷和抱怨,都是很強的負面情緒。

雖然表面看起來我們是在指責別人、對外發洩怨氣,但實際上卻點燃了自己內心的火氣,讓我們時刻處於一種“內耗狀態”,一點點消磨掉了自己的耐心、自信和進取心。

許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的孩子特別愛發牢騷:

他們一會兒抱怨老師故意刁難自己,不喜歡自己;

一會兒抱怨英語單詞和數學公式特別難記;

一會兒又說老師留的作業太多,到晚上十一點都寫不完;

一會兒埋怨學習環境不好、校園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

……

面對這種情況,有的父母希望用嚴厲批評的方式來制止孩子的抱怨,卻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則置之不理,結果孩子的牢騷更多。為此,許多家長都感到十分煩惱。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引起孩子發牢騷,父母都不應嚴厲斥責或者不聞不問,這樣會使原本就覺得委屈的孩子心靈受到更大傷害。

正確的方法是弄清孩子愛發牢騷的原因,然後加以正確引導,逐漸改變孩子的這種心理傾向。

05)正視失敗,輸得起

無論什麼事情,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別人強,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可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並不瞭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在人前或是在集體活動中,一旦不如人、輸於人時,他就會表現出不滿,不高興。

孩子的所謂挫折感、無力感大多是由後天學習得來的。當孩子做得不好時,家長儘量不要責罵孩子,而是讓孩子正視失敗,才能讓她在失敗和挫折中堅強起來,不至於被失敗和挫折打倒。

06)願意傾聽

傾聽應該是相互的,成人傾聽了孩子,孩子才會傾聽我們。作為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則,用對待成人的方式尊重孩子,而不是一斥了之。

換言之,作為父母的我們,不會對另外一個成年人在向我們提問的時候直接生硬地拒絕。同樣地,在面對孩子向我們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時,我們必須得把孩子當作大人同等對待。

孩子會因為被尊重了,然後才能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