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秀華:我就是一個農婦,沒有多少文化

餘秀華:我就是一個農婦,沒有多少文化

餘秀華因為那一首詩《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而震驚四座,首先很多人肯定是被標題所吸引,這是一個成功的“標題黨”。網絡世界中能夠吸引人的注意力,快速得到傳播的內容很多都和性相關,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但是人們又熱衷於去聊它。

從自媒體的傳播角度說,餘秀華這首詩的標題太成功了,在信息爆炸的網絡世界,一個好的標題就成功了一半。“睡你”說的多麼的大膽和赤裸裸,有趣的是前面的修飾語,“穿過大半個中國”這樣一讀反而還有一絲浪漫氣息,讓人想到了相隔兩地的異地戀,不過對於中國人的表意含蓄,就算是要做這件事,也不能這樣光明正大的說出來,那樣就顯得有些流氓味道。

餘秀華:我就是一個農婦,沒有多少文化

更可況這是一個女性視角,以女性的口吻去表達出來,這樣就更讓人驚歎不已,先鋒、獨立、前衛的精神讓人想到了女權運動,這不就是女權主義著所倡導的女性獨立精神嗎?

看來這個女性了不起,肯定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餘秀華其人不過是湖北一個鄉村的農婦,並沒有接觸過國際上女權主義言論。進一步瞭解之後,“腦癱”成為了很多人關注她的一個標籤,“腦癱詩人”這讓人不經想起史鐵生、張海迪等身體有殘疾的作家。

餘秀華:我就是一個農婦,沒有多少文化

相信很多人先是被她的詩歌大膽表達所驚訝,然後被她的身份有所觸動,“農民詩人”和“腦癱患者”這些標籤在大腦揮之不去。

對於餘秀華其人,社會有諸多的評論褒貶不一,但就整體而言大多數人還是很喜歡她的,尤其是她的詩作。

餘秀華因為《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走紅網絡之後,人們陸續開始看到她的其它詩歌作品,真摯飽滿的情感、強烈的個人主義一首一首讀下去,文字間的力量真的是直擊人心,字裡行間迸發出來的情感張力和茁壯生命力都讓人印象深刻。

餘秀華:我就是一個農婦,沒有多少文化

這樣真摯、質樸無華的詩歌很久沒有讀到了,人心都是肉長的,這也就證明了餘秀華詩歌作品一經出版就廣受歡迎。這是二十年未有之現象,在這樣的年代詩歌作品已經非常難賣了,能突破萬本就是奇蹟了,更可況餘秀華的作品迄今為止已經銷售超過四十萬本了。

這完全是一個不敢想象的數字,突然讓人想到八十年代的文藝思潮,人們都手捧一本泰戈爾詩集,人們在茶餘飯後談論詩歌、朗誦詩歌。這是多麼美好的理想年代,年輕一代不曾見過,光憑想象就已經讓人充滿了嚮往。那時候人們吃飯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突然站出來要朗誦自己寫的詩,這樣的場面今天聽起來未免覺得瘋狂荒誕!

餘秀華:我就是一個農婦,沒有多少文化

餘秀華除了作品本身,其人也很有意思。

人們常說文如其人,餘秀華就是詩如其人。餘秀華被人稱為“蕩婦詩人”,因為她的作品大膽直白的對性進行描寫,之前怕是無人企及的。餘秀華對於外界的爭議和謾罵也有自己的想法,她不僅一笑而過不予理睬,還把外界的謾罵和不滿當作一個自嘲經常自我調侃,甚至寫進作品裡面,用幽默去化解掉對自己的惡評。

餘秀華:我就是一個農婦,沒有多少文化

餘秀華真的不僅是寫詩大膽,做人膽子也不小,喜歡和人開玩笑。自黑和葷段子她都能應對自如,對於愛情她說自己已經放棄了,她是一個悲觀絕望的人,對於年輕人她還是勸告要相信、要享受和珍惜每一段愛情。

餘秀華一直強調自己農婦的身份,她說自己沒有文化,對於詩歌的時代意義也不懂,她只知道詩歌是她尋求解脫和釋放的一種方式,或許有詩歌為伴她的靈魂不再孤獨。

餘秀華:我就是一個農婦,沒有多少文化

餘秀華說著作等身的人是可恥的,一下子得罪了太多的作家,但是她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對於自己的作品她是惜紙如金,希望用真誠的作品來感謝喜歡她的讀者,她是在為自己而寫作,保持一顆對於詩歌文學熱愛的初心。

餘秀華:我就是一個農婦,沒有多少文化

餘秀華的出現總歸是一個好現象,她又一次讓人們的目光開始關注到詩歌,重新開始閱讀詩歌,感受詩歌帶給人的魅力和感動。我們是一個詩歌國度,不要遺忘祖先先賢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