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张垣」激战渡口堡(上)

「烽火张垣」激战渡口堡(上)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激战渡口堡,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激战渡口堡(上)

激战渡口堡

地处张家口西大门的柴沟堡是进入张家口的必经之路,在军事上故有“柴怀失守,张垣不保”的战略意义。位居县境西北的渡口堡则是从山西、内蒙古通往柴沟堡的桥头堡,在战略上占有重要地位。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为尽快占领八路军从日军手里夺回的解放区,命令傅作义部向张家口实行军事进攻。9月,傅作义以第35军、暂3军、骑4师和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以及收编的日伪军等7个师6万人的兵力,从绥远东进,欲全力进攻晋察冀军区所在地张家口。马占山所部骑5师和骑6师第12团作为傅作义的先头部队,在北进中侵占了兴和、尚义等县城及张垣西部的新坪堡(现属天镇)和西洋河一带,并迅速占领了怀安县西北的渡口堡,对张家口构成严重威胁。聂荣臻带领晋察冀军区部队,经过一周激战,击退了进犯之敌,并收复了集宁、丰镇等塞外重镇,保卫了张家口。

「烽火张垣」激战渡口堡(上)

激战渡口堡

冀察军区一分区接到保卫张家口的命令后,在司令员肖应棠,副政委龙道权率领下,从平西和平北调集3团、25团、45团,连夜赶到柴沟堡救援,3团、45团一部由洋河南插至渡口堡和西洋河之间,截断渡口堡之敌退路,主力向西洋河进攻,准备消灭该敌。25团奉命歼灭渡口堡之敌。部队将国民党马占山骑5师一部击退。马占山骑5师一部约400多人回到渡口堡后,依托坚固城墙,守城待援。

渡口堡全城周长约1600 公尺,城高三丈六尺,城墙厚4 米。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二十九军刘汝明曾在此做过一些工事,部分尚可利用。紧靠东门外几十公尺处有一土城堡,地形较复杂;西关有部分民房,便于接近城垣;南城外紧靠洋河,河床有百米左右,人可徒涉,在北城中央,有一座玉皇阁小庙,地形平坦,北高南低,离外长城仅有几里路。城内有东西南北大街各一条,东北角有一座马王庙。

「烽火张垣」激战渡口堡(上)

激战渡口堡

9月10日,冀察军区1分区25团4个连和一个侦察排、一个警卫排接受了攻城任务。团首长在渡口堡以北的赵家窑村立即召开了由各连连长参加的攻城准备工作会议。会上,参谋长魏东泰介绍了敌情、地形,并进行了具体作战部署。1连和3连主攻东门;2连与配属侦察排,由北城玉皇阁东侧实施突破;4连3排靠近西关进行佯攻,牵制敌人。各连准备登城器材,每连备两个云梯,组成架梯组,备足弹药,特别备足手榴弹。指挥所设在东门外土城堡的东北方向。4连2排和警卫排配置在指挥所附近,作为团部预备队。伤员救护所设在赵家窑村。政治处主任王栋作了战前政治动员。 (未完)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张家口市志》《张家口地方史》《张家口文史资料》《怀安县志》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