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海就出局的手游厂商,这些出海策略值得关注

从 2013 年初访港台地区到2014 年对日韩进行探索,2015年至今逐步占领欧洲、北美部分区域及拉美、东南亚地区等新兴国家,中国移动游戏可谓辐射全球。

如今,中国大陆已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及移动游戏市场,正以一个成熟且规模巨大的游戏经济体形象,不断将自己的产品和运营模式等成功输出海外。

那国内游戏为何还纷纷出海且能获得成功呢,出海有哪些策略呢?

不出海就出局已是大趋势

在国内游戏市场人口红利耗尽的前提下,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在整体规模继续稳定增长的同时,端游页游厂商纷纷入局,渠道逐渐式微,买量成本暴涨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许多游戏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险。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不出海,就出局”渐成手游行业共识。

事实上,中国游戏正在全球范围内“猛烈进攻”。根据报告显示,在2017上半年的25个成绩最突出的国家或地区中,中国移动游戏发行商已经获得了比去年同期高出130%的收入;在全球周活跃渗透率TOP1000的游戏里,中国游戏就占了十分之一,且出海数量一直在增长。

对于国内游戏企业,游戏出口业务的有效拓展不仅可充分减少区域性的经营风险,分享广阔的海外市场收益,更能增强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经过市场多年的锤炼,国内部分移动游戏企业,早已具备了全球化竞争的实力,以畅游、完美世界、巨人网络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开始面向全球开展网络游戏的运营业务。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倡导中国游戏的输出,以此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将中国游戏产业转变成中国文化出口的先锋军和外汇收入的新增长点。

游戏出海,融入本地是关键

在出海游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其产品的标准也越来越高,而在产品质量同样精良的条件下,本地化成为游戏抓住用户的关键。本地化不是简单的游戏语言的转换,而需要游戏公司对当地的文化、用户习惯、玩家特点进行深度的探索。

首先,在产品角色与场景设计方面,需贴合当地审美。如蓝港互动发行的《大航海之路》,就是具备策略性的一款产品。其游戏角色形象与场景设定符合海外用户审美,在宣传素材上也着重贴合海外用户,如更明亮的色调,更具时尚感的人物。因此也让此款游戏在Google Play以及App Store取得不俗的成绩。

其次,应针对游戏的重度付费系统取舍与平衡。中国70年代到90年代的玩家,游戏的付费模式受到端游的影响,他们习惯在游戏明显位置看到付费内容。但对于00后而言,互联网使他们有了感受全球文化的机会,他们对重度付费非常反感。因此手游产品在进入海外市场时,还需要进行平衡化调整。

最后,本地化的同时也必须差异化。现在出海的游戏有很多,难免出现同质化的问题。所以,造就符合当地文化又存在差异化的产品,或可在纷乱的市场中博出一条新出路。在游戏题材上加入差异化,不仅避开了海外市场竞争红海,还避免了与当地发展成熟的产品正面竞争,既可以弥补海外市场上游戏题材的空白,又形成差异化优势。

联运是出海企业的不错选择

在出海的游戏企业里,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则自己承担了研发和发行等关键步骤,但对许多新出海的公司和准备出海的游戏公司,联运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所以游戏联运,顾名思义就是指网络游戏研发厂商,以合作分成的方式将产品嫁接到其他合作平台之上运营,即研发厂商提供游戏客户端、游戏更新包、充值系统、客服系统等必要资源,合作平台提供平台租用权、广告位等资源进行合作运营。

游戏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将一款产品传达给目标消费者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还承担着很大的风险,于此同时,又有相当数量的网站拥有一定的忠实用户,并且没有很好的将用户基础转化成利润的办法,双方以游戏联合运营为合作基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在福州,就有不少游戏公司自己研发自己发行,譬如龙卷风,IGG等。不过,中东头条却逐步在联运方面显示出了独特优势。

中东头条凭借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头条聚合产品Wonder News、短视频Fala和社交平台Habibi,不到两年时间,发展了近5000万用户,而这些用户天然地成为了发行的对象,不得不说,这种优势十分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