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毫米步槍為什麼在現代多僅用於外科手術式精確點射?

伊呂波帝王須藤京一

步槍的發展史實際上總的來說就是口徑不斷縮小的歷史。19世紀金屬定裝彈剛剛出現的時候步槍口徑是14.5mm,到一戰二戰的時候基本都縮小到了8mm級別。

STG-44是第一把大規模服役的突擊步槍,其採用的口徑是7.92mm,不久後另一把更加成功的突擊步槍AK-47的口徑是7.62mm,50年代中葉英國人的EM-2突擊步槍是6.5mm。不過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6.5mm彈在當時並沒有推廣開來。

在之後的不久,美國人的SCHV計劃真正推動了新一代小口徑突擊步槍的浪潮,在此之後蘇聯的AK-47則採用了5.45mm,中國的95式突擊步槍也採用了5.8mm的小口徑。

SCHV項目是一個和最終搞出M14的“輕型步槍計劃”同時期進行的項目,是美國陸軍對小口徑高速彈的一次成功的嘗試,其直接產物中最有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AR-15。當時的各種突擊步槍的槍口初速都在700m/s左右,而美國人則希望能夠達到900-1200m/s,對應的就是SCHV和SPIW兩個項目。其中SCHV探索的是常規步槍彈,初速在900-1000m/s之間,而SPIW則是探索埋頭箭形彈,初速則在1000-1200m/s之間。

小口徑高速彈的優勢很明顯,因為突擊步槍不需要多遠的射程,對於突擊步槍來說600米有效射程都有些浪費。小口徑高速彈可以讓突擊步槍在有效射程內彈道更加平直,提前量也更小,利於提高命中率。

另外,小口徑高速彈對人體的殺傷力是非常出色的,比如AR-15使用的M193彈,在命中稠密物體後會迅速失穩,翻滾,偏航。彈芯為鉛銻合金製造,容易在高速下碎裂,向各個方向發散。造成大面積無規則傷口,也就是爆炸。所以當時AR-15的殺傷力被使用的士兵讚不絕口,堪稱開掛。

但是小口徑高速彈用在狙擊步槍上不是太適合。狙擊步槍,精確射手步槍的彈藥需要在遠距離也有很好的存能和抗風偏能力,這恰恰是小口徑高速彈的缺陷。因為小口徑高速彈的口徑小,提高抗風偏能力就得讓子彈更重,但是子彈的長徑比又不適合太長,不然對槍管的磨損太大。

所以你能看到如今的突擊步槍大多使用6mm以下的小口徑,而精確射手步槍和狙擊槍則使用7-9mm的口徑,更有部分狙擊槍採用了12.7mm這樣的大口徑。


貞觀防務

小口徑步槍有諸多優點,但是在反恐戰爭這樣的治安戰中,小口徑步槍的缺陷也大量暴露了出來,在伊拉克,美國陸軍裝備的M-4卡賓槍,難以打穿城鎮中的土牆和汽車發動機等掩護物,無法傷害躲藏在其背後的人員,而在阿富汗,海軍陸戰隊的M-16A4步槍,儘管槍管更長、射程更遠,但依然在射程上無法同塔利班手裡的AK-47相比。


實際上,早在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已經出現,蘇軍當時裝備的AK-74突擊步槍發射的5.45毫米子彈,彈頭過輕,存速能力較低,不僅射程不足,而且在遠距離上精度也難以讓人滿意。這更不要說,小口徑步槍子彈在面對現代防彈衣時候根本難以擊穿,美軍的最新測試表明,最新型號的防彈衣,不要說小口徑子彈,只有7.62毫米穿甲彈才有可能擊穿。

隨著防彈衣的普及,以及在山地高原等特殊環境作戰,小口徑步槍遇到了強大挑戰,美軍和不少其他國家軍隊。諸如土耳其和巴基斯坦軍隊,都打算在未來同時裝備兩種不同口徑步槍,或者乾脆裝備SCAR和HK416/417這樣的雙口徑突擊步槍,以應對不同的威脅。

事實上,根據技術的進步,7.62毫米口徑的SCAR突擊步槍和HK-417,在掃射的時候,其子彈散佈精度並不比現役小口徑步槍大多少,在絕大多數國家軍隊中,除非是遭遇戰或者包圍戰,一般都強調單發點射的精確性,避免過度浪費彈藥,也就是說,不光是7.62口徑突擊步槍以單發點射為主,就是小口徑步槍也是一樣,一摟火就不停,知道子彈打光,不僅沒什麼效率,而且暴露自身位置,幾乎屬於黑叔叔專利。


鷹眼防務觀察

7.62mm=30caliber這個是全世界從二戰之前就開始大量使用的口徑,用早期的7.62*54R,3006到後來的7.62*39和7.62*51nato,都是各國經常使用的口徑。

現代新服役的7.62口徑的步槍也都是作為支援性武器,這個主要是由於以下幾點:

1. 子彈太重。一發子彈有3/2的質量在彈頭上,一發7.62*51軍用彈的彈頭為150gr,火藥大約還是在50gr左右,彈殼依然還要大約177gr,比起一發62gr彈頭,27gr火藥,105gr彈殼的5.56重量上幾乎多了一倍。可能一發子彈200gr12克也許相差不大,可是100發子彈的差距就要1.2kg了,像m249的機槍手,一個彈鼓就是200個小夥伴,兩個就是400,那要是帶m60的話那就得多出接近5kg的子彈,這對人員負重是個巨大考驗。

2. 穿甲能力湊活。很多人認為7.62的子彈口徑大穿甲能力必然牛逼,其實並不是,大口徑時常帶來的弊端就是子彈阻力大,反而穿甲能力一般,舉個例子,美軍的7.62*39子彈的穿甲效果是在300碼擊穿8mm厚鋼板,而美軍新研發但是半流產的M855A1 EPR子彈在350yd穿透力可以達到3/8inch也就是9.5mm的鋼板。

3. 中遠距離是中口徑唯一有優勢的地方。近距離來說小口徑具有絕對的優勢,比起7.62的過分穿透,小口徑利用著翻轉優勢,可以很容易被停下,防止過分穿透傷及無辜。並且利用著高速優勢,小口徑的穿甲能力也絲毫不遜色於7.62這個口徑。既然沒有缺點為啥不用呢?而小口徑由於子彈彈頭太輕,自然出現一個沒辦法根治的問題,那就是飛不遠。在0-400米,小口徑沒有對手,而為了填補400-700的空間,美軍才會依然大量使用7.62nato的子彈。並且到了這個距離了也只能精確射擊了。所以像m110,scar17,mk14這類的槍支都被稱為精確射手武器。

7.62的口徑只能作為小口徑遠距離不足的一個補充。所以現代不會大量使用。但是400-700用338lapura又好像有點浪費,那麼就用這個補全這個空白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首先得明確7.62mm口徑是不是7.62*51mm北約制式口徑?比如7.62nato口徑,這一點一定要確定好。因為還有一個7.62*67mm的.300口徑,已經被美軍作為M2010軍用制式狙擊步槍在用了。

假設作者說的是7.62nato口徑,再考慮7.62nato口徑適合做的事。隨著防彈衣的普及,以及5.56nato口徑步槍暴露出的戰場停止能力不足的問題。7.62nato口徑的步槍在戰場上更加適合用來200~600米處的精確射擊,也就是“外科手術式的精確點射”而5.56nato大多在50~200米內點射或者連發火力壓制。而連發火力壓制是7.62nato口徑步槍不方便的,畢竟,後坐力大!這也是為什麼M16在越南戰場取代M14步槍的原因。

一般老兵喜歡使用7.62nato口徑的SCAR-H或者HK417加裝戰術瞄準鏡作為中距離精確步槍使用。或者面對全體裝備4級防彈衣的土豪對手使用7.62nato口徑步槍近距離突擊。別忽略4級防彈衣,美軍很多都購買了3A級軟防彈衣插4級防彈護板,不到10kg的重量。所以戰場上有案例,美軍近距離被7.62*39mm口徑的AKM打了28槍,除了肢體受傷沒啥別的傷。所以,當你面對穿這種4級護甲的目標,使用7.62nato口徑步槍吧,大概5槍可以穿透護甲。裝備穿甲彈大概1槍~2槍。

隨著防彈衣的普及,很多近戰突擊作戰隊伍也開始選擇5.7mm口徑的P90作為近戰火力突擊武器了,使用穿甲彈,可以對付4級防彈衣。中距離還是7.62nato,遠距離上.338或者.50BMG。


睦健

7.62*51作為突擊步槍彈,連發後坐力太大很難有精度,作為輕型狙擊槍倒是可以,800米的有效射程也是初級狙擊理想的距離,重量也合適。5.56毫米精確步槍雖然精度高,但是有效殺傷射程不到400米,別說狙擊,就是普通交火這個距離都太短


黑山老妖37625003

7.62x51也有很多種,陸軍改裝M14是因為地面作戰用5.56有心無力,要麼彈夾打光一發不中,要麼打中沒什麼致命效果,只要能和美軍對乾的武裝力量都有防彈衣,而且中國造,5.56對於國產防彈衣來說,幾乎構不成致命威脅,陸軍喜歡用M14或者改個什麼戰術CHASISS就能用了,該加裝啥就加裝啥,方便,對於步兵,7.62X51在某些情況下比5.56好用,而狙擊手在類似於開闊地帶,已經全面放棄7.62,還是使用.338比較靠譜,管你穿沒穿防彈衣,打到不死也重傷,各有千秋,看實戰環境,發個子彈對比。一看就懂。.338 .308 9MMG2



披薩配上老乾媽

在六十年代未到八十年代,世界有了士兵彈藥攜帶量一說,說7,62的太重士兵帶不了多少,連續射擊士兵控制不住槍口上跳,況且以後的戰爭士兵的接觸距離變短用不著這麼大口經彈藥,因此出現了蘇的5.45和美的5.56。中的5.8是另種情況,最後在說。在換裝前二種口徑之後,士兵的攜帶量確實增加了,但沒增加多少,但小口徑的缺點越來越明顯,在英阿就表現出,近距離貫穿過目標殺傷下降,遠距離速度動能下降無翻滾,海灣更是如此要多次擊中目標才能中止目標運動,增加了士兵暴露的時間和次數。因此眾多國家在沒法子的情況下把7.62彈拿出來作步兵班解決一部分問題的手段。但因為連發控制的問題,所以沒法全部換回7.62。而中國的5.8是因為防止戰爭中敵人能從我手中獲取直接使用的彈藥而改的口徑,同時也接近6毫米這個理想口徑。


北影15

從彈藥的發展過程來看,美國首先提出小口徑彈藥是從當時情況出發。為減少後坐力提高精度提高士兵帶彈數量。戰場上防彈衣不多,有裝甲防護的目標也不多。小口徑彈藥的停止作用還是很好的。從戰場來看小口徑彈藥主要用於400米範圍以內的近距離,而現在的阿富汗戰場,伊拉克戰場都是600米範圍以上的中遠距離。小口徑彈藥有點力不從心,7.62毫米彈藥在中遠距離上精度,停止作用就表現出來。從新回到7.62毫米口徑彈藥大量使用老口徑槍械,就是美國有錢也花不起。而西方國家軍隊班一級本來就有精準射手這個單位,於是精準射手使用7.62毫米口徑彈藥也是和情和理的一種方法。


足球離我遠點

能看了前面4位的回答,比較同意魯擼的回答,美軍重新起來M14,改造成M21狙擊步槍,SCAR等都使用的7、62x51彈,其實解決的是美軍狙擊步槍為拴狙,不能提供足夠的支援的問題(M110是半自動,可能是裝備不足),7、62x39是自動步槍可選彈種,其性能方面個人沒聽到過什麼問題,但60一90年代小口徑潮中被小口徑逐步取代。個人認為如果我國考慮重新起用7、62x39彈,應重新設計,原7、62x39彈可能考慮到當時工業加工技術問題,為保證順利抽殼,彈殼椎度較大,造成攜帶使用不便,(現5、8彈存在同樣的問題)重新設計可考慮美式5、56彈俄式5、45彈一樣椎度改小甚至用圓柱形,這樣可使用弘度較小的彈匣或直形彈匣,1戰鬥中方便取用和根換彈匣,2對槍械設計影響較小,3減小製造成本。


醉生夢死10841132

很多專業的回答就不多做贅述了。從實際使用經驗來講,以81槓來舉例,侵徹力強,結構相對合理,方便我國步兵的一些戰術動作,皮實耐磨,在地上拖行都不影響美觀,尤其在戰術動作拖行後,不校槍進行300200100精度射,成績喜人。QBZ95在實際射擊使用中,侵徹一般,百米精度射精度很高,但是在戰術動作後的應用射擊,尤其200-300這個距離,環數不高,95的導氣孔也有些嬌弱,實際使用的應用射,經常頻繁校槍。還有總覺得95射擊時有些類似發射藥不足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